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屋布线布网过程记录,甚至是家庭IDC
本帖最后由 nasbdh9 于 2022-9-27 16:32 编辑原作者授权转载,稍作修改,橙色字体为本人新增内容
原作者bilibili主页
原文地址
前言
UP主尚为在校学生,且非计算机专业。文章内容较长,内容和表述如有疏漏和谬误,望各位不吝指正,所用设备均为自费购买。
搞这么一套的主要想着家庭的网络基础后期不方便更换,不如一次性搞定不再折腾(还有出于兴趣的小小私心,哎嘿)文中出现方案可能对于大多数家庭明显过量,请各取所需。
第一步
在装修确定点位的阶段,和设计师沟通好了点位布置,所有弱点管路走天。
本着一步到位的想法,用了光电混合布线的思路,具体为每一条网线跟着放一条6芯单模光缆,在客厅空调检修口附件汇聚,方便检修穿管。
室内光纤一般使用GJFJH类型的光缆,这里的GJFJH解释开来就是
GJ=室内用光缆
F=没有金属加强结构
J=光纤紧套被覆结构
H=低烟无卤的外皮(LSZH)
此类光缆常见的可选有4,6,8,12,24芯,视自己需求来定
不推荐使用GJFJV(V=聚氯乙烯,PVC)外皮的线缆,此类外皮在火灾时会释放大量浓烟
单模和多模并不是一定的,家用的灵活度非常高
单模光纤建议使用OS2不要用OS1,毕竟价格没有区别(而且2022年了真的还有OS1光纤吗...)
多模有OM3 OM4 OM5可选,建议OM3规格起步,不差钱的可以直接OM5,不推荐使用OM2(毕竟现在都是VSCEL光源了)
单模的光缆只可以通单模模块的光波
多模的光缆可以通多模与单模的光波
但是多模光纤在通过单模光波时因为多模光纤比单模光纤的光纤线径要大(多模50微米对比单模的10微米)
所以会造成色散加大导致传输距离下降
通向各个房间
这边犯了一个错误,最后一段到配线架的线缆应该用几条60管活穿到位,碍于吊顶的厚度,最后只能用保护材料包裹固定在吊顶内部,后续如果需要换线只能打开吊顶了。希望不会出问题吧。
穿管转角的地方不一定需要封死,可以管口用防火泥防尘,然后转角的位置包裹海绵(类似于隔热材),这样可以解决转角伤线的问题
网线不建议使用太粗的,能跑千兆就可以普通的正经6类线完全没有问题,追求极致的网线不如一芯光纤
黄色是光缆,灰色网线
更多的线
完全固定的线缆(唉)
为了配线方便和美观,设计了一个顶部配线架。
同样是工程余料的机框
华为3U BBU机框,价格很便宜,非常万能
打端子
打上标签
强迫症一本满足
接完线还是有点乱
然后是光纤
第二步
网线这里是某平台购入的工程余料超六类线,这给后面做线和接面板埋了一个大坑(悲)。
光缆则直接向烽火订购了一卷(光缆是真便宜啊)
点位布好的线缆
完成,白色是墙面终端盒
终端盒现在有很多样式可以选择,如果需要在同一个地方接更多光纤的可以用能装4个法兰的款式,淘宝搜“86 光纤 盒”就有相关产品,如果想最大化利用单芯带宽的可以上CWDM波分,参考:https://www.chiphell.com/thread-2388568-1-1.html
担心光缆穿线过程中发生断裂,特意在末端融了检测头,穿好一根测一根,所幸没有发生担心的事情。整个过程小心翼翼,五根缆穿了半天,一开始穿坏两根后摸索出来这种室内缆穿管时候不能强拉,只能一端送,一端轻轻向外带。
光纤终端盒
光纤使用了终端盒来统一对接,做好后成品效果不错
光纤熔接可以在黄鱼上找同城师父或者电信师父开小差来解决
正常的价格是上门费100,融每一芯2到5块钱
上大菜
这里用的是BBU/OLT机柜,深度比较浅,一般在300~600左右
如果需要放标准服务器的还是要买1000深度起步的(比如拆空OceanStor系列的机柜就非常完美)
机柜上楼务必确保楼道/电梯够空间可以搬运
第三步
穿完线,做好保护,后面一段时间就不用管现场了,期间只需记得检测通断,以及和工人师傅说一下注意事项即可。现在可以琢磨硬件了。
UP准备把设备统一放在楼梯间里,这对深度提出了严峻的要求,转了好几天,盯上了同为通讯余料的华为BBU机柜,高32u 深度只有370mm,算是符合要求
自带散热,还有dcdu(记住要考)
只是这样设备选择上会受到限制,企业级的服务器和超深的交换机都没办法塞进去了(全放到地下室)
不得不提一句,正经机柜做工是真的好,各个细节都吊打淘宝假图腾十条街(不夸张)这柜子内部甚至有独立风道,配合风扇模块单独给上下空间散热。机柜门跨接地线什么的一应俱全。
布网时无线规划为各个房间天花板安装吸顶ap,设置三个ssid分别对应主内网,智能家居设备以及访客,三个ssid各自属于不同的vlan,互相独立。 地下室交换机的两根网线做聚合获取电口更大的上联带宽。
这么一来支持三层管理,同时带有万兆接口的交换机就成了刚需。比较巧的是,刚好朋友那有一台s5800 56c,这玩意开机就100w的功耗实属劝退,但本着能用就不买新的,还是拿来吧你)又不是不能用.jpg
呼呼响的大铁盒子
到手发现,这玩意功耗高就算了,声音也贼大,四个暴力扇没日没夜的狂转,(呜呜呜呜好可怜呐)
不行,必须把风扇扬了,5800主要热源在机身前侧的两块散热片下方,连带着机箱一块滚烫滚烫。
热热热热热
使用大直径风扇换取风量。先取好点,上钻床开孔
孔开完,选取的是120风扇的孔位。接下来上线切割开孔,直径110mm
穿线切割的钼丝
开机(忽略学校百年不换的切削液)
完成
擦一擦
洗洗就可以上机了,风扇买了两把利民的工包扇子。
封堵了部分进风口用来引导气流
这里也踩了一个坑,交换机风扇电压调速带测速线,UP刚开始直接把新风扇测速接上 ,开机报风扇故障,反复重启。查询了官方资料才知道,交换机会监控风扇转速,低于2000转就认为风扇故障。
只好装回去一个原装风扇,再把这枚风扇的测速线并联到四个风扇端口上,两把120风扇只取用供电线。 这里的照片是刚刚装好的样子,现在加装了防尘网防止杂物从风扇口掉入交换机
交换机现在是两侧进风,上出风,温度稳定在40度上下,好耶!
