彦彬Trent 发表于 2024-8-5 01:36

毒镜像场解禁Vol.1——福伦达58mm F1.4 SL II on GFX50S II

本帖最后由 彦彬Trent 于 2024-8-5 01:38 编辑

随着4433中画幅价格的逐年走低,GFX系统终成为器材党们的第一台中画幅,然而早期由于原厂镜头的高价格,也使得不少吃螃蟹的先辈们走上选择转接全画幅镜头之路,从而摸索出了一个具有相当趣味的玩法——全画幅镜头像场的探索,以及同样的镜头在全画幅与4433上的不同表现;有人质疑,4433残废也能算中画幅?正儿八经的中画幅都是那些6*6、6*7等等,话虽这么说,但重要的是,只有4433画幅才能让你享受和探秘全画幅镜头,如果GFX是6*6、6*7之类的画幅,那么几乎90%的全幅镜头都将被淘汰,仅有少量中长焦镜头能够覆盖这么大的像场;自去年收入GFX50S2以来,又陆陆续续入了8个从广角至中长焦的全幅镜头为其所用,不得不说这又是一个大坑,本想一篇把所有镜头讲完,但受限于篇幅长度,还是一篇一支镜头讲吧,今天的主角:
Voigtländer 58mm F1.4 SL II


其实它发布于2016年,简单聊聊这个镜头的故事,根据查阅的资料,该镜头的前身是东京光学58/1.4凤凰瞳确善能在获取了专利许可后复刻了该镜头

从左到右,东光凤凰瞳58/1.4原版、初代福伦达复刻版58/1.4、第二代复刻版58/1.4


据了解光学结构并无明显变化,经典的Planar双高斯结构我没能在福伦达官网找到该镜头的MTF曲线图,不过根据我的使用经验,它的30线高度应该是介于0.4-0.5这个水平上下,妥妥玄学头,
直至第三代的复刻版,为尼康auto卡口时代外观,橙红色镀膜,很是亮骚,

复刻版均为尼康F卡口,具备AI-S功能,可以用在尼康机械胶片机上,

对焦行程非常长,图中0.45m至无限远的距离,估计得有270度,光圈整档步进,这个跟尼康一样老实人...在4433上乘以0.787的画幅转换系数得到约46mm等效F1.1的规格,当然F1.1是等效虚化,进光量依然是F1.4,整个对焦范围内像场覆盖度良好,没有黑角,但暗角肯定是有的,可以轻松在LR的镜头校正里处理,边缘画质衰减程度相比60-70年代镜头要好太多,
最近对焦距离0.45米结合等效46mm视角,特写拍摄力在一众转接标头里算还过得去,
原厂遮光罩为金属圆筒形且价格昂贵,翻出来个55mm方形遮光罩利用55-52mm滤镜转换器给它强行安上去了,天衣无缝,其实合适的方形遮光罩都很容易买到的;
在样片开篇之前,先来讲讲全画幅转接4433画幅基本理论知识,以下篇幅转载于无忌作者菲林鱼的4433画幅映像集

全幅镜的实际成像圈是一个完整的圆,当成像圈覆盖大于感光元件,就是完整覆盖无暗角;如果成像圈覆盖小于感光元件,就出现暗角了。很多全幅镜从全幅到4433画幅这1.7倍的跨度,就会出现暗角,尤其是50mm以下的镜头。

