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rtex 方远 BR三款热门国产轮组对比个人测评
本帖最后由 imtida 于 2021-12-22 16:18 编辑最近我手上成功凑齐了Vortex N6,方远S6evo和BR SuperDisc50这三对我认为非常不错的国产品牌轮组,找了个时间在本地的棋盘山水库风景区做了一次对比测试。三款轮组都是各个品牌提供的试用轮,其中Vortex和BR轮组都来自品牌方,方远是本地219车店友情提供。
我们先来分别看下这三款轮组。
Vortex N6,这是最近几年当红的博士轮最新款碳辐条高框轮组。爱它的人很多,贬它的人也很多。从我的角度来看,这轮组就是一台速度机器。之前我还使用过Vortex N4轮组。我拿到的N4重量为1415克,而N6是1482g(黑标)。这里要注意下,Vortex提供的试用轮要比零售版重一些,我在微信询问了身边的朋友们,零售版要N4在1360g附近,N6为1460g左右。相比而言,如果N4是带有涡轮增压的2.0T发动机,那么N6更像是一台3.5L V6。当你处于低于40km/h的速度区间时,N6的反应仿佛是半睡半醒的待机状态,没有N4那种轻巧的感觉。但是当你达到45km/h以上的速度区间,N6瞬间完全清醒,因为这才是它最适合的状态。在这个速度区间下,N6会给你一种带着你前进的巡航快感。平路/起伏路大杀器,这才是N6的定位。N6和N4在短距离爬坡的表现并不会有明显区别,但是要追求极致的性能,还是要根据路线和均速来选合适的轮组。这并不是说N6不能爬坡,相反,N6的爬坡表现相比很多40~50mm框高的轮组都要来的出色。这个秋天我骑着N6爬过很多2级坡3级坡,实际表现并不差。只是比起N4这种灵动轻快的轮组,感觉上还是慢那么一丢丢。
方远S6evo。这轮组很轻,56框高的真空碟刹轮组居然能做到低于1400g,属实让人意外。实际路面感受也是符合这个重量的表现,轻巧,提速比N6稍快,但是高速区间巡航能力相对弱一些。而且在爬陡坡的时候,S6evo的脚感偏软,并且轮组会有封闭轮一样形变时的“呼呼”的声音。个人认为还是轮圈轻量化导致的刚性下降。之前我也使用过非EVO版本的方远S6轮组,对比起来S6的没有采用轻量化的轮圈,的确刚性要强一些。要注意,这里说脚感偏软也是相对于N6这个“钢铁猛男”型轮组而言的,毕竟作为碳辐条轮组,S6evo天生就相对于传统金属辐条有刚性优势。实际骑行中,这种刚性下降未必影响你的爬坡速度,只会影响到脚感,但是对于你的信心还是有影响的。
BR Super Disc 50。这是新晋品牌BR最新推出的产品系列,轮圈重量为435g。我这对BR轮组使用的是Chris King R45D花鼓,所以整体重量不可避免的来到了1520g。弯头CK花鼓加钢辐条的配置,虽然决定了这对儿轮组的性能上限,不过这对轮给你的并不只是性能。作为坚持“骑帅不骑快”的我,CK花鼓有着独特的魅力。BR精心设计的轮圈涂装,以及辐条帽上细微之处的BR Logo,也为这对轮组添色不少。得益于超轻轮圈作为性能基础,在当天的测试中,BR Super Disc 50轮组的性能表现并不明显弱于另外两对轮组,只有在最后短陡坡时才会感觉到,CK花鼓加弯头辐条的驱动性,明显不如另外两个轮组。当然,作为一款高端的自编轮组,如果你的选择是竞赛向风格,可以换成性能更好一些的直拉花鼓,比如DuraACE 9270或者DT240这种产品。
看一下三款轮组的数据汇总。
Vortex N6方远S6evoBR SuperDisc 50
框高 605650
前轮重量 682640700
后轮重量 805759820
总重量 148213991520
前轮内宽 191921
前轮外宽 282629
前轮外胎宽度 26.826.127.2
这里面BR轮组是最符合目前轮圈加宽的发展潮流的。前轮内宽21mm外宽29mm的设计,让马牌GrandPrix 5000 25c外胎尺寸来到了27.2mm(90psi室温条件)。N6的19mm内宽28mm外宽也基本适合25c外胎的使用情况,外胎宽度为26.8mm。而方远S6evo的26mm外宽设计,在19mm内宽下安装25c外胎,宽度达到了26.1mm。
