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人发?又一张非常有意思,且设计难度极高的主板出现了
本帖最后由 sinopart 于 2024-10-28 20:49 编辑Maxsun iCraft Z890 ITX WIFI
售价1699
3x M.2(正面一张,背面两张,不夹汉堡);
4x SFF-8654;
WIFI7,USB4x2,5GbE。
今年见不到了,明年上市。
意思是一个从前面插入,还有俩个从后面插入一起上? Kage 发表于 2024-10-28 20:43
意思是一个从前面插入,还有俩个从后面插入一起上?
是的,前面一个入口,后面两入口[恶魔] 超级nas板 我严重怀疑2楼3楼在开车[困惑] CPU拉成这样 主板就一个插线板而已玩出花也没啥意思 据说是某nas厂定制的后来价钱谈崩了自己缝缝补补弄出来了?[恶魔] tim6252 发表于 2024-10-28 20:48
CPU拉成这样 主板就一个插线板而已玩出花也没啥意思
看你之前在吐槽大小核心跑到小核心的问题,是否试过这个方法
下个PowerSettings Explorer 就可以把电源管理里的隐藏选项解了,不需要注册表
https://www.mediafire.com/file/wt37sbsejk7iepm/PowerSetting**plorer.zip
然后在控制面板的电源管理里,把”异类线程调度策略“和”异类短线程调度策略“都改成”优先高性能处理器“
正常来说,调度就不会优先跑到小核心上去了,切换窗口也没关系。
这个问题论讨过非常多次。希望有用。
这次主板就支持一代,有必要这么认真吗?? 这就对了
以后ITX就是这样,主板上只有CAMM,一个显卡槽,一个CPU槽,最多俩NVME
剩下的什么SATA,多个NVME,PCIE,一律用8654也好,8611也罢通通拉出去
这才是ITX的真滴 铭瑄现在真可以啊,有点产品力 momoka 发表于 2024-10-28 21:08
看你之前在吐槽大小核心跑到小核心的问题,是否试过这个方法
下个PowerSettings Explorer 就可以把电源 ...
这个应该绝对OK
这带宽共享的吧,我觉得没有这么多pcie通道 momoka 发表于 2024-10-28 21:08
看你之前在吐槽大小核心跑到小核心的问题,是否试过这个方法
下个PowerSettings Explorer 就可以把电源 ...
这个问题挺复杂的 我工作上所说的窗口切换 是在同一个软件里不同模块进行的(maya里的实时工作窗口和渲染窗口) ,2种情况 我需要渲染窗口里全用大核的时候,实时预览窗口里用小核。有时又需要后者全用大核而 渲染模块窗口用全小核。。。 我是不相信有什么win系统调度能深入搞定这个需求的同理还有houdini里面 渲染模块窗口和动力学模拟窗口互相的动态调用。 因为这些窗口切换并不是不同应用之间的那种是同一个应用内部的模块 tim6252 发表于 2024-10-28 22:30
这个问题挺复杂的 我工作上所说的窗口切换 是在同一个软件里不同模块进行的(maya里的实时工作窗口和渲 ...
为啥要搞这么麻烦。 本帖最后由 tim6252 于 2024-10-28 22:34 编辑
momoka 发表于 2024-10-28 22:32
为啥要搞这么麻烦。
。。。这是我这行 非常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工作流啊。。 这不是我个人搞特殊。。。。其他还有很多专业软件的环境根本不是普通打游戏的调度这么简单
所以我的观点是PC平台上应用的环境 远比 手机安卓上复杂的多手机上99%的用户甚至都不会app双开和分屏来使用现在越狱系统的也基本没有 使用环境十分简单 所以手机SOC的大中小核调度其实挺好做优化的 hhu88 发表于 2024-10-28 20:45
我严重怀疑2楼3楼在开车
不用怀疑,就是[傻笑] tim6252 发表于 2024-10-28 22:32
。。。这是我这行 非常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工作流啊。。 这不是我个人搞特殊。。。。其他还有很多专业软 ...
如果直接全大核没问题就直接全大核心。工作用怎么不操心怎么来。 正好利用ultra200的低功耗特性一直不关机,本地创作+家用服务器两用
与其说离谱不如说合理 就是可以接七个nvme呗 ONEChoy 发表于 2024-10-28 23:12
君不见fcpx@macos会多窗口调度紊乱?(非专业瞎杠ing 有专玩片子的老手可以来补充下 达芬奇/pr/剪映/etc) ...
比较老牌的专业软件 底层架构 很多年都不会变的 没办法的想工作就只能人去适应它它才不会因为最近出些什么大小核来适应呢 maya目前最大的变化也只在于渲染负载逐渐转移到GPU那边去了 本帖最后由 tim6252 于 2024-10-28 23:43 编辑
momoka 发表于 2024-10-28 22:37
如果直接全大核没问题就直接全大核心。工作用怎么不操心怎么来。
恩 目前走CPU渲染的话线程撕裂者最好我正在经历渲染工作逐渐转到GPU上去了 除了少数对精度要求很高的材质或光照环境还是需要CPU跑一下 其他的大部分一张4070级别的够用了 以后只需要买个8个大核的CPU(目前考虑9800X3D or 降价后的7800X3D)跑跑日常应用或者是游戏(偶尔还有网游)了(多核能力就彻底脱钩了) tim6252 发表于 2024-10-28 23:40
恩 目前走CPU渲染的话线程撕裂者最好我正在经历渲染工作逐渐转到GPU上去了 除了少数对精度要求很 ...
渲染方面本来就是GPU快。我参与项目都是实时渲染的,所以没这么多问题。 真不错、就差个2U12盘位短款nas机箱了 momoka 发表于 2024-10-28 23:44
渲染方面本来就是GPU快。我参与项目都是实时渲染的,所以没这么多问题。 ...
GPU是快,但GPU的快是以更低精度下更高的算力浮点实现的, 但是很多影视级的渲染需求里,大量的复杂材质(生物皮肤和肉/矿石/水面/玻璃,以及压力更大的动态粒子/流体/烟雾特效)GPU的精度是不能胜任的, 游戏里的那些特效其实都算不上真正的特效(因为本质还是靠虚拟的面片上贴动态透明贴图模拟的,可理解为一坨自动抠像后的gif,不具备真正的符合物理特性的微粒子碰撞和粘性),GPU目前支持的光线追踪也是大幅阉割的产物(影视级是真正从发光源经过非常多次反射到摄像机视角的,而NV的RT技术是从摄像机逆推的光线算法,且反弹似乎基本只有2次,因为多了算不动。。。)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