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横四千里 三道岭蒸汽机车之旅
本帖最后由 Derek.S_大D 于 2022-4-21 10:51 编辑前言
这几天在CHH看到篇三道岭蒸汽机车的帖子,碰巧去过两次三道岭(2018.12/2022.03),照片发出来凑凑热闹。
部分照片属于“高饱和战士”,而且文字是从两篇笔者的博客文章里摘抄过来并修改的,难免有些不通顺之处,请诸位轻喷。
建设型蒸汽机车
建设型蒸汽机车是1956年大连机车厂在解放型蒸汽机车的基础上进行改进设计而来的,随后由大同机车厂、大连机车厂、戚墅堰机车厂、北京二七厂批量生产,成为中国铁路干线货运主力机车,至1965年停产。
1980年,大同机车厂恢复建设型机车的生产,并在1986年对其进行了改进,俗称建设B型,车号从8001开始,这一改进型于1988年停产。
三道岭使用的机车基本都是建设B型。
题外话:建设型8149号蒸汽机车,是1989年大同机车厂根据美国布莱恩峡谷铁路公司购买一台蒸汽机车的合同制造的,这台车其实在1988年已经建成,但尚未销售出去,根据制造记录中的技术状态、外表质量俱佳的原则最后选定8149号。机车选定后,大同厂将该车重新解体,分别运送到各个承制车间,根据图纸和技术要求进行检查,也对零部件表面进行了质量整修,又根据要求加装了加煤机,保温材料由石棉换成硅酸铝,加装了风动警钟等等。重新组装完成之后,又进行了正线试运和机车外表美化。然而运抵美国之后,下船时出现意外,部分损坏,修复之后上线运行。据说18年前后已落火封存准备进行大修。
三道岭
三道岭距离哈密约80公里,交通还是很便捷,是一个远离城市的煤炭矿区,小镇虽然不大,店铺数量也不多,但满足日常生活还是绰绰有余的。
笔者从成都出发,18年底前往时选择在兰州转车,到达哈密时是上午,不像很多大佬选择租车、包车等方式前往三道岭,只身一人的说走就走之旅,当然选择坐实惠的大巴车啦。22年去时,班车运行的班次已较18年时恢复了一些,不过仍然客流惨淡,票价涨了2元。(18->20)
哈密汽车站门口早餐店的烤包子还真是有点好吃。
两次从哈密坐大巴车前往三道岭的到达时间都是下午,区别在于第一次去时来拍蒸汽机车的人很多,找了三家宾馆才有一间空房,第二次时受到疫情影响,很少有人来,住宿条件还是一点都没变。
1959年时,从东北、内蒙古等地调拨的技术人员到达三道岭,这其中东北人的数量是较大的,走在街头,听到的都是东北味的普通话。
看车
由于是两次拍的照片,思来想去,按照时间线来组织吧。
以下是2018年12月拍摄,器材:Nikon D7100/Tokina 11-16/Tamron 17-50/Tamron 70-300VC
坑口下坑水管子机位
东剥离站
八二站
以下是2022年3月拍摄,器材:Nikon D810/Tamron 15-30VC/Nikon 24-85VR/Tamron 720 G2
在坑口站远眺八二站附近
一夜大风吹,虽然阴天,但还是看到了天山,18年来时的遗憾就是没有拍到天山。
走去二矿线,无奈等待了很久也没碰上一列车,拍个天山吧。
返回时到南站看了看,然后又走到南泉铁路涵洞,碰到一列车从选煤厂倒车回采煤场。
又回到东剥离站,因运输任务减少,这辆备用车一直停在这里。
南泉
1958年,哈密矿务局成立,成为当时全国94个国有重点矿务局之一。
哈密矿务局成立后,建设了露天矿矿下铁路以及柳树泉-三道岭的煤炭运输铁路,随着对煤炭的探测和煤矿的建设发展,老三道岭北面一个名为北泉的地方探知地下有煤炭,于是当时各类配套工厂与职工生活区就在老三道岭的南面进行建设,结合这一区域本有三处泉水以及跟“北泉”这个名字相呼应,将这里取名南泉。
机修厂、选煤厂、纺织厂、水泥厂都建设在这里,可以说南泉的兴旺发展是与哈密矿务局的诞生、发展相伴的。
曾经这里的生活水平是很优越的,甚至比哈密市区还要好,学校、医院、职工俱乐部、银行、书店等等设施一应俱全。
然而随着煤炭开采带来的地质变化,这一地区现在成为了潜在的沉降区,居民、生活设施逐渐迁移到现在的三道岭镇区,留在这里的只有少数不愿离开或者无法离开的人。
