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幽子 发表于 2024-7-3 13:32

XT523View+TX B760 BTF+TX 4070 BTF背插ATX方案装机分享

本帖最后由 幽幽子 于 2024-7-3 20:01 编辑

前言

折腾这么一台理由很简单,一方面正好赶上6月促销,另一方面朋友也着急换台机器去直面天命,三代R5+2070的配置略显贫弱了一些。一套买下来再卖掉之前的配件,五千多升个级也还算值得。

先上配置。虽说是朋友的主机搭上我的外设。。


作为一台主要用来打单机游戏的主机,13490F完全够用。
内存现在国内品牌做的都还不错,为了配合主板的质感选了光威龙武系列。32G的容量和6400的频率,应付各种场合都不在话下。
主板和显卡选择了天选的背插套装。上次机王的时候利用背插搭建了一套低调简约的黑色配置,这回就配一台白色海景房好了。只不过当时的迎袭者BTF还没能跟背插显卡打出Combo,这次的板卡套装可以算是华硕对背插方案显卡供电给出的一个答案。稍后在帖子里细说。
机箱方面,朋友说不想在机箱上花太多,那么支持ATX背插的机箱在东子的网站上按价格低到高一排,选择了追风者XT523 View,一款入门级的机箱。说不上多突出,但这个价位反正也挑不出来什么大毛病。

这套配置750W电源十分足够,选择了追风者的AMP 750GH。散热本着让CPU冻感冒的原则,选择了同样来自追风者的冰灵D30 360。不带K的入门型号加上冗余足够的散热,安安静静地玩就好,远离所有烦恼、焦虑和噪音。
主硬盘沿用了之前的,没什么可说,差不多底价的时候入手的爱国者P7000Z 2TB。

整机展示













一、配件开箱

1.CPU

好像是第一次用黑盒的iu,想想这么多年我买过的intel cpu绝大多数都是i5,家里攒了一堆i5的盒子。i7似乎只用过4790k、8700k和14700k。



6P+4E的10核心配置,最高睿频4.8,65W的功耗大写的省心省电。相比上一代的12490f提供了更大的三缓,无疑能给性能发挥带来不少好处。



2.内存

光威龙武DDR5 32G 6400双条套装。选这个主要是为了配合主板铝合金散热片的质感。16g×2应该也算是当前家用DIY主机的主流配置。



标称的时序是6400 cl32-39-39-102,工作电压1.4V。



3.主板

之前用过MATX板型的天选主板,但不是BTF,追影机箱的背插也就没能利用上。这次的TX B760 BTF则是ATX板型的背插版本。最主要的进化其实是增加了对自家BTF显卡方案的支持。先从包装看起。



主板的一些技术特性罗列在包装盒正面。



最大的特点自然是背置接口。



附件包括说明书、质保卡、Wi-Fi天线(非磁吸)、SATA数据线、M.2垫片、硅脂(之前没见过送,不知道是不是BTF专属)、贴纸,以及……一张海报。纸片人什么的,多整点也挺好。



证件照。天选系列标志性的白+青配色。VRM散热片与之前无异。三条M.2的配置应付家用存储绝对足够了。






CPU顶盖依然提供了天选系列的纸片人贴纸。



每个主板上华硕多少都会玩点花活,但这次属实超纲了,有没有懂希腊语的大佬给翻译一下这是什么意思?



下方的2条共用加长版散热片上印有天选系列的标语。



4条DDR5内存插槽,估计肯定没有插满的一天。



一个绝不会看漏非常吸引眼球的接口。这就是华硕给BTF显卡设计的解决方案了。电源从背部输入,直接输送到正面的供电接口上。这也导致了目前华硕家的BTF显卡只能搭配自家的BTF主板使用。



