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20学分退学 发表于 2024-3-1 16:44

USB-C大一统问题

以后会出完全体USB-C的主机、设备和线材吗?

雷电4 40Gbps (或者即将面世的雷电5 120Gbps/80Gbps)
DP2.1 80Gbps(UHBR20)
PD3.1 240W(48V5A)

目前来看可能满功率PD3.1最困难?在笔记本内要加装降压模块,实际成本和安全性不如12V直流接口。

如果真能实现,游戏本也能用一条线完成供电、数据和视频传输了。

xy. 发表于 2024-3-1 16:48

c/d 面金属的游戏本使用前是不是得签个免责声明

kzfile 发表于 2024-3-1 16:48

口太小,受力面积小,现在碰到粗的全功能c口线已经很头疼了,有时候轻轻一碰就断连

BH1PXK 发表于 2024-3-1 16:49

这么多不同的接口,用同一个物理接口,结果太混乱了,手里一堆c口的线,分不清具体支持的协议

KimmyGLM 发表于 2024-3-1 16:50

不太可能,单单是PD3.1 推广起来都很慢

iimxsh8p 发表于 2024-3-1 16:51

240w顶配游戏本还是不太够的

挂20学分退学 发表于 2024-3-1 16:56

KimmyGLM 发表于 2024-3-1 16:50
不太可能,单单是PD3.1 推广起来都很慢

PD3.1相对PD3.0大幅提升了电压,电流还是5A,但是笔记本厂商私有协议一般是提升电流到6A 7A,方向不一样,推广起来可能不太容易。

挂20学分退学 发表于 2024-3-1 16:59

BH1PXK 发表于 2024-3-1 16:49
这么多不同的接口,用同一个物理接口,结果太混乱了,手里一堆c口的线,分不清具体支持的协议 ...

线材上应该会标出来充电功率或者数据协议吧,雷电就有标志。至少牌子应该是知道的,线哪里买的/送的,大概猜到线能干什么。

BH1PXK 发表于 2024-3-1 17:00

挂20学分退学 发表于 2024-3-1 16:59
线材上应该会标出来充电功率或者数据协议吧,雷电就有标志。至少牌子应该是知道的,线哪里买的/送的,大 ...

雷电有,其他的没有,有些相似的线很难区分

pizza7711 发表于 2024-3-1 17:10

真要是一根线使用起来没你想的方便

squll009 发表于 2024-3-1 17:15

讲真c口真是太小了,手机上用还行,电脑上用总感觉太脆弱了,就不能再搞个大点的c口吗,用来淘汰a口。

挂20学分退学 发表于 2024-3-1 17:19

pizza7711 发表于 2024-3-1 17:10
真要是一根线使用起来没你想的方便

目前我用的显示器有全功能C口(65W供电),显示器自带网卡和HUB,HUB连接外接键盘和鼠标(平时不插拔),笔记本带回家插上显示器的C线,临走了只需要拔掉这一根线,很方便,笔记本其他接口留给U盘、手机、移动硬盘等经常插拔的设备。

挂20学分退学 发表于 2024-3-1 17:22

squll009 发表于 2024-3-1 17:15
讲真c口真是太小了,手机上用还行,电脑上用总感觉太脆弱了,就不能再搞个大点的c口吗,用来淘汰a口。 ...

C口做这么小应该是为了统一手机和电脑,插拔次数多了插在电脑上有可能物理连接不稳定,碰一下就断联,另一个问题就是内部引脚过于拥挤,限制大功率使用,比如PD3.1。

数羊 发表于 2024-3-1 17:30

无线才是大一统。

无线数据高速低延迟传输,无线电力100W以上传输。

手里拿着的相当于一个云设备,甚至可以把电池和配置大幅缩减,减轻重量。

binne 发表于 2024-3-1 17:42

1,跑5A电流,对接头对线的要求就提高了,到时候 又是是 线 怎么这么硬的评价。超过100w,或许 磁吸头 是更好吧的选择。

2,现阶段的cpu供电都是对12v,20v 优化,直接拿48v 降低到~1V,电能转换效率 会降低。

gladiator 发表于 2024-3-1 17:47

binne 发表于 2024-3-1 17:42
1,跑5A电流,对接头对线的要求就提高了,到时候 又是是 线 怎么这么硬的评价。超过100w,或许 磁吸头 是更 ...