把镜头本身成像圈剖析,还可以分出三个区块,从里到外称之为:核心像场、有效像场、完整像圈
1.核心像场内,光圈全开的情况下,焦外光斑是成圆形的,这部分区域焦内的成像也是最好的
2.有效像场内,光圈全开的情况下,焦外光斑开始被压扁成椭圆形,越靠近外周压的越扁,会略带旋转形成一个旋涡状,这部分区域焦内的成像只能说还能勉强看的清
3.镜头完整像圈挖掉核心和有效两块像场以后剩下的这一圈,焦外光斑也好,焦内成像也好都已经变成梭子形状放射往外发散了
关于4433画幅暗角问题:
暗角只是一个统称,按照不同的原因还可以细分为以下几种情况,需要区别对待:
1.前口遮光罩或者UV等遮挡所引起的死暗角,因为画幅增大,0.787系数一乘,有的中焦镜头变成标头了,再沿用原来的中焦长度的遮光罩上4433画幅拍摄就可能引起遮挡,广角更是如此,所以要重新选择合适的遮光罩;UV和滤镜压圈也会造成类似的情况,需要排除法来排除。这一类暗角是可以用正确的方法来解决的。
2.尾口口径太小引起的遮挡,这一类大多出现在L39、M口一类中长焦镜头上,因为中长焦镜头镜组相对靠前,碰上L39这类小尾巴就容易引起遮挡。M42也不是万无一失,100mm以下基本上尾口水管够粗,上到100mm焦段的镜头,就会出现四角失光的情况,原因就是M42尾口有点遮挡了,所以100mm以上镜头上4433尽量改M52或者M58螺纹,再转接机身。
3.光圈全开下四角失光,其实镜头本身就具有“晕影”这个问题,这是设计上的缺陷,中心比四角会亮一些,随着光圈缩小这个问题就基本解决了。这个晕影问题全幅上使用也会有,只是4433画幅更大,把这个问题放大了。后期各类软件里也可以拉一下暗角来解决晕影这个问题。
4.暗角出现的时机:普通镜头就看无限远时有没有暗角或者严重的失光,因为此时镜头在感光元件上的投影面积最小,最容易出现暗角。但是不同结构的镜头随着光圈的变化,暗角也会发生变化,有的是光圈全开的时候暗角或者失光最明显(主要是晕影导致),少数是光圈缩到很小开始出现暗角。还有一种特殊情况会出现暗角大部分发生在微距镜头上,当微距状态下,镜组离尾口是相距很远的,这段距离会导致光路被镜头尾口遮挡,产生暗角,这类情况只会在微距情况下发生,普通距离内不会出现。
Total:排除了前口、后口、晕影、微距遮挡等因素后,还有死暗角,那就是真正的像场不够所导致的暗角了,这就基本没辙了,撤退吧。
关于像场大小的大致规律:
1.      同焦段镜片结构简单的像场>结构复杂的(比如50mm天塞结构的镜头肯定像场大于50mm 四组六片双高斯的镜头)
2.      焦段越长,像场越大;
3.      光圈越大,像场越小(比如50 1.2的像场就小于50 1.4)
知道规律,大概就可以推算什么样的镜头可以上4433画幅来耍。一般三片cooke或者天塞结构的镜头,50mm起就可以完美覆盖;4组六片双高斯镜头,58mm f2起就可以完美覆盖;55mm f1.4起就可以完美覆盖;60-63mm f1.2起就可以完美覆盖:75mm起,不论什么结构的镜头和光圈大小,基本都完美覆盖。75-90mm之间的镜头大部分可以覆盖4433-645之间,K75这种甚至可以覆盖66-67,90-105之间可以覆盖到645-67之间,有的甚至69、45,视不同结构来定。
样片环节.

我个人觉得第三代凤凰瞳还是有一些老镜玄学的味道,焦外并不像现代牛头那样单纯的奶化,而是有一丢丢油画的感觉

0.8米内近摄画质有衰减,故此类静物拍摄收到F2.8,景深和画质都有保证了,即使是F2.8景深依然很浅,毕竟在4433上相同景别比全幅要离被摄主体更近;

色散肯定是有的,但我个人从来对这些东西不敏感;

弱光环境下的焦外成像也不俗

去撸猫馆试镜数毛,0.8米开外只要对上焦其实算是能数毛的,虽然是手动对焦,峰值提示真的是伟大发明,个人经验是强度设置为低,中近距离只要焦点亮了基本八九不离十,甚至都不用放大,对焦难度比起老胶片机的裂像屏要容易太多,而远距离则需要多练练判断力,因景深变大峰值提示范围也变大了,通常并非亮了就中焦,而是整个被摄体亮了或者最亮的时候才算对准,逆光情况下一般才需要放大对焦,因为峰值此时是不明显的;

手动对焦+峰值提示熟练之后,除了动态目标无法精准抓拍外,静止目标的拍摄效率我觉得并不差,虽然肯定不会是张张精准,但玩器材本身就不能有任何包袱,这算是技能的一种,解锁它,玩任何年代的老镜都从容不迫,在GFX上似乎又体验到了老机械胶片机手拧慢慢对焦的拍摄感觉,节奏明显变慢的结果就是拍摄过程严谨了很多,也更多思考,出片率提高了不少,
科技越进步,人就越废物,我有体会到;


人像这块儿要试的镜头还有好几支,暂时就拿男性朋友来试刀,以后有新作就直接发照片栏,不得不说,富士胶片模拟还是有点东西的,即使是RAW也可选择在LR里套用NC滤镜,然后调整下细节,拉下曲线就出片了,颜色几乎不用动...

