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rdwish 发表于 2025-4-17 18:05

铭瑄终结者 Z890-A与酷睿Ultra7 265K实测,英特尔IPO前后性能提升有多大?

目前网上已经有了基于华硕、七彩虹、铭瑄和微星四个品牌相关的英特尔IPO测试,搭配的平台就是英特尔酷睿Ultra 7 265K和Z890平台,从所有评测来看,这里面对应的英特尔IPO内存条就有两款,一款是宏碁掠夺者Hermes冰刃系列48GB套装DDR5 8000(CL38),另一款是阿斯加特雷神48GB套装DDR5 8000(CL38),这两套内存条都采用的是3GB版SK海力士新M-die颗粒(网络视频截图)。 正常来说,英特尔IPO测试需要包含特定型号的CPU、主板和内存条这三大件,不过我只有CPU和主板,并没有官方对应英特尔IPO的内存条,所以以下体验的内容就是搭载自己已有的32GB套装DDR5 8000内存条来进行对比体验,实际参数参考网络已有的相关评测来进行针对性的调整。测试的目的就是看看这些评测中用到的参数对我这台主机是否有用,能否在启用英特尔IPO后带来性能方面的提升。 Intel在2024年12月27日的时候召开了英特尔性能优化解决方案研讨会(Intel Performance Optimization,简称IPO),算是正式推动了英特尔IPO的普及,同时也针对主板、内存条等周边硬件产品推出了英特尔IPO认证。直白来讲,我感觉英特尔IPO的直接目的就是针对性提升酷睿Ultra 200S系列处理器的游戏性能,还能直接对标AMD平台存在已久的付费优化行为,至少我认为针对平台的优化升级是你硬件厂家的义务,属于份内该做的,装完机还要花钱找人优化这优化那,那就是你平台有问题,不能只管生不管养。 当然准确来讲,英特尔IPO并不仅仅面向的是酷睿Ultra 200S系列处理器,同样可以实现酷睿13代和酷睿14代处理器的性能提升,让普通用户轻松体验到性能提升,进而让更多用户重新拾起对intel的信心。 有人可能会说英特尔IPO对标的是AMD PBO2,我感觉这两者不是一回事儿,英特尔IPO同时针对的是CPU、内存条和主板,而且它并非只是简单的局限于对CPU或是内存条的简单超频,更是在保证系统可靠性和稳定性的前提下,通过优化各项参数来挖掘硬件的潜在性能,从而提升整体系统性能,难度相对来说会更高,英特尔IPO更像是深度绑定内存厂商和板卡厂商来进一步扩大英特尔自家的生态圈优势;而AMD PBO2则针对的是CPU超频,内容单一,后续应该会针对英特尔IPO做出相应的对策。 为什么我说英特尔IPO更像是进一步扩大自家的生态圈优势,原因就是英特尔IPO需要联合各个主板厂商、内存厂商甚至是BIOS厂商等共同协作,以此来确保主机各个硬件通过特定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的测试,整个流程下来就相当于将这些厂商深度绑定,那些通过英特尔IPO认证的硬件也就可以更放心购买,理由就是IPO认证的产品已经通过了对应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测试,可以更轻松的获得更加稳定也更强的性能。IPO还将超频预设写入BIOS内,形成了专属的Profile。当主板识别到配套的CPU和内存时,会自动匹配IPO预设档位来实现性能优化,直接大大降低了超频的门槛,让普通用户也能快捷简单的体验到性能提升所带来的乐趣。
