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测试过
136K 5.5G VS 137K 5.5G VS 139K 5.5G
平均6M三缓可以增加5帧 (1080P)
而且13600k同频输的那些游戏有些是因为6大核不够了[偷笑] 自由之翼 发表于 2023-4-14 12:59
而且13600k同频输的那些游戏有些是因为6大核不够了
99%的游戏6大核够 kozaya 发表于 2023-4-14 12:10
有人测试过
136K 5.5G VS 137K 5.5G VS 139K 5.5G
平均6M三缓可以增加5帧 (1080P)
L3实际有没有这样的提升暂且不谈
从牙膏不出8大核无小核的SKU满缓存的SKU就已经看出牙膏的策略,缓存跟小核绑定同步增加已经是他们的商业思维。除非无小核大缓存的牙膏U真的出了。。。 kozaya 发表于 2023-4-14 13:04
99%的游戏6大核够
你要是加上那些老游戏那确实但是你要是只算这几年的游戏那就不一样了[偷笑] SuperLac 发表于 2023-4-14 13:23
L3实际有没有这样的提升暂且不谈
从牙膏不出8大核无小核的SKU满缓存的SKU就已经看出牙膏的策略,缓存跟小 ...
大佬,你这话有点那个“因为结论B,反推A前提,再得出B结论”的循环论证逻辑了[偷笑] gihu 发表于 2023-4-14 19:43
大佬,你这话有点那个“因为结论B,反推A前提,再得出B结论”的循环论证逻辑了 ...
行吧,[雷人]可能我的观点并不能自圆其说,但8核+大缓存的牙膏U我觉得不太可能出,这个观点我始终坚持。
另外小核簇,每一个簇留一个小核保留36M三缓,只是“利益最大化”的关核方法,但全关了实测也没有很大的差距,只能说差距确实有但没有隔壁红厂那么明显。
当然我也并没有否认你的观点,成本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
来个全大核低频低功耗版本的 7800x3D,移动端市场份额直接翻倍。。。 本帖最后由 gihu 于 2023-4-14 21:48 编辑
SuperLac 发表于 2023-4-14 21:00
行吧,可能我的观点并不能自圆其说,但8核+大缓存的牙膏U我觉得不太可能出,这个观点我始终坚持。
...
其实作为玩家,我也只是推测,也并不确定牙膏会以增大L3作为性能的提升手段。但我今天仔细看了139K的芯片放大图,发现其L3是18M+18M,中间隔着个2x ring bus。不清楚ring bus的带宽延迟能有多少,但这就很像zen2的每个ccx 16Mx2=1个CCD 32M L3的情况了。
我觉得raptor cove要不是更大的L1和2倍于zen4的 L2 cache,IPC可能是要被zen4暴捶了。不过想想未来的牙膏能像zen2升级zen3那样两边的L3 整合在一起,性能又有飞跃,也是件不错的事情。 我正在用5800x3d笔记本回帖,nh55vr平台 显卡3070 gihu 发表于 2023-4-14 21:45
其实作为玩家,我也只是推测,也并不确定牙膏会以增大L3作为性能的提升手段。但我今天仔细看了139K的芯片 ...
其实ZEN 4 L2增幅更大
直接翻倍 +100%
13代, 只看P核L2增幅只有60%
至于E核L2翻倍, 对游戏影响不大可以无视
kozaya 发表于 2023-4-15 00:54
其实ZEN 4 L2增幅更大
直接翻倍 +100%
所以raptor cove相对golden cove的IPC提升比zen3到zen4的提升更小,但频率更高,工艺改进,所以提升还是不小的,当然还是没有zen3到zen4提升大。
至于Gracemont,提升的确挺大,但主要体现在侧重多核的应用,这些应用也就主要体现在渲染和跑分上,应该说很大程度靠小核的IPC提升和数量增加拉近和农企在优势渲染器上如vray,blender等的差距。 SuperLac 发表于 2023-4-14 21:00
行吧,可能我的观点并不能自圆其说,但8核+大缓存的牙膏U我觉得不太可能出,这个观点我始终坚持。
...
看你们讨论的热火朝天的
其实很简单,看服务器U就行了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