尝鲜——索尼α7C2使用体验
本帖最后由 九零的路德维克 于 2024-2-22 01:18 编辑一、前言
之前分享了一篇关于这些年来用佳能单反和微单拍照直到灭门的帖子https://www.chiphell.com/thread-2581969-1-1.html 文章的结尾留了个小悬念。很多人已经猜到我要换什么机器了。其实一开始我就写,当时抢A7C2抢不到。后来,灭门之前,我看A7C2好像货源足了,甚至可以低于指导价入手了。于是动了灭门的念头,最终灭门完毕,正式入坑索尼。
A7C2这个机器,虽然看了很久,不过入手之前,借着去天津办事的机会,还是先去看了一下实机。当时的展示机器是一个A7C2+20-70G镜头。上手的第一感受其实是:比想象中要重,体积也要大一点点。我原本以为,这个机器和之前用的索尼a6400差不太多,事实证明,我错了。
但是,开弓没有回头箭。佳能已经全部灭门,尼康好多人推荐我入手Z8或者ZF,但是这两个机器我还是觉得爱不起来。富士溢价太狠。那么,遵从内心的第一愿望吧,就她吧!
实体店价格问了一下,没有啥优惠。果断选择了某宝百亿补贴下单。银色13799到手,带票。
镜头,当时只考虑要么20-70g,要么适马28-70。后来选择了后者。但是,玩着玩着发现,其实如果选择腾龙28-200,可能会更好。[流汗]
另外,当时还在某鱼上搞了一个唯卓仕20mm 2.8,但是用了两次发现,广角和以前一样无爱,于是在发帖前已经出掉了。
二、外观
被包装的尺寸小巧所震惊了。机身盒子和镜头盒子差不多大。机身是12月出厂的,带数据线。其实没有数据线的话,如果有选择的话,一定选择充值卡而不是补发数据线。数据线真的很一般。
到手就贴膜,真的是老了。好久没有做过类似的手工了,听着恩雅,沉浸式贴膜。机身和镜头一起贴膜花了两个小时,细节一般,但算是整体保护起来了。
先来张合体照。这是现在手头的组合:机身、适马28-70 F2.8 DG DN、索尼FE 85 1.8、腾龙35 2.8 DI III(为啥选择这两个后面会介绍)
机身正面,黑色机身+银色顶+银色膜。加了一个PU的套,能够小幅度增加握持感。
机身背面,总共2个自定义快捷键。没有摇杆,只有AF-ON接口。另外有一点,原机尽管是银色顶,但是取景器——MENU按键——后波轮这一条是黑色。但是贴膜在这里是银色,所以等于贴膜以后,银色的面积增加了,更加和谐。
旋转屏,就很一般了。最早60D就是这样的屏幕。而且这个屏幕观感也没啥太大提升。
侧面,电源+耳机接口+存储卡+hdmi等等,对我来说也就偶尔插拔一下存储卡而已。话说存储卡这里的防水胶圈千万别手贱去抠,XHS上好多人的已经烂掉了。
主要的操作区。两个波轮、PASM转盘、录像按钮、以及快速切换照相/视频/快慢动作开关拨杆。对我来说,够用了。
左侧就是取景器和热靴,类似旁轴设计。然后“α7C II”在这里显示。
前拨轮,M档会用到,但是日常我用的较少,主要以后波轮为主。
机械快门帘,可以选择关机放下以减少更换镜头时候CMOS低通上面的灰尘。
屏幕显示,现在可以全部触摸了。
为了装腕带,把原装肩带扣拆下来了。这就是索尼新机器减少肩带扣晃动避免录制噪音的新设计——类似弹簧,装在机身上自动弹开,就不像过去那样一直轻轻晃动。
和28-70的合体照。
买了两块副厂电池,支持type-c充电,赠送电池收纳盒还挺精致。然而为了原装电池,又单独买了座充。总共3块电池,完完全全够我用了。