这里值得提一下,在轮组的气动优化处理上,外胎的宽度不应该超过轮圈外宽,不然会形成气球效应,让轮组的气动性被“负优化”。下面这个图就能很好的说明这个问题。
老款Zipp Firecrest 404 24.73mm外宽的前轮,搭配23c以及不同胎压下25c的GP4000S2外胎的气动性对比。可以看到只有23c的外胎,安装后在7bar(101.5psi)的宽度是24.8,气动性是要比25c更优化。而25c的外胎随着胎压越高变得越宽,气球效应越明显,气动性反而下降。为了避免气球效应的出现,Bontrager提出了一个105%法则,就是外胎宽度x105%<轮圈外宽,如下图所示
所以当下轮组的外宽设计都往28mm以上走的时候,方远S6和S6evo始终不变的26mm外宽,我个人觉得应该还是太保守了。毕竟作为定位是平路巡航轮组,第一位考虑的应该是气动性才对。当然也和目前很多车友盲目追求轮组轻量化有关系。然而从我这些年骑行的经验来谈,轮组的轻还是要看在那部分轻了。轮圈轻和花鼓轻,对于轮组性能的影响是不同的。而某些品牌(甚至是某些国际品牌的顶级产品)在花鼓上偷轻,影响了轮组的耐用性,这个代价最后还是要消费者买单的。
实际骑行中,我把这三组轮组配置的基本做到相同,外胎选用马牌GrandPrix 5000 25c开口版,内胎均为Tubolito Road 80mm,飞轮则为Dura Ace 11-30或者12-28齿比。另外只有BR Superdisc 50前碟片用了Galfer Wave CL 160mm,其他都是MT900或者MT800。
测试路线图和海拔图如下,环棋盘山水库一圈,前1/3直线平路,后2/3为曲折起伏路,其中南面这一段起伏路坡度更大,有10%以上的短陡坡。这条路线非常考验轮组的综合性能。
在经过10分钟热身后,我用BR Superdisc 50进行了第一圈骑行,成绩是285w 40.6km/h
第二圈我换成了方远S6evo,成绩是278w 40.4km/h
第三圈使用的轮组是Vortex N6,成绩是286w 40.7km/h
第二圈因为转弯遭遇游客车辆所以落后了几秒钟,实测三款轮组在相同功率下实际表现是在同一个水平上。但是在骑行中的体验却不同。BR舒缓,S6evo中庸,N6激进,在连续更换轮组骑行的时候区别很明显。最开始1/3的平路直线是N6的最爱,但是到末段的短陡坡,N6的体感也会相对累一些。BR和S6evo则是一直不温不火的性格,在每段的表现都很好,但是也不算惊艳。
最后一圈我和本地的骑友两个人一起冲了一下单圈最快速度,54~56公里他为我破风一段后,由我在前面开火车。最后刷出了42.8km/h的均速,平均功率300瓦。
在最后这一圈的骑行中,由于前半程平路段提速,N6能高于45km/h的速度区间发挥自己的优势了。在45km/h以上的速度中N6显得后劲十足,提速和巡航都非常省力,完全没有在中低速区间的重量感。不得不说Vortex N6在平路赛和起伏路的比赛中是绝对的大杀器。高速骑行时候他会给你更好的稳定性和加速感,只要你还有力气,就能看到什么叫做游刃有余。
最后总结,Vortex N6、方远S6Evo,BR Superdisc 50这三款轮组,是三个品牌目前的主力产品,性能和技术参数都是几个品牌在2021年能拿出的最优解了。三款产品都有自己的鲜明特色,在前面都分别作了说明。作为消费者呢,还是要从自身的骑行环境和竞技水平来选择适合自己的轮组。性能好的,未必能让你骑的舒服;骑的舒适,往往在刚性和加速性要做些妥协。多体验不同的轮组,最后找到最适合你的一款,这个过程也是充满乐趣的。
技术贴,厉害了! Wolverine 发表于 2021-12-22 17:27
技术贴,厉害了!
[恶魔]正好有机会 2021款方远S4用户路过,不过从圈刹换过来碟刹没有同类型对比,但是感觉S4比之前的LW加速感还好[流汗] 小悟空 发表于 2021-12-22 18:07
2021款方远S4用户路过,不过从圈刹换过来碟刹没有同类型对比,但是感觉S4比之前的LW加速感还好 ...