最后简单说说为什么选择GFX50S2在购入之前做过很多对比,也考虑过哈苏X1D2,但全系没有机械快门直接PASS因为依赖镜间快门,玩转接只能电子快门,果冻效应直接无解
去线下试了GFX100、100S、50R
GFX50R虽然有着不俗的外观,但操控实在较反人类,没有机身防抖,快门时滞大的要命GFX100方块机过大过重,100S看似不错,相位对焦、机身防抖、体积重量合适,无奈均超预算只剩GFX50S2,5000万像素完全够用,对老镜已有足够压力,宽容度够强大,实测高感表现也不差机身防抖、握持舒适、可自定义的按键,考虑到我的转接基本以手动老镜为主,也不需要相位对焦和1亿像素最终GFX50S2为最优解,价格也相对合适;

最后的最后,老镜上4433再MF,确实不是每个人玩得转没耐心、手残党,谨慎对待转接党对AF有要求的,直接100S或100S2,Fringer转接环,全套佳能EF红圈定焦是最优解
画质党直接选择原厂
部分朋友可能会想,都上中画幅了,干嘛去碰那些渣画质老镜我个人觉得,画质服务于题材,而并不是所有题材都依赖画质
除了风光和建筑,就人像、扫街而言,我觉得氛围重要性远大于画质事实上中画幅更大的意义在于透视形变更小的透视空间关系,文字较难描述这种视觉具象的东西就好比50mm在GFX上变40mm变广了但又不像全幅上有形变用同一支镜头在全幅和4433上玩上几个月,你就会明白的。

NEMOSUN 发表于 2024-8-5 09:32

我用gfx转接leica R50/2 也挺毒的

nApoleon 发表于 2024-8-5 22:09

如果没有刻意拉暗角,那这个头转接中画幅是少有50mm焦段里天生就非常适合的了.

jiyang1018 发表于 2024-8-6 00:15

暗角很小,有必要应该能调回来,但是感觉这个必要并不大。

炎夏 发表于 2024-8-6 00:23

还得是你们会拍的拍出来的好看,有时候想学,但又不知道何从下手...

xuran007 发表于 2024-8-6 08:10

哈哈,我就是手持EF镜头,然后入了100s把老镜头都盘活了。 挂个EF40饼扫街不要太香

sexbond 发表于 2024-8-6 08:38

颜色确实漂亮

icefish7 发表于 2024-8-6 08:43

大佬设备好多啊

Autobahn 发表于 2024-8-6 08:51

真好看啊

xin851209 发表于 2024-8-6 08:52

想买哈苏的4433   徕卡黄斑对老头儿来说越来越不友好了[生病]

tctctc 发表于 2024-8-6 09:00

我在新浪 好像关注过这个头像的一位摄影博主 讲的是佳能镜头 后来很久不登录新浪 用不了了

carsonblanca 发表于 2024-8-6 09:59

顺带还科普了一波,学习了!

梵谷的左耳 发表于 2024-8-6 11:03

感谢分享,之前gfx大光圈用的fringer转接ef卡口,镜头都又大又重,现在出掉转接环,回归原厂,大光圈头准备接入手动福伦达之类的135镜头,没有ef卡扣的限制可玩性高了跟多,之前看b站 vm40 1.2好像也不错 期待后续分享

leafcs 发表于 2024-8-6 11:27

玩玄学焦外的都会上升到玩机身,果然是真的,还好,我忍住了[狂笑]

刀心之水 发表于 2024-8-6 11:36

本帖最后由 刀心之水 于 2024-8-6 11:47 编辑

双高斯50标头里,如果加入额外镜头带有一点反望远设计思路的,镜头像场也会变大,据说蔡司凹玉和福伦达septon都可以完美覆盖。

最后一段总结很认同,更大画幅的所谓“空间感”不是靠浅景深而是透视空间关系改变带来的。

我也喜欢玩转接,目前都是转到SL无反上,有机会也试试转4433来玩[偷笑](最近很爱转接放大头,素质真是相当高,可以直接当微距头来用)