正面还提供了两条PCIE X1。



规整的散热片。



常用的接口都在背面了。CPU风扇、一体水泵、主板供电等等,一目了然。



CPU供电方面提供了8+4的接口配置。这次的13490F只接一个8PIN就足够了。



前面板3.2 Gen2 Type-A和Type-C的接口两种都有配备。



两种PCIE供电在这里排成一排,从下到上分别是3个8PIN和1个12VHPWR,实际上可以理解为把转接线直接做进了主板,华硕对主板的设计功力可见一斑。


提供了4个sata接口,对老硬盘多的选手也比较友好。


背面总览。


显示接口提供了hdmi、dp,USB方面配备了、5×Type-A+1×Type-C,常见的音频接口、2.5G有线网口以及WiFi 6E天线接口。


以前也说过,设计上的小细节是我比较津津乐道的部分。CPU压杆在末端做了压平,在安装的时候手指受到的压强能稍微降低,按着舒服一点。也许主板生命周期这压杆也只会用到一次,但有些细节确确实实有人去想。


安装好CPU和内存备用。写这句话感觉像在做菜……葱姜切丝备用,之类的。[无奈]


搭配起来效果比较满意。无奈这个定位的主板不大可能给铝合金装甲了。之前装z690 glacier和Crosshair X670E的时候被重量深深震撼过。








4.显卡

天选和ATS系列其实长得一样。除了颜色白净,背插版的供电接口也转移到了pcie金手指一侧。显卡三围317×136×54mm,厚度约2.7槽。对于4070来说,这个散热规模绝对算是“超大杯”,在如今的显卡尺寸里算是中等。



金手指配备了保护套。



供电接口金手指。其实官方是给这个接口起了个名字的,叫做“Stealth Connect”。名字太长不是很想打。



侧面大面积镂空,方便排出热气流。






背面配置了金属背板。


末端镂空,吹透设计。



配备三颗9cm轴流风扇。


侧面装饰条里藏着RGB灯条。








配备变曲率叶片的轴流风扇,华硕显卡标配。



接口方面,配备1个HDMI2.1和3个DP1.4a。



少了供电接口的外侧,干净清爽。



5.机箱



6.电源

追风者AMP系列金牌电源,额定750W,全模组设计。这套追风的散热和电源设计语言和配色简直是跟天选系列商量好了。。



说明书保修卡、电源线、线梳和扎带是标配,除此之外还送了一把小剪刀,可以用来剪断扎带。



线材有单独的无纺布袋子包装。



品种多而全。CPU、主板、PCIE 8pin、12vhpwr、sata、大4pin一应俱全。白电源配的也是白线,十分好评。



本体也有无纺布袋子包裹。这开箱的仪式感就上来了。



白白净净,配白机箱正好。三围140×150×86mm,属于比较短的设计,无需考虑机箱兼容。



背部大面积开孔,辅助散热。



进气面大面积开孔,配备1颗12cm 7叶风扇。



CPU和PCIE共用同一种输出,提供了5个,基本上可以认为最大提供CPU2×8pin和显卡3×8pin。sata给了三组。左上角是12vhpwr接口。



电源接口、电源开关和风扇自动启停开关。



7.散热器

冰灵D30,最大的卖点自然是配备了三颗D30风扇。厚度带来的风量优势很明显,而且散热器下方的5mm空间通常来说利用率都不高,不如拿来利用增加散热系统的体量。


拆开包装取出内容物,散热本体,一些文件、连接件包、扣具和线材包、风扇本体





上次用追风的散热还是磁吸的可拆卸冷头盖,新的冰灵360取消了这个设计。



铜底+预涂硅脂



素净的360冷排。



水管和冷排连接处坐落着泄压阀



和冷头的连接处。



三颗30mm厚度的D30 RGB积木风扇。



底部配备反向三联包用来进风。



用连接件组装好之后效果。比起针脚外露的设计,这个连接方案显得更加“积木”,而且组装好后不会有多余的针脚。



连接处均有盖板,可以遮挡螺丝,美化视觉效果。



和冷排合体。





配备的散热器背板质感特别好,漆面细腻,螺丝质感也很棒。



8.机箱

XT523 View是一款无立柱海景非分仓机箱,支持ATX背插。总体积控制的比较保守,加上底部的电源仓为从头贯通到尾,没有给侧面留空间,侧向只能安装两枚120mm的风扇了,但相对的,底部没有封死,而是在侧板开孔的基础上再提供了三个风扇位。个人觉得这个设计比侧向三枚风扇更合理,让底部可以和分仓设计一样提供足够的进风能力。