[恶魔]你这话发到贴吧会被人喷的,说你收黑钱 用过老款s4,感觉还可以。
感觉国产的碳辐条可能是走在领先的位置,但是在圈形的设计上还有不少差距,毕竟经验和硬件差距摆在那里。 大佬好文~路过学习~~
请问br是手编轮?一直在犹豫。。。博士,方远,银贝斯,静藤,迈金。。。。选哪个呢。。
ftp低(不能40巡航[偷笑]),
就打算看看50框高以下的。。。 楼主啥时候评测下银贝斯很火的那对~LUN HYPER 没有完美的轮组,平路高框破风,长坡底框轻脚,起伏路中框兼顾,不过颜值来说我还是选高框,骑不快就得骑帅啊 方远最中庸,国产轮里买的人也最多。博士轮的用武之地主要是打国内单日小比赛,骑游和日常训练真的不合适,棘轮和法兰硬伤太多,自购的话真要好好考虑。br这个更适合普通人日常装杯使用,花鼓和声音真的太骚了[喜欢] 价格差距是多少啊
都是非常好看啊 本帖最后由 晓evo 于 2021-12-23 15:46 编辑
“而某些品牌(甚至是某些国际品牌的顶级产品)在花鼓上偷轻,影响了轮组的耐用性”
我怀疑你若有所指[偷笑] 晓evo 发表于 2021-12-23 12:26
“而某些品牌(甚至是某些国际品牌的顶级产品)在花鼓上偷轻,影响了轮组的耐用性
”
我怀疑你若有所指[偷 ...
可不能乱说[偷笑] luccr 发表于 2021-12-23 09:34
没有完美的轮组,平路高框破风,长坡底框轻脚,起伏路中框兼顾,不过颜值来说我还是选高框,骑不快就得骑帅 ...
我个人觉得50框配车已经足够好看了,现在也有好几款50框不到1400g的轮组,只要不是花鼓偷轻的话,这样的轮又轻又好骑
所以VORTEX赶紧弄个N5出来啊 xinxin1982 发表于 2021-12-23 09:17
大佬好文~路过学习~~
请问br是手编轮?一直在犹豫。。。博士,方远,银贝斯,静藤,迈金。。。。选哪个呢。 ...
对,BR是手编轮,这品牌的几个人都很技术宅
我骑过的轮里,我推荐N4,或者这个BR50换DT240花鼓 slackm 发表于 2021-12-23 09:09
用过老款s4,感觉还可以。
感觉国产的碳辐条可能是走在领先的位置,但是在圈形的设计上还有不少差距,毕竟 ...
并不是圈型设计落后,而是代工厂巨头不愿意把自己最好的圈拿出来做自主品牌产品,不然你会发现很多高高在上的大牌子原来是()……
另外BR已经开始在研发设计圈型了,这是个很好的开始 fuqicool 发表于 2021-12-23 10:27
方远最中庸,国产轮里买的人也最多。博士轮的用武之地主要是打国内单日小比赛,骑游和日常训练真的不合适, ...
N4训练很爽。方远主打的还是售后。 sunjun5 发表于 2021-12-23 10:52
价格差距是多少啊
这几个定价都是1万出头 ighq 发表于 2021-12-23 09:30
楼主啥时候评测下银贝斯很火的那对~LUN HYPER
有机会的吧……[恶魔] imtida 发表于 2021-12-23 15:44
并不是圈型设计落后,而是代工厂巨头不愿意把自己最好的圈拿出来做自主品牌产品,不然你会发现很多高高在 ...
但是风洞测试这块国内是硬伤啊。博士轮据说和同济一起做风洞,但始终也拿不出具体数据来。
而且代工厂也不能随便把别人家的研究成果拿出来用吧。 现在国货越做越好了,期待真旗舰能抗衡国外的那种,也等自己瓦数上到200以上时,高低换一套国产轮试试
另外老哥东北的?想请问一下东北飞艇谁家比较好 原装35的框,感觉40的N4没区别,N6又过高,再等等哈[偷笑] 骑20都觉得累
看了下
碳圈加碳辐条
不查价格了
相信不是我能消费的~哈哈 slackm 发表于 2021-12-23 15:48
但是风洞测试这块国内是硬伤啊。博士轮据说和同济一起做风洞,但始终也拿不出具体数据来。
而且代工厂也 ...
吹一分钟十万元,烧纸都没这么快[困惑] 很认真的评测!br没了解过,方远确实不错,至于博士轮么...反正我是一生黑。
买过一个N4,结果比N6还沉,车店帮忙联系厂家,被告知只能换不能退,后来换了一个比N6轻20g的...最终还是车店老板觉得过意不去,直接用货款抵了454的货款。相当于把轮退了。
同时,还因为这个事,在网上被黄博士扣上了故意黑博士轮喷子的帽子...所以不论博士轮再怎么好,我也不会考虑。 百度了一下:棋盘山水库别名秀湖!!
膜拜下大佬,真的秀,哈哈。[傻笑] imtida 发表于 2021-12-23 15:46
有机会的吧……
同期待一下 imtida 发表于 2021-12-23 15:42
对,BR是手编轮,这品牌的几个人都很技术宅
我骑过的轮里,我推荐N4,或者这个BR50换DT240花鼓 ...
谢谢大佬~~~ 健全的精神属于强健的体魄.好好锻炼身体.劳逸结合张弛有度.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