这里现在仿佛成了无人区,一切都停在80年代。
以下照片使用Nikon F80/50 1.8D/ILFORD Pan 400/Fomapan 400拍摄,D76+F5自冲洗,Canon CanoScan 8800F自扫描。
结语
两次从三道岭返回哈密离开时,都没能坐上大巴车,上一次是停运,这一次是班车司机看到在三道岭汽车站只有4个人坐车,觉得亏本拒绝发车,无奈要赶火车离开,找了个拼车返回哈密。
这一次的拼车司机是在矿上工作当天休息的工人,出生在三道岭,成长在三道岭,一口参杂着维语口音的东北话。
几十年弹指一挥间,三道岭的开拓者已经老去,三道岭的建设者还在这里继续发光发热,而新生代们跟每一个往日因矿产兴盛今日因资源枯竭的城市里的年轻人一样,会选择离开家乡,到内地去读书、工作。
拼车司机的孩子就在西安读书,他并不想他的孩子回到三道岭来,希望孩子能在西安扎根,定居。
三道岭正走在资源枯竭的路上,三道岭的未来还是一片迷雾未见清。
福克斯行驶在潞新公司的Z502公路上,本就车不多的路又因为有一段修路的区域而车流量变得更少,放眼望去,只有戈壁滩的无尽荒凉。
火车好帅[喜欢] 我儿子隔段时间就会提要看B站上一个三道岭蒸汽火车的4K 视频,LZ 没试试傍晚拍爬坡时的漫天火星吗? 指环王里摩多的既视感! 这火车最近几年看了也挺多了,顶顶。 楼主你拍的真的是太有感觉了。 中国有很多因为工业、矿产迅速崛起和破败的城市,虽然不一定值得我们记住,但是这种阵痛式的发展永远会在脑子里留下深深的烙印。被图片和历史震撼到了,太喜欢chh里这种时空回忆[可爱] 怎么感觉几张在微博一个人帖子看到过 本帖最后由 Derek.S_大D 于 2022-4-18 09:24 编辑
jimmyjin 发表于 2022-4-17 17:46
我儿子隔段时间就会提要看B站上一个三道岭蒸汽火车的4K 视频,LZ 没试试傍晚拍爬坡时的漫天火星吗? 指环 ...
其实爬坡的时候不会有像很多人拍摄到的那样漫天火星,少量的火星有,大量喷火星那种,是要司炉先清好炉箅,关键时刻炉子要烧的火旺,再撒砸的粉碎的煤,再全开气门,想要这种效果嘛。。。
如果我是几个人合伙去的,大家均一下费用还是可以,一个人,有点肉疼。 无聊的银 发表于 2022-4-18 06:56
怎么感觉几张在微博一个人帖子看到过
这?我倒是发过微博。。 火车拍得真好,很有现场感 下时候我家离火车站很近,在家里就能听到火车的鸣笛声,那会儿为了抄近路经常跨铁道,看到老火车就想起小时候的快乐时光。 小时候最爱在天桥上面看蒸汽火车从桥下面走,很震撼,现在电车虽然跑得快,缺了仪式感 这里曾经繁荣过[狂笑] 这拍了大片啊,拍的真好 震撼,作为三线子弟看这种东西还是很有感触的! 对蒸汽机车一直有个疑问,驾驶室视野这么不好,为什么不把驾驶室挪前面,把大鼻子放后面? dananhai3243 发表于 2022-4-18 14:07
对蒸汽机车一直有个疑问,驾驶室视野这么不好,为什么不把驾驶室挪前面,把大鼻子放后面? ...
那煤水车放在哪儿? 拍得好,经过那么多次哈密,还没有去过,惭愧。。。 拍得很不错呀!
可惜以后再也看不到这样的景象了 火车头太酷了······[可爱] 松山湖捞手机 发表于 2022-4-18 16:45
拍得很不错呀!
可惜以后再也看不到这样的景象了
您过奖了,就是看了您的帖子才想起来发贴的[傻笑] 虽然没经历过那个年代,但从照片中能感受出那个年代独有的味道~赞 泪目[可爱]拍的太好了!好想去看看。我外公开的是“友好”,我老爸开的是“前进”,从小在铁道边长大,还去过我爸的前进里面参观,硕大的钢铁怪物给幼小的心灵留下了深深的震撼。 感觉到位! 火车好有感觉[喜欢] 小时候特别爱看! 感谢分享。 这黑色肌肉,就是那个铿锵年代的代表啊,带感,拍得好 相比“建设” 更喜欢“前进”啊 觉得前进更帅[可爱] 16年在三道岭跨年,31号夜里下了场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