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态硬盘散热片版的外形设计讨论
本帖最后由 IamAeon 于 2025-3-29 12:15 编辑我个人推荐固态硬盘散热片版,因为原厂通常会根据固态硬盘上元器件高度和热量分布,更合理地安排散热,散热效果通常比主板附赠的更好。
但主板附赠的散热片一般会和整个散热马甲更搭配,加上部分固态硬盘散热片版外形过于杀马特,所以才有关于固态硬盘散热片版外形设计讨论。
我个人觉得三星980Pro散热片版外形设计最佳,其次是希捷530散热片版(包括后继型号530R),然后才是类似三星9100Pro散热片版这类。
反面典型是三星990Pro散热片版,外形设计太过清奇,只适合搭配同样杀马特风格的主板使用。
题外话,我有囤固态硬盘过段时间又亏本出售的习惯,我卖掉了P44 Pro、TiPlus7100、CC700、970Pro,就是舍不得卖980Pro散热片版。
看来是仓鼠了 啥时候再亏本出的时候福利一下坛友[恶魔] 那种和南桥连起来的大块散热片最好,前置风扇就能照顾到,而且不容易被显卡烘烤。我试过同样的显卡同样的固态同样的机箱风扇插,不同的主板,玩游戏的时候一体化散热片的那块主板上的固态温度明显要低。单独散热片的固态在玩游戏的时候温度很容易上60度,就是被显卡热风烤的。 谈外形不能脱离温度。肯定是散热面积越大和风道越好,温度越低。
主板散热片一般都比较平,有效散热面积欠缺。
而第三方散热片,有些时候会超高,安装在CPU和第一条PCIe槽之间可能会和CPU散热器的热管打架。
我曾经买过挺多不同高度的第三方散热片,最近用ID-COOLING的M-15比较多,因为这款高度是30mm,对双塔风冷和67mm下压散热器的兼容比较好。不跟散热器冲突的散热片才是好散热片。 本帖最后由 斩龙 于 2025-3-29 15:50 编辑
如果不在乎外观,接个热管和散热鳍片凑到CPU进风或出风位置是最完美的散热方法,当然如果能用内存散热架挂个风扇对着散热鳍片吹那将是绝杀。
(PCIE转M.2再加风扇这种例外)
因为我现在就在这么玩,三星PM983 3.84T M.2,功耗15W左右,拉到CPU进风位置,现在正常43度。 散热铜片可以直接挨着颗粒吗?还是必须中间加硅胶片? 都是铜片或铝片,折算 高度x鳍片条数 约得到散热面积,散热面积接近的话大家都差不多;
三星主控比颗粒高度低个0.2-0.3mm左右,要想接触好,只能靠更柔软的导热垫弹性来实现,刀片削薄、买成品(通常高度差0.5-1.0mm每档)都不大行;当然,原厂散热片是两面散热的,自己配散热片有时会只顾M.2的正面;
有时我更在意散热片鳍片的方向,大多是竖纹 - 即沿着M.2 2280的长度方向;当我只能从侧面吹风时,只能找横纹的
丢进拆分卡,无所谓了就 我有台核显ITX主机,用的是12400+67mm下压散热器,下压散热风道正好吹过固态的散热鳍片
结果是固态温度长期低于45度,在待机时一般也就30多度,我都怕它感冒了…… sn750那个散热片也挺好看,Dell的也不错,就是薄了点 再同样的空间可以塞下的,大就是好,面积就是王道,除了个别有铜管的散热器,挤铝片散热器没啥成本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