猫路过



预留的进风孔,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起到防猫毛作用。



顶部的USB给了1A1C,电源重启和耳麦接口。虽然这个C看上去像是给A口单独做了个转接件装上去的。




无横梁的pcie挡板设计,可以整体拆掉加装90度显卡转向支架。这次装机考虑到整体的风道,没有使用转向架。而且我自来对pcie延长线没什么信任。




底部风扇位。这个设计感觉很好,底部进冷风比较符合热气自然上升的规律。之前的电源下置机箱要么是封死的,部分只保留一个风扇位。反正前面板是玻璃,不能挂载风扇或是冷排,那不如把底部的功能性做完善一些。思路不错。




机箱骨架配合背插主板做了镂空。配件盒放在可拆卸的硬盘仓里。




自带线缆白化好评。




尾部看上去就是比较常见的电源下置结构。




上方自带磁吸防尘网,最大容纳360冷排或3颗12cm风扇。




通过拆卸螺丝才能拿掉前面板的玻璃,也许是考虑到整体刚性,没有把前面板玻璃设计成无工具拆装。




硬盘架最大可以容纳两个3.5寸机械硬盘。



二、装机流程

先装好电源。




另一侧的网孔可以隐约看到电源,也算是侧透了吧。




安装主板。背置接口的开孔预留空间相当大,就算不用背插主板,也足够拿来穿线。










主板装好后安装底部风扇。三颗反向扇叶兼具功能和外观。




安装散热器背板。可以通过螺丝预先固定好背板,省时省力。



安装一体水冷。因为不用考虑CPU的走线,所以可以放心大胆地先装好同侧的所有东西。如果是传统方案,先安装冷排往往会导致CPU供电非常难走。




就是主板左上角这个位置,挡掉也无所谓。







接下来安装固态硬盘。这个之前其实就应该装到主板上,只不过忘了。




五百多入手的2T P7000Z




小心撕掉贴纸,安装入位。




锁紧,盖上散热片,完成。




机箱的前面板开关线使用了一体化的插头,好评。




简单整理下走线。全部完成之后整理这一面就可以了,确实省了不少事。为了不让线缆弯折太厉害,我没有把主板和pcie的线束直接往下走,而是顺着走向先往左一点。但这款机箱没有像GT502那样为侧风扇位设计盖板,所以这部分的线缆没有遮挡,正面能稍微看到一些。



最后插上显卡就大功告成。正面没有任何拖泥带水的地方。




给白白净净的显卡来个特写。







最下方的pcie×16接口由于风扇的关系被遮挡了。但一般人应该也用不到。




整机效果如图。看着很是清爽。







风格也算是整齐划一。







四、性能测试

先看待机温度。散热器过量打击的结果就是待机CPU比体温还低(室温26度左右)。




CPU信息,6C+4c的大小核配置。



内存在6400c32的参数下跑出了接近10g的读速,非常足够了。



CPU profile测试,全核得分7570左右,单核得分1001。



单FPU烤机,CPU温度也仅仅只有68度左右。



speedway测试得分4375。



运行时的GPU温度不过60.86度。三颗30mm厚度风扇直吹带来的效果很明显。



steelnomad测试得分3756。



运行时温度也仅有62.22度。




稳定性测试得分99.4,完美通过。



五、总结
BTF方案也推出了一段时间,但目前看离全面普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首先是价格方面,相比普通配置溢价相对较高。对于不是自己装机的人来说,也许实际意义并没有那么大,反正都是其他人代劳。但如果喜欢装机,那BTF绝对能给你简单、省力又美观的装机体验。或许未来还会有其他厂家跟进,一起想办法给出能够进一步发挥背插优势的解决方案。
配置也就不用说太多了,这套配置虽然相对平淡,没那么极致,但迎战2k黑神话问题应该是不大的。9000系锐龙年内应该能跟用户见面,希望今年的机王大赛能让我用上。


