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什42小时行记
本帖最后由 chengzistar 于 2025-7-27 20:20 编辑5月下旬去了喀什,晚上20点落地,天仍大亮,和记忆中的喀什一样。在喀什出生,待到9岁,回到浙江。“回”难言确切,可能这次去喀什,用“回”也可。
过两晚,第三天中午的航班离开喀什,算下来差不多42小时。
这42小时和儿时地理上的重叠,间隔了好多好多年。
主要在喀什古城行走,清晨9点左右出门步行一圈,晚上10点入夜之后再徒步一会。
先发几张图,再大致按时间顺序记录一下。
拍照用理光GR3X,4比3比例为主,小米12U,16比9比例为主,基本是原图。
古城小巷早上的光影,本来空无一人,少年忽然出现。
入夜,路遇两个小朋友玩耍,开着的门投出房间里的光线。
早上游客还没有来,当地住民出门。
网红馕店,我去的早,还没开门,没吃上。
以下,基本按时间记叙。
喀什位于塔里木盆地西缘,靠近帕米尔高原,西域门户。
落地喀什前,尘土、戈壁滩裹着着的城。
落地直奔纺织厂烤包子店
这家店生意很好,只卖肉馕、烤包子。
料足,肉很新鲜,相比较而言,汁水可以再丰富些。
这家店应该是喀什最有名的烤包子店了。本地人也常去吃。
入住后已经是晚上12点了,古城灯光依旧。
这可能是最接近记忆中的喀什,土城土墙,当然,现在的喀什古城在2009年开始大规模改造,重点针对古城内危旧房屋和基础设施进行治理。
2010年,核心区改造全面铺开。2014年,5A景区评审通过。
小巷纵横交错,院门、门楼以维吾尔传统花纹装饰,犹如迷宫般幽深。
在抗震与现代化设施改善的同时,古城最大限度保留土砖结构、伊斯兰风格的建筑外貌以及原始空间布局。
三楼露台眺望远处摩天轮、电视塔。
理光GR3X的色彩厚重,正片模式艳丽。
清晨。
喀什古城多土黄色,蓝色点缀其中,也很漂亮。不同于伊宁喀赞其,伊犁蓝为主。
这家工艺品店早早的开了门。
维族老人。
布袋巷,这时候已经有了一些游客在打卡。
古城内咖啡店不多,我之前问民宿的维族姑娘,给推荐了瑞幸。可能是喝奶茶多,所以咖啡店了解得少。
打小就喜欢吃馕,停不下来的那种。
百年老茶馆,隔一会儿就有表演,很是热闹。
艾提尕尔清真寺
艾提尕尔清真寺(维吾尔语意为“节日广场”),老城紧邻艾提尕尔广场。艾提尕尔清真寺融合了中亚伊斯兰建筑风格与维吾尔民族特色,整体呈长方形布局,色调以黄绿色为主,造型庄严雄伟又充满地域风情。
原建于公元1442年,距今已有近600年历史,由喀什噶尔时任统治者沙克孜·米尔扎修建。
著名的石榴挂毯。
屋顶为木梁结构,装饰有精美的雕刻和彩绘。
这张,拍虚了。
清真寺内绿树成荫。
小巷少年出现。
游客中心里的树。
走出喀什古城。
耿恭祠耿恭(字伯宗)是东汉时期一位著名的边疆将领,以坚守疏勒城、抗击北匈奴闻名,被誉为“节过苏武”的忠勇典范。疏勒城之战:永平十八年(75年),耿恭率几百骑兵抵御北匈奴首次围攻,以毒箭与时机袭击退敌。随后迁往据有涧水的疏勒城坚守。匈奴切断水源,城中粮尽,士兵被迫煮铠甲和筋皮果腹;耿恭与将士共生死、杀伤千余敌人,始终不降。建初元年(76年)初,援军约七千人前来营救。耿恭与仅剩二十余人会合,撤离途中至玉门关时,仅存13人 。
古城外,现代城市的摸样,远眺摩天轮。
高台民居
高台民居入口。高台民居(维吾尔语称“阔孜其亚贝希巷”)是位于中国新疆喀什市老城区东北部的一处维吾尔族传统聚居区,建在一条高40米、长约800米的黄土崖上,已有600年历史,是喀什的文化名片之一
居民使用土坯与杨木结构建造房屋,看似松散却十分坚固,耐风沙与日晒侵蚀。
三位维族老人在唱歌,歌声嘹亮欢快。后来在古城内一家乐器店遇到几位法国人,其中一位用吉他指法弹奏冬不拉,把冬不拉当吉他弹,居然也很好听,看来指弹乐器是通的,可惜当时忘记拍照了。
一户家族人口增多时便在原有房顶加盖,多代相继扩建,形成楼中楼、过街楼、悬空楼等别具特色的建筑形态。
一家骆驼皮灯具店。
当地工匠使用人工将骆驼皮刮至极薄,再覆盖在陶土模具上成型,涂胶固形、自然晾晒、手工绘制彩色传统纹样。
香妃寺
香妃寺,通常被称为 香妃墓(阿帕克霍加陵墓),传说乾隆帝宠爱的维吾尔族妃子伊帕尔汗(即“香妃”)被葬于此,因其身上常有天然沙枣花香而得名。尽管历史上她实际葬于河北清东陵,但这一传说已被纳入景区叙事体系。陵墙外饰 绿色琉璃砖,辅以黄蓝瓷砖装饰,并刻有伊斯兰书法和装饰图案 。
