霓虹的路人
本帖最后由 Fassbinder 于 2024-1-23 23:17 编辑阔别多年的一行,到东京感觉一些东西没有变,一些东西又变了。
记录十来天遇到的人,是一件有趣的事。
拍摄器材是Leica的SL2S,这是个人买入的第一台数码机身。以前一直用胶片。
试过原厂的28-70,实在太笨重了。严重影响出行的心情。
所以找了Sigma的24-70/2.8,这颗头市场上几乎没有,而且溢价。很奇怪,是因为L卡口太小众,适马不生产了吗。
使用几天下来的感受是:这颗头的成像质量可能是原厂的70-80%(拍脑袋),但是轻便性是满分,这对旅拍其实是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
另外一个成像的特质是总感觉暗部比较黑,对比度大,不知道是机身成像的特性,还是镜头的影响。因为只有一颗头,也无从对比。
两个人,仿佛各有心事,仿佛踌躇满志。
她低头进门,然后一直低着头。过了一会拿出粉底盒,又描了一遍冷郁的妆。
他挺放松,地铁上的独处,可能是中年人最无压力的时间。
我跟在她后面下扶梯,手上的珍珠戒指在暗淡环境下,特别洁白。谁没有个体面的过去?
在轨道上遇到她,我总觉得这个箱子陪了她大半人生。
这个场景让我想起过去很多需要正襟危坐的瞬间。客气矜持,似笑非笑,空气里有一种分寸感。
代代木公园边的天桥上,我走上来时,就只有他一个人。他戴着耳机静静听,看着桥下的人群,夕阳照亮他一半的脸。
看着他们很容易让我们想起放学和小伙伴一起回家的美好时光。
我在很远就看到这对父子,从长焦一直拍到广角,他们让我想起是枝裕和。
女孩总是早熟的,她警惕的看着我的相机。
小棉袄。
一对笑声先到的父子,我很喜欢他们。因为男人之间的情感总是克制的,很少看到这么放声大笑的男人们。
下北沢的路边,一个父亲正让自己的孩子向另外一个孩子道歉,年纪轻的孩子肢体语言太经典了,一看就是闹别扭。
大孩子尴尬而不失礼貌,大孩子的父亲在一边乐呵呵的笑。
城市里也有很多运动的人,宫下屋顶公园。两位很娴熟的滑着,姿态舒展。
代代木公园里打球的人,他看到我举起相机,马上从投篮改成一个三步暴扣。有表现欲是好事。
开心的卡丁车手们。
这个也是我很难用语言描述的场景,是前几天最打动我的一个瞬间。阳光很好,四个男生打沙滩排球。场外坐坐三三两两看球加油的女生。
边上是一个冰淇淋,热狗车,大声播放着音乐。感觉太像动漫里的场景了,没有什么激动人心的奇迹出现,但是感觉暴好。
回头再补一个小视频吧。
阳光好的午后,有人打球就有人在酣睡。
路人。
他看着远方。
他们不是一伙的,但我总感觉这是位大姐头。
街头施工处,总有维持秩序的人,他们举起双手,感觉像在赶一群鹅。
他的表情太骄傲了。脑海里马上浮现出台词“我话说完,谁赞成,谁反对?”
他走得有点蹒跚,拍完我在电脑上我才看清原来他开了瓶饮料。
坚毅。
教孩子买饮料的父亲。
他看到了谁。
女人在他身后亦步亦趋。我在心里偷偷猜,他可能是带老婆第一次来这个大城市。
地铁上的人。
路人。
我在店里看到她,笑得太灿烂了,赶紧拍下来。
地铁里。
路边静静喝着奶茶,邻家小妹。
可能是她昂扬的发型,或者从容的步态。虽然并无华服,但给我一种昭和时代的美感。
总之,呆的几天,天气有点冷,但是晴好居多。见到不少可爱的人,是这个冬天不错的遇见。
漂亮。。。。。。。。。。。。。。
黑白搭配,记录路人生活。哈哈。 很棒的人文感,谢谢分享 一直很好奇 如果拿着单反拍路人 会不会有点奇怪 在日本街拍还是要当心一点,有些日本人对个人隐私非常敏感,要怼人拍的时候一定要征得对方同意。我之前街拍视频,扫到了一个残疾人的背影,就被这个残疾人缠住,当时还报了警。警察来了解情况,很客气和礼貌的看了我拍的素材后,要求我把那张有残疾人背影的照片删掉。事情不是什么大事,但是很耽误时间。 好久没在论坛看到这么棒的帖子了,点赞! voandrew 发表于 2024-1-24 10:08
在日本街拍还是要当心一点,有些日本人对个人隐私非常敏感,要怼人拍的时候一定要征得对方同意。我之前街拍 ...
谢谢提醒。 本帖最后由 Fassbinder 于 2024-1-24 13:16 编辑
继续,还是一些可爱的孩子们。关于街拍是否涉及隐私或者肖像权,没有细究过。毕竟没想通过这个盈利,但是在六本木一个英国学校边拍照时,
确实一位老师阻止了我。一直等到我和保安确认无妨后,才离开。
妈妈在询问学校的事。
小骑手
日本怎么会少了这种状态。
两小无猜
她转头看了我一眼
带儿子逛公园的妈妈
北斋博物馆前的空地上,荡秋千的孩子
很有气场的御姐。
她一路走来,挺开心。
忧心忡忡的奶奶。
青春。
上班族。
看
还是看
看手机
扶梯
行色匆匆。 黑白照片还是有味道啊
几位老人。
手冲咖啡的摊主。
一对情侣。
路人。
查地图的情侣。
路人again。
骑自行车的人。
滑板。
狗狗收尾。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