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态发布原厂PSSD移动固态硬盘 天枢大师管理软件
本帖最后由 uxuey 于 2024-9-20 23:48 编辑新品 致态(ZhiTai)长江存储 2TB Type-c USB 3.2 移动固态硬盘(PSSD)灵·先锋版
多款软件发布 PCIE固态集成 不在单独区分
新发布的管理软件UI更加好看了 同时发布新固件ZTA22005
致态真的越来越好了 早点出这个PSSD 我就不买之前1T的闪存盘了
Xtacking4.0 162层 X4 9060已发布 坐等X4 9070 276层?发布 本帖最后由 uxuey 于 2024-9-21 10:09 编辑
致态灵·先锋版隔壁PCEVA的性能测试
20G说实话有点抽象,都这个点了不如来一发USB4 叶子烟 发表于 2024-9-20 23:56
20G说实话有点抽象,都这个点了不如来一发USB4
雷电4成本太高了 拥有雷电4的主板少之又少而且消费者不一定买账 20G最合适了 uxuey 发表于 2024-9-20 23:59
雷电4成本太高了 拥有雷电4的主板少之又少而且消费者不一定买账 20G最合适了 ...
有20G的主板更少啊。 uxuey 发表于 2024-9-20 23:39
致态真的越来越好了 早点出这个PSSD 我就不买之前1T的闪存盘了
Xtacking4.0 162层 X4 9060已发布 坐等X4 9 ...
X4换了国产替代的生产设备,工艺落后一些,所以层数降低了...... pdvc 发表于 2024-9-21 00:31
X4换了国产替代的生产设备,工艺落后一些,所以层数降低了......
你误会了吧 X3 9060只有128层 X3 9070才是232层
同理 X4 9060是160层 X4 9070 预计276层 pdvc 发表于 2024-9-21 00:31
X4换了国产替代的生产设备,工艺落后一些,所以层数降低了......
X4-9060相比上一代X3-9060是提升了层数128L→160
X3-9070是232L,它的下一代X4-9070还没有出现 本帖最后由 uxuey 于 2024-9-21 01:08 编辑
KazamiKazuki 发表于 2024-9-21 00:56
X4-9060相比上一代X3-9060是提升了层数128L→160
X3-9070是232L,它的下一代X4-9070还没有出现 ...
参考美光 估计就是276 毕竟同技术路线
现在颗粒问题不大应该 主要瓶颈应该在主控上 uxuey 发表于 2024-9-21 00:53
你误会了吧 X3 9060只有128层 X3 9070才是232层
同理 X4 9060是160层 X4 9070 预计276层 ...
新闻这么说的,来源:https://www.bloomberg.com/news/articles/2024-09-18/ymtc-advances-chip-tech-with-chinese-tools-techinsights-says
TechInsights 最新研究显示,中国长江存储在用国产替代方案取代外国芯片制造技术方面取得了进展,其最新的存储产品现已可与全球市场领导者相媲美。长江存储正在使用来自中微半导体设备、北方华创、拓荆科技的设备。这家总部位于武汉的公司最近升级了其“Xtacking”技术,该技术将存储单元分层堆叠,使其 NAND 芯片性能与行业领导者的最佳产品相媲美。采用长江存储 Xtacking 4.0 技术制造的新芯片实际上比采用上一代技术制造的232层芯片少了70层。这是因为最新制造方法由于使用中国工具而导致生产良率较低,长江存储被迫降低规格。 pdvc 发表于 2024-9-21 01:28
新闻这么说的,来源:https://www.bloomberg.com/news/articles/2024-09-18/ymtc-advances-chip-tech-wit ...
应该媒体拿 X3 9070去对比X4 9060了 肯定不对 本帖最后由 pdvc 于 2024-9-21 01:34 编辑
uxuey 发表于 2024-9-21 01:30
应该媒体拿 X3 9070去对比X4 9060了 肯定不对
博彭社引述的techinsights,专业媒体了。
大概X4工艺换了一些国产替代设备以后,9070良率比较低,所以没大规模量产,等后期磨合改进吧。 这个固态硬盘管理软件用win11自带杀软扫描居然报木马。。。[生病] pdvc 发表于 2024-9-21 01:33
博彭社引述的techinsights,专业媒体了。
大概X4工艺换了一些国产替代设备以后,9070良率比较低,所以没 ...
如果是真的那是好事,表示国产设备能用了,解决了0-1,1-10就是时间问题了,然后咱们的效率😄 PCEVA转来的? 本帖最后由 uxuey 于 2024-9-21 10:10 编辑
bear7510 发表于 2024-9-21 09:14
PCEVA转来的?
嗯 性能测试是PCEVA的 叶子烟 发表于 2024-9-20 23:56
20G说实话有点抽象,都这个点了不如来一发USB4
这些原厂好像还真没有搞usb4移动硬盘的(除了闪迪出的那个死贵的) lamda05 发表于 2024-9-21 10:53
这些原厂好像还真没有搞usb4移动硬盘的(除了闪迪出的那个死贵的)
因为usb4的速度会让移动硬盘巨烫 pdvc 发表于 2024-9-21 01:33
博彭社引述的techinsights,专业媒体了。
大概X4工艺换了一些国产替代设备以后,9070良率比较低,所以没 ...
techinsights看看拆解就好了,这种推断都只是猜测,他们并不了解实际情况 uxuey 发表于 2024-9-21 01:02
参考美光 估计就是276 毕竟同技术路线
现在颗粒问题不大应该 主要瓶颈应该在主控上 ...
目前看起来比276少一点。长江和美光技术上还是有差别的,232L这代看似相似,其实细节上差异很大。 本帖最后由 lyys 于 2024-9-21 13:34 编辑
m2接口的除了7000没有买,其他全买过了[狂笑]
目前只有5000出现0e后京东换新回来。 khgdxee 发表于 2024-9-21 11:07
因为usb4的速度会让移动硬盘巨烫
确实——我这边的USB4硬盘盒只能让我我怀念起童年,那时的移动硬盘只有40g,而且会发出发动机一样的轰鸣。 不知道后继能支持mac和ios系统吗..支持的话.直接用iphone 做外置硬盘了. ooff22 发表于 2024-9-21 19:25
不知道后继能支持mac和ios系统吗..支持的话.直接用iphone 做外置硬盘了.
全部支持
叶子烟 发表于 2024-9-20 23:56
20G说实话有点抽象,都这个点了不如来一发USB4
成本问题吧,20g都是直接一颗u盘主控,40g都是pcie硬盘+转接的方案。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