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月神偷 发表于 2025-9-19 23:27

拜雅DT770 PRO X:打破很难玩好监听耳机的滤镜





当我和不少耳机玩家将拜雅戏称“白牙”的旧时光里面,遇上带“Pro”后缀的型号是看都不会看的——

我初识拜雅的时候,身边的耳机玩家是推荐给我拿来听古典音乐的。穆特的《流浪者之歌》响起瞬间,DT880 250欧姆平底锅(约莫02年左右的产物),柔和、低频适中、中频稍凹,声场不大但完整,解析力也不错,琴腔共鸣等细节都呈现出来。但Pro版呢?干涩、僵硬、稍刺激,从当时我臆想的专业领域用途来看,这声音理应是很好的工作拍档。但对于听音乐的角度出发,就是不如DT880来得“舒服”,既有音色表现能吸引住我,也有柔顺的耳罩不易产生疲倦的优势(当时的Pro很压耳朵的)。


左边就是平底锅版DT880,陪伴过有一段时间的

横跨数年后的当下,昔日的看不上Pro的我也要被打脸了……上手玩DT770 PRO X的时候,明明是封闭式监听耳机,但整体是宽松的,低频下潜稍快且量感适中,声场规模与层次感都能带给人沉浸感。要是接上一台柔和且高解析力的胆耳放,保不准能找回我与那支“老白牙”的珍贵记忆。



更甚者,在我没来得及从惊愕反应过来,同事就借走DT770PROX用来练琴。归还耳机的时候他认为“相比棚子里的老770PRO,这支DT770PROX更好用,好些过载音色带来的感觉不一样了,而且不用怼声卡直接插Mustang Micro也够响(Fender自家产的迷你耳放)”他这番话,就有一种真正的拜雅监听耳机目标人群、乐手/录音师/混音师,也能轻易找到新旧型号之间的差别,甚至有想替换耳机的念头。



此刻我有一种打破滤镜的感觉。以往我一直认为要玩好监听耳机,定必要舍弃或妥协什么,导致对玩好监听耳机这事要回避。但这次DT770PROX似乎不用了,好像拜雅醒悟了找到专业干活和日常听歌的多重用途。

变化的核心依然是由单元开始

如果说别家的耳机有了新的变化,可能是通过外壳或腔体优化实现的;而拜雅耳机这边的话,铁定是跟单元离不开关系。特别是早些年拜雅将自己拿手绝活特斯拉技术引入监听耳机系列,塑造了高阶旗舰监听耳机标杆产品DT1990PRO。而这次DT770PROX,不仅有特斯拉技术下放,还获得了自家经典DT系列调音加持,打造出1T磁通密度、45mm的动圈单元、STELLAR.45。由德国本土研发及装配而成的这枚单元,展现出高效能、低失真与可怕的频响性能,无疑能轻松驾驭音乐现场、录音棚等录音/混音工作。



而对于聆听音乐的耳机玩家来说,DT770PROX的低失真与高素质固然是优点,但更重要的莫过于阻抗变成48欧姆这件事。这样一来,没有了以前3个阻抗值的“选择困难症”,不用纠结高阻抗与特定台式耳放的搭配烦恼。又能够搭配更多便携、轻巧灵活的听音设备,播放器、桌面一体机、迷你声卡、录音笔……面对这些推力不高的前端音源,DT770PROX依然能展现稳定、清晰的声音。




再留意老770PRO和这支DT770PROX所使用的天鹅绒耳罩内部,其实单元的位置也有进行细微的处理,继而对声波传输产生一定的变化。而再往下挖细节的话,似乎STELLAR.45单元在仿真与模拟、音圈与磁路系统等各个方面也是有很多全新设计,幸运的是专业监听产品线的代理商“怡同科技”整理了这些资料,否则我又要借机翻译那些内容来水字数,有需要的耳机玩家就请自行找找相关技术文档再了解。



替换头梁和可换线

单元相关以外的东西,DT770PROX能讲的其余细节都是大家在当时官宣的时候就已经了解到的。德国制造,延续经久耐用的理念,腔体表面的设计仍旧是经典型号的同款造型;弹性钢头梁,怎么扭怎么掰都很难断,以及可替换头梁垫,并且增设独特的内凹设计,进一步改善佩戴时的重力分配,不易产生疲劳。



DT770PROX原厂自带MINI-XLR可换线设计的3米耳机线,有自锁卡扣、连接很稳定,拜雅自家也有新整的USB-C口的PRO X耳机线可付费加购,换上那条USB-C耳机线后可以直接接驳手机或电脑使用。至于在推荐耳机升级线方面,我这边暂时没有找到合适的选项;但由于这支耳机对前端音源、电源线比较敏感,可以酌情选择不同的一体机、台式耳放以及电源线来进行优化,以达到大家想要的音色喜好。



