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错峰行,大山深处的香菇之神|龙泉菇神庙
本帖最后由 TinkerCafe 于 2025-2-14 03:56 编辑其一.楔子/行程
赶在黑神话发售前去时思寺属实明智,仅隔一年已成会堵车的热门网红打卡点,
在去了众多古建和寺庙后,又开始选择困难症,
文旅发力看起来很棒的景点,在各类app中一旦切到实时便是人满为患,
之前丽水飞盘群认识一个龙泉摄影师,随即确认了一下,即使是过年和旅游旺季也少有游客。
衢州出发单程235km,其中高速210公里,山路25公里,途径沪昆高速、溧宁高速和长深高速
为了避开沪昆高速江西方向大堵车,回程改走福建方向的浦武高速,再由京台高速返回衢州,
多走了接近40公里(单程288km),高速一路畅通无阻,不堵车也少有大车
单看纸面参数感觉应该没有时思寺远,结果吃了大苦头,应该是目前开过最难的一条路,
25公里无中线山路,路面极窄,山崖在左侧一车宽,进山的路线全程视野盲区,且带坡多弯多,
好在柏油路况极好,且沿途没有田地也没有村庄和人家,全程就碰到两辆出山的本地车
↑衢州出发单程235km
↑哈哈摩托骑多,好久没开车
↑山崖在左侧,路面仅一车宽,全程视野盲区
其二.正文/菇神庙
菇神庙——中国香菇史上的特殊产物,国内独有的信奉现象,是菇民上山时在菇寮里供奉菇神、仪事的场所,
在菇山劳动每逢农历初一、十五都要虔诚祭拜。反映了特定历史时代菇民的信奉和心态。
按照文字记载,龙泉、庆元、景宁都有菇神庙存在,不过目前我查到的几座菇神庙分别是:
龙泉龙井村五显庙
龙泉下田村五显庙
龙泉地鹤山地鹤庙
庆元五大堡乡兰荒线西洋殿
↑图左,吴三公和刘基,拍摄于龙泉香菇博物馆
↑五显大帝,拍摄于龙泉香菇博物馆
↑五显灵官南方供奉最广泛的神道
传说中大帝爷五兄弟过年,五兄弟用斧头把自家后山上的杂木砍掉,
并用刀在每根树上乱砍,兄弟们看到这些被砍得乱七八糟的树木,谁知,到了冬天,满山的杂木长出了白花花的菇,
五兄弟把这些菇拿到家中煮起来吃了。一入嘴,滑溜溜,香喷喷,十分可口!“如此美味佳肴,就叫它香菇吧!”
自此,兄弟五人爱上了香菇的味道,开始做起了香菇,后来还把技艺传授给了村民们。就这样,华夏大地又增添了一道营养丰富的美味。
五显灵官左侧供奉的便是菇民独有的吴三公和刘伯温二人,
吴煜(1130-1209)出生于丽水庆元百山祖龙岩村,宋代研究蕈菌的科学家,在烧炭和采集野生菌蕈过程中,发现倒下的阔叶树皮层刀斧砍伤处会出菇,总结出砍花制菇的特殊技艺并传授给乡亲。南宋淳熙元年(1265),菇民在西洋村立庙祀奉吴三公。菇民利用“砍花法”和“惊蕈术人工种植香菇技术”提高了香菇的产量,因其排行老三,后人敬称“吴三公”,吴三公被菇民尊为“菇神”。
刘基(1311-1375)出生于丽水青田南田人,元末明初政治家、文学家、军事家,明朝开国元勋,“明初诗文三大家”之一字伯温,世称“刘青田”、“刘文成”。根据《庆元县志》记载,明初国师刘伯温把香菇作为贡品献给皇帝朱元璋,并向皇帝奏本,讨封龙、庆、景三县百姓生产香菇的专利,从此,制菇的民众越来越多