P.S. 当时两块电池分别下单的,算上购机自带的,和买座充赠送的,一共4根TYPE-C线,然后索尼原装的质量最次……
三、使用感受和一些拙作
之前因为用了一段时间索尼a6000和a6400,对于索尼整体的操控方式也有了一定的适应。然后,作为四代机,索尼现在的新菜单,和过去相比也有一定提升,但是一些不常用的设置,还需要一定时间慢慢熟悉。
机身用起来,整体来说尽管比不上a6000和a6400那样轻便,但是,比起过去五大三粗的佳能R6,那是大提升。搭配适马28-70,也没有头重脚轻的感觉,整体就非常均衡,用起来也不累。然而体积方面,如果想要揣进大衣兜里,那是不太现实的。
机身自带创意外观(滤镜),有些偏日系,有些属于低对比。我最常用的是FL、IN和VV2,但是某些滤镜比较吃环境和光线,光线不好的时候拍出来照片暗部显得很脏。具体创意滤镜的使用我也正在学习当中。
WIFI传图在2024年的今天已经不稀奇了。但是相较于过去用过的机型,现在A7C2支持5ghz无线网,搭配索尼的CREATORS' APP,20多MB的照片2-3秒就能传到手机里。然后这两天,CREATORS' APP更新以后,支持有线连接相机操控拍照、图传和传输照片了。
总体来说,机身性能对我来说足够用。我也就是个普通爱好者,那些被砍的功能我不用也罢,什么双卡槽、军舰头、1/8000秒快门之类的。
(一)适马28-70样片。
过年这些天,就一直用28-70挂机拍照。毕竟新机到手,啥都想拍拍试试。拍的确实很一般,好多照片就是JPG直接传到ip13里,用手机调一下,就发朋友圈了,偶尔几张是RAW导出到电脑上,用Camera Raw修了下。大家随便看看就好。
孩子妈在和孩子玩,正好一个黄一个绿,抓拍一下色彩。这个好像是IN滤镜,特点是对比度和饱和度偏低,色彩偏淡。
有人放烟花,试了下0.5秒手持抓拍,这次索尼的新防抖还是可以的。
孩子在游乐场玩,VV2滤镜(后期也稍微调了点,显得有点过饱和了)
以上七张是过年期间,在我们这边的一个叫“西港花园”的工业旅游区溜达时候拍的。用的FL滤镜。感觉这个滤镜的特点就是红偏橙、蓝偏青,有点日系色调。
去抓拍海鸥。但是我发现,尽管号称是BIONZ XR处理器和AI对焦芯片,但是在海鸥一多的时候,广域对焦+鸟识别也会有些无所适从。另外在屏幕上抓拍海鸥的成功率,远不及用取景器。
(二)唯卓仕20mm 2.8镜头
还是过年期间,尝试用唯卓仕这个广角镜头挂机去拍点东西,正好带孩子去本地万达玩,顺便溜达了一下。发现超广驾驭起来一是个人不喜欢,二是难度相当不小。于是年后就给卖掉了。只留下了以下几张还算是说得过去的照片,大家见笑。
(三)腾龙35mm 2.8镜头
为啥买这个镜头呢?其实是这几天拍照的时候,感觉用了28-70以后,整个人有点变懒了,有时候习惯性拧镜头。之前在R6上用习惯35定焦了,觉得入一个玩玩也是可以的。另外,适马28-70的微距一般,想找一个微距拍摄强一点的。
之前看了一下轻巧挂机的35镜头,有这么几款:三阳35、腾龙35、索蔡35、适马35F2 DG DN、以及一些国产的唯卓仕、永诺之类的。这里面,三阳和腾龙最便宜。但是三阳我之前刚卖掉,因为固件升级很麻烦需要租底座,画质也一般;腾龙体积稍大,但是价格不到1000元,有微距;索蔡二手更贵一些,色散和微距不行;适马最贵,外观最复古。国产的唯卓仕和永诺价格适中,光圈也稍微大点,但是微距性能也一般。
