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着gravel外衣的公路车 - 23款 BMC Roadmachine X 01
我的上一辆车是捷安特的TCR小太阳,TCR这辆车集合了轻,硬,操控好,颜值高各种优点,虽然是比较落后的圈刹外走线,但我给他升级电变之后非常满意,从来没想着换车,直到最近搬了家。搬到纽约以后发现这边的路况和国内完全没法比,大马路上坑坑洼洼,绿道更是和越野差不多了,于是就想着买一辆适合这种路况的新车,而不是把小太阳海运过来。看来看去还是gravel车合适,gravel在国内不怎么火真就是路太好的原因。
咱也不是啥有钱人,首选目标自然是能直邮的canyon,都加好购物车就剩付款了,某天偶然看到车店一辆bmc的车在打折而且完美符合我的需求,于是果断抛弃了canyon拿下这辆BMC。
这辆车的型号是BMC Roadmachine X 01, 大家可能更熟悉BMC的大组车型Teammachine,Roadmachine是BMC的耐力车型,相当于捷安特Defy或者闪电的Roubaix一样。
但这辆车和普通的Roadmachine不同在于把传统的Roadmachine的2x12s传动系统换成了Gravel系列的1x12s单盘套件。车胎也用上了34c的混合路面胎。让它看起来非常像一辆gravel bike但它的车架其实和roadmachine是一模一样的,并不是专门的gravel车架,所以这辆车相比真正的gravel其实更像是一辆偶尔走烂路的城市SUV,而不是真正的越野车。
从车店而非官网买车的好处是,车店会把车预装好再邮寄给我,到家以后简单拧几个螺丝就行了,这点和canyon是一样的。
一堆配件
这是干啥的?
这辆Roadmachine的外观说好听了是朴素,说白了就是毛坯,就简单的纯色低饱和蓝色车漆,点缀了小小的BMC logo。而且这个漆水看着还不咋地,比我之前骑的捷安特和闪电都差了不少。
BMC的气动设计上一向比较激进,在耐力架上也有不少气动设计的痕迹,棱角分明的异形前叉,后上叉也是这种已经非常通用的这种气动设计。
前轮和下管之间的巨大间距还是能一眼看出是耐力车架。
上管这里有个安装位,听说是用来装包的,有些碍眼,也不知道原装就没螺丝,还是车店搞丢了。
这代的Roadmachine还是外走线,什么跑长途需要方便维护都是鬼扯,否则为什么新款就改成全内走了。不过我对全内走倒是没什么执念,主要还是新款不打折啊。
这个车把倒是有点说法,加了一个很简单的避震,原理就是把立能以头管为轴上下移动一点点,这个各家都有自己的方案,具体感受后文细聊。
这个车把有个码表的安装套件,和崔克那个码表架系统是类似的,装起来是优雅一些,但码表架要单独买,价格不便宜。
第一次用sram的套件,这个force的手变手感还可以。
套件是SRAM的Force xplr 12速单盘套件,这个牙盘相比24速的那个force颜值实在差太多。
硕大的12速飞轮,这个飞轮要接近1000rmb,实在是坑人。
作为一个有gravel属性的车型,前后都配备了160的刹车。
轮组是bmc自家平平无奇的碳轮,感觉就是捷安特slr2那个档次的,不过原厂这个wtb轮胎还算不错,还是tubeless ready的。
车架本质上还是个公路车设计,32c基本上就是前叉的极限了,比真正的gravel车架动不动40+的胎宽还是差了不少。
D型坐管,有点理论上的减震能力
坐垫是Fizik Terra Argo X3,零售价100+美金的坐垫按说应该挺不错,但也许是坐惯了闪电power mimic,这个坐垫我坐着有点咯屁股,准备给它换掉。
这做工是不是太糙了一点。我大捷安特的入门车都比这个好啊。
骑行感受
这辆车的骑行感受和TCR非常的不一样,但我很难说这种不一样是什么带来的,我觉得可能轮胎是最主要的原因。
这个32C的混合路面轮胎,按sram的app计算胎压,前胎55psi,后胎60psi,虽然知道现在流行低胎压,但真没想到这么低,这个胎压的感觉就是轮胎缺气,很黏,蹬着费劲,不知道是不是心理原因,但各种科普都说低胎压滚阻低,还是选择相信吧。
当然好处也是明显的,低胎压走烂路能明显感觉到轮胎吃掉不少震动,而且抓地力提升巨大,以前骑tcr的时候稍微使劲刹车就能感觉后轮抱死后侧滑,而这辆车后轮160的碟片,从来没有打滑过。很久之前压弯侧滑摔过一次,从那之后有了阴影,每次压弯心里都毛毛的,换这辆车以后感觉自己又行了。
同时和多数耐力车型一样也包含了物理减震功能,这辆车在把立里集成了一个很简单的减震机构:把立可以小幅度的上下移动,依靠内部的2块橡胶来达成阻尼和回弹。出厂也自带了几个不同硬度的替换件。 实际效果嘛,确实有点用,过减速带的时候能明显感觉到减震触底然后回弹,对烂路颠簸的过滤确实有一点,但很难说是不是轮胎起的作用更大一些。不过摇车时车把的上下移动非常明显,我也不好车卸力算不算卸力,但如果是平路冲刺车把晃来晃去肯定是有影响的。
还有一个明显不同的就是单盘系统了,使用了44t的牙盘,搭配12速的飞轮。飞轮齿数分布如下