对于启用IPO前后所带来的性能提升幅度,一些文章中提到游戏性能综合提升15%左右,而内存读写性能可以提升30%,延迟则是可降低25%,对于高频内存控制器效率优化最为明显。不过主机不同、硬件不同,不同的CPU+主板+内存组合需要不同的优化配置,才能在保证系统稳定性的同时提升系统性能,实际测试结果也会有所差异,并没有一个通用的用户Profile可以适用于所有的硬件组合。 装机测试前,简单对核心硬件做个介绍。酷睿Ultra 7 265K目前全新盒装价格已经降到了2K以下,相比于上市时的价格要友好很多。酷睿Ultra 7 265K最近流行开来的原因,除了价格因素外,更多的是跟AI本地化软件普及有关,比如DeepSeek、**4All、Ollama、Dify、AnythingLLM等等,而且有NPU加持的酷睿Ultra 7 265K也会更有优势,毕竟酷睿Ultra 200S系列处理器既可以通过NPU提供AI加速功能,又可以与Intel Xe核显联合进行AI加速,进而提供更高的AI性能,对于AI相关内容创作的效率方面会有一定的辅助提升。 酷睿Ultra 7 265K与i7-14700K(F)一样,均采用了8P+12E 共20核设计,均支持英特尔睿频加速Max技术3.0,不过酷睿Ultra 7 265K取消了超线程设计,所以线程数比i7-14700K(F)少了8条。其中性能核P核基础频率为3.9GHz,比i7-14700K(F)的3.4 GHz高了0.5GHz,最高睿频为5.5GHz,比i7-14700K(F)的5.6GHz下降了0.1GHz;能效核E核基础频率为3.3 GHz,比i7-14700K(F)的2.5 GHz提高了0.8GHz,最高睿频为4.6GHz,比i7-14700K(F)的4.3 GHz提升了0.3 GHz,对比可见酷睿Ultra 7 265K在基础频率上都有了明显提升。缓存方面,酷睿Ultra 7 265K二级缓存和三级缓存分别是36MB和30MB, 二级缓存相比于i7-14700K(F)提升了8MB,三级缓存则是降低了3MB。酷睿Ultra 7 265K基础功耗依旧是125瓦,睿频最大功耗为250瓦。 我认为酷睿Ultra 200S系列处理器最大的变化就是全新AI NPU的加入以及iGPU的架构升级,同时也带来功耗与散热方面的优化提升。你要说酷睿Ultra 7 265K适合的人群,那肯定不适合游戏党,更适合那些用来进行内容创作者、AI相关开发者及发烧友等用户群体,还有就是适合那些追求生产力与一定游戏性能的用户。 对于铭瑄MS-终结者 Z890-A这块主板,相对来说在同类型主板中的价格会有比较有优势,板U套装3K的价格对于一些预算不高的用户来说会有吸引力。 当然正常来讲,价格与硬件配置挂钩,下面我就简单对铭瑄MS-终结者Z890-A WiFi主板做个开箱。首先是供电部分,铭瑄MS-终结者Z890-A WiFi主板采用的是10+1+1 相供电设计,理论输出功率超过300W,很多评测都是搭配了酷睿Ultra 9 285K进行测试,那么供电方面就没有什么问题,自然也可以满足酷睿Ultra 7 265K的供电需求,这样来看的话,SPS技术在电源调控方面确实要更加高效。 铭瑄MS-终结者Z890-A WiFi主板采用了主流8层低损耗PCB和背钻工艺来进一步提升电气性能,CPU供电接口采用8Pin+8Pin设计来为处理器提供更加稳定的供电保障。 铭瑄MS-终结者Z890-A WiFi主板标配4条内存插槽,通过优化菊链式布线设计来消除Stub效应并支持更高内存频率,最大内存容量支持到了256GB,频率支持到了双通道DDR5-8800(OC) MHz。不过内存条超频除了跟主板有关外,还跟CPU、内存条自身体制有直接关联,所以要理性对待内存条超频。 散热设计方面,铭瑄MS-终结者Z890-A WiFi主板为供电部分上方覆盖了大面积散热装甲,散热装甲采用了CNC工艺以及多层堆叠设计,增加散热面积的同时也可以提升散热效率。后窗上方的散热装甲除了印有个性化的图案和logo外,还印有 " Terminator " 字样来标明型号。 铭瑄MS-终结者Z890-A WiFi主板提供了2块独立的m.2散热装甲,用来搭配第一条PCIe 5.0 SSD和第二条PCIe 4.0 SSD安装使用,并没有覆盖到全部的m.2插槽。 