最终还是入手了腾龙35mm 2.8。大家都说对焦慢,我到手以后,升级一下最新固件之后,感觉真的完全可以接受。到手以后,中午还是去西港花园溜达一圈试试镜头,用着感觉不错,不到1000块钱,真香。重量、体积、成像素质、以及微距,都够用。有人说这个镜头2.8光圈不够大。我觉得,一是我之前用过适马35 1.4 ART,已经过了大光圈无脑虚化的时期。二是全画幅高感给力,真要有弱光拍摄任务,靠ISO硬顶也是可以的。
(四)索尼FE 85 1.8
入手这个镜头的原因是,我有点怀念当时R6转接的EF 85 1.8了,70端2.8,和85端1.8还是有不小差距,不是说能够完全替代的。找了一个二手成色一般、价格适中的。毕竟也不知道玩多久,将来会不会出掉。到手时间不长,就试了试拍自家孩子,用起来还是不错,有过去EF85 1.8的意思了
四、总结
感谢大家看到最后。A7C2,是一台越用越爱的机器。尽管体积来说,作为EDC机器还是有些偏大,但是相比于R系、M系来说,已经很小巧了。整体性能对于普通爱好者来说也完全够用。但是对我来说,相机并不是瓶颈,个人的拍照水平和审美才是。接下来要做的,是继续提高审美和摄影技法,有机会多拍,多思考,多分享。谢谢大家!
这个镜头太肉了 买了一段时间了,配了3个头,40G, 2070G, FE55. 得向楼主学习,多拍拍 很好的指南贴,正好最近也在看这个机器,收藏了。 egryd0 发表于 2024-2-22 08:08
这个镜头太肉了
28-70吗?适马向来不做肉头。其实观感肉,应该还是多种因素造成的,比如光线问题、拍摄问题、机器设置上、JPG降噪、几轮传图,压缩尺寸,估计到这边就显的不锐利了。 刚把a7 1代出了后面看看这个好了 用了几轮FL,马上就看腻了,特别夏天出去一趟千岛湖全程FL后被吐槽了。感觉更适合拍冷硬的城市为主,大面积的绿色蓝色会腻。
SH然后褪色0,拍人出来肤色好画面通透。
现在挂机出去,一般用NT+动态LV3档了,这个直出也行,打个底在手机醒图自动优化也够
山水绿植多就VV+动态LV3
小日子做的这些工日精品拿在手上,对于男同胞而言就好像一件精致的大牌首饰一样,让你爱不释手、欲罢不能,抚摸的感觉就好像少女的脸蛋一般。 漂亮。。。。。。。。。。。。。。。。。。。
照片挺清晰。。。就是相机表面有纹路。哈哈 [偷笑] egryd0 发表于 2024-2-22 08:08
这个镜头太肉了
对于它的价格来说,一点都不肉[恶魔] 同款百亿补贴,春节在日本入了适马的20 35 50 65四个I系列还有16-28,够用了,其实这套配置出去接点不严谨的私活都够用了 shujin68 发表于 2024-2-22 09:33
用了几轮FL,马上就看腻了,特别夏天出去一趟千岛湖全程FL后被吐槽了。感觉更适合拍冷硬的城市为主,大面积 ...
感谢回复!回头我一定试试看~FL滤镜确实看久了会腻。有时候去外面拍的话,我也会选择拍无损压缩RAW+JPEG,如果套了滤镜的照片不太满意,回家可以修RAW图,重新套其他滤镜,或者自己再试着调色。 搭车问问,是不是USB-C接口有点松?插上线后上下可以掰动的浮动比较大?各个操控按键感觉怪怪的,有种按键瘪了的感觉,键程不是清晰明确的,还有就是热靴是不是装的有点歪? 九零的路德维克 发表于 2024-2-22 09:06
28-70吗?适马向来不做肉头。其实观感肉,应该还是多种因素造成的,比如光线问题、拍摄问题、机器设置上 ...
