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
8700x:8+8
8800x:8+16
8900x:12+16
8950x:16+32 genesisx 发表于 2022-10-26 11:07
AMD说不定把主机上的模式搬来,弄个arm协处理器装进胶水里,说不定到时候win就是个混血兼容x86和arm的系统 ...
那就成了调度灾难了,即使是协处理器,也得是x86的。。。 ylgtx 发表于 2022-10-26 11:54
AMD可以出一个专门的小核ccx,里面装16个小核。大核ccx还是8核。
然后
8700x:8+8
实测表明装不下3个ccx。只能2个。。。
那样就变成了:
8700x:8+8
8800x:8+16
8900x:12+0
8950x:16+0
然后88和89谁能打过谁还不好说。。。 牙膏的小核能耗比也就那样,远远没有吹的那么响。把大核降到4g是不是也有同样的能耗比 但是服务器目前intel已经快2年瘪不出新品了。大小核估计在服务器上目前难。 虚假的大小核:intel的大核+超大核
真正的大小核:AMD的PC大核+移动小核
快进到主板上可以装2个CPU,一个是移动平台的一个是PC平台的。 本来就会,AMD这代就吃亏在用全大核打大小核
不过AMD现在陷入一个困境,如果要保持ccd和服务器通用的话,桌面端要有大小核势必会有两片die,这样中端成本和价格肯定撑不住。如果ccd里面用大小核,服务器客户们未必买账 (而且按目前的爆料看AMD也不会这么做)
所以就算到了zen5,intel的i5的对手估计还是单ccd的全大核ryzen,照样是碾压的存在。i7和i9就很难说了 7970Raymond 发表于 2022-10-26 12:29
本来就会,AMD这代就吃亏在用全大核打大小核
不过AMD现在陷入一个困境,如果要保持ccd和服务器通用的话,桌 ...
服务器已经有两种口味了,普通Zen4和高密度Zen4c。 P2FX 发表于 2022-10-26 12:51
服务器已经有两种口味了,普通Zen4和高密度Zen4c。
但是没有把zen4和zen4c集合在一个ccd里的产品 7970Raymond 发表于 2022-10-26 12:29
本来就会,AMD这代就吃亏在用全大核打大小核
不过AMD现在陷入一个困境,如果要保持ccd和服务器通用的话,桌 ...
最后还是要看单核性能
比如24线程的12900K性能远超24线程的5900X / 20线程12700K也能和24线程5900X性能持平甚至小赢
但是13代单核同频率下几乎0成长, 所以24线程的13700K和7900X基本五五波或小赢
所以假如两家新一代核心/线程数不变
比的就是单核性能
某一家增加30% , 另一家增加20%
增加30%那一家, 不管单核/多核, 都会吊打另外一家
我觉得没必要,先不说软件适配逼着用户更新啥的。你看看7600X干13600K虚了一点点,马上就把7700没X丢出来了。AMD觉得如果因为没小核而干不过intel的话,直接就可以开始堆大核。整体架构堆起核来比环形总线灵活多了。
结果就变成了纯大核8核16线程VS英特尔的大小核6核20线程。假设多核性能都相当的情况下,AU还能便宜点的情况下,用户会怎么选? darkness66201 发表于 2022-10-26 10:44
人家说的是面积,intel大核的面积是AMD的两倍大,加上chiplet的设计,AMD一个核心的代价远比intel低,加 ...
明显不想堆,和Intel一起赚钱。只要五五开绝不碾压对手,Intel一管牙膏十多年,为什么我AMD不行? kozaya 发表于 2022-10-26 12:57
最后还是要看单核性能
比如24线程的12900K性能远超24线程的5900X / 20线程12700K也能和24线程5900X性能持 ...
不能这么算,两家的小核性能变量太大了
如果zen4c只是zen4减缓存其他不变的话,那么8+16跑多线程差不多就相当于一颗24核处理器 本帖最后由 chungexcy 于 2022-10-26 13:25 编辑
AMD 的 24 核心的 3 CCX 还没出了,留着打8+32。(参考96核的epyc rumor)
不过我觉得可能还是打不过。 63047838 发表于 2022-10-26 11:18
超线程本质是提升对核心的利用率,可以用极少的晶体管实现相对大的性能提升,对大核心来说性价比还是很高 ...