铭瑄MS-终结者Z890-A WiFi主板总共提供了4条m.2插槽,也就是说下方两个m.2插槽并没有对行的散热装机。4个m.2插槽没有采用主流免螺丝固定设计,需要手动安装螺丝固定。 至于SATA接口的部分,铭瑄MS-终结者Z890-A WiFi主板提供了四个垂直朝向的SATA接口(6Gb/s),如果改为水平朝向的话会更好。 除了上面的m.2插槽和SATA接口,铭瑄MS-终结者Z890-A WiFi主板还提供了一个少见但扩展性很强的的SFF-8654 4i接口,支持PCle4.0X4/X2 或4*SATA),支持 NVMe 协议。 PCIe插槽方面,铭瑄MS-终结者Z890-A WiFi主板提供了4个PCIe插槽,分别是1个PCIe 5.0 x16插槽(支持X8+X8/ X8+X4+X4拆分)、1个全长PCIe 4.0 x4插槽和2个PCIe 4.0 x1插槽。 其中PCIe 5.0 x16插槽和全长PCIe4.0 x4插槽均采用了金属装甲设计,可以更好的承受高端显卡的重量和压力,起到防止插槽变形或损坏的作用,从而增强插槽的稳定性和耐用性,此外金属屏蔽罩可以减少电磁干扰,确保信号传输的稳定性。 在问题排查方面,铭瑄MS-终结者Z890-A WiFi主板在标配状态指示灯的基础上加入了DeBug数显屏,可以更加方便用户查看当前主板运行状态或是出现的问题代码,方便快速进行问题排查。 铭瑄MS-终结者Z890-A WiFi主板这个前置Type-C插槽的规格是主流USB 3.2 Gen 2 x2(20 Gbps),可以更好的满足用户对前置接口数据传输性能的较高需求。 音频方面,铭瑄MS-终结者Z890-A WiFi主板搭配REALTEK ALC897声卡芯片,支持7.1声道。 铭瑄终结者 Z890-A Wi-Fi 主板背部没有加入图案、文字等一类的装饰,也没有加入金属片来对PCIe5插槽或是覆盖背部进行加固或是覆盖背部来提升散热的设计。 在后窗接口方面,铭瑄MS-终结者Z890-A WiFi主板提供了4个USB 3.2 GEN1接口(5Gbps),1个HDMI 2.0接口,1个DP1.4接口,1个USB4 Type-C 接口(40Gbps),2个USB 3.2 GEN2接口(10Gbps),2个USB 2.0接口,1个RJ45 网口,1组WiFi天线接口,1个光纤音频口和5个3.5mm音频接口,此外还提供了CLR_CMOS按键来快速还原主板参数。铭瑄MS-终结者Z890-A WiFi主板搭载的是Realtek 8125D有线网卡(2.5Gbps)和Intel AX201 Wi-Fi 6无线网卡(蓝牙5.2)。 内存条我这里搭配的是阿斯加特(Asgard) 女武神·瓦尔基里Ⅱ代32GB套装DDR5 8000 RGB马甲灯条,它所采用的颗粒是海力士A-die,采用10层PCB板设计,时序为CL36-48-48-126,支持AMD、intel双平台以及提供了终身质保服务。
下面直接装机测试,首先来聊聊BIOS的部分。铭瑄MS-终结者Z890-A WiFi主板搭载的是全新心流式交互设计的图形化PTM UIBIOS,取消了Easy模式并对排版布局进行了改变,直接将预览\收藏\高级\超频\状态\启动以及工具这7个功能菜单设计在了左侧位置而不是在顶部位置。预览页面显示的内容很多,包括独立的XMP\ReSizeBar\EUP\RGB开关,性能模式,CPU\内存状态监控,风扇设置,启动优先级等常用功能,在右侧还能看到CPU、内存、电压状态以及主机的基本配置信息。 这里我重点聊聊超频相关的部分。PTM UIBIOS在超频页面下同时把CPU、内存条和电源并列显示出来,无需进行页面切换就可以简单快速的对一些常用参数进行调节。如果想要深入对参数进行调节,只需要选择More/更多进入对应的界面即可。 CPU超频选项中的P核、E核以及电压都可以单独进行详细设置,内存超频中的细项参数、Gear模式、电压也均可以单独进行设置,对于超频用户来说提升了操作的便利性。