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十多万改装一台 GTI 是一种什么体验?
本帖最后由 tanrky 于 2022-2-15 10:09 编辑关于我的车及改装清单
2018 款大众高尔夫 GTI, 也就是俗称的 7.5 代 GTI ,原厂马力 220 匹,扭矩 350 牛米。
接下来是改装清单:
轮毂:RAYS ZE40 RW Limited 18 寸(白色) 和 RAYS 57xtreme 19 寸(红色);
轮胎:18 寸 PS4 四条(准备今年更换 PS4s),19 寸 Cup 2 四条;
轮毂螺栓:Blox /BBS
避震:KW CS (今年四月之前用的是 KW V3 DDC );
刹车:Alcon Car 97(六活塞);
刹车皮:Endless MX72;
中冷:Wagner Tuning ;
程序:REVO 2阶;
外观件:Flow Design 后扰流,侧裙和前铲以及配套尾翼未装车;
排气头段:AK(天蝎)200 钼(配合二阶);
辅助驾驶:ACC 自适应巡航;
高流量进气滤芯:ARMASPEED
大众原厂二代胎压监测
外观
我的改装最初也是从外观开始,我个人的观点是,改装在某种意义上来讲和装修房子很像,需要从一开始就决定这台车的整体改装风格,而不是看到一个不错的改装件就买回来装上去,本来都是名牌件,最后却拼出一台汽配城风格的改装车来,这样就有点得不偿失了,所以关于改装我认为风格统一我觉得很重要。
对于外观的改装,我的三个关键词是:原厂、竞技风、性感。
如何理解这两个词呢?
原厂:基于原厂尺寸进行改装,这样不会违规,避免交警直接找麻烦,风格简单素雅一些就好;
竞技风:GTI 这个车比较小,我个人认为它比较适合竞技风格,小钢炮还是更适合短小精悍这种感觉;
性感:由于法规要求,市面上能够买到车绝大多数的轮毂相比起叶子板的宽度都是会凹进去一些的,没有把轮眉「吃到满」,所以我在外观上上的改装就需要让这些地方看起来更加丰满一些,这样车屁股就会变得性感不少;
我的轮毂选择了 RAYS ZE40 RW Limited 18 寸,白色轮毂配上红色线,刚好能够与车身的白色搭配起来,也能与车头中网大灯那一条连在一起的红线形成呼应,给人一种「杀红眼」的感觉。在改装车里面有一句话大家都应该听说过,簧下轻一斤,低过簧上轻十斤,这套锻造轮毂的单只重量在 8kg 左右(18 寸),对比起原厂的战斧式轮毂轻了一半,转向时的响应也会更加灵敏。
选择这一款轮毂还有一个原因是恰好它有一套 18 寸轮毂数据(ET 值和 J 值)能够完美「吃满」 7.5 GTI 轮眉,一举两得,看起来非常舒服。由于对比起原厂轮毂来说,车轮的间距变大,整车操控也得到了一些提升。
至于其它外观改进,那就要说说来自于澳洲的 FLOW 套装了,依然遵循我的改装原则「性感」,安装以后,车身看起来更低,车尾也变得更加完美了。
操控很重要
避震
7/7.5 代 GTI 原厂标配了电磁可调软硬的悬挂(DCC),但是原厂避震高度太高,加上支撑力并不是很够(主要表现在低速压缩回弹),于是考虑更换一套支撑力更好的避震。
那时候主要考察了两款避震,Bilstein B16 DDC 和 KW V3 DDC ,这两款都是电调避震,当时没选择普通版本的原因还是考虑直接兼容原厂的 DCC 控制系统,随时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去进行切换,显得比较高级。
最后经过一段时间的试驾以后选择了行驶质感更加「高级」的 KW V3 DDC 。
可能有朋友会说最便宜的降低车身高度的方式是换短弹簧,这么说没错,但它并不能提升你车辆悬挂性能,某种情况下来说,可能性能反而不如原厂弹簧。所以,短弹簧不符合我的需求的。
