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mmylin 发表于 2023-12-2 16:26

索泰 RTX 4070 Ti TRINITY OC 月白显卡评测:超越边界的性能与美学

本帖最后由 tommylin 于 2023-12-2 16:27 编辑



随着个人电脑装机越来越倾向于个性化和美学设计,对电脑硬件外观和风格日益的关注也日益增长。作为NV的AIC,索泰在注重产品性能的同时也对产品的外观进行了深入研究和创新,其中最近推出的 RTX 4070 Ti TRINITY OC 月白版显卡,就以纯白优雅外观设计和在一众40系显卡中脱颖而出。在接下来的评测中,我们将从外观设计、散热模块、性能测试以及其他关键方面进行详细剖析,力求为您展现索泰 RTX 4070 Ti TRINITY OC 月白版显卡的全貌。



产品概述
索泰的RTX 4070 Ti TRINITY OC采用了全新的Ada Lovelace GPU架构,拥有5组GPC,共7860个CUDA核心,240个第四代Tensor核心、60个第三代RT核心和30个ROP光栅单元。配有48MB二级大缓存、192-bit 12GB显存,频率在2310-2625MHz,使用的是AD104-401核心,供电方案使用的是9+2相SE.P 2.0供电系统,TDP为285W,并支持NVIDIA的Ray Tracing和DLSS等先进技术。





显卡解析
索泰 RTX 4070 Ti TRINITY OC显卡在设计上展现了非凡的工艺水平,采用了简约而不失高级的白色调,辅以精致的LED灯效,其外观设计不仅提升了视觉美感,更彰显了品牌对美学的追求,创新的空气动力学设计,具有出色的散热风道,出色的流线型外观十分具有辨识度。尺寸为306×119×58mm,厚度为2.5插槽,确保兼容多种机箱。



索泰 RTX 4070 Ti TRINITY OC显卡突破性地设计反向旋转的中间风扇,以减少空气湍流,通过更顺畅的气流将噪音降低。正面配有3个盾鳞2.0仿生风扇,支持智能启停技术,用户可以通过物理开关或索泰FireStorm软件对风扇进行调整,或在两种风扇BIOS模式之间进行切换。


索泰RTX 4070 Ti TRINITY OC月白显卡背部为坚固的压铸金属背板,不仅增强了显卡的整体结构强度,还起到了一定的辅助散热作用。背板的设计考虑了美观和功能性的平衡,其表面细腻,印有索泰的品牌标志。





360°立体散热风道,设计侧面及背板的镂空设计,形成稳定顺畅的散热风道,可让风流更快速的穿过散热鳍片。


在末端有大面积镂空设计,配合侧面的镂空露出的鳍片,能更快速的排出热风全方位且高效地排出显卡热量,减少热量堆积。





索泰RTX 4070 Ti TRINITY OC月白显卡整体为极简流线风设计,正面顺畅的线条纹路上,顶部的ARGB虹桥LOGO灯带支持SPECTRA 2.0灯效系统,可以通过FIRESTORM管控软件实现1600万色调色及多种灯效模式调节,让玩家随心DIY。


SPECTRA 20灯效系统实际灯效展示


索泰RTX 4070 Ti TRINITY OC月白显卡默认TGP功耗为285W,采用了全新的ATX3.0 12VHPWR供电接口,由12个供电针脚+4个信号针脚组成。


索泰RTX 4070 Ti TRINITY OC月白显卡配备了3个DP 1.4a、1个HDMI 2.1,最高可支持8K 60Hz HDR、4屏显示,满足用户对多屏显示或不同类型显示设备的需求。


随机附件
附件包含了使用手册、显卡固定支架、12VHPWR转3*8pin电源转接线、卡通战力卡。


内部拆解
索泰RTX 4070 Ti TRINITY OC月白显卡为短板PCB非公版设计,GPU供电的部分位于GPU的左侧和正上方,9+2相SE.P 2.0供电系统,PWM控制器在显卡背面,显存部分供电则在右侧,PCB元件布局紧凑,高发热元件分布相对合理。





PCB中央是那个AD104-400-A1 GPU核心,旁边则是6颗美光GDDR6X显存,单颗容量为2GB,位宽为32bit,合计12GB,位宽192bit。



再来看一下散热模组,采用6根冰脉2.0复合热管,组成了lceStorm 2.0散热系统,大面积镀镍铜底,显存部分也与GPU核心并用同一个散热区域,显存和供电等发热量较大的位置都贴上了导热贴。





FIRESTORM管控软件
全新升级的索泰 FireStorm 管控软件,专为 RTX40 系列显卡优化打造,具有更为直观的GPU微调界面。提供一系列的调整及监测选项,包括:显卡核心频率、显存频率、风扇转速、风扇曲线调整、SPECTRA 2.0灯效等。软件界面简洁清晰,实际操作简单快捷,对于新手玩家非常友好,能够快速上手。