实际情况是 超线程增加了25%左右的晶体管数量(核心部分,不算uncore那些),提高了25%左右的性能(多核优化的应用场景) liyichao97 发表于 2022-10-26 10:56
大小核这事其实有两个(或者说三个…)根本动机:
1. 用大量密度优化的小核提高PPA堆多核性能,这是牙膏干 ...
这头像 绝了 zhgbbs 发表于 2022-10-26 13:25
实际情况是 超线程增加了25%左右的晶体管数量(核心部分,不算uncore那些),提高了25%左右的性能(多核 ...
不是增加5%吗?怎么成25%了 zhgbbs 发表于 2022-10-26 13:25
实际情况是 超线程增加了25%左右的晶体管数量(核心部分,不算uncore那些),提高了25%左右的性能(多核 ...
HT就算早期也就8%不到,现在普遍在5%左右 lacsiess 发表于 2022-10-26 13:51
HT就算早期也就8%不到,现在普遍在5%左右
提到5%这个数字的,貌似都是说的相对于整个die面积来算的,现在的cpu die,按13900k的die shot来看,整个die面积是252.65 mm²,单个P核心(不算L2/L3缓存)的面积是7.429 mm²,8个P核总面积59.432 mm²只占整个die面积的23.5%;
如果粗略算(因为现在的面积已经包括了超线程),按整个die面积的5%算,252.65 mm² * 5%=12.6325 mm²,除以P核总面积,12.6325 / 59.432 ≈ 21.26%,如果有不包括超线程的P核面积数值,这个百分比还会更大
,HT
zhgbbs 发表于 2022-10-26 14:54提到5%这个数字的,貌似都是说的相对于整个die面积来算的,现在的cpu die,按13900k的die shot来看,整个 ...
哪有你这么算的,E核本来就没准备上HT,如果上HT,也就是再加5%,要按你这个算法,那E核根本没有活着的意义 qveydjdy 发表于 2022-10-26 10:35
台式机真没必要大小核,4CCD全大核弄个32核64线程没问题的,移动平台为了省电倒是可以大小核设计 ...
其实amd的核在低主频区间功耗很强的。。。。。
笔记本续航比不过mac 除了系统原因 最主要是boost激进 lacsiess 发表于 2022-10-26 15:26
哪有你这么算的,E核本来就没准备上HT,如果上HT,也就是再加5%,要按你这个算法,那E核根本没有活着的意义 ...
算了 你就没看懂我说的是什么 qveydjdy 发表于 2022-10-26 10:35
台式机真没必要大小核,4CCD全大核弄个32核64线程没问题的,移动平台为了省电倒是可以大小核设计 ...
还是有必要的,功耗太高压不住啊,一体水300w到顶了,不可能让用户都上冷水机吧。 qveydjdy 发表于 2022-10-26 10:35
台式机真没必要大小核,4CCD全大核弄个32核64线程没问题的,移动平台为了省电倒是可以大小核设计 ...
移动平台不需要那么强的持续多线程性能。。小核无非就是为了刷分。。 小核性能相当于10代大核这个是确定的吗? kinglfa 发表于 2022-10-26 17:15
小核性能相当于10代大核这个是确定的吗?
未经证实,看极客湾好像是这么说的。
NGA有人对12代小核做了测试,
结论如下:
8個4.0GHz的小核大約等同一顆默頻的8700K, 最多可以提供43.9%的加成, 最少可以提供31.1%的加成
结论换成了8代U。
感兴趣的话可以自己实际计算一下。我发现我上面说的不一定对。 BetaHT 发表于 2022-10-26 17:25
未经证实,看极客湾好像是这么说的。
NGA有人对12代小核做了测试,
8个小核大概相当于8代默频的6C6T是吧 qveydjdy 发表于 2022-10-26 10:35
台式机真没必要大小核,4CCD全大核弄个32核64线程没问题的,移动平台为了省电倒是可以大小核设计 ...
那不就成一代EPYC的设计了吗[偷笑] houyuzhou 发表于 2022-10-26 11:20
程序优化多少年也解决不了的问题,CPU动手给解决不好么?
直接分大小核,又能保证无法利用多线程软件的最大 ...
[偷笑]软件连个同级别的超线程优化了多少年都不好用的,你觉得这硬件等级还拉大(小核心基于阿童木)的大小核能优化好到哪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