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另类但是前景很大的玩法—— Nas 微型化和固态化
本帖最后由 privater 于 2022-10-11 02:38 编辑从 2012 年起就开始玩 Nas,一路走了FreeNas,黑群到后来的白群,最终定格在 DS1815+
但是用到今天,也慢慢发现一个很明显的问题:
家庭备份和数据存储需求增长并不快,从最初我的6 x 5T 配置到如今 6 x 8T,导致硬盘升级的主要原因并不是容量,而是机械盘损坏率太高了,而且与使用时间正相关。
不管你有没有使用,硬盘里面的盘片都在全速运转,随时待命,而这个对机械式的压力可想而知,所以10年下来,我总共坏掉了 4 块 5T WD 红盘。
而且我的 Nas 因为要下载和做种,以及 minecraft,factorio 服务器,所以一直是 24 x 7 使用,这样时间一长,盘片以非常可预知的速度报废。
随着硬盘本身价格趋于停滞,而且新盘大量采用 SMR,未来每一次升级都是踩坑的过程。于是我的眼光偶然转向另一个产品:2.5 寸 Nas,从 2012 年到 2022 年,存储领域确实出现了很多的变化:
1. 机械硬盘价格趋于停滞,虽然容量也在增加,但是单价是在一直上升趋势
2. SMR 机械硬盘的常态化让硬盘也步入缩成本降质量的恶性循环
3. SSD 价格快速下降
4. 电影格式从 1080p H264 Remux 过渡到 4K HDR HEVC H265 后画质提升巨大,但是文件容量并没有快速增加,在线串流价格合理,资源丰富,很多时候并没必要下载到 Nas
我翻了一下在 2012 年买的 512G SSD 价格是 $330,如今只要 $25:
而 2T 级别的 SSD 在 2012 年是不可想象的昂贵,5年质保的 SSD 现在只需要 $100 出头就能买下,这个趋势继续下去,我估计能在明年年底就能看到 $150 左右的 4T SSD:
所以几个因素综合考虑,我突然觉得一台 2.5 寸的 Nas 在 2022 年看来也许是个不错的另类选择,尤其是我已经有了一台旧的全尺寸 Nas,那么新的 Nas 甚至可以完全依靠 SSD 驱动,这样不仅彻底解决了静音问题,功耗和发热问题也得到了解决,同时如果大型 Nas 变成定时启动作冷备份的话,盘片选择也不要纠结于 SMR 和性能盘的价格, Raid 等级和硬盘选择也可以相应降低,节省成本,SSD 缓存也不需要投资。
同时小巧的 2.5 寸 Nas 可以不受摆放地点限制,同时还能降低 24 x 7 长时间使用的功耗。
考虑到手上已经有很多闲置的 SSD 和 2.5 寸硬盘,卖掉 iMac 退役下来的 DDR3L 内存,以及这么多年来对 DSM 系统的满意度,我最终选择了 DS620Slim。
刚从快递箱子里拆开我就震惊了:这么小巧的一个箱子,单手就能托起,看惯了五大三粗的 3.5 寸 Nas,DS620Slim 给人的第一印象很惊喜:
开个箱,还是 Synology 传统的盒子:
把本体单独放在桌上,缺乏参照,似乎看不出与传统的 3.5 寸 Nas 在外观上有多少区别:
别急,跟 DS1815+ 比较下,长宽高和重量都有不小的缩减,整体而言 DS620Slim 大约是 DS1815+占用体积的 1/3 :
盘片的比较,虽说是 3.5 vs 2.5,其实 2.5 体积时基本只有 3.5 的一半,另外图上这四张也是我这些年坏掉的 5TB WD Red:
从家里翻出6个老盘:一个 2T SSD,两个 4T HDD,两个 2T HDD 基本都是以前 PS4,XBOX 上淘汰下来的 2.5 寸盘,游戏机升级卖掉后就闲置:
运气比较好,这些 2016 年购置的老外置硬盘用的都还是 CMR 盘片:
再翻出一对 16G 旧 iMac 曾经升级用的 DDR3L 1833 内存,替换掉 DS620Slim 自带的 2G:
相较于 DS1815+ 必须放在电视柜或者独立的隔间,而 DS620Slim 可以轻松摆在桌面上:
而且最让我惊喜的是目前的系统,在重建 Raid 中,功耗仅仅只有 16w,这比 DS1815+ 常年 45w 要小得多:
目前还在设置和折腾中,目前的设定是:DS1815+ 开机时间放在半夜2AM,开机1小时后关机,这一时间中自动同步 DS620Slim 今天备份的照片数据,DS620Slim 24 x 7 挂载下载等服务。
考虑到目前全球 Nand 依然处于生产过剩,预期明年价格还会跌不少,未来对 DS620Slim 的升级可能是价格便宜后,HDD 直接换成 SSD,但是如今虽然用着 4 块 HDD,但是噪音放在桌上完全不可闻:
作为对照,大 Nas 的盘片温度和噪音哪怕是放在电视柜里都能察觉到:
同时学习论坛上的建议,我第一个插槽就是 SSD,独立设置作为系统盘,按照系统和应用,后面 5 个做 SHR raid + SSD 读 Cache,从目前看到的硬盘指示灯来说,似乎比全盘 Raid 做系统好一点,不再全部同时闪烁
SSD也有黑天鹅事件,比如三星0E,西数冷数据,东芝片漏电....
