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U测评应该包含功耗性能曲线,仅测试功耗峰值性能有失偏颇
本帖最后由 BetaHT 于 2024-8-22 10:44 编辑有这个看法,主要是觉得现在的CPU发展被峰值功耗的理论跑分绑架了。
我长时间记录cpu package功耗曲线发现,即便是高负载,很多时候都离功耗墙很远。至于游戏,一般就跑到120W,顶天了170W。
所以,测评如果只展示峰值功耗下的理论测试成绩,那就是没能完整展现CPU实际使用时的预期性能表现。
当然,作为DIYer,知道250W功耗的成绩也没什么,而且不还有游戏帧率测试么。问题在于游戏跑分项目多差异大,比较不那么直观,而目标功耗下的理论跑分更具有明确的比较意义。
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展示各个功耗区段下的性能,即功耗性能曲线。
当然,对于做测评的人来讲,工作量上去了。但要较真,测试确实是要做很多工作的。
找了些为数不多的结果,例如搜索13900k 7950x power scaling。性能功耗曲线所展示出来的CPU能力全貌,信息量更大,而且与仅看峰值是有认识上的差异的。
比如会发现,游戏不需要太高CPU功耗,如果经常玩游戏,偶尔生产,那风冷就够了,冷又静它不好吗。
https://www.anandtech.com/show/17641/lighter-touch-cpu-power-scaling-13900k-7950x/
更具有意义的是,如果圈子认知有所变化,是不是也能倒逼I和A两家别再往生产大电炉却提升微乎其微的路上去走呢。
类似的还有小核刷分的问题。这眼瞅着两家全在走刷分路线了。。。
同意
但原链接里的139k是怎么在253w stock下跑到4w分的,本坛评测室的3w6表示不服[偷笑]
https://static.chiphell.com/portal/202210/21/122212r5tt61x058c6hvm8.png nekotheo 发表于 2024-8-22 10:50
同意
但原链接里的139k是怎么在253w stock下跑到4w分的,本坛评测室的3w6表示不服
我猜链接中的stock大概指的就是auto吧。 BetaHT 发表于 2024-8-22 10:57
我猜链接中的stock大概指的就是auto吧。
嗯,估计是这样 功耗不在乎,建议加入同散热,同策略,同温度对比,在静音 功耗 性能里面我最不看重功耗[偷笑] 炼金术士 发表于 2024-8-22 11:02
功耗不在乎,建议加入同散热,同策略,同温度对比,在静音 功耗 性能里面我最不看重功耗 ...
这就是实际体验和目前测评数据的无解差异 我只想看无功耗限制下的性能,放开了跑才能体现出真实的性能[偷笑]
现代处理器本来就是动态负载,不去刻意锁压锁频低负载下就是低功耗的。
而峰值功耗用于电源和散热的参考,有更大的意义。 本帖最后由 BetaHT 于 2024-8-22 12:13 编辑
af_x_if 发表于 2024-8-22 11:36
现代处理器本来就是动态负载,不去刻意锁压锁频低负载下就是低功耗的。
而峰值功耗用于电源和散热的参考, ...
即便作为电源和散热参考,“峰值”也没有实际意义。因为99%的时间跑不到。
顺便一说,这里的“峰值”其实不是常说用于参考的峰值。所谓峰值,是指跑一个实际程序时的最高功耗。而不是厂商给CPU标了一个功耗,称为最高功耗,那它就真能跑的到这个功耗。这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它跑不到。
如果绝大多时间用不到,那为什么不把功耗墙电压墙之类就设在这个位置就好了呢?
所以要想知道一个CPU的真实能力,建议应该要在测评时放出完整的功耗性能曲线图。再给出跑一些高负载时的实际功耗。
某些评测是会有的,比如LTT和GN的cpu首发视频评测里通常都会贴出选择一些游戏游玩时的功耗-时间曲线 不要大电炉为啥不用ARM 这个赞同,就像这代zen5的性能,对比上一代zen4,你会发现上一代性能提升这么大是因为amd也堆功耗。导致这一代zen5看上去提升不大。 “实际使用体验看能效比,看性能功耗曲线”这个思想在手机CPU评测中目前还是比较被玩家所接受的。只能说希望笔电/台式机用户能慢慢转变思想吧,在这两个领域现在还是有很多人只关注绝对性能不关注功耗的。
我个人就只选用高能效比的产品。。7950X,40系显卡,6800H,Snapdragon 8 Gen2等等,用起来省心、凉快、静音。 台式机CPU体质不同,电压差异太大了,画这种曲线很容易被说“为什么你XX频率要XX伏电压,我的只需要XX伏电压”吧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