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芝在业界率先验证12盘堆叠技术, 目标2027年推出下一代40TB级别HDD
https://www.expreview.com/102144.html东芝宣布,在存储行业率先验证了用于大容量机械硬盘(HDD)的12盘堆叠技术。东芝计划将这一成果与MAMR(微波辅助磁记录)技术相结合,目标2027年推出下一代用于数据中心的40TB级别3.5英寸机械硬盘。
这项革命性的堆叠技术运用了东芝在开发轻薄紧凑产品过程中积累的先进设计和经验,在近线硬盘中常见的标准10盘堆叠基础上增加了2片磁盘,其中关键的突破包括开发专用于堆叠结构的新型部件,并将现有铝基板介质替换为玻璃基板,不仅提升耐久性,还支持更纤薄的设计。这些创新显著增强了机械稳定性和平面精度,实现更高存储密度与可靠性。
东芝表示,随着云服务扩张、流媒体视频普及、还有生成式AI与数据科学的迅猛发展,数据生成与存储需求持续激增。这次采用12盘堆叠技术的新款机械硬盘具备支持AI驱动的数据中心存储指数级增长所需的可扩展性和可靠性,凭借成熟的记录技术实现EB级别容量。
东芝还在研究如何将12盘堆叠技术应用于下一代HAMR(热辅助磁记录),以提供更大容量的机械硬盘解决方案,满足数据中心不断增长的存储需求同时,降低客户的总拥有成本(TCO)。 干脆像最开始的那种盘一样,堆一人高(硬盘厚度一人高,堆上百张盘、上百个磁头一起),专用于存储,占用1个sata或者nvme接口,容量500TB一张盘,买回家就钉墙上固定死,除非地震,不然不会坏。 新款玻璃盘? 当年的IBM硬盘,,, [偷笑] 最早的玻璃硬盘好像叫迈拓?有没有同代的握个手[偷笑] 又是玻璃材质,当年IBM已经证明此路不通了。 punk100 发表于 2025-10-14 23:28
又是玻璃材质,当年IBM已经证明此路不通了。
现在的玻璃可能比以前的好。 当年买了块玻璃的 坏了不知道几次,商家都不想修了 punk100 发表于 2025-10-14 23:28
又是玻璃材质,当年IBM已经证明此路不通了。
2002年IBM硬盘事业被日立收购,成立日立全球存储(HGST);
2011年西部数据收购日立全球存储;
2012年西部数据转让日立全球存储硬盘事业给予东芝 又见玻璃基板,怕怕 kevinho86 发表于 2025-10-15 10:40
2002年IBM硬盘事业被日立收购,成立日立全球存储(HGST);
2011年西部数据收购日立全球存储;
2012年西 ...
兄弟的意思是这个硬盘部门多年来就没放弃过玻璃材质,可能一直在跟进。 punk100 发表于 2025-10-15 11:15
兄弟的意思是这个硬盘部门多年来就没放弃过玻璃材质,可能一直在跟进。 ...
[偷笑]对的,继承于上几代的技术 kevinho86 发表于 2025-10-15 10:40
2002年IBM硬盘事业被日立收购,成立日立全球存储(HGST);
2011年西部数据收购日立全球存储;
2012年西 ...
补一个线路图上来[偷笑] 机械硬盘这块东芝是意志没放弃啊貌似产品比希捷的稳定很多~! fadefaint 发表于 2025-10-15 16:24
补一个线路图上来
不对吧,这里我感觉日立分到东芝和西数这里标反了
应该是西数拿了日立3.5寸盘的业务,东芝拿到了日立的笔记本盘业务
毕竟后面的西数服务器盘,氦气盘都是日立之前的企业盘,ultra star系列 asdm 发表于 2025-10-16 00:24
不对吧,这里我感觉日立分到东芝和西数这里标反了
应该是西数拿了日立3.5寸盘的业务,东芝拿到了日立的笔 ...
当年应该是西数完整收购HGST。后来因为HGST的3.5寸桌面硬盘(Deskstar,消费级)与西数原有的产品重叠,这部分业务又由西数出售给了东芝,西数保留了3.5的Ultrastar(企业级)业务。 率先验证12碟,那么现在最大是11碟?
按现在最大30T的单盘来算,单碟容量还是停留在2.xTB,这么多年,没啥进步。 灰羽利亞 发表于 2025-10-14 21:33
干脆像最开始的那种盘一样,堆一人高(硬盘厚度一人高,堆上百张盘、上百个磁头一起),专用于存储,占用1 ...
或者干脆恢复5.25英寸硬盘,反正5.25光驱位还是在的
但现在的大机柜硬盘阵列岂不就是很像层主说的那样? General51 发表于 2025-10-17 14:25
或者干脆恢复5.25英寸硬盘,反正5.25光驱位还是在的
但现在的大机柜硬盘阵列岂不就是很像层主说的那样? ...
目前大机柜有另一种阵列,不是按盘做阵列,而是按盘片做“阵列”,比如一个机柜可以放72块硬盘,一个硬盘里面有8片盘片,现在是按盘片做“阵列”,坏了一个磁头、盘片,就把坏的那个磁头屏蔽,比如一个16TB的盘坏了一片中的一面,那就按15TB继续用,不会导致整个盘不能用。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