这台 GTI 主要是走街代步用,所以避震和底盘的调教还是更倾向于街道、高速公路。
换完避震,最大的感受是车辆行驶时底盘质感的提升,高速过弯的支撑性更好,快速变道时候的车身响应也变得更加灵敏。
————
在 2021 年 4 月份,将 KW DDC 换成了KW CS ,简单说说这款避震的感觉吧:
硬但是非常 Q 弹:这款避震是竞技避震,每根筒芯旁边都要一个装满氮气的副筒(小罐罐),可能正是由于这个小罐罐的存在,让这套避震避震传递过来的路面的反馈变得直接且 Q 弹,如果让我用一件事情来类比的话,那应该就是你穿气垫鞋走路的那种感觉。
支撑性强:这套避震的技术据说是来源于赛道,所以不论是压缩还是回弹可调节的范围都非常的大,每一次调节避震上的旋钮,避震都会让你清晰感受到它的变化,基本上都可以说是「段段分明」;
变道超车游刃有余:由于上述两点的加持,让我这台车安装 KW CS 前后呈现出完全不同的性格特点了,不论是城区变道超车还是山路的连续弯道,都给你一种非常跟手且没有多少侧倾的感觉,非常有信心。
刹车
对于一台车来讲,刹得住远比跑得快重要。
所以我选择了一套来自英国 Alcon 的前六活塞卡钳,搭配 Endless MX72 刹车皮。大家都知道,刹车给驾驶者的信心主要来源于踩上刹车踏板第一脚制动力到来时的「脚感」,而影响「脚感」的主要部件是刹车皮,所以不论你卡钳如何,换装一套好一些的刹车皮都能一定程度上提升你的刹车「脚感」,并增强制动力。
所以,对于制动系统的改装来说,重要程度优先级是:轮胎>刹车皮>刹车盘>卡钳。(如果在在预算有限的情况下,直接换一套更好的轮胎,应该是性价比更高的选择)
当然,也并不是说活塞越多的卡钳效果就一定更好,凡事都得根据自己的使用场景和车型来进行选择。
赛车用的肯定都是最好的,但它不一定适合街车使用。
更换了避震和刹车以后,车辆的支撑性和刹车距离都得到很大的优化,并且在车辆紧急刹车时「点头」的情况也得到了极大程度抑制。
行车安全非常重要,轮胎也非常重要。
动力改装
刷程序
GTI 7.5 的发动机是大众祖传「神机」EA888 ,它拥有非常强的改装潜力,并且当我完成了避震和刹车的改装后,底盘素质已经完全超越了当前的动力水平,所以改装动力势在必行。
经过一系列的对比以后,最后选择了 REVO 程序。最初刷了一阶,后来更换头段升级了二阶。
关于动力改装,保证稳定的前提下去做提升才是最好的。下面给大家发几张官网给出的动力对比图。
扭矩对比:
马力对比:
我喜欢的程序的调教风格是,涡轮起压快,压力保持时间长的。REVO 能做到在 2300 转左右的时候达到最大扭矩,并且能一直将 400 nm 以上的扭矩保持到五千多转,这种调教在城市里面开是比较爽的。
我还见过一些程序,3800 转峰值扭矩,5000 转就已经跌到谷底,这种程序可能只是为了最大的马力值,而忽略了日常驾驶的舒适度了。
所以,建议大家在要刷写程序的时候一定要去看看对应程序商的曲线图,或者找车友亲身试驾。
改装发动机并不合规,我这台车的发动机仅替换了头段,并未替换其它发动机配件,只要是正规品牌的发动机程序绝大多数都不会对安全造成影响。
冷却系统升级
涡轮增压车型是通过废气去推动涡轮增压器去压缩空气,被压缩过的空气流经中冷进行冷却后进入到发动机进行燃烧。大家也都知道涡轮在工作的时候温度是非常高的,于此同时,气体在被压缩以后也是会升高温度的,这就导致我们的进气温度会变高。所以,这就会导致空气膨胀密度降低,也会使得发动机温度过高,造成发动机部件的加速老化或者损坏。由于我在广东地区,处于夏天的时间基本上要超过半年,而我的车目前也是已经到了「二阶」状态,所以决定要更换中冷器。