不止精准还原

“以精准还原为基础,试图让您感到愉悦的聆听享受”这句话来形容DT770PROX是再适合不过。就像我这次新发掘的《Daniel Delorenzo Trio》,Daniel DeLorenzo与他的朋友即兴演出,没有耳返和叠录,纯粹靠他们之间的默契来完成的现场Live专辑。点开专辑任意一首,您都有一种置身于他们面前聆听的感觉:TAMA套鼓里面的军鼓、通鼓以及镲片,每一次敲击的定位感您似乎能指出来;键盘、吉他也是如此,在DT770PROX的指示,您不止能发现它们在哪里,而且它们演奏的声音,DT770PROX也能让您感到律动与欢乐。其中《Someday My Prince Will Come》这首更是再多一支吉他参与其中,增加了多一份趣味,令整场即兴演出更有层次感。此时DT770PROX依旧和刚刚一样,还原细节、宽松好听、声场也没咋大问题,能呈现出一个房间该有的规模。这个时候,DT770PROX已经第一次从专业还原的监听耳机,顿时升格为一支让您领略即兴演出魅力的高保真耳机。



但优质的现场录音确实不好找,而且相信很多耳机玩家起手选择流行人声来试听测试,所以我给DT770PROX换上了林忆莲的《依然》。刚开始会觉得中频人声会觉得有点凹,但在比较我手上另一支监听耳机Hi-X60后,我倒是会觉得DT770PROX宽松、自然、氛围感不错,聆听这些老港乐人声更有韵味。在换上IFI、飞傲等一体机,比较强调中高频质感的设备来播放Dominique Fils-Aimé的《Birds》,会发现比刚刚听《依然》的时候,人声更加扎实,配乐、和声等细节还原也很准确,但整体宽松的感觉依然没有变,所以为啥我会在上文说这支耳机对前端音源还是比较敏感的。



再来就是近段时间很多人看过的电影《F1》,汉斯季默编的那首激情澎湃的纯音乐作品。DT770PROX受限于封闭式结构,声场的横向开阔程度一定要稍微逊色的;但关键是这首纯音乐在中间部分会有结合弦乐和吹奏乐,以渐强的方式不断推高整体气氛,这时候就凸显出DT770PROX强劲的动态表现(更容易凸显强弱之间的差异),显著的纵向声场和层次感鲜明,而且低频量感适中、下潜凌厉迅速,毫无疑问与以前的拜雅耳机一样,聆听纯音乐作品依然是强项。更甚者,拜雅其实跟电音其实蛮般配的,例如听GTA游戏里面的Solomun《Customer Is King》,用DT770PROX来聆听不会感到轰头或闷糊,反倒会觉得引起身体律动的动力,燃爆全场的炸裂冲击感。就这么说吧,即便是不听古典音乐的朋友,现代纯音乐和电子音乐等作品,对这支DT770PROX来说都是“舒适区”,能轻松驾驭。



结案陈词,DT770PROX在打破我对监听耳机的滤镜,同时我认为会消去不少耳机玩家对监听耳机的各种刻板印象,加上拜雅的监听耳机经常出没实体店和展会活动,要试听它们不是难事。至于原本没有先入为主概念,就是打算试试大耳机的新玩家,你可以完全忽视DT770PROX专业干活的一面,把它当作是一支蛮好推动、声音素质强、音色四平八稳、听啥啥都行的杂食耳机,用来搭配您现有的设备去感受一下,说不准还会打破您现有的听音观概念。


DooDooDoo 发表于 2025-9-19 23:42

这耳罩看着戴起来就舒服

逃学生 发表于 2025-9-19 23:46

拥有过过880、990,现在是出声就行……[狂笑]

dzddz 发表于 2025-9-20 00:26

DT990服役 8年了。。。

歲月神偷 发表于 2025-9-20 09:41

DooDooDoo 发表于 2025-9-19 23:42
这耳罩看着戴起来就舒服

这大概也是不少人玩拜雅耳机的一个原因……吧?[再见]

歲月神偷 发表于 2025-9-20 09:42

dzddz 发表于 2025-9-20 00:26
DT990服役 8年了。。。

如果当时无卖走只DT880,不算它原本出厂了快十年,估计都至少服役差不多时间了

歲月神偷 发表于 2025-9-20 09:43

逃学生 发表于 2025-9-19 23:46
拥有过过880、990,现在是出声就行……

你这情况,以前好多HD600/HD650用家也是很相似

逃学生 发表于 2025-9-20 09:46

歲月神偷 发表于 2025-9-20 09:43
你这情况,以前好多HD600/HD650用家也是很相似

烧着烧着就退烧了……

拜亚的天鹅绒是真舒服,不知道大佬们都是怎么保养的,我出油厉害,不到半年就黄了[晕倒]

歲月神偷 发表于 2025-9-20 09:49

逃学生 发表于 2025-9-20 09:46
烧着烧着就退烧了……

拜亚的天鹅绒是真舒服,不知道大佬们都是怎么保养的,我出油厉害,不到半年就黄了 ...

直接换吧~
同事放在棚子里的那支老770也是直接换的(毕竟他有想过换但就是坏不了)

ted88 发表于 2025-9-20 13:20

感谢分享!~

YoungGuns 发表于 2025-9-20 17:26

无论监听还是音乐欣赏都是不错的选择

Wolverine 发表于 2025-9-20 18:44

感谢分享!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拜雅DT770 PRO X:打破很难玩好监听耳机的滤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