解决了交换机的散热,要开始更改机柜散热了。基于原本机柜内置两段的风道,购入一个原配风扇模块
改好的照片
原配风扇模块内置两颗48v 4.56a的直流四线风扇,这玩意全速跑肯定是家用受不了的。可惜的是模块本身的控制单元使用华为私有协议,没能成功通讯。
不能调速肯定不行,偶然看到大佬的ups改静音教程,锁定了一款风扇温控调速版。
支持宽电压输入,自定义启动温度
右下角这个
这款板子最低可以调节的速率是百分之15,放到这两颗风扇上已经是不小的风量了。UP设定了温度探头35度以下以最低转速运行,到达35度开始线性提速,最高转速点99度(为了降低调速的斜率)
测试
烧了
作死提速到百分之70
板子最大载流4a 只看着一阵魔法烟雾从板子上冒出来
散热模块的48v供电
从风道里看风扇
还记得前文提到的dcdu吗,这里拿来作为散热的电源分配了
机柜内的12v设备(光猫,路由,小交换机什么的)
也做成了集中供配电(通讯余料真香)由一块460w的服务器电源提供。
直流电源仓
省下来起码四个插座位置
其余市电设备则由pdu分配
半成品的样子,后面陆陆续续做了一些位置的调整,但架构没有变动
内网的万兆设备依靠一台tp的8光口万兆交换机互联,插满光模块整机的温度来到了恐怖的70度。
不得已又购入一块控制板,配合拆下来的暴力风扇做了一套主动散热,给交换机一些气流。
基座是捡来的交换机耳朵
同样由12v集中供电
封上盲板
放一些完成的照片
外景,柜子装了福马轮
开灯
文中除了熔纤外,均为UP独立完成,苦逼在读学生,非从业者,如有纰漏还麻烦指出,欢迎讨论。先行谢过了。
卧槽离谱
请:https://www.reddit.com/r/homelab/
你都在上面跑些什么项目? 这是住别墅吗 家庭网络有搞这么夸张吗? 卧槽[吃惊] 离离原上谱~~我是渣 记得N年前CHH有个部署家庭式IDC的,这又来一个。。万恶的有钱人。。。
你们这些人啊,人家是装修别墅顺带考虑网络布置,你这是装修个数据中心顺带起居功能,,, 动手能力不错 可以可以,下次换房子也可以搞起,就是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换房子[狂笑] 这硬件 如果不配上电信10G对等带宽简直就是渣 够专业的了 标记参考一下 Satan023 发表于 2022-9-27 16:34
你都在上面跑些什么项目?
可以去b站问问up主... 真是有心了,马克一下 羡慕别墅,整这么讲究也是厉害 前排支持下群友[偷笑] 为啥不买个服务器机柜,咸鱼多的是 贫穷限制了我的想象力啊…… liuleisail 发表于 2022-9-27 17:43
贫穷限制了我的想象力啊……
这一套没几个钱的...最贵的可能是工人钱 一是佩服,二是羡慕!
哈哈,不用花自己的钱真爽,光光拉线和设备这些至少都去几万大洋了吧,咳咳~~~ 如果放服务器存储始终还是太吵了,放地下室虽然隔断门听不见但是夏天潮湿、虫子、维护都比较麻烦,玩法当时觉得好一点超六100米万兆也够了,但是面对wifi6e这些最好还是光纤更实用,所以建议两个面板,一个光纤SC面板,另一个2个电口面板,这样就不用在娱乐室 弄一个交换机了。
现在华三的三层交换机好多都静音了,不用那么麻烦 60°机柜温度一样的跑,咸鱼二手一大堆坏了换。
别墅还是可以拉两根运营商做双线,玩儿会了v4就上v6。
防火墙华为USG6331E带两个万兆也够,淘宝小3k。再买两个第三方的万兆多模69一个瞬间达成局域网万兆。 up主家真是什么都有[偷笑] 离天下之大谱[震惊] s5800 56c正常开机功耗在多少
这么高有点劝退呀 这是住在机房吧 太过分了 NamiKo320 发表于 2022-9-27 17:49
如果放服务器存储始终还是太吵了,放地下室虽然隔断门听不见但是夏天潮湿、虫子、维护都比较麻烦,玩法当时 ...
求推荐静音的POE++三层交换机 这个网线方案有待评价吧,屋内网线全集中上面的机架,打好端口做连接,下面的交换机再飞网线到上方网线端口,中间会不会有损耗。想法是挺好的,维护方便,但是日子长了不知道会不会容易出问题 貌似又抓到一个不按U装设备的,机柜太浅了,跟很多设备无缘了,LZ以后会后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