整体来看,PTM UIBIOS具备简洁、高效、易用的特性,降低了操作难度。 主板厂商厂家可能会将IPO Profile集成到BIOS中,也会提供一些特定的IPO Profile供用户直接选择,开机后只需要进入BIOS一键加载即可,下图就是铭瑄MS-终结者Z890-A WiFi主板载入预设IPO Profile后,内存Timing页面下的参数截图。但这里有个问题,此类预设IPO Profile往往是指定了CPU型号和内存条型号,比如酷睿Ultra 7 265K+阿斯加特女武神二代48GB套装DDR5 8000,而我的内存条又不是该型号,那么就不能直接载入这个IPO Profile,因为无法正常开机,只能手动进行对应的参数设置。 一是将P-Core Ratio选项先设置为”Per Core”,优化参考值为5.3G~5.4G,我这里直接选择了5.4G;E-Core Ratio同样先设置为”All Core” 优化参考值调节范围在4.8-4.9G,我这里直接选择了4.9G;Ring Max OC Ratio优化参考值在3.9-4.0G,我这里选择了4.0G; CPU D2D Ratio和NGU Ratio优化参考值>=3.1G,我这里选择了3.2G。VRM Vcore Voltage设置为1470,VRM VccSA Voltage设置为1380,CPU Vdd2 Voltage设置为1450,High DRAM Voltage Mode设置为Enable,Memory VDD Voltage设置为1500,将Memory VDDQ Voltage设置为1500,将Memory VPP Voltage设置为1850,将High Bandwidth Mode设置为等级3。 BIOS参数修改时,需要留意以下部分,一是在bios设置中, 将“overclocking lock” 选项必须设置为disabled 状态,用来对NGU模块进行优化。二是Bios设置中 “overclocking” 选项在enable时,TVB必须设置为disable 状态。三是关闭SAGV,开启状态下否则会影响内存性能四是Ring Bin Down需要设置为Disable。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启用intel IPO前后的性能提升有多大。先来看看内存方面的表现。这套内存条预设有6800MHz和8000MHz两套Profile,6800MHz 对应的读取性能为100.84 GB/S,写入性能为90073 MB/S,拷贝性能为93539 MB/S,延迟为83.8 ns;8000MHz对应的读取性能为115.90 GB/S,写入性能为96787 MB/S,拷贝性能为101.57 GB/S,延迟为80.2 ns。两组数据下的延迟都比较高。 IPO后,直接拉升至8200MHz,此时对应的读取性能为126.02 GB/S,写入性能为117.81 GB/S,拷贝性能为117.79 GB/S,延迟降到了72.9 ns,相比于8000MHz下的测试结果,性能分别提升了8.73%、24.64%和15.97%,延迟降低了9.1%。8267MHz对应的读取性能为127.69 GB/s,写入性能为119.17 GB/S,拷贝性能为121.22 GB/s,延迟进一步降到了67.5 ns,相比于8000MHz下的测试结果,性能分别提升了10.17%、26.08%和19.35%,延迟降低了15.84%。
