Henry.Z
发表于 2022-1-12 15:39
Dr.John 发表于 2022-1-12 14:58
现在看,还是觉得当年你在第二届机王争霸里的Thin-ITX HOME SERVER很经验,可惜在市场上已经买不到了 ...
那台现在还给家里老头子服役中,后面又做了几个,主要有两方面不满意,一个是可能参数给得比较死,稍稍加工精度差一点在装配时就引起比较大的麻烦,设计对加工的适应适配程度不够;其次是散热效能能满足的区间比较小,发热大一点的CPU会压不住,而DIY圈又恨不得希望能塞i7这个级别。觉得设计不成熟就没量产了,前年其实又改过一版,算是深度优化性质,但是总体结构不变的基础上很难有散热方面的明显提升,加上这几年市面上有各种nuc、deskmini和1L品牌机可选,CNC先天成本高企,所以至今还是图纸阶段,等以后什么时候有能更好散热并能保持一定体积和外观的结构想法没准再捡起来吧。
哈姆雷特
发表于 2022-1-12 15:47
赵总你变了啊,说好的正面非麻脸呢,果然男人都是大猪蹄子[恶魔]
ps:求问下,19Pin转Type-E转接卡是不是都是只能实现usb3.0的?
Henry.Z
发表于 2022-1-12 15:51
哈姆雷特 发表于 2022-1-12 15:47
赵总你变了啊,说好的正面非麻脸呢,果然男人都是大猪蹄子
ps:求问下,19Pin转Type-E转接卡是不是 ...
呃,这个前脸不算麻吧[怪脸]
前置只是个物理接口嘛,根本还是看板子上的接口规格是多少以及前置线是否能跑满,话说还没测试过这个前置TYPE-C线....回头再试试看
Dr.John
发表于 2022-1-12 16:00
Henry.Z 发表于 2022-1-12 15:39
那台现在还给家里老头子服役中,后面又做了几个,主要有两方面不满意,一个是可能参数给得比较死,稍稍加 ...
是啊,之前在某鱼上还看到有人转手,但是很快就被秒掉了。
哈姆雷特
发表于 2022-1-12 16:21
Henry.Z 发表于 2022-1-12 15:51
呃,这个前脸不算麻吧
前置只是个物理接口嘛,根本还是看板子上的接口规格是多少以及前置线是否能 ...
你那里有这个箱子和mk3s放在一起的照片吗?想直观看看这个和mk3s的大小对比,感觉空间想象能力极差,说尺寸感觉没有概念[失望]
Henry.Z
发表于 2022-1-12 16:35
哈姆雷特 发表于 2022-1-12 16:21
你那里有这个箱子和mk3s放在一起的照片吗?想直观看看这个和mk3s的大小对比,感觉空间想象能力极差,说尺 ...
mk3s手头还有一个自留的熊猫版,但是缺垫脚,高度矮一截摆出来也不太好对比。尺寸嘛,大约3s的高和深各加5cm左右,宽度差不多,就是了。
哈姆雷特
发表于 2022-1-12 17:02
Henry.Z 发表于 2022-1-12 16:35
mk3s手头还有一个自留的熊猫版,但是缺垫脚,高度矮一截摆出来也不太好对比。尺寸嘛,大约3s的高和深各加 ...
明白了,只有5cm的差距,看来这箱子确实挺小,谢谢赵总
robin115
发表于 2022-1-12 21:31
终于赵总上了前置typeC口,貌似这个转接线和偶MK3S上用的是一家的呀?能定制个支持typeC口的MK3S的前面板吗?
yanzeyuan
发表于 2022-1-13 00:00
看完赵总的帖子,五体投地![傻笑]
再看到我8年前设计的“QS30-1辉光管模块”现如今还能发挥余热,倍感欣慰[怪脸]
Henry.Z
发表于 2022-1-13 00:26
yanzeyuan 发表于 2022-1-13 00:00
看完赵总的帖子,五体投地!
再看到我8年前设计的“QS30-1辉光管模块”现如今还能发挥余热,倍感欣慰 ...
OMG,老严亲临,很荣幸。
非常感谢国内能有您这样的大神带来体验古老电子科技魅力的机会,一直有关注您的网站,学到不少知识,新作品Retio非常实用漂亮!
Henry.Z
发表于 2022-1-13 00:35
本帖最后由 Henry.Z 于 2022-1-13 00:42 编辑
robin115 发表于 2022-1-12 21:31
终于赵总上了前置typeC口,貌似这个转接线和偶MK3S上用的是一家的呀?能定制个支持typeC口的MK3S的前面板吗 ...
是这样,Mk3s因为前面板需要开合,所以一方面要求IO组件最好不要固定在前面板上,不然会产生拆前面板又连着线缆的问题(开关线做成模组样式,USB线固定在箱体而不是面板上,都是因为这个原因);另一方面,常见的拆装习惯一般是前面板以倾斜的状态与箱体贴合或分离,这就要求前面板的开口一般要略大一点,不然容易造成卡顿。Type-C接口因为更精细(包括开口尺寸和深度两方面),如果要满足活动面板的需求不仅要重新设计支架,还要考虑前面板开较大的口子来适应拆装操作,而如果开大口子外观效果就达不到Mk5这种比较精准的效果,简单来说Type-C更适合直接固定在前面板日常不需要拆装的结构,所以Mk3s就一直没做这个适配。
神马是猪
发表于 2022-1-13 11:32
从头看到尾,漂亮!!!
