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固态主动冷却" 这会是散热的未来么?
本帖最后由 525165 于 2023-6-11 07:40 编辑CES展出的新散热技术,令人心动~
(更新最新资讯,有不少采用此技术的产品将要发布)
datasheet:https://uploads-ssl.webflow.com/6387c57559192a648478384e/6387c57559192a85f5783955_AirJet%20Pro%20Data%20Sheet.pdf
####################################################################################
更新:
1:迷你电脑,据说8月份上市
2:笔记本电脑,具有更好的散热效果,同时可以不需要在D壳开孔,在侧面出风口旁开进气孔就好(添加防尘网,做到内部全防尘)
3:SSD硬盘盒
我是不看好这玩意,U2盘里散热做得好的20多W的功耗满负载跑一小时也就7,80度,不如以后直接淘汰SATA盘,全部上U2的盘,不过不知道CPU厂家舍不舍得多给点PCIE通道了。 狮子歌歌 发表于 2023-1-21 17:03
我是不看好这玩意,U2盘里散热做得好的20多W的功耗满负载跑一小时也就7,80度,不如以后直接淘汰SATA盘,全 ...
此"固态"并非“固态硬盘” 没看到啥意思。。。把热空气挤出去? 525165 发表于 2023-1-21 17:06
此"固态"并非“固态硬盘”
[困惑]没细看文字,看了下应该可以期待,散热很久没革新了。 适合8cx Gen4或者Lunar Lake这种,到更大规模的独显性能本问题可能更多。 本帖最后由 525165 于 2023-1-21 18:03 编辑
埃律西昂 发表于 2023-1-21 17:40
适合8cx Gen4或者Lunar Lake这种,到更大规模的独显性能本问题可能更多。
初代单chip散热能力是10W,官方给出的“超极本”解决方案是三个chip配合vc,满足30W散热能力。
其实很多领域,10W已经足够,固态+小尺寸 这个是关键 特斯拉管? 狮子歌歌 发表于 2023-1-21 17:03
我是不看好这玩意,U2盘里散热做得好的20多W的功耗满负载跑一小时也就7,80度,不如以后直接淘汰SATA盘,全 ...
台式机里面都是U2,M2我是不会用的,让热太垃圾 这种新的散热形式感觉很容易堵住的感觉 这散热器本质上还是利用气流带走热量,只不过驱动气流的方式从风扇变成了超声波,从官网规格来看,mini版的风量只有0.21CFM,pro版是0.42CFM,官方介绍也只能为85度的U带走8.75W热量,对台式机来说完全没啥效果了。传统笔记本风扇的风量通常在1.2CFM以上,所以我估计这玩意儿散热效果并不会好,大概适合ATOM之类原本可以主动散热的U 也就平板和超低功耗无风扇散热轻薄本用用吧,像ltt那样给steamdeck用都勉强[流汗] 本帖最后由 525165 于 2023-1-21 22:18 编辑
木小偶 发表于 2023-1-21 19:52
这散热器本质上还是利用气流带走热量,只不过驱动气流的方式从风扇变成了超声波,从官网规格来看,mini版的 ...
有详细文档,满足28W散热能力。 通过增加chip数量,散热能力也相应增加。
科学的对比方法应该是:同样散热能力下,对比噪音,尺寸,功耗。
只谈流量毫无意义
525165 发表于 2023-1-21 21:59
有详细文档,满足28W散热能力。 通过增加chip数量,散热能力也相应增加。
科学的对比方法应该是:同样散 ...
超能网有篇专门分析这个问题的文章,所需风量和热源功率成正比,和所需温差成反比,没有新材料的情况下,风冷的风量永远都是主要制约因素,超声波震出来的风和风扇吹出来风没啥区别,这个应该算是搞了个超小型的超声波风扇,或者说风发生器?
28W是三片pro共同工作实现的,还要加热管把它们连接起来,三片的风量总和刚好可以达到一个普通笔记本风扇的风量,它的体积重量恐怕也不占啥优势,就是足够薄 会不会有积灰现象?[吃惊] 看上去可能和扬声器的原理类似,扬声器也是用震动膜推动空气。关键是看这种设计震动膜可不可以堆叠,或者堆叠后的效率会不会下降。 散热的未来是把热量直接转化为供电 自我供给 无需外部输入能量的解决方案 xiahengxing 发表于 2023-1-22 12:24
散热的未来是把热量直接转化为供电 自我供给 无需外部输入能量的解决方案 ...
好家伙怎么转换,内置蒸汽机?[偷笑] 525165 发表于 2023-1-21 08:59
有详细文档,满足28W散热能力。 通过增加chip数量,散热能力也相应增加。
科学的对比方法应该是:同样散 ...
你三个加起来又不能每个都直接接触cpu,到时候又要用热管。而且用三个的话比一个风扇还大了有什么优势除了薄
这个东西的优势区间就是10w以内,或者说单体比风扇的体积小。再往上就算了 本帖最后由 b44n8gsw99 于 2023-1-22 20:22 编辑
简单回顾一下散热器的发展历程:早期,就是一块铜片或铝片给大功率元器件被动散热,再后来在铝散热器上加了主动散热风扇,然后是热管技术(包括水冷),现在还是主流散热方案,近几年的石墨烯和均热板散热因为价格因素(按克计价),并不普及,记忆中只记得amd在显卡上使用过一次石墨烯散热,烧烤蛇倒是使用大均热板多年了,还见过有的良心企业只在核心上面使用一小块均热板,和热管连接,也勉强算小有进步吧,以前都是使用一块紫铜板,这个新技术还有待观察,但个人看它的功耗还是比较高(貌似比风扇耗电高不少),看上去成本也不低,短期之内可能很难普及,它会拖笔记本电池续航力的后腿,尤其是牙膏本的电池续航本来就拉,但最主要的因素还是价格 正经轻薄本都在35w起步了,整个10w给谁看? 赫敏 发表于 2023-1-22 15:39
你三个加起来又不能每个都直接接触cpu,到时候又要用热管。而且用三个的话比一个风扇还大了有什么优势除 ...
请详细看一下文档 525165 发表于 2023-1-22 05:52
请详细看一下文档
31.5 x 71.5 x 2.8 mm这是文档的尺寸
你告诉我3个比一个风扇要小?
本帖最后由 525165 于 2023-1-22 19:35 编辑
赫敏 发表于 2023-1-22 19:00
31.5 x 71.5 x 2.8 mm这是文档的尺寸
你告诉我3个比一个风扇要小?
1单独风扇无法散热
2原厂也没有使用热管
其实这些都不是那么重要,或者说这个新技术也不是万金油
但可能在一些领域会令人兴奋
知其道,用其妙~
525165 发表于 2023-1-22 06:26
1单独风扇无法散热
2原厂也没有使用热管
那请问三个不用热管怎么接触cpu,一个面积不大直触还马马虎虎。原厂3个不用热管有照片或者说明吗? 已有不少采用此技术的新品将要上市
原帖已更新相关咨询 本帖最后由 raiya 于 2023-6-11 05:33 编辑
这是什么?类似音箱振膜推动空气? raiya 发表于 2023-6-11 05:27
这是什么?类似音箱振膜推动空气?
是的,有无数个微型“振膜”推动空气 raiya 发表于 2023-6-11 05:27
这是什么?类似音箱振膜推动空气?
[偷笑] 就是这玩意 缩小了4联 如果能给m2装上那就解决固态散热问题了[偷笑]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