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伟达确认4090的16pin电缆连接器有2家制造商
本帖最后由 沙悟净@蓝领 于 2022-11-14 18:36 编辑目前出问题的暂时只有一家,Igor实验室测试结论是需要更大规模的测试
12VHPWR connector types, Source: Igor’sLAB/NVIDIA
12VHPWR resistance/connection cycles, Source: Igor’sLAB/NVIDIA 蹲个后续 出问题的是图中哪一家?
是哪一家出问题了? astron收获一口好锅 原文说ntk 的好一些,可能出问题的是astron,大家看看自己的线吧,astron的赶紧扔掉 四面弹片的应该耗电 我的TUF是astron的[吃惊] chp1979 发表于 2022-11-14 17:46
astron收获一口好锅
不是锅不锅的问题,这个东西姿势正确的话可以抗到1500w的功率,省一点成本带来安全隐患的商家肯定要揭露出来,一条两条的看不出来出货量达到几十上百万的话就差大数了。所以是奸商就必须群起而攻之以绝后患,也希望黄世仁勋也能发发善心给可怜的玩家更换质量合格的转接线 看图应该是右边的咬合力更大且接触面积更大,烧的是左边的咯? 有趣,据说OEM那边反馈的也是astron 国内清一色的astron 原生也烧掉的怎么说 供应商可不会随便接锅,供货之前至少6个月到1年的dv和pv实验,dvp是你nv签字approve的,报告都是有资质的第三方公司出的。哪条试验条目不合格你nv可以说,没有不合格那就是没问题。想事后加试验条目你nv得加钱,这种不可复现的偶发性case是最可怕的,因为谁都不接锅,消费者倒霉就是了。[怪脸] 左边那种是采用的凸点接触~ 有啥用,还不是直接起火 astron这个只有6个接触点,且上下竟然没有限位。。。真是心大 银月 发表于 2022-11-14 19:19
astron这个只有6个接触点,且上下竟然没有限位。。。真是心大
其实你不用质疑供应商的设计,你看上去再不靠谱天马行空的设计,起码经过了一轮虚拟仿真,一轮手工样件物理试验,两轮硬模样件物理试验才能量产。试验肯定会包括误用试验和过载试验,这是最基本流程。
接插件这个领域不管大陆还是台湾,那是玩了门清的低端领域,又不是搞芯片,就他老黄寡头垄断。你不信去问问论坛搞定制线,买定制线的人,他们自己的端子是什么结构吗?一个都不知道。或者你再去问问做定制线的商家,他们端子为什么这么设计?一句know how都没,有DV PV试验吗?没有。量个阻值就算合格了?用户买回来不照样用?野路子罢了,不都还没烧么。这就叫偶发性不可复现问题,工程师想改也改不了,root cause is unkown. 所以我对这个12vhpwr接头的评价就是“细狗,你真的不行”[再见]我能避开尽量避开 T.JOHN 发表于 2022-11-14 19:33
其实你不用质疑供应商的设计,你看上去再不靠谱天马行空的设计,起码经过了一轮虚拟仿真,一轮手工样件物 ...
原理上可以没问题,但不能弯很明显没考虑到鲁棒性,量产的时候工人师傅有没有按规范压接,用的端子和胶壳规格是不是够标准,装完了有没有品控检查公差,流程都到位了不会出这种问题
说多了也没啥意义,反正皮衣黄全责,就这水平还想垄断产品真是想太多了 T.JOHN 发表于 2022-11-14 19:33
其实你不用质疑供应商的设计,你看上去再不靠谱天马行空的设计,起码经过了一轮虚拟仿真,一轮手工样件物 ...
我相信你说的是对的,就像汽车厂家找上游定制零件肯定也是类似流程,但是因为各种幺蛾子搞的召回事件多了去了,设计标准是死的,但人是活的。 这么细的玩意,为啥不弄成镀金的呢[困惑] 这不就是note7爆炸的套路么
一开始急于甩锅,说是某个特定供应商的问题,另一家没事
结果没想到另一家会用别的姿势出事
现在看12pin上会不会完整复刻一遍https://cdn.jsdelivr.net/gh/master-of-forums/master-of-forums/public/images/patch.gif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