5A线真不算啥,国内手机私有快充协议都普遍10A线了,就是粗点硬点

dioluve 发表于 2024-3-1 17:47

雷电4和USB4目前还都是pcie 3.0*4转出来的

fhhghost 发表于 2024-3-1 17:51

太乱了 统一也没啥意思 实际功能和协议千差万别

binne 发表于 2024-3-1 17:52

gladiator 发表于 2024-3-1 17:47
5A线真不算啥,国内手机私有快充协议都普遍10A线了,就是粗点硬点

不接受 又粗又硬。

苹果充电功率保守,一方面的原因 就是 对于自己卖出去的那些线的 接头和线 没把握。

aibo 发表于 2024-3-1 17:57

现在全功能的usb-c最大的问题是
粗/硬/短,容易造成接触不良
还有就是价格

gladiator 发表于 2024-3-1 17:57

binne 发表于 2024-3-1 17:52
不接受 又粗又硬。

苹果充电功率保守,一方面的原因 就是 对于自己卖出去的那些线的 接头和线 没把握。 ...

现在看下来稳定性还行吧,这些大功率线都带Emark的倒也还好,果子还有那一票国外厂商纯属摆烂就给根没Emark只能跑3A的线,ipadpro那原装充电器和线我都留包装盒里没拿出来也没拆过[偷笑]

aibo 发表于 2024-3-1 18:01

挂20学分退学 发表于 2024-3-1 16:56
PD3.1相对PD3.0大幅提升了电压,电流还是5A,但是笔记本厂商私有协议一般是提升电流到6A 7A,方向不一样 ...

因为一般意义上提升电流都是用“私有”线材。
可以用一些高标准的既有线材,几乎不会提升多少成本。

但是提高电压这个,是从头到尾都要重新设计。
好处是,只要胆子大,功率上限提升很大

下一代本子的充电协议,基本上都会按照pd3.1去的


fyc858 发表于 2024-3-1 18:01

一线通的线又粗又硬

binne 发表于 2024-3-1 18:03

gladiator 发表于 2024-3-1 17:57
现在看下来稳定性还行吧,这些大功率线都带Emark的倒也还好,果子还有那一票国外厂商纯属摆烂就给根没Ema ...

领先就没必要冲动。如果 像 是三星note7电池事件那样 来一次,怎么向投资者交代?

厌夜 发表于 2024-3-1 18:21

本帖最后由 厌夜 于 2024-3-1 18:22 编辑

统一不了,光是 usb type-c 的接口的物理性能就不太行。

labyrin 发表于 2024-3-1 18:42

typec设计的就不是很合理,稳固性耐用性都不太好,而且接口太小针脚又多

jihu123 发表于 2024-3-1 18:53

物理接口一样,协议独家的还是很多,纯粹带协议芯片和及单一PD 协议都有一堆兼容问题。传统的DC Jack 蛮好用的,也不大。最后还是手机电脑的充电头适配器不能一起用。

tide~ 发表于 2024-3-1 19:05

现在PD3.1 140W (28V 5A)的设备有几款了,大概电源周边元件耐压都是35V左右的,可以不必全换;
48V电压不安全不说,C插头部分估计都会烫手了:一部分是自身接触电阻造成的,一部分是后面降压电路传过来的

楼主的马甲 发表于 2024-3-1 19:52

xy. 发表于 2024-3-1 16:48
c/d 面金属的游戏本使用前是不是得签个免责声明

哈哈
真的5A的话,线材得非常硬吧?

sd50pcs 发表于 2024-3-1 20:45

为啥我觉得C口太容易断联了,有时候一碰就掉了,还不如原来的U口。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USB-C大一统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