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到2个老家伙,迅猛龙3000
大扫除,既然翻到了,就拿出来通一下电吧再怎么说也是当年的梦想之一了
购买于2008年11月,一直用的WD74G挂了。
鉴于NT6对于磁盘压力的考虑,斥巨资搞了2块300g的迅猛龙
win7下小跑了个分
raid0
单盘1
单盘2
这玩意儿寻道只要7ms,普通7200rpm在12-15ms
所以用vista的爽快感是可感知的
但是后面被ssd降维打击了,11年就退休换了256G的M4和M2p 这个盘会吵吗? 本帖最后由 aibo 于 2025-1-1 14:00 编辑
BFG9K 发表于 2025-1-1 13:56
这个盘会吵吗?
非常安静
盘体是缩小的2.5寸 15mm的,不管是转速还是寻道,比一般7200的更轻
而且因为装在一个3.5寸盘的“散热器”上,温度也很低
从11年退休到现在,整整13年没通电了 之前用过两个74g的租raid0,用了一段时间,万转,发热量感人 学生时代和刚工作时候,也会觉得这种玩意好,无论性能,还是情绪价值。喜欢折腾sas啊,尤其那些15K的,觉得高大上。包括后面10K的猛禽和迅猛龙也觉得好。
当时转速,寻道时间和缓存啥的是很现实的参数。ssd是个破坏规则的东西,让差异对于家用只有跑分的差别了。所以现在能很平静的接受各种普通SSD。 aibo 发表于 2025-1-1 13:57
非常安静
盘体是缩小的2.5寸 15mm的,不管是转速还是寻道,比一般7200的更轻
那个散热器用高低不同的导热垫,装上u2硬盘,重获新生 现在看来就是寻道时间短,传输速度因为盘片密度低不如7200RPM的1TB普通盘。 以前搞到过两块,温度太高了,不适合家用 aibo 发表于 2025-1-1 13:57
非常安静
盘体是缩小的2.5寸 15mm的,不管是转速还是寻道,比一般7200的更轻
11年居然是13年前了[流泪] 本帖最后由 tengyun 于 2025-1-1 16:16 编辑
以前用过150G的猛禽。
声是挺大。 贵也是真贵。07年9月买的1800. 然后出保几天 G了。
寻道在家用机械是真的杠杠。 以前我也买过迅猛龙,有几代的,,,
第一代是3.5寸的,还有透明盖那种。。。第二代是2.5寸的安装在转换座上。。。 一开始一块猛禽WD1500ADFD被我用挂了,后来入了一块迅猛龙WD5000HHTZ。可惜很快SSD的时代到来了。 六块硬盘完好无损,支持一下
迅猛龙比自家黑盘要牛逼,毕竟15000转速,13年没通电放在SSD上数据早就清零了,也就机械磁盘有这个技术能力 照片多小才能上传? 曾经都很向往迅猛龙的盘· ·再之前还想着搞个SCSI卡回来再上SCSI硬盘上万转的 · 记得那时是IDE时代 ·· 机械时代sata无敌搬的存在,ssd来了之后被降维秒杀。。。
当年一代740GD的时候买不起
二代也只买了个360ADFD当系统盘用
印象深刻,一块去的哥们买了个500G的YS企业,跟我那个360ADFD一个价[偷笑] 可以用迅猛龙的架子 做U2盘的散热器 当年迅猛龙遇到SSD,有点自吸大V8遇到电车的感觉了 nekotheo 发表于 2025-1-2 09:04
当年迅猛龙遇到SSD,有点自吸大V8遇到电车的感觉了
比这个还夸张
自吸大V8最弱的起步也不会差电车太多,中高速更是可以一战。
就是费点油
SSD的4k读取,11年的m4大约在22MB/s,m2p在27MB/s
HDD强如迅猛龙,也不到1MB/s 这个是当年的神器。。。在SSD出来之前。。。不过一直没机会使用过 当年,家妻喜欢玩剑网3,时间还在08,09年公测附近,这游戏经常很卡,只要硬盘在加载,游戏就卡的不要不要。于是我在她机器上装了块我不记得是迅猛龙还是15K的sas,专门放游戏,和系统盘分开,整个卡顿减轻了非常多,我还把这个情况反馈给了游戏的引擎开发人员。后面ssd了这个情况就改善很多了。卡的问题转移到其他方面了,比如cpu和显卡等。 momoka 发表于 2025-1-1 14:36
学生时代和刚工作时候,也会觉得这种玩意好,无论性能,还是情绪价值。喜欢折腾sas啊,尤其那些15K的,觉得 ...
降维打击,和其它领域类似,杀死你的往往不是同类竞品,而是跨赛道的东西
就比如外卖对方便面行业的降维打击 现在企业级sata hdd同容量最外圈延迟也有接近的水平了吧,持续读写性能当然高得多[困惑] 当年用两个r0做系统盘。
也幸亏那时候的机箱都是铁疙瘩。
楼主出吗?想玩儿玩儿 时代的眼泪 这两个迅猛龙的架子可是宝贝,出吗?[傻笑] 当年esata配合外置盒里的迅猛龙,里面跑虚拟机,感觉超级丝滑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