在 REVO 的官网上,明确建议升级二阶程序的时候的配套硬件除了要升级排气头段以外,还要升级中冷器。我个人的理解是,仅仅是日常走街,偶尔激烈驾驶的话,不换中冷器也是可以的,但如果要经常跑赛道或者跑山路的话,还是建议去更换一下。
我更换了来自德国 Wagner Tuning 针对 GTI 开发的竞技中冷器。这款竞赛中冷器具有以下核心尺寸(640mm x 410mm x 65mm),与原始中冷器相比,体积增加了 90%。前面这段话来自官方,看不懂不重要,我这里自己测试了一组不太严谨的数据,可以给大家提供一下参考:环境温度 30 度,水温油温正常状态下,怠速时进气温度大概在 69 度左右,车跑到 120km/h 的时速时,进气温度是40-42 度。(等以后有机会碰到原厂的 GTI, 我再测试一组对比数据给大家补上)
上面讲了讲数据,接下来讲一下更换以后的主观驾驶的感受吧。换之前,在 35 度室外温度跑山的时候会感觉车的动力响应会来得慢一些,更换以后,动力响应会明显来得更快,动力输出也会更持久一些。
接下来还想升级的冷却系统:加装一个机油冷却器。
辅助驾驶
以前我认为可能是像我这种早期一直都是开手动挡车型的驾驶者更迷恋于「手操」的乐趣,后来发现并不是这么回事,只是那时候的车都没有辅助驾驶。
由于我经常中长途跑高速,一个人开车很容易疲劳。于是去升级了原厂的 ACC 自适应巡航,比较可惜的是加装车道保持需要更换前挡风玻璃,所以放弃了。
虽然目前我的车连 L2 级别辅助驾驶都达不到,但能够用自适应巡航已经能够很大程度帮我缓解疲劳了,设定速度以后只要高速上车不是特别多的情况下油门刹车基本上可以一定程度交给它来控制,轻松不少。
BTW:不管用什么级别的辅助驾驶,驾驶员都别人自己的注意力「下线」,保证自己的安全也是保证交通参与者的安全。
自己列几个 FAQ
1. 为啥选择 REVO 程序?
我在刷程序之前已经来到了珠海,而珠海的那家 APR 加盟商我觉得非常非常拉胯,很多的观点我一点都不认同,并且我亲自看了他们的施工过程,相当粗暴,身边也有在那个店改装的车友,情况都不怎么好,再加上 APR 的官网真的太丑了,所以对 APR 印象并不怎么好;
REVO 程序可能在很多人看来很保守,但是保守的好处在于它相对来说比较稳定,连刷程序的人都会说我不建议你加上「放炮」程序,放炮太多会影响你涡轮和头段的寿命的;(二阶的 REVO 冷车状态下会有转速保护的)
至于抖音上非常火的 HG 程序,我只想说一句,冷车启动就能有「启动咆哮」和原地放炮能力的程序,你真的敢刷么?除非你是真的不爱惜你的车。
以上仅代表个人观点。
2.「一阶」和「二阶」改如何取舍?
我的车是先刷「一阶」,后上的「二阶」;
首先:仅从程序价格来看,「一阶」和「二阶」其实相差不大,但是二阶改装至少是需要更换一个头段,而一阶其实可以什么都不用更换(还是建议更换一个高流量风格的进气),经济成本来说一阶性价比更高,直接在原厂的基础上提升 50-60 匹的马力,很划算;
其次:从使用感受来讲,「一阶」更适合城市道路,因为动力系统基本属于原厂状态,低扭非常充沛,动力响应直接,涡轮起压速度很快;「二阶」厉害的地方是后段加速,动力源源不断,是真的很暴躁,由于我跑高速多,所以二阶对我而言更加合适。
最后:从我朋友的角度来讲:朋友说,坐过你的原厂 GTI ,感觉提速的时候需要等待一下,然后才会很猛;你一阶的时候提速很快,但是加速是那种很稳当的感觉;你现在二阶,说实话,一样的路,加速体感让我感觉很害怕,变得太暴躁了。
当我的一个车友(他车原厂动力),开我的二阶时,说,开得我背后冒汗,完全不敢地板油去踩,太猛了。
站在我的角度来看:动力嘛,当然越大越好,但是「大」的前提是不能建立在牺牲日常代步舒适性的基础上;
3. 为什么只改头段不改中尾段?