为了方便对比查看,这里简单做个了对比表格。 接下来对比看看其他软件的理论测试结果。主机在CINEBENCH R23下的基准测试结果如下,默认参数下的多核测试结果为34672 pts,优化后对应的测试结果为38229 pts,性能提升 10.25%;单核测试结果为2268 pts,优化后对应的测试结果为2327 pts,性能提升2.6%。 主机在CINEBENCH 2024下的基准测试结果如下,默认参数下的多核测试结果为1811 pts,优化后对应的测试结果为2101 pts, 性能提升16%;单核测试结果为140 pts,优化后对应的测试结果为136 pts,性能降低了2.8%。 主机在V-Ray CPU基准测试下的成绩如下,默认设置下的得分为33054, 优化后的得分为36454,性能提升 10.29%。 主机在V-Ray GPU基准测试下的成绩如下,默认设置下的得分为1630, 优化后的得分为1753,性能提升 7.54%。 附上统计的对比表格。 游戏的部分我这里选择了《CS2》《F1 22》《刺客信条幻影》《黑神话悟空》,参数全部选择低,分辨率均为1080P,默认关闭DLSS。默认设置下《CS2》下的平均帧率为660.4,优化后的帧率为696,提升了5.4%;默认设置下《CS2》下的1% Low帧为213.1,优化后的帧率为227.5,提升了6.8%。 默认设置下《F1 22》下的平均帧率为348,优化后的帧率为369,提升了6%;默认设置下《F1 22》下的最低帧为235,优化后的帧率为271,提升了15.3%;默认设置下《F1 22》下的最高帧为411,优化后的帧率为427,提升了3.9%。 默认设置下《刺客信条幻影》的平均帧率为165,优化后的帧率为218,提升了32.1%;默认设置下《刺客信条幻影》下的最低帧为16,优化后的帧率为98;默认设置下《刺客信条幻影》下的最高帧为217,优化后的帧率为283,提升了30.4%;默认设置下最低 1%帧率为123 FPS,优化后的最低 1%帧率为182 fps,提升了48%;默认设置下最低 0.1%帧率为95 FPS, 优化后的最低 0.1%帧率为129 fps,提升了35.8%。《刺客信条幻影》是这几款游戏中性能提升最为明显的。 默认设置下《黑神话悟空》的平均帧率为138,优化后的帧率为141,提升了2.2%;默认设置下《黑神话悟空》的最低帧为79,优化后的帧率为104,提升了31.6%;默认设置下《黑神话悟空》的最高帧为162,优化后的帧率为164,提升了1.2%;默认设置下《黑神话悟空》的95%帧率高于为124,优化后的帧率为127,提升了2.4%,这里面性能提升最明显的就是最低帧率。 附上游戏测试的对比图。 通过以上的测试来看,在启用英特尔IPO后,能够同时带来CPU性能、内存性能以及游戏方面不同程度的提升,可以说英特尔IPO有很强的实用性。相比于单一对CPU超频或内存条超频,英特尔IPO的优点就是更好的调用了CPU、BIOS、主板、内存条之间的协作性,更侧重整体性能提升以及更好的稳定性,有效避免了手动超频带来的蓝屏、无法开机等风险,说到底,英特尔IPO就是给用户提供的一键优化功能,操作简单易用,对于用户来说会更为友好。伴随着酷睿Ultra 200S系列处理器、800系列主板以及8000MHz高频条的价格下探,英特尔IPO会有进一步的普及,反过来英特尔IPO也会推动这些硬件的销量。 但英特尔IPO也有一定的局限性,那就是全平台协同优化限定了CPU、主板、内存。对于全新装机的用户来说,针对性购买三件套即可,而对于已经装机的用户来说,想要更好的体验英特尔IPO,可能就需要更新对应的硬件,而这就增加了额外的费用,比如我就需要更新特定品牌特定型号的内存条来更好的体验英特尔IPO,所以希望厂家能提供更多主流品牌高频条的IPO Profile,不仅容量要包含32GB套装和48GB套装及以上,频率除了支持8000MHz及以上外,还希望能支持7200MHz等不同频率的内存条,多包含光威、金百达旗下的内存条。





Wolverine 发表于 2025-4-17 20:19

感谢分享!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铭瑄终结者 Z890-A与酷睿Ultra7 265K实测,英特尔IPO前后性能提升有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