这就是丽水独有的神话体系,不是网上误传的对着香菇祭拜,民间传说配科学家和榜一大哥的组合,成了国内特有的信奉现象。菇民在严寒的冬日,在深山中劳作,各种各样的野兽随时会夺去他们的生命,也会侵害他们的香菇,除自身防御外,借助神灵制服它亦不失为一种可以值得聊以自慰的手段。保佑香菇丰收,菇民吉泰,平安返乡。至于千里眼、顺风耳等等更是一种人人皆知的神灵,镇邪避恶,好为善事,他们都是菇民的保护神。
↑中轴线上的春亭和其后的正殿
浙江丽水龙泉龙南乡下田村菇神庙,始建于明神宗15年(公元1587年),占地面积1000多平方米,由下田村项氏申一、申二兄弟所建,菇民捐资。
历经200多年后清咸丰十一年,进行了扩建。光绪十六年(1891年),动工扩建大门与戏台,规模进一步扩大。
纵轴线依次为门楼、穿堂、戏台、春亭、正殿,天井两侧为看楼,因吴三公系平民出身,所以其正殿只许营造五开间,瓦桁不出际的硬山顶殿堂。
龙庆景三邑菇帮会就设在下田村,简称“三合堂”,是由龙庆景三县的菇民代表组成,共计23个董事,简称“廿三董”。
从清雍正元年(公元1723年)起,龙庆景三县菇帮协会就在下田五显庙商议确定,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至二十八日开展香菇庙会,后演变为今天的香菇庙会。同时菇神庙还自设戏班,专设戏服道具和乐队,不时挑选农村演剧及司乐人员,这也无形中促进了菇区文化娱乐活动的开展。著名的浙西南木偶戏,在菇民区神庙十分活跃。2008年龙南乡党委、政府将该庙会以节庆的形式固定下来,每年夏天在下田村举办“龙南乡香菇文化节”; 2010年,龙泉市又将“龙南乡香菇文化节”提升为“龙庆景毗邻乡村香菇文化节”,从此,一年一会,从未间断。
↑中轴线上的戏台,正对春亭
↑戏台一侧回望春亭
↑龙泉市香菇博物馆
下田村位于云和、龙泉、景宁交界,前三处本身就是山区,下田相当于是山区中的山区,
尽管如此下田村菇神庙是也是仅存的几个菇神庙中没有断香火的一处。
正巧碰上一群香客前来求签,为了不影响香客,没有拍摄神位,文中神位拍摄自龙泉市香菇博物馆,
拜访菇神庙之前并不知道龙泉还有香菇博物馆,当然也是在博物馆补全了很多菇神庙和香菇的知识。
主要神像和石雕毁于wenge,现存的为菇民在后来集资重建的
大门上“威镇南天”四个大字气势磅礴,两边写有一楹联:“见三眼光明通天下普照,本五行正气佑万物资生”。
意思是说,借菇神三眼光明普照天下,以一年四季的正气佑万物生长。
↑香菇博物馆复刻的下田村菇神庙戏台
↑木偶戏
↑春亭一侧石雕
↑牛腿
↑春亭的藻井
↑此牌匾下便是吴刘二人神像,香客祭拜中故没有拍摄
↑两侧看楼上的雕花
↑位于右侧看楼下房的解签处,看悬挂的签纸年份很足
↑看楼布告
↑庙内的云板,原件毁于大炼钢,不过这片也很有年份
↑春亭前的石阶
↑春亭顶部大梁,精美浮雕
↑春亭匾额
↑正殿匾额
↑春亭屋檐雕花木件
↑春亭的牛腿
清末,上海玻璃工业兴起,菇民集资专门从上海以数百银元购买玻璃镜三块,用船运至温州,复由温州以木船逆瓯江而上至龙泉安仁和小梅,
再由菇民修建道路,以人力搬运至龙、庆、景三地菇神庙安装。此种菇民定制的镜子高2米,宽3.2米,
所以每逢演戏时,在庙内各种角度都能看到演员的动作。
↑戏台上的镜子,正对春亭(注,照片为后期合成,不是镜子倒影)
↑戏台上的牛腿
↑戏台的藻井
↑戏台的壁画
↑菇神庙自设戏班在正月中的活动
↑历代的集资牌
↑庙门口的标语