适马出名的锐,这个头就是50mm之后有点垮,单也是够用了 frommars 发表于 2024-2-22 09:59
搭车问问,是不是USB-C接口有点松?插上线后上下可以掰动的浮动比较大?各个操控按键感觉怪怪的,有种按键 ...
一、USB-C就刚入手时候充原电用过一次,后来就没怎么用,没有在意;
二、按键手感是特别怪,尤其是menu、播放、删除这三个键。其他还好。我感觉直营店里那个展示机好像不这样。
三、热靴没注意,就贴膜时候把保护盖拿下来,贴完膜就装回去了。 感谢分享~
观察了下,感觉肉是因为部分图对焦没对到位置,比如小朋友那个对焦看着是衣服袖子上而不是脸上,也可能是2.8开大了,部分是高光太亮对比太强晃眼睛了所以觉得肉
28-70应该是最小的2.8标变了,有机会准备入手试试,就是看着还是挺大的。
对于家里用其实28-200是真的很合适,不过在等索尼自家24-200,据说3月份发布
C2家用真的是很好的机子了,拍娃特别好使,滤镜其实可以试试SH,对肤色比较友好 从徕卡Q2或Q3、富士X100VI看了一圈,到昨天思考再三还是觉得入一个C72实在一些,打算配一个铭匠50 f2当挂机头或者搞个星耀 28 f2.8的复古饼干头,日常拍拍人文应该比较舒服了 一眼看出来了,秦皇岛 买了7cr
发现电池真不耐用
7c能用好久
A7C2体积确实不小,比我的老R3还要大一圈,也是我放弃的原因之一。
这个贴膜远看效果不错,近看塑料质感太强了感觉不如裸奔精致,日常用用也不至于有太大磨损。
顺便建议没事去索尼官方商城看看(马后炮),价格经常比JDTB之类平台折扣后还低 木树 发表于 2024-2-22 10:18
感谢分享~
观察了下,感觉肉是因为部分图对焦没对到位置,比如小朋友那个对焦看着是衣服袖子上而不是脸上, ...
感谢支持~是的,尽管对焦号称是AI的,但是尽管对焦框在头部,但实际合焦区域还是在衣服上。另外有一些是冲光照的,估计也会导致画质下降。
28-70体积上确实不能说是小。只能说是同样焦距同样2.8光圈标变里面来说,算是轻和小的。 云游剑侠 发表于 2024-2-22 10:20
C2家用真的是很好的机子了,拍娃特别好使,滤镜其实可以试试SH,对肤色比较友好 ...
感谢大佬支持~回头我试试看! 好吃 发表于 2024-2-22 10:52
买了7cr
发现电池真不耐用
7c能用好久
应该和那个AI对焦芯片有关系,耗电量大。7c省电是出了名的。
平时开启飞行模式,感觉用起来还是比我之前的a6000/6400掉电慢不少的。 照片和视频都可以导入lut吗?网上看到这个功能挺神奇 wzclow 发表于 2024-2-22 10:36
从徕卡Q2或Q3、富士X100VI看了一圈,到昨天思考再三还是觉得入一个C72实在一些,打算配一个铭匠50 f2当挂机 ...
a7c都没有问题,a7c2更没有问题,放心买,配个35GM或50GM简直无敌的存在。 同A7C2, 同sigma 28-70作为首发镜头。 配上今天发布的2450 2.8G扫街神器 九零的路德维克 发表于 2024-2-22 10:13
一、USB-C就刚入手时候充原电用过一次,后来就没怎么用,没有在意;
二、按键手感是特别怪,尤其是menu ...
好的,谢谢~~~
另外AI对焦不是万能的,当背景杂乱的时候,AI对焦容易出错,多用AF-ON锁定对焦点对焦 抵债拿 发表于 2024-2-22 11:11
配上今天发布的2450 2.8G扫街神器
扫街 拍娃一个头通吃 440g重 1.9cm近摄拍照视频通吃
能够愿意带出去便利的才是大众需要的家用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