无论SSD HDD有限成本内要保证数据稳定性真的难 不如TS-410E,好歹俩2.5G,纯ssd nas还搁这儿俩1G口,群晖这不纯粹恶心人吗 硬盘随时全速运转,大量SMR(和你NAS有什么关系),电影格式1080p也往nas里存
您这没玩明白啊[流汗] 嗯,不是说hdd最大的损耗是开机启动那一瞬间吗? 这个620太老了,2个1G是硬伤,做纯ssd nas太浪费了。。。但凡给个10G口,无脑入了~~ 群晖哪儿有系统盘一说,每个盘都有群晖系统。最多就是把DOCKER什么或者套件放第一个卷,但坏处是万一第一个盘坏了那些设置全丢(群晖系统不会丢),所以那个卷最好做个R1。
另外个人认为机械盘反复开关比长期24小时稳定运行更容易坏。 yajian2 发表于 2022-10-11 06:46
嗯,不是说hdd最大的损耗是开机启动那一瞬间吗?
以讹传讹罢了。就像以前传什么“电灯开关一次的耗电相当于点亮几个小时”,都是扯淡。 darkleliel 发表于 2022-10-11 06:42
硬盘随时全速运转,大量SMR(和你NAS有什么关系),电影格式1080p也往nas里存
您这没玩明白啊 ...
有事说事,冷嘲热讽是哪里的风俗习惯? illidanwyz 发表于 2022-10-11 08:14
以讹传讹罢了。就像以前传什么“电灯开关一次的耗电相当于点亮几个小时”,都是扯淡。 ...
电灯开关耗电是假的,容易坏是真的。
硬盘虽然没有看到有这方面数据,但刨去意外(跌落,碰撞等等)大多数盘都是在开关瞬间坏这个对我和我的客户来说是有体会的。 c2h6o 发表于 2022-10-10 16:13
群晖哪儿有系统盘一说,每个盘都有群晖系统。最多就是把DOCKER什么或者套件放第一个卷,但坏处是万一第一个 ...
1. 我当然知道每个盘都有安装系统,但是应用 App 例如 Docker,Smart,Report 等等都是以第一个盘作为初始起点,所以这些24 x 7 应用在 SSD 上会得到更好的响应速度,只有第一个盘故障时,才会轮到下个盘去替代系统功能。
2. 群晖一直都有设置备份功能,Hyper Backup 就是每天可以备份你的系统和 App 设置等。
3. 关于硬盘寿命影响问题,我在10年的 24 x 7 Nas 生涯中已经坏掉了 4 个盘,剩余 2个盘也在升级 8 T 过程中被替换掉。我的经历足够证明长时间工作的硬盘寿命本身就有5-7年上限。所以我不介意用下个 5- 10 年去亲身测试下哪种方式是真实的:断电更保护硬盘还是长时间开机更保护硬盘。 你选红盘本来就上西数的当了,这货号称为nas优化的专用盘,实际上烂的要死,故障率奇高,你10年才坏了4,5个,我这边有朋友2年就坏了3个,垃圾的要死,我就算一台黑裙拿来测试用的紫盘都比这货强多了,更不用说企业级的HC系列了,所以硬盘选择挺重要的,另外,啥时候能有8TB左右单盘SATA SSD价格能接受了,再考虑整机SSD NAS了,而且也只能是第二台NAS 羡慕大佬小尔精,我都用上4u服务器了
全尺寸 是的,不过定制nas机箱似乎没啥。
要是有纯u.2/sata ssd的小型化的就好了 这大小对比比官图震撼多了[吃惊]
不过我还是坚定的大NAS拥护者,如果再买可能是JBOD柜子或者NVME小盘机器[可爱]DS718+入坑,后来加了DS1621+和12大盘的R750[偷笑]眼看着盘位用了一半多了,ssd价格还是用不起,即便便宜了也还是差了好几倍。RAID1支持者觉得损坏问题勉强能控制。 这个确实小,蛮好的,就是NAS固态化成本有点吓人[雷人] 感觉固态化还是不错的,固态化的话,肯定是u2大船,服务器主板pci拆分,一个pcie接口接4个8t容量的u2,,3个接口可以接12个了。 群晖没有消费级纯u2的nas太可惜了,现在矿渣u2价格已经很低了 fkpwolf 发表于 2022-10-11 08:21
有事说事,冷嘲热讽是哪里的风俗习惯?
