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DKOO MACH120&140 PQN测试分析
本帖最后由 iris_ 于 2025-8-6 18:07 编辑首先照例放一下外观和数据 框叶均为LCP材质
主要特点在于体感齿槽转矩几乎为0的12槽10极的电机
能够大幅降低转子重量的稀土烧结磁体
远强于广东FDB的双层含油套筒(轴承具体细节后续安排拆解)
MACH120@3000RPM 107.11CFM 7.12MMAQ 40.52dBA
MACH140@2200RPM 126.18CFM 5.30MMAQ 39.96dBA
接下来是PQ特性分析环节(不同风洞测试数据会略有偏差 仅供参考)
首先MACH12的PQ如下 结合转速和效率曲线 可以得知 高流量拐点约为60% 且高流量部分曲线较为突出
也就是说 在常见的 进排气 风冷 水冷等常见工作点 均为失速点前 工况相对适宜
MACH14的PQ如图 同样结合转速和效率曲线能够得到 拐点约为70%(140相较于120而言 更难做出更高的失速裕度) 且高流量部分特性同样相对不错
翻译一下就是 结合MACH14对比大多140“电风扇”相对平直的气流形态 使得它在140常见的进气 排气 以及风冷(前提是能扣上去)工况下 表现都相当亮眼
最后是总结和赛博斗蛐蛐环节
MACH120 属于特性较好的风量扇 较高的失速裕度使得风冷 水冷 进排气都拥有相对不错的表现 且由于扇叶下沉的特性 使得在各种工况下的声音“品质”是相当不错 的 并未明显出现此前观众提及类似T30的“风切声”
总体来说在在同噪音表现下对比现有市售产品在常见工作点上未落后 且低流阻工况 有一定领先 结合声音品质较高的优点 使得产品有一定市场竞争力
MACH12 T30 PQ对比如下
MACH14能对比的相对较多
在140规格横向对比下 它气流平直 且进气面未遮挡时声音品质有较大优势 最重要的是进排气表现均为目前第一梯队70%的流量拐点虽然不算优秀 但是在140尺寸下同样可以排进前五水平(9ra1438除外)
MACH14A14G2 PQ对比如下
按照2200RPM数据计算可以得到MACH14 与先前测试过的A14G2同噪音下的PQ数据
最有意思的是MACH14和A14G2在失速裕度均为70%左右的情况下 高流量部分曲线也几乎重合 也就是说这两把扇子用不同的叶形实现了几乎一致的理论性能
不过理论不完全代表实际 在实际表现中 气流形态 声音品质 以及噪音辐射模型这几部分中 MACH14算是一帧领先
整体来看这两把扇子PQ处于一个水平 而“听感”上 MACH14相对余裕 至于颜值见仁见智 自行判断即可 本帖最后由 Flanker 于 2025-8-6 18:55 编辑
那么140吹冷排是个什么水平?正好hwcooling发了p14p-argb的评测,吹冷排简直碾压级 Flanker 发表于 2025-8-6 18:48
那么140吹冷排是个什么水平?正好hwcooling发了p14p-argb的评测,吹冷排简直碾压级 ...
p14pro之前就测过 目前失速裕度最高的扇子
mach14吹排比a14g2略好点 差不多一个水平 没p14p优势那么大 感谢楼主分享。]9ra14038除外,这是要强一大截吗[偷笑] iris_ 发表于 2025-8-6 19:14
p14pro之前就测过 目前失速裕度最高的扇子
mach14吹排比a14g2略好点 差不多一个水平 没p14p优势那么大 ...
那实际吹冷排(除非外置)是不是应该要综合看进排气性能和吹冷排性能?
像hwcooling测试项里的六边形格栅是指常见机箱尾部风扇位的那种打孔吗? 相比同为14030的雅俊H14PE是不是进步的挺大呢 原来你就是贝贝 foxmozart 发表于 2025-8-6 19:35
感谢楼主分享。]9ra14038除外,这是要强一大截吗
第一方面是贵
第二方面是1800rpm有共振异响
第三方面是电流1a还得配个猫猫的FC1 Flanker 发表于 2025-8-6 19:36
那实际吹冷排(除非外置)是不是应该要综合看进排气性能和吹冷排性能?
像hwcooling测试项里的六边形格 ...
吹排看失速裕度和压升表现 还有气流形态
hwcooling的六角格栅流阻相较一般机箱出风口偏高 chdd 发表于 2025-8-6 21:32
相比同为14030的雅俊H14PE是不是进步的挺大呢
H14PE打一部分12025都费劲 只能说嗓门很大
以前喷过现在也没必要旧事重提了 免得被杰睿说小心眼[睡觉] 有点东西 额这是马甲做得比本家还好的意思吗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