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马小路XT-26S羽量级专业便携无中轴三脚架体验
本帖最后由 ctfeng 于 2022-1-13 08:54 编辑前言
2022年1月5日,马小路发布了全新羽量级专业便携无中轴碳纤维三脚架云台套装XT系列:XT-04S、XT-15S、XT-26S三款。有幸首发收到XT-26S + 98K+云台套装,差不多可以算是去年发布的XT-15的无中轴且可更换云台版本,但XT-26S更轻,更稳。
开箱
参数
型号_XT-26S / 自重_823g
承重_2.5kg(建议承重)
展开高度_135.5cm / 最低工作高度_13cm
收拾高度_41cm / 节数_6节
管径_28/25/22/19/16/13mm
Marsace XT-26S定位羽量级专业便携无中轴碳纤维三脚架,采用了无中轴、六节脚管设计,收拾高度只有41cm,含98K+云台仅重823g,收纳体积很小巧,能方便的放入有侧边袋的摄影双肩包内,就算拿在手上也不会感觉太重。展开角度为24/55/85度三档。实际使用中发现最低工作角度大于85度,更接近90度。(具体可参见后面XT-26S和XT-15对比图)
XT-26S虽然定位羽量级碳纤维三脚架,但扩展性并不弱,三根脚管换档螺丝处都有UNC 1/4扩展孔位,可方便外接魔术怪手来拓展GoPro或手机进行延时视频的拍摄。
XT-26S可以说是之前XT-15的无中轴可换云台版本,去掉异形中轴后整个三脚架更加紧凑,体积更小巧,云台也改为可更换的98K+,锁紧能力一如既往的强大。上架富士X-T4 + XF8-16mm f/2.8 R LM WR超过2kg的设备也没有问题,更何况我日常用的最多的还是XF14mm f/2.8和XF33mm f/1.4这类轻便镜头。如果要自行更换云台,推荐CB-30或FB-1这类球径30-36mm的双全景云台,缺点就是份量会增重不少。
UNC 1/4扩展孔位的好处用过的人都知道,也是目前主流三脚架的卖点之一。一般普通三脚架都会提供1-2个,主游戏的都是3个,像晟崴T2840CE就有多达6个UNC 1/4扩展孔位。
最常用的还是外接魔术怪手拓展GoPro或搭配手机夹使用手机来拍摄延时视频,夸张点也可以架个iPad在拍摄星轨时追个剧!
XT-26S的档位切换按钮和UT系列保持一致,表面内凹,更贴合手指弧度。XT-26S含云台全开高度有135.5cm,架上相机后差不多有145cm,这也是主流2号无中轴三脚架的工作高度,虽然最后一节脚管管径只有13mm,但整体稳定性并不差。昨天一整天宁波都是大风,江边拍摄风景也未见出片是糊的。并且XT-26S的三角基座底部也提供了一个1/4扩展孔,高楼或海边拍摄强风下也可以通过挂钩吊重物来加强三脚架的稳定性。
XT-26S VS XT-15
XT-26S收拾长度为41cm,XT-15收拾长度为39cm,XT-15更短主要得益于它的中轴下沉式设计,使用XT-15时一定要把中轴略升3-4cm才能使用。
XT-26S和XT-15都使用了98K+云台,除了细节上的略微差别,最大的区别就是XT-15的云台是不可拆卸的。
XT-26S和XT-15的三档切换参数纸面上是一样的,但通过本图可以发现XT-26S最后一档更平,更接近90度。
XT-26S是6节脚管设计,XT-15是5节脚管设计,所以XT-26S的最粗一节的管径达到了2号架子的28mm,稳定性上会比XT-15好一些。
总结
目前我手上便携类碳纤维三脚架已有XT羽量级系列、UT-15羽量级反折系列、ET、MT专业便携反折系列等。按个人使用习惯来说我个人并不喜欢把三脚架放入空间有限的摄影包内,而且我日常出行也不太喜欢带脚架包,综合下来日常通勤使用最多的还是XT-15和MT-1542T,商拍时看情况按拍摄需求会在MT-3542、LS-324CEX或T3640CM之间选择。
现在又有了最新的XT-26S,会让我日常出行带哪款架子感到纠结。按我喜新厌旧的程度来说XT-15会慢慢吃灰。更轻,稳定性更好的XT-26S会成为我新的出行搭档,EDC现已更新~
样片
不错,一直用马小路 嗯,坛子里用这个的很多,也准备购入了,轻是大前提,否则带出去的欲望都没了。 这种三脚架最大的问题是你不知道什么时候某只脚一软就缩进去了 马小路一直在进步 这个重量可以入手一台玩玩 BANDITLJ 发表于 2022-1-13 10:03
这种三脚架最大的问题是你不知道什么时候某只脚一软就缩进去了
好的习惯很重要,上机前一定要检查三脚架和云台夹 可以可以~~~哈哈
我们选的分别是最大和最小啊 马小路一直在用… J3ff-Law 发表于 2022-1-13 10:34
可以可以~~~哈哈
我们选的分别是最大和最小啊
嘿嘿~意外 用15表示非常满意~~~其他大架子基本都扔了~吃灰了。。。 BANDITLJ 发表于 2022-1-13 10:03
这种三脚架最大的问题是你不知道什么时候某只脚一软就缩进去了
两个问题:
1、传统的锁紧圈结构,或者扳扣结构,确实比这种一把拧的可靠,但体积和重量也大很多。所以,如果用户要求极致轻便,那么就不得不接受因此而带来的弊端和风险;
2、XT-15的用户已经非常多了,如果养成良好使用习惯,不毛手毛脚,基本上还是不用过分担心的。 色而不淫 发表于 2022-1-13 12:25
两个问题:
1、传统的锁紧圈结构,或者扳扣结构,确实比这种一把拧的可靠,但体积和重量也大很多。所以, ...