我前面提过,动力越大越好的前提是不能牺牲日常代步的舒适性,其原因就是,如果仅仅是要把动力做大,方案很多(方案不针对 EA888),腹内锻造,换涡轮等等,但这些做法在提升动力的时候,很可能就让这台车失去了作为一台「好开」的代步车的属性了,它可能有轮上 500 匹,但它一定不好开;
所以,我的想法就是,提升动力,但不影响日常驾驶(尽量不损失低扭),并且我也不希望我的车太扰民,综上,仅更换头段是一个又经济、又好开且不扰民的做法。并且由于中尾是原厂,交警叔叔也不能说你改装了排气了。(文明改装很重要)
最近其实也在有考虑更换中尾段排气,只是目前还没有找到一款我比较喜欢的排气声音,毕竟四缸车,再怎么样都很难做到好听,也不够浑厚,后续再慢慢看吧。
4. 不同头段体验差异大吗?
我自己觉得还是挺大的,但具体的表现是什么我也不能完全讲明白,我只说说我见过的不同头段的表现,我的头段,几乎没有共振,冷车启动和跑起来以后声音并不是特别大(比原厂稍微大一点点),热车以后几乎没有臭味;
有一个车友使用的国产 200 钼头段,臭味很大,涡轮起压以后,共振非常明显,声音也会大很多;
另外一个车友直通头段,非常非常臭,原厂中尾的声音都变的非常大,共振就不说了,感觉已经听不到了;
不论你选择哪种方案,希望你都不要选择直通,真的太臭了,还是尽量保护保护环境吧;
当然,如果是买一根劣质三元头段的话,环保效果差,性能表现也差,那就还不如直接直通头段了,性能和环保总得要又一边能满足吧。
改装件,贵,真的有贵的道理;
5. 为什么不换进气
更换进气有没有用?
肯定是有用的。拿 7.5 GTI 来说,大多数正规品牌改装进气优化了原厂进气的进气风道和口径,并且也加大了进气管道的直径,让车辆能获得更大的进气量(有人说可以降低进气温度,这一点理论上是成立的,但我没有去做查证)。
我不换的原因是什么:
1. 不希望有一天被警察检查机舱的时候第一时间就发现动了发动机;(不换中尾段排气也是一样的理由)
2. 不同口径的的进气管道会有更大的进气量,发动机燃烧时的喷油量是电脑程序通过进气管道中的空气流量传感器反馈的数值来决定的,我不确定不同厂家的罐头程序是否能够去识别和学习不同口径的进气量,然后再喷出与之匹配的油量(这里我暂时没有查证),如果长期处于无法正常匹配的状态下,燃油燃烧不充分轻则是费油,重则是影响发动机寿命,爆出故障灯等等。
3. 换一个高流量风格的空气滤芯就可以满足大多数场景的需求了,并且也不需要去修改传感器的标定,也不需要它去学习,重点是成本比较低且可以重复使用,几百块钱搞定。碳纤维进气大多是大几千了吧,它能够带来的提升是否能让你有非常明显的体感差异呢?我觉得应该不太能。
6. 你觉得改装需要注意什么?
我觉得改装,一定要先明白自己的需求是什么,然后根据你自己的需求去给自己的定一个基调,举个例子,你是要走姿态、还是走竞技风、赛用还是走街吧,千万不要认为赛用的东西都是最好的,改车这件事情上,永远没有最好的改装件,只有最适合你的;
赛用的一般都是很激进的产品,通常为了减重等等要求而忽略耐久性,比如竞技刹车的活塞没有防尘套,竞技避震通常代步都比较难受;
我的这台车定位就很明确:竞技风的街车,能够兼顾一定程度的激烈驾驶;
改动力是最容易也是最低成本的事情,而决定一台车上限的因素其实是你的底盘,底盘好,你才有更强的信心,跑得快的前提是你得刹得住。
当然,轮胎也非常非常重要;
最后
关于这台车我是怎么去找的,大家可以翻翻我以前发的帖子,里面有详细的记载。
如果你们对改装有兴趣,可在下面提问,在能力范围内给大家解答,如果有玩 GTI (或者高尔夫也行)的车友,可以私信我,大家一起交流。
最后说一句:车不行可以改,人不行别谈热爱。
感谢你看到现在,接下来,放图!