寺内剧场五彩顶棚。
莫尔古寺
莫尔古寺(又称 莫尔寺遗址 或 “莫尔佛塔遗址”)位于新疆喀什市东北约 30–33公里处,坐落于伯什克然木乡附近的洪积台地上,是目前中国所发现最西部、保存最完整、地面砖土结构规模最大的古代佛教寺院遗址之一。“莫尔”在维吾尔语中意指“烟囱”,因当地人误将遗址的土塔视为古烽火烟囱而得名
遗址主要包括两座佛塔:圆形塔:底座约 12 米见方,高约 12–13 米,有三层方形塔基和覆钵形塔顶结构。方形塔:位于圆塔西北约60米处,基座至少五层,形如“倒斗”,外围残存壁龛痕迹。
推测建于 东汉末至魏晋时期(公元2–3世纪),并在公元10世纪前后废弃或被毁。曾是古疏勒国(今喀什)的佛教中心之一,与玄奘所记述的“伽蓝数百所、僧徒万余人”的景象相呼应 。
远处,绿皮火车轰隆隆驶过。小时候,火车未通南疆,从喀什坐车好几天,到乌鲁木齐,再坐绿皮火车到上海,再到浙江。
归去途中,落日渐悬。
入夜,继续在古城小巷内行走探索。
晚上,游客很少,这些物件,像极了时光定格在上个年代。
维族少年高声说话,声音渐远,隐入巷末。
而曾经的少年,已至中年,沉默无言。
拐出小巷,主干道上五彩缤纷。
本帖最后由 chengzistar 于 2025-7-27 20:29 编辑
上述的门推进去,庭院内的建筑,小米手机这时候色温记录有些偏差。
古城内的住民纳凉,这个季节的喀什,白天阳光下很炙热,早上还挺凉快。
这张照片,个人也很喜欢,很多时候,因为画面中有了人的出现,得以生动。
喀什羊文创店。
摩天轮下的小朋友。
可能照片基本在早晚人少的时候记录,看起来没什么热,但其实白天的古城人很多很多。古城外的商场、超市,也是车水马龙。相当的热闹,相当的有活力。
大地,像馕饼上的花纹。
黑白
飞机舷窗外,雪山。
云海翻滚。
END
居然没有美食?? qy0328 发表于 2025-7-27 20:53
居然没有美食??
烤包子、肉馕、羊肉串、奶茶等等。 前几天刚去过一趟,喀什确实很有异域风情,下午很多茶馆的弹唱、舞蹈,非常欢快,那的人是真喜欢跳舞。 拍的挺好,很有想法 有种代入阿凡提动画的感觉静谧而舒缓 看饿了。。。。。 古城的那间西琳姑娘超好喝,我和老婆上午一杯下午一杯晚上一杯 刚去过喀什,住了两晚,中间去了趟塔县,
新疆真TM大,十天前和媳妇在哈密汇合,然后当了个无情的开车机器——五千公里左右
另:确切的说是昨天刚刚从喀什飞回来 风景喜欢,但纯风景总觉得有点寡淡。
越来越喜欢这种有烟火气的贴子,市井、手工、风景、人文。 没找个喀什姑娘呀?[傻笑] 喀什古城现在商业气息也是很浓重,半个城都是299的旅拍店.....没多大意思,不过东西还算好吃,最喜欢西城大门口有家蓝鸽子,是真好吃! 大美新疆 异域喀什 小时候很喜欢看阿凡提的故事,想请问下各位,新疆哪个地方or城市的这种古城老风格建筑味道最浓厚? 看到新疆各城市名牌的时候,条件反射的想到,要离个别车牌的车远一点,比如新…………………… 去年6月过去玩了一周,感觉还是不够,还想再去 怎么没有收藏的选项了?
古城夜晚的照片看起来真像模型 bc3800 发表于 2025-7-27 22:00
前几天刚去过一趟,喀什确实很有异域风情,下午很多茶馆的弹唱、舞蹈,非常欢快,那的人是真喜欢跳舞。 ...
也很松弛 allenchen 发表于 2025-7-28 10:46
怎么没有收藏的选项了?
第一个帖子下面有的哦 这部游记也让我准备去喀什前的一次参考 lqjiangzeyu 发表于 2025-7-27 22:46
有种代入阿凡提动画的感觉静谧而舒缓
同感。字数补丁。 GR IIIx好评。正片好评。
题外话,最近感觉去new jiang这种高对比高饱和度的地区带尼康可能更有戏剧性,我理还是太city了。
我最近弄了个正片设置。如下。
飞机上拍下来的很震撼!!!
好多小素材[傻笑]
allenchen 发表于 2025-7-28 10:46
怎么没有收藏的选项了?
楼主发的层数多只有1楼有收藏按钮你是不是看到2楼3楼了 这么好的地方,以后有机会一定要去一次 喀什确实很有异域风情 好地方,要去一次新疆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