tiantian80 发表于 2024-7-3 13:42

侧面两个风扇位啥都不装总觉得少了点啥,太空旷

幽幽子 发表于 2024-7-3 13:50

tiantian80 发表于 2024-7-3 13:42
侧面两个风扇位啥都不装总觉得少了点啥,太空旷

是的,应该想个办法给不准备装风扇的人遮挡一下。现在这样下进上出我觉得已经足够合理。

Wolverine 发表于 2024-7-3 15:48

好看,这一套

幽幽子 发表于 2024-7-3 20:06

Wolverine 发表于 2024-7-3 15:48
好看,这一套

谢谢狼叔~

ninepiece 发表于 2024-7-3 20:25

谢谢分享,白色永远的经典色。

Autobahn 发表于 2024-7-4 08:41

背插蛮舒服

heishou 发表于 2024-7-4 08:50

顶大佬,好机,靓机

tommylin 发表于 2024-7-4 08:52

白白嫩嫩

3192999 发表于 2024-7-4 08:56

说实话,海景房现在看得有点不举了

幽幽子 发表于 2024-7-4 09:30

3192999 发表于 2024-7-4 08:56
说实话,海景房现在看得有点不举了

侧窗→全透→钢化玻璃→海景房→无立柱海景房,大胆预测以后变成玻璃罩子扣机架[偷笑]

幽幽子 发表于 2024-7-4 09:32

tommylin 发表于 2024-7-4 08:52
白白嫩嫩

原来朋友捡的我的p600s,用了四年没清理过。这次跟我说稍微蹭点灰都要擦一下。或许这就是糙汉子和萌妹子的待遇区别[生病]

icefish7 发表于 2024-7-4 10:25

喜欢这个灯光[偷笑]

炎夏 发表于 2024-7-4 12:22

好清凉的一套,感觉还可以再加几把扇子把空位填满视觉效果更好

ladexi 发表于 2024-7-4 20:43

清凉一夏 洁白无瑕

Erosluvu 发表于 2024-7-4 21:01

[吐槽]BTF就是好!

幽幽子 发表于 2024-7-5 08:04

炎夏 发表于 2024-7-4 12:22
好清凉的一套,感觉还可以再加几把扇子把空位填满视觉效果更好

确实,其实可以装个副屏。不过反正不是我用…

幽幽子 发表于 2024-7-5 08:04

Erosluvu 发表于 2024-7-4 21:01
BTF就是好!

表情不虔诚!

wildbear 发表于 2024-7-5 15:03

这么多年,唯一用坏过的内存就是光威

zlnew 发表于 2024-7-5 18:00

BTF真是太整洁了

gylj7058 发表于 2024-7-6 06:56

五千多升个级也还算值得

幽幽子 发表于 2024-7-6 11:21

wildbear 发表于 2024-7-5 15:03
这么多年,唯一用坏过的内存就是光威

情况类似,但我是十铨。

王骞 发表于 2024-7-6 11:23

海景房对走线要求很高,,楼主做到了。。

幽幽子 发表于 2024-7-9 08:54

王骞 发表于 2024-7-6 11:23
海景房对走线要求很高,,楼主做到了。。

这要是机王的机器,高低弄个屏幕挡一下了,不能露线

876568727 发表于 2025-2-28 22:35

幽幽子 发表于 2024-7-3 13:50
是的,应该想个办法给不准备装风扇的人遮挡一下。现在这样下进上出我觉得已经足够合理。 ...

如果不上定制线和线卡 那侧风扇应该装上,不说风道的事情,就为了遮一下走线会更好看

y4122013 发表于 2025-3-6 16:23

这个机箱我觉得不错。合适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XT523View+TX B760 BTF+TX 4070 BTF背插ATX方案装机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