彦彬Trent 发表于 2024-8-6 11:39

nApoleon 发表于 2024-8-5 22:09
如果没有刻意拉暗角,那这个头转接中画幅是少有50mm焦段里天生就非常适合的了. ...

emmm我确实不同程度校正了暗角,当然黑角是没有的,要说标头转4433其实还有很多人转图丽opera 50 1.4佳能口,有画质、有AF、覆盖良好,也有转尼康58G,覆盖也不错

彦彬Trent 发表于 2024-8-6 11:49

梵谷的左耳 发表于 2024-8-6 11:03
感谢分享,之前gfx大光圈用的fringer转接ef卡口,镜头都又大又重,现在出掉转接环,回归原厂,大光圈头准备 ...

40 1.2能不能覆盖4433比较难说,而且还是M卡口,法兰距短、后口小,最好某书上搜搜看有没有样片,

福伦达倒是有几款75mm镜头倒是不错~都覆盖的,75/1.5、75/1.9

彦彬Trent 发表于 2024-8-6 11:50

炎夏 发表于 2024-8-6 00:23
还得是你们会拍的拍出来的好看,有时候想学,但又不知道何从下手...

那可以从,一机一镜开始[傻笑]

彦彬Trent 发表于 2024-8-6 11:51

jiyang1018 发表于 2024-8-6 00:15
暗角很小,有必要应该能调回来,但是感觉这个必要并不大。

视情况而定,一般远景类的要校正一下,中近景适当暗角更有氛围

彦彬Trent 发表于 2024-8-6 12:03

刀心之水 发表于 2024-8-6 11:36
双高斯50标头里,如果加入额外镜头带有一点反望远设计思路的,镜头像场也会变大,据说蔡司凹玉和福伦达sept ...

哈哈,入4433就是为的这个特别的透视空间关系,转接有趣是因为有点像开盲盒,是宝藏还是坑需要自己探索,原厂镜头其实也就那样,看个评测全都知道了[傻笑]

Wolverine 发表于 2024-8-6 12:28

感谢分享狠货!

wangtd 发表于 2024-8-6 20:55

我用100s2机身转尼康AF58/1.4和105/1.4无暗角很好用,省了原厂头……

彦彬Trent 发表于 2024-8-6 22:30

wangtd 发表于 2024-8-6 20:55
我用100s2机身转尼康AF58/1.4和105/1.4无暗角很好用,省了原厂头……

这俩不错,覆盖的都很好~105/1.4绝好

wangtd 发表于 2024-8-6 22:43

彦彬Trent 发表于 2024-8-6 22:30
这俩不错,覆盖的都很好~105/1.4绝好

谢了,我也试过,就因它入了富士

彦彬Trent 发表于 2024-8-6 23:31

wangtd 发表于 2024-8-6 22:43
谢了,我也试过,就因它入了富士

用的哪个转接环Fringer还是平工坊2代?在100S2上对焦体验如何

wangtd 发表于 2024-8-7 12:34

彦彬Trent 发表于 2024-8-6 23:31
用的哪个转接环Fringer还是平工坊2代?在100S2上对焦体验如何

用前一个环对焦很好,转适马50-500慢一些但很准。就不用原厂55,110,500哈哈

Sona911 发表于 2024-8-7 15:23

楼主的知识渊博,拍照技术非常了得,大神,大师,必须点赞!

zmhmask 发表于 2024-8-7 16:33

手动头能拍成这样。已经很好了。

彦彬Trent 发表于 2024-8-7 19:13

Sona911 发表于 2024-8-7 15:23
楼主的知识渊博,拍照技术非常了得,大神,大师,必须点赞!

见笑了,知识也是入坑4433时做了很多功课顺便搬运给大家参考的

彦彬Trent 发表于 2024-8-7 19:14

zmhmask 发表于 2024-8-7 16:33
手动头能拍成这样。已经很好了。

正所谓扬长避短嘛,拍不了动态的就不拍,只拍静态的一般只要静下心来练习,都能出片的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毒镜像场解禁Vol.1——福伦达58mm F1.4 SL II on GFX50S I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