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de_liu 发表于 2022-11-7 13:47

中国古建筑积木模型第二弹:殿堂造

首先要谢谢大家对于第一套中国古建筑积木模型 “构件秩序” 的支持和鼓励。

这次带来的是第二套:殿堂造



让我们先来看一下现代厂房的结构形式,进深方向使用一榀榀屋架,面阔方向使用连系杆连接的结构体系。这样的体系能够把空间结构计算简化成为平面结构计算,从而保证结构的稳定性。



中国古建筑也采用这样的方法进行建造,因此在《营造法式》中对于大木作本身,仅总结了两种梁架体系(殿堂造和厅堂造)。辅助以不同数量横向构件(槫檩枋),形成千变万化的中式梁架。再加上其他辅助构件,形成了不同的屋面样式,从而展现了千姿百态的中国古建筑。



殿堂造成为最基本梁架单元的特征就是构架极其简约,柱上坐斗栱部,跨内方向设椽栿,跨外方向设枋或者阑额,再往上铺设檩枋,跨内方向设置椽条即构成了梁架。



积木模型选取了一榀典型的殿堂造梁架,其原型是河北蓟县独乐寺的山门。其原因就像梁思成先生在《蓟县独乐寺观音阁山门考》中所说的:

“独乐寺观音阁及山门,在我国已发现之古木建筑中,固称最古,且其在建筑史上之地位,尤为重要。统和二年为宋太宗之雍熙元年,北宋建国之第二十四年耳。上距唐亡仅七十七年,唐代文艺之遗风,尚未全靡;而下距《营造法式》之刊行尚有百十六年。《营造法式》实宋代建筑制度完整之记载,而又得幸存至今日者。观音阁山门,其年代及形制,皆适处唐宋二式之中,实为唐宋间建筑形制蜕变之关键,至为重要。谓为唐宋间式之过渡式样可也。”

摘自《蓟县独乐寺观音阁山门考》,原载于《中国营造学社汇刊》1932年第3卷第2期独乐寺专号

-梁思成





最初我们仅设计了梁架本体



灰模样品制作完成后,我们又推敲了一遍。



结合积木的特性,我们需要保持模型结构的稳定性,特别是平面外的稳定,所以增加了背板。(总零件数达到600颗粒)







我们将在背板上描述这款殿堂造的由来和具体名称









这款殿堂造不光寓教于乐,而且作为摆件也非常耐看。







这款殿堂造正在摩点众筹中,具体请在摩点平台搜索。

Wolverine 发表于 2022-11-7 17:47

感觉不错啊这个玩具

wode_liu 发表于 2022-12-20 13:59

外包装展示:





搭建说明也制作精良











谢谢大家的支持和鼓励!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国古建筑积木模型第二弹:殿堂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