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LSS3的插帧能否认为本质上是作弊
先举个例子, 一个物体从A移到B经过了1秒,没有插帧时,从A到B有10帧画面,帧数就是10/秒举个极端的插帧例子,把这原有的10帧画面不做任何处理, 直接复制一遍,就能得到20帧画面,帧数是20/秒,帧数翻版但体验没有任何增加。
在时间TA的画面A, 和时间TB的画面B之间插入画面X,要求X正好是显示他的时间TX时的画面。如果用模型去预测,这显然是很难做到的。
期待后续有逐帧分析,这个DLSS3生成的画面到底什么样子。 玩家的行为在大多数情况下是根据场景而变化的,自然也能预测,不过这就难一些了 所有的显示技术本质上都是欺骗你眼睛,终极目标应该是插脑,直接骗你脑子 你举的例子跟插帧没有半毛钱关系。。因为插帧不是简单的复制帧。
多少年前电视上就有MEMC运动补偿技术了,碍于电视内置芯片的算力算法,直至今日,在快速移动的物体边缘仍会出现大量破损模糊的插帧痕迹,电视插帧最低延迟目前三星做到了15毫秒。
若是nVIDIA真能凭借强大的GPU算力和更优秀的算法,做到完美插帧和纳秒级延迟,你又何必纠结这是否作弊呢 打个fps 就知道 ,如果感觉更流畅,那么就是ok的技术,现在在这里说什么技术没什么用。 问题是游戏里面,本来没有的帧数会实际的影响交互体验的
我对这种方式存疑 管用。
其实就是电影30帧AI修复到60帧一样的技术。 还是管用的。 补帧不过是其中一样优势,另外一个是用光流算法取代了以前的运动向量算法极大减少了出现鬼影之类的画面瑕疵(原文是这样说的) 不太懂,怎么定义“作弊”?
1. 如果正常渲染的帧,是“绝对正确的参考帧,是snapshot”;那么两个shapshot之间,通过差值来平滑,这个算作弊吗?本质上还是基于现有的数据,做了“过渡”数据来平滑啊,这是科学的啊。只是效果有“毫无瑕疵”vs“一眼假”
2. 考虑到正常渲染,也是各种几何顶点/物体/属性 + 贴图 + 运动矢量等更原始的数据计算出来的。那么存在一种可能,采样这些数据,再加上“高代价渲染的‘正确帧’”,然后我用低代价的算法,来生成“中间帧”。显然这种就更加接近“毫无瑕疵”,相比无脑插帧,而且数据信息上来说是完全可行的 作弊 意思就是违反游戏规则,破坏公平的取巧。请问DLSS 3违反什么游戏规则,破坏什么公平? 插帧从原理是就是假帧数 你插出来的帧数是和你的输入操作无关的帧数 游戏不是看电影 游戏他是有输入的 都是障眼法,一个都不想开 如果你肉眼不可见, 相当于抓不到作弊 = 没有作弊。 DLSS本质上就是“作弊” 以后是否有夺舍版4080用DLSS3对比4090用DLSS2的盲测环节[偷笑] 老仙 发表于 2022-9-22 15:02
管用。
其实就是电影30帧AI修复到60帧一样的技术。 还是管用的。
可是你想想,这个插帧等于说插得都是B帧,要等下一个关键帧I帧出来才能插中间的B帧,这延迟真能无感嘛? tcl电视的运动补偿,至少慢了1秒,我用homepodmini做外放,声音比画面快,但是显卡应该能做到流畅吧,至少dlss2.0 2060super 我看不出有延迟 Neo_Granzon 发表于 2022-9-22 15:44
可是你想想,这个插帧等于说插得都是B帧,要等下一个关键帧I帧出来才能插中间的B帧,这延迟真能无感嘛? ...
延迟有点,估计不大。 从上几帧的原始数据,推断出下一帧。只要推的准,就没问题。 看了坛友的这个帖子:https://www.chiphell.com/thread-2446987-1-1.html
感觉楼主的猜测实锤了, 再1帧和3帧之间的插入帧,就是第一帧加上第三帧的鬼影。 这个技术很多年前就在用了,只是现在更成熟了,因为运算速度上去了,没必要太在意,真正高科技的是脑补,这才是值得讨论的 其前瞻及哲学意义更值得讨论 手机上面就有,自己体验一下,老黄这个应该比手机的效果更好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