性能评测
测试平台选用了最新intel 14代处理器i5平台,INTEL 14600KF搭配微星B760刀锋钛以及ZADAK SPARK DDR5 6000的平台能完全发挥索泰RTX 4070 Ti TRINITY OC月白显卡的实际性能。





微星MPG Z790 EDGE TI MAX WIFI 主板采用16+1+1供电模组,双8pinCPU供电接口,配置第三代钛金电感。在MOS管、M.2固态硬盘位、南桥芯片处都覆盖大面积的金属质地散热装甲,最高支持192G容量ddr5内存。


主板提供一根PCI-E x16插槽和一根PCI-E x1规格的插槽,在上方带有金属屏蔽加固的PCI_E1是由CPU所提供的PCI-E 5.0 x16插槽,能为40系显卡提供最大的输出传输支持。同时配备了3个M.2槽位,满足大容量存储用户的需求。



内存则选用ZADAK SPARK RGB DDR5,单条容量16GB,搭载电源管理芯片,支持On-die ECC的纠错功能和XMP3.0,搭配微星的Memory Boost技术,可以进一步提供高频输出。


ZADAK SPARK RGB DDR5采用三星颗粒,提供了 8 套JEDEC 预设, 初始频率为 4800Mhz,时序为 40-39-39-77 CR2,电压 1.10V。开启XMP后, 频率则为 6000Mhz,时序 40-40-40-96 CR2,电压1.35V。


搭配RGB炫彩灯光和宝石设计风格的白色散热马甲,表面白色雾面磨砂工艺,顶部采用发丝纹铝合金装饰条包裹,错落叠加的设计呈现缀有宝石形状的镂空导光效果凸显浓郁电竞风格。


40系显卡除却对主平台的性能需求外,电源的保证也是十分重要的,这里选用了微星MAG A850GL PCIE5 电源。支持ATX3.0标准,原生PCI-E 5.0 ,通过80 Plus 金牌认证。采用DC-DC电路加全桥LLC谐振的方案,最大输出功率为850W,实测显示应对满载的4070ti可谓绰绰有余了。


原生 PCI-E 5.0 输出接口,支持 Intel PSDG(电源设计指导规范)ATX 3.0 标准,可承受高达两倍整机功耗和三倍显卡功耗的峰值功率。配备原生 16 PIN(12VHPWR)PCIe 连接线,可以将高达 600W 的功率输送到 PCle5.0 显卡。采用独特的异色插头设计,在插头完全插入后若卡不到异色露出则代表插头完全插入,确保用户的使用安全。



理论性能测试
通过 3DMark 软件测试,对高分辨率游戏和复杂图形渲染方面的性能进行测试,测试项目包括Time Spy、Time Spy Extreme、Fire Strike、Fire Strike Extreme、Fire Strike Ultra、Speed Way、Port Roya。



游戏性能测试
在2K和4K分辨率下对几款热门的3A大作进行测试,从实际游戏测试成绩来看,索泰RTX 4070 Ti TRINITY OC月白显卡的拥有并不弱于上代旗舰RTX 3090 Ti的性能。同时随着DLSS3的加入,在赛博朋克2077这样支持DLSS3的游戏中实际提升效果明显。





生产力性能测试
‏在建模渲染类软件中,几乎所有的建模软件都会对 NVIDIA 的 GPU 有优化,通过渲染工具 V-Ray Benchmark测试 RTX 加速的光线追踪,加速交互式渲染性能,‏V-Ray CUDA Benchmark 得分2235 分, V-Ray GPU RTX得分 3142,可以顺利应对大部分的建模渲染和光追的开发需求





通过PugetBench For Davinci对显卡的实时视频编辑和帧渲染性能进行测试,‏索泰RTX 4070 Ti TRINITY OC月白显卡‏成绩为 2302 分,可轻松‏‏流畅应对 4K 的剪辑调色相关生产力工作。



拷机温度测试
在FUMARK甜甜圈满载运行15分钟,‏满载功耗285W,索泰RTX 4070 Ti TRINITY OC月白显卡的温度为 70.9℃,这个温度表现还是非常不错的。



结语
综合来看,索泰 RTX 4070 Ti TRINITY OC 月白版显卡在多方面都表现卓越。基于NVIDIA的Ampere架构,在处理高负载的游戏和专业应用时展现了强大的性能。高帧率和4K分辨率下的稳定运行能力使其成为游戏玩家和内容创作者的理想选择。同时白色主题配色,为用户提供了既实用又美观的硬件选项。这种设计不仅提升了视觉效果,还彰显了用户对于电脑美学的追求。如果你对于高性能和独特美学有独特追求,这款显卡无疑是一个理想的选择。




Wolverine 发表于 2023-12-2 22:02

小卫生巾也很好看呀!

tommylin 发表于 2023-12-4 13:38

哈哈哈,确实还可以的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索泰 RTX 4070 Ti TRINITY OC 月白显卡评测:超越边界的性能与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