贴吧挺多 c2h6o 发表于 2022-10-11 08:22
电灯开关耗电是假的,容易坏是真的。
硬盘虽然没有看到有这方面数据,但刨去意外(跌落,碰撞等等)大多 ...
不完全是硬盘开关瞬间容易坏。更多的是硬盘电机已经积累了故障,而电机启动的时候难度比运行时大,更容易把问题诱发出来。
这方面搞电机的比较清楚,电机控制最难的就是启动那一下。经常遇到转着没事,停下来就没法启动,想办法给转起来又没事。 确实全固态NAS对于家庭来说是趋势了。 LZ第一张图用的什么机箱? 元首的动物园 发表于 2022-10-11 08:28
你选红盘本来就上西数的当了,这货号称为nas优化的专用盘,实际上烂的要死,故障率奇高,你10年才坏了4,5 ...
运气问题
我红盘用了10年多了还在正常服役
放在群晖的DS213里。。 居然也还在工作
7x24 PT 我是从白裙转到了unraid
目前的方案
单独一个4T硬盘+500g SSD做写入cache,做下载盘用,挂qb等。
其他硬盘做unraid阵列加一个奇偶效验盘,不加缓存盘,作为影音仓库用,因为家里使用实际上仓库的访问频率实际是很低的。这样极大部分时间这些硬盘都是休眠的,唯一常年运行的就是那个挂qb的4T硬盘,整体功耗非常低,其他硬盘一星期也启动不了几次,延长了寿命。
有一个奇偶效验盘的情况下,坏一个盘可以就回来,我觉得对于影音数据来说,安全度足够了。
照片,资料等数据再拷贝一份到一个单独的8T移动硬盘里,做个冷备份 c2h6o 发表于 2022-10-11 08:22
电灯开关耗电是假的,容易坏是真的。
硬盘虽然没有看到有这方面数据,但刨去意外(跌落,碰撞等等)大多 ...
白炽灯开关耗电高也是真的,灯丝电阻随温度上升升高。 2.5寸的盘,无论是机械盘还是固态盘,在容量上都无法跟3.5的盘相比,像我这样需要大容量的来说是不合适了 我觉得你可以搞2台,一台大的NAS平时设置好人在家的时候再开。一台小的固态NAS容量小点没关系作为中转站,平时挂PT什么的用固态的。下载完手工批量丢到机械盘NAS里。这样比较合理。
纯全部用企业级大容量固态做NAS成本太高了,而且数据其实也有风险。 illidanwyz 发表于 2022-10-11 09:08
不完全是硬盘开关瞬间容易坏。更多的是硬盘电机已经积累了故障,而电机启动的时候难度比运行时大,更容易 ...
但是我遇到每天开关机那些家用硬盘没有坏电机,基本都是发现坏道就换了,服务器7x24的那些按你说的更加不会遇到坏电机了,所以实际上正常使用的硬盘没有摔碰的话大多是先坏哪部分 [流汗]我觉得是选了红盘的关系
这玩意标榜nas,实际可靠性感人 tomsmith 发表于 2022-10-11 09:57
白炽灯开关耗电高也是真的,灯丝电阻随温度上升升高。
是这样的,但那也不会是多耗几个小时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