PS:为啥你所有的风扇都是向外吹??一个进风的风扇都木有????
wht1985
发表于 2022-1-13 13:00
灰常漂亮,!!!感觉电源放前面会不会好一点,放下面太占位置了
_遗忘
发表于 2022-1-13 13:10
神马是猪 发表于 2022-1-13 11:32
从头看到尾,漂亮!!!
PS:为啥你所有的风扇都是向外吹??一个进风的风扇都木有???? ...
前置的12cm,下置的12cm都是进风的风扇,估计你没仔细看!
神马是猪
发表于 2022-1-13 13:22
_遗忘 发表于 2022-1-13 13:10
前置的12cm,下置的12cm都是进风的风扇,估计你没仔细看!
前置ROG的风扇是向外吹啊!你去看看下面的风扇看不清楚没有详细的图片!!!
gsjgd
发表于 2022-1-13 13:37
支持赵总,欣赏大作。
_遗忘
发表于 2022-1-13 15:30
神马是猪 发表于 2022-1-13 13:22
前置ROG的风扇是向外吹啊!你去看看下面的风扇看不清楚没有详细的图片!!! ...
睁大你的眼睛去看看,前置的风扇是啥风向,肯定是进风的,前后的风道,咋可能是出风呢???[傻笑]
幻花若夢
发表于 2022-1-13 18:20
老特拉福德
发表于 2022-1-13 20:01
今天过来看完了,辉光管很惊艳,点睛之笔。
MK2X看起来也很不错的样子!
感觉赵总做每个机箱都是冲着本心去的,就是什么样的机箱就上什么样的配置,然后精益求益
但DIY圈的确总是会有人走极限,比如这个小塔去玩129K极限超频之类的。
所以我感觉这个机箱以后量产唯一的缺点就是顶部是薄扇,薄扇真的是用过一次我就不会在去用了。
标准25的风扇位应该是更好的选择“RGB+静音”
Henry.Z
发表于 2022-1-13 20:51
本帖最后由 Henry.Z 于 2022-1-13 21:12 编辑
老特拉福德 发表于 2022-1-13 20:01
今天过来看完了,辉光管很惊艳,点睛之笔。
MK2X看起来也很不错的样子!
有同好能体会并理解个人的出发点和思路真甚是欣慰。
确实是自己有需求才会开始捣鼓,也肯定是以自己的理解和偏好为主进行取舍。以前有经常接触过机房环境,也玩过一阵时间不短的工业扇。对7、8k甚至上万转风扇见怪不怪,在静音方面并不非常敏感,反而是有些许规模不足转速来补的习惯。当然,肯定也只是适度的,毕竟搭建的是桌面PC而非机房里的服务器。这次装机的配置受一些条件限制,并非这台机最终的搭配。比如这几天就在盘算更换SS135的中央扇子,从2500转的台达AK-12B到GT3600都进行测试和对比;顶部的C12015很有可能换成转速更高的C12015B;背板的两个REDUX猫嫌转速偏低也大概率会被更换。只不过反过来说到底,现在区区一颗5600X何德何能担得起这一些高速扇呢,无非就是一种心中的想法被贯彻的强迫罢了,lol
个人对散热和噪音两方面需求的取舍是静能静得下来(我好像历次装机经常用到物理调速器,或用来压制工业扇的狂暴,或只是作为HUB,谢天谢地现在PWM的普及和主板调速功能的越来越完善),需要的时候也要能妥协部分静音拉出一定性能来,所以扇子的最高转速都偏中高速的类型。这样的思路下,获得较小的体积尺寸和紧致更为优先,而性能、散热和噪音这些普遍的“硬需求”个人往往要略微排后。风冷巨塔已然吃力的现在,并不因顶部由薄扇变成25厚而改变,个人觉得这也包括静音方面。往上,性能散热静音既要又要还要的需求,还是上水以及更大的箱子更合适。
最后,当前还只是打样的prototype阶段,后面几周会根据这次个人的装机体验,再次评估和完善。
panzer
发表于 2022-1-13 21:43
机箱里面看着太舒服了,赏心悦目!
老特拉福德
发表于 2022-1-13 22:23
Henry.Z 发表于 2022-1-13 20:51
有同好能体会并理解个人的出发点和思路真甚是欣慰。
确实是自己有需求才会开始捣鼓,也肯定是以自己的理 ...
我个人对风扇想法是更低的噪音带来更强的性能,都是1000转,标准厚度和薄扇比肯定是更静音且性能更强。毕竟是平时放桌面的机箱。
所以SS135我装了T30,我觉得T30是目前最好的风扇了,你也可以试试,更低的噪音带来和原装扇一样的性能,有需要的时候可以上更高的转速,当然30厚度兼容性有点问题。
Youngzzz
发表于 2022-1-14 12:21
辉光管的设计太帅了!
misinform
发表于 2022-1-14 18:40
nero0214
发表于 2022-1-14 23:31
真的非常好!!精致!!美观!
我两台电脑,一台5800x 一台5600X。游戏测试没啥大区别,没有需求CPU负载的软件的情况下,感觉5600X 更合适!!
奔四老汉
发表于 2022-1-15 00:38
不亏是大恶魔级别
作品都是市面上的臻品啊
luoyelianyi
发表于 2022-1-16 11:25
期待大佬最后的成品图!!!
新生代
发表于 2022-1-17 12:29
这刀法~还真是赵总的啊作品啊
相当期待能有个主板接口下置的方案[高傲]
nohu_zeta
发表于 2022-1-17 15:15
这做工和质感,走线舒服
dukeiii
发表于 2022-1-17 20:23
焊接手艺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