改装后真棒! 看完你的帖子仿佛我自己也有一辆花了10万改gti的经历了 这就是分享的乐趣 拉风~~~~~~~ 白色那套轮毂太好看了。
改进气一般都会匹配程序的,不然就体现不出换进气的提升。 改装的尽头就是恢复原厂,卖掉,然后上保时捷 LZ改得很棒 35W的GTI NICE inSightX 发表于 2022-2-15 14:27
白色那套轮毂太好看了。
改进气一般都会匹配程序的,不然就体现不出换进气的提升。 ...
我也不追求那点极限,所以也没太大必要。 zkimi 发表于 2022-2-15 14:45
改装的尽头就是恢复原厂,卖掉,然后上保时捷
很多人都说三系是男人绕不过去的车,我觉得保时捷才是绕不过去的车。 个人更喜欢银毂 voandrew 发表于 2022-2-15 16:02
个人更喜欢银毂
银色的轮毂? 不改车道保持,升级ACC有必要吗?需要替换拆卸哪些部位。 Wolverine 发表于 2022-2-15 10:28
改装后真棒!
老哥 ,主机机箱用的什么 求推荐 。。。。。 本帖最后由 tanrky 于 2022-2-15 16:46 编辑
UniverseC 发表于 2022-2-15 16:05
不改车道保持,升级ACC有必要吗?需要替换拆卸哪些部位。
ACC 我觉得比车道保持更有用。车道保持的话要换掉玻璃。
ACC 的话,7.5 代 GTI 车头的 VW 车标里面就预留了 ACC 雷达的安装位置,直接装上去,换上一个陶瓷车标,接入车机然后匹配电脑就行了。18 款需要换多功能方向盘的控制按键,19 款好像不需要换。 买的高尔夫7.5代普通版,考虑过GTI,有点用不上,不然员工折扣力度还能更大一点 tanrky 发表于 2022-2-15 16:34
ACC 我觉得比车道保持更有用。车道保持的话要换掉玻璃。
ACC 的话,7.5 代 GTI 车头的 VW 车标里面就预 ...
是啊,大众的A级车也不知道是用的车道居中,还是撞线保持车道,撞线的话还不如没有。。。 以前我也觉得改进气没啥用 直到我看到了那么多打磨进气风箱的03+车主[偷笑] zpf 发表于 2022-2-15 16:15
老哥 ,主机机箱用的什么 求推荐 。。。。。
咦。。怎么突然问这个。ATX么?酷冷的老机箱了什么500m还是P来着。老婆不让换电脑,我只能换里面的配置。 话说 revo的一阶二阶对汽油规格有要求嘛 这个改装看着舒服,有动力不失舒适性且不用害怕被日常查车 7.5代的路过,目前就刷了一个一介REVO,LZ文章很棒! ReyoungLee 发表于 2022-2-15 20:14
话说 revo的一阶二阶对汽油规格有要求嘛
可以选 95 或者 98 ,我选的 95 啊哈~ 发表于 2022-2-15 20:15
这个改装看着舒服,有动力不失舒适性且不用害怕被日常查车
现在的用的 KW CS 避震讲舒适不如之前用的 KW DDC ,现在只能说虽然避震很竞技,但是依然是很 Q 弹的避震,不是那个铁碰铁那种梆梆硬的避震。 C老大 发表于 2022-2-15 20:51
7.5代的路过,目前就刷了一个一介REVO,LZ文章很棒!
GTI 吗?一阶段就已经很猛了。 cyt 发表于 2022-2-15 19:40
以前我也觉得改进气没啥用 直到我看到了那么多打磨进气风箱的03+车主 ...
03+ 那个算是设计上的缺陷吧。特例 tanrky 发表于 2022-2-15 16:02
银色的轮毂?
对的,银色轮毂,感觉比白色,黑色和红色看上去个更舒服一些 voandrew 发表于 2022-2-15 21:27
对的,银色轮毂,感觉比白色,黑色和红色看上去个更舒服一些
还是得看搭配。 有幸开过一次朋友的7.5gti,感觉原厂状态确实太家用了,改完又想换车了 改的有想法!楼主给力![狂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