10,11,13,15,17,19,21,24,28,32,38,44T
我们拿很常见的闪电tarmac sl8做对比会更直观一些
Tarmac标准的牙盘为52/36和11-30t的ut飞轮齿数是 11-12-13-14-15-16-17-19-21-24-27-30T
齿比和对应速度换算如下
很明显,在55-30这个速度区间,单盘的一个档位UT会用三个档位覆盖,公路车爱好者普遍的平路巡航都在43-32km/h对应齿比3.4-2.6,能看到这个区间单盘SRAM只有3个档位,而UT则有9个。所以在这个区间骑还是影响挺大的。
我还没跟团骑过,单飞的时候我之前骑tcr的时候差不多就是32-35的样子比较舒服,但现在这辆车9档和8档之间正好是个巨大的断档,骑到在32+的速度会比较不舒服,不过我现在主要是通勤,路也比较烂,所以干脆放在7,8档之间,速度控制在30左右会更舒服一些。但对于巡航比我高的同学就会比较难受了。
低速的时候单盘SRAM就要绵密很多了,爬坡的话和双盘几乎没什么差别。不过我也不知道是我设置问题还是怎么回事,在上到1档之后,还是可以接着降档的,这时候链条会直接掉出飞轮,非常的弱智。回家路上有个接近20度的大破,每次换到1档爬这个坡都要小心翼翼的。
总的来说这辆车非常符合我的使用场景,gravel宽胎走纽约的烂路通勤非常舒服,周末去远点爬个山也够用,又还能兼顾一时兴起的gravel或者土路骑行需求。感觉非常像城市suv的定位,就是啥都能干,但又都干的不怎么好,可是如果做家里唯一一辆车又特别合适。 感谢分享!~ 低速限位螺丝没调好所以掉链了 架子蛮帅 adazheng 发表于 2025-2-2 16:19
低速限位螺丝没调好所以掉链了
之前没用过sram,禧玛诺的限位螺丝是调节最后一档链条的位置。 但sram这是个到最后一档之后还能再上一档,也就是他这个变速可以移动13档。 所以我觉得不是纤维螺丝的事。。 小太阳 当时太火了 想起来一首摇滚这么唱来着:我骑着单车带你去看夕阳. 新年快乐,感谢分享! 这种齿胎的滚阻本来就大,不是胎压的问题。
另外掉链肯定是没调好。 在山地方面trek和闪电做的很不错,gravel车型和古典耐力车型也是这两家投入的研发精力大,薅羊毛应该观望这两家的,售后在纽约也方便些。 zhysun 发表于 2025-2-3 11:41
之前没用过sram,禧玛诺的限位螺丝是调节最后一档链条的位置。 但sram这是个到最后一档之后还能再上一档 ...
调整L限位螺丝,导论对齐最大飞的时候接触上就行。 感谢分享! dukeiii 发表于 2025-2-3 21:42
调整L限位螺丝,导论对齐最大飞的时候接触上就行。
好的好的,我回头试试,感谢。 哈吉 发表于 2025-2-3 20:26
在山地方面trek和闪电做的很不错,gravel车型和古典耐力车型也是这两家投入的研发精力大,薅羊毛应该观望这 ...
是的,这两家本土品牌的折扣力度确实可以。当时着急骑车看到这个价格合适就下手了。 售后我还真不了解,这边维修保养价格我觉得还可以(对比汽车那离谱的维修价格)。 合适就是最好的,安全感提升 极品啊
这种真空胎50+胎压 已经很高了 gravel都是真空用 你这好像还是塞着内胎的。。。。 hcbeck 发表于 2025-2-6 10:15
这种真空胎50+胎压 已经很高了 gravel都是真空用 你这好像还是塞着内胎的。。。。 ...
是有内胎的,我之前的28c公路胎,按着推荐值打到80也感觉黏黏的,阻力比23c打100要大。 因为没有功率计,很难说是不是心理原因。 真空胎要真空用滚阻才低 塞着内胎肯定滚阻大 zhysun 发表于 2025-2-5 01:03
是的,这两家本土品牌的折扣力度确实可以。当时着急骑车看到这个价格合适就下手了。 售后我还真不了解, ...
售后保养价格合适那真是太棒了。一直担心这种手艺活的人工费要比修水电、换房顶那种师傅贵呢。 zhysun 发表于 2025-2-3 11:41
之前没用过sram,禧玛诺的限位螺丝是调节最后一档链条的位置。 但sram这是个到最后一档之后还能再上一档 ...
那你还不买个13速飞轮换上。。[吃惊] 同在NYC,熟悉的华盛顿大桥和绿道hhh。本来也是想把国内的sl7带过来,感受完路况以后选择了在这边入手一辆鲁贝。闪电价格如果不是打折季相比国内真的毫无优势。维养和手工相比国内实在太贵了。真羡慕可以通勤啊,我来了这边以后连停在路边去买瓶水都不敢...去年秋天在中央公园亲眼目睹了直接把人靠在路边车抢走的 hunter0773 发表于 2025-2-20 04:43
同在NYC,熟悉的华盛顿大桥和绿道hhh。本来也是想把国内的sl7带过来,感受完路况以后选择了在这边入手一辆 ...
我这周骑了3天,扎了2次胎,这路况也没谁了。 周末去买装备改真空胎了。。 感谢分享 bmc真的好看的不行啊!恭喜楼主喜提新车!
感觉国内bmc的代理实在太拉了,再加上bmc场队都没了,现在国内bmc越来越少见了orz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