↑菇民准备在木头上栽种香菇菌种
↑村口的廊桥
下田村门口的廊桥,和景宁的廊桥不同,供奉的不是关羽,而是观音像。
桥的对侧立满菇民的集资牌,看立碑日期皆为先今。整个桥落满香灰和烛油,香火一定很旺。
查阅资料和看别人前往此处的描述村子里已经没什么人,可能是正月拜访,除了很多香客,还能见到不少村民在门口唠嗑晒太阳,
本想聊一聊关于此庙的历史,结果一个劲的问我去哪吃饭,要不要去他们那农家乐一下,庙里问了一次,出来又问一次,
转了一圈重复的话又来一遍,真尴尬[吐槽][吐槽]
其五.写在最后
出门漏带了一枚50mm,只有24mm、135mm两枚定焦,一个太广一个太长,出片不够人文,
清晨6点出发,正午抵达大光比且顶光,算是此行最大的两个遗憾吧,不过旅行嘛轻微翻车都不是事,
去年的春节错峰行,因lululemon而起,那么今年就用lulu2025年的春节系列作为结语,
如果说人生是一场长跑,不同的人可能处于不同的阶段,但随着时光流逝或者境遇变迁,
我们都渴望找回出发时的状态,那个充满好奇、憧憬和热情的自己,像春天一样再次出发
感谢各位听我细碎到最后,祝各位CHHer蛇皮走位蛇年鸿图[偷笑][喜欢]
这个古建筑保存的真好,有时间我也去看看。 太稀缺了~像这样古建筑又没什么游客的~图也拍得很好看,好出片 真是很独特的体验 LZ真帅 第一次听说香菇神,长见识了 拜香菇神以后香菇管够 很好 有时间去看看 戏台的壁画那张照片里的摄像头 哈哈哈 欣赏了!!! 文字介绍和照片都很详细,学习了!
有时间也去看看。 感觉很厉害的样子 真是很奇妙的体验,跟着楼主打卡 lz真是古建爱好者了[傻笑] 话说微博上有个古建筑bot考不考虑关注下 那个庙里的铁片叫做云板,红楼梦里就出现过 香菇博物馆?涨见识了,感谢分享。 老爷人大片先马后看[恶魔] 第一次听说香菇神,涨见识了,感谢分享。 兄台新的人文游记又来了 必须捧场 香菇。。。神 古色古香的真不错 感谢楼主分享 哇塞,第一次知道这个地方。。 农家乐香菇管够 虽然不喜欢吃香菇,但是香菇神也是第一次听说,不错不错 保留的真好,我今年过年在湛江过年,往下边市县镇跑了一大圈,粤西这块对古文物和建筑的保护还是比较差的 好文,打卡 ivan1989829 发表于 2025-2-13 08:26
这个古建筑保存的真好,有时间我也去看看。
推荐去庆元的西洋殿,那个是全国文保,而且路稍微好开一些,下田村这个是浙江省文保 Autobahn 发表于 2025-2-13 09:05
拜香菇神以后香菇管够
我们常说的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对于庆元、龙泉、景宁的山区而言,土地过于贫瘠,少有田地,所以本地人除了种植香菇,基本没什么产业,有这种神学崇拜也属于无奈之举吧 猫毛卯茂 发表于 2025-2-13 22:39
保留的真好,我今年过年在湛江过年,往下边市县镇跑了一大圈,粤西这块对古文物和建筑的保护还是比较差的 ...
其实也基本都毁坏了,像去年去的景宁时思寺,该砸的基本都砸完了,大部分的菇神庙不要说庙了,就连村子都不复存在了,毕竟穷乡僻壤,靠天吃饭,需要有这样的精神慰藉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