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开裆裤时期在家见到的第一台电脑(笔记本电脑)往事回忆,一代经典IBM486S
本帖最后由 happyDJ 于 2025-6-20 02:56 编辑IBM486SLC 处理器,标准4MB内存,最大支持16MB,硬盘120MB,重量约为3.5kg。
当时大约是1995年或者1996年,记得父亲第一次把单位一台崭新的IBM486拿回家办公,我的眼睛都看直了,后来听说这台486当时国内的价格是4-50000人民币左右,可以在北上广买好几套房子了[流汗] 很多关于这台笔记本的细节都不太记得了,但是记得有光驱,印象最深的一次就是在大人的帮助下,和小伙伴们在家里在这台电脑看了阿汤哥的美国大片”Top Gun“[偷笑]
父亲大约用了一年多,后来听说这台当时的稀罕物被折旧,调配给单位下属行政部门继续发挥余热。
论坛半夜的小广告帖子实在是太多了[流汗] 以前笔记本确实贵.我前几天翻出千禧年的电脑杂志,封底是联想的广告,差不多的都要3万多. 95年486笔记本啊,那真得是大户吧! 您父亲当年的工作单位也不简单啊 老物件,情怀... 当年买得起这玩意的都是超富啊 23319858 发表于 2025-6-20 10:51
当年买得起这玩意的都是超富啊
这是公家的财产[傻笑] 男人不潮 发表于 2025-6-20 09:57
您父亲当年的工作单位也不简单啊
都是国家单位的生产力工具,没啥玄乎的[偷笑] 现在很多部门标配都是华为笔记本和手机了,时代真的不同了! 95年能装WIN 3.0了好像,确实能看碟了... 我的第一台thinkpad是x61t,还是海淘的,13000左右,以前看别人用T60,和x201,真的是挺羡慕的。 亮处开裆裤来 我的第一台thinkpad是T41, 同学帮我买的香港学生机,大约10000左右[傻笑] 586电脑那时只有1996年高一开电脑课才见过,据说3万,那时还喜欢上的BASIC编程
而那时我记得人均工资400,也就是说需要6年的工资才能买这么个玩意
486和笔记本那就更是稀罕物 yakeyyy 发表于 2025-6-20 23:01
586电脑那时只有1996年高一开电脑课才见过,据说3万,那时还喜欢上的BASIC编程
而那时我记得人均工资400,也 ...
对,我记得586,后来还有奔腾133,还有AMD那个啥CPU(具体忘了) alibabatadie 发表于 2025-6-20 09:50
95年486笔记本啊,那真得是大户吧!
巨富,真 · 一台电脑换西城一套房。 本帖最后由 enolc 于 2025-6-22 03:24 编辑
那个时候如果私人拥有这台笔记本(按照4,5万人民币的价格算),放在现在个人资产基本在一个小目标以上,95年 5万人民币基本上相当于现在5-600万吧...........
---------------------------
以下内容选自网络:
九十年代初期,我国人均年收入大概是1100元左右,而如今人们的可支配年收入大概在50000元以上。1995年国民人均存款在800元以内,而根据2024年最新统计,人们的年基本存款在10万元。相比之下,差距接近125倍!所以按照这样的方式计算,那个时候的万元户等同于坐拥125万资产。但事实即是如此,因为那个时候想要攒下1万元,并不像如今这么容易。
1万元不多,却很难攒下,回望90年代初期,以大米为例,那个时候的一斤大米大概在3毛钱左右,如今的一斤大米平均在3元-5元之间。这样一比较,大米的价格相比只相差了十倍。再看肉类的价格。那个时候的肉价大概在1.5元-2元一斤,而如今的猪肉价格平均在10元-15元一斤。相差也在七倍左右。
这样看来,猪肉和大米作为人们最常吃的食物,价格仅仅差距在十倍左右。而三十年间人们的年积蓄却差距到了110多倍。是不是意味着,如今的人们更容易攒钱?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