还一个麻烦的地方,这种一把拧的只有最长和最短两个档位方便。如果想用最粗的两节管子,扳扣和旋拧只需要把次粗的那节拧出来就行,而一把拧的就得先全拉开,然后固定次粗的一节,然后再把其他的缩进去,然后再拧紧。 本帖最后由 色而不淫 于 2022-1-13 13:24 编辑
zivers 发表于 2022-1-13 12:42
还一个麻烦的地方,这种一把拧的只有最长和最短两个档位方便。如果想用最粗的两节管子,扳扣和旋拧只需要 ...
这都是极致轻便的代价!
对于传统锁紧圈结构,或者扳扣结构的三脚架来说,这些都不是问题——问题是,你得接受的外出携带的最大体积和重量是多少?如果你愿意携带更大更重更可靠的三脚架,那么请选择锁紧圈结构,或者扳扣结构的。
打个可能不太恰当的比分,如果你想享受法拉利极致的驾驶体验,那么恐怕就不要计较他费油、不能爬马路牙子、不能塞下出游的大包小包...... 色而不淫 发表于 2022-1-13 13:22
这都是极致轻便的代价!
对于传统锁紧圈结构,或者扳扣结构的三脚架来说,这些都不是问题——问题是,你 ...
是的,我理解,我也能接受,所以我也买了。但是现在各种KOL们在评测时候很少说这一点,所以看到了我就补充一下。 zivers 发表于 2022-1-13 13:41
是的,我理解,我也能接受,所以我也买了。但是现在各种KOL们在评测时候很少说这一点,所以看到了我就补 ...
[偷笑] 人在非洲,12月从国内买的xt15现在还没到手。。。。这就出新款了。。。。。。难受啊 色而不淫 发表于 2022-1-13 12:25
两个问题:
1、传统的锁紧圈结构,或者扳扣结构,确实比这种一把拧的可靠,但体积和重量也大很多。所以, ...
xt15用户表示一把拧涩涩的手感有待改善 请问,是脚管是偏转轴设计吗?
现在手上有一个脚架也是偏转轴设计,虽然很轻巧,但是使用上不如扳扣结构方便。
刚才查了下,这个脚架不贵啊,如果好用可以考虑买一个。 UT-26双云台,架闪光灯和灯棒[狂笑] 做工真好~~~ 6节的脚架 真的稳么? 一直用4节以内的 ibanezboy123 发表于 2022-1-13 21:24
6节的脚架 真的稳么? 一直用4节以内的
没风或微风下6节全开稳的。桥面上共振无解 lagel 发表于 2022-1-13 16:05
请问,是脚管是偏转轴设计吗?
现在手上有一个脚架也是偏转轴设计,虽然很轻巧,但是使用上不如扳扣结构方 ...
XT和UT系列都是偏转轴设计,拉升后一定要注意锁紧。
这种设计对逐节拉升不太友好 本帖最后由 日日鲜 于 2022-1-14 08:29 编辑
对我这种一米九的要扎马步用啊...
我用的空气二号,带相机快一米六多还能正常用用... 有点高级,点赞!! BANDITLJ 发表于 2022-1-13 10:03
这种三脚架最大的问题是你不知道什么时候某只脚一软就缩进去了
摔过机就会培养出良好的拍摄习惯[偷笑] 前段时间正好把XT-15出了 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初版的中轴不能像后期的那样拆短 然后就是不能换云台 本来在器材店看了MT-2543非常心水 然后就看到了这个 犹豫了半天还是为了轻便选了这个 关文又 发表于 2022-2-3 23:21
前段时间正好把XT-15出了 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初版的中轴不能像后期的那样拆短 然后就是不能换云台 本来在器材 ...
XT-15后来有出能换云台的短中轴 ctfeng 发表于 2022-2-4 19:37
XT-15后来有出能换云台的短中轴
单独买个中轴感觉不划算 不换又觉得自己买到的是功能不完善的产品有点不爽 干脆就出了换一个 BANDITLJ 发表于 2022-1-13 10:03
这种三脚架最大的问题是你不知道什么时候某只脚一软就缩进去了
就是担心这个才一直观望,一次的后果就足以让机身和镜头报废。
个人感觉还是攒钱一步到位捷信或者rrs才是最省钱不折腾器材的办法。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