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风道机箱标配进气扇横评 尺寸越大,性能越猛?
本帖最后由 sun1a2b3c4d 于 2025-10-22 20:26 编辑https://www.expreview.com/100461.html
120mm是目前PC DIY市场的主流风扇尺寸规格,选择非常多,设计也很成熟,能够适配市面上绝大部分的机箱、散热器产品。如果想要通过增加尺寸来获取更好的性能体验,140mm风扇同样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不过,近期受到不少玩家青睐的风道型机箱则开始标配160mm甚至更大尺寸的风扇,以实现大风量、低噪音的极致表现。我们就想,既然120/140mm风扇的横评都做过了,要不就来看看这些大尺寸风扇的表现是怎么样的吧,是第一感觉给到的越大越好,还是另有说法。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UcsbzrEjr?share_source=copy_web
手机通道:哔哩哔哩
求三连求关注,我们超能网B站官方频道!
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视频,帮忙发弹幕、转发扩散吧,如果你不喜欢,请提建议帮助我们做得更好,先关注我们的频道,一起进步吧。
视频带有简体中文字幕,但需要到bilibili网站使用新版播放器查看,另外原站点可以支持最大4K分辨率播放,画质更佳,推荐使用。
规格汇总及选品介绍
本次测试我们搜罗了超过10款机箱,具体品牌型号以及其对应的前置进风风扇参数如表格所示。可以看到,部分机箱的标配风扇只有长长的产品编号而非正式型号,风量静压等基本参数也并不完整。就个人感觉,作为机箱的附属配件,标配风扇似乎就是一个不起眼的配角,除非它是机箱的重要卖点之一了。
测试风扇规格参数对比
安钛克FLUX PRO
酷冷至尊MASTERFRAME 600
分形工艺Meshify 3 XL Ambience Pro RGB
追风者G400A
联力L207
华硕GT302
华硕PA401
骨伽OmnyX双擎正叶
骨伽OmnyX双擎反叶
联力L216
联力L217
分形工艺Torrent
酷冷至尊MASTERFRAME 500 Mesh
华硕PA602
这些机箱风扇的尺寸都各不相同,140mm起步,最大做到了200mm,厚度也从标准的25mm到38mm都有。其中,联力L216的风扇还特地针对机箱前面板进行适配,将防漏风面板与扇框融为一体,进一步提升风扇的进风效率;分形工艺Meshify 3 XL Ambience Pro RGB的Momentum 14 RGB是唯一一款采用LCP材质扇叶的机箱标配风扇,如此舍得堆料真的值得一众高端机箱学习;骨伽双擎上的正反叶160mm风扇也都被我们纳入测试选品当中,顺便检验一下在实际使用中,反叶版进风好还是正叶版进风好。
值得注意的是,追风者G400A上的这把M25 140 G2,标称风扇转速其实只有1300 RPM,是降速版(标准版为2000 RPM);酷冷至尊MASTERFRAME 600以及500 Mesh上的莫比乌斯(MOBIUS)140、漩涡(SickleFlow)200,又刚好是相反的情况,是提速版(两者标准版分别为1900 RPM和800 RPM),不稍加留意的话很容易与单品的规格混淆。至于为什么提速,我想应该是想拉高机箱在默认配置下的解热上限,反之则是为了静音。
为了令大家尽可能地了解这些机箱风扇,我们又去测量了它们的安装孔距、重量、线材长度供大家参考。至于缺失的空气性能及噪音参数,自然是交给我们的风洞机和消音实验室来进行完善啦。(下面的内容和表格会把分形工艺Meshify 3 XL Ambience Pro RGB简称为Meshify 3 XL,避免名字过长影响阅读感)
测试方法与说明
风扇性能测试部分现在已经用的是我们全新的第二代自制风洞机了,依然是根据相关国家标准与ISO标准制备,其相比旧款主要强化了整体气密性与结构稳定性,与之配套使用的新款电子压力计可自动记录测试期间的平均数值,可有效减少数值波动所带来的影响。
空载
模拟机箱
能够代表风扇真实性能表现的有效风量一直是我们极为重视的指标,为此,我们打造了模拟各阻抗环境的孔板,以尽可能地还原用户真实的使用场景。模拟机箱的面板采用联力 L207机箱的网孔前面板,测量前置进风阻抗。风扇进风面与面板之间的距离控制在10mm。
我们自行打造的消音实验室内,环境噪音可控制在10分贝以下,能够让声级计更明显地感知到风扇在低转速下的噪音表现。散热器风扇进风面与声压计的距离还是老规矩,保持在30 cm,也是希望能够尽可能地还原真实使用场景,并且放大产品之间的性能差距。
噪音测试
从测试部分开始,风扇的名称我们会改为机箱型号+尺寸规格缩写的方式表示,便于大家观察对比。
在空载状态满转速运行时,追风者G400A上的降速版M25 140 G2最为安静,只有37.7分贝,而分形工艺Meshify 3 XL的新款Momentum 14 RGB风扇则以高不少的转速紧随其后。160mm及以上尺寸的风扇里面,华硕PA401的16032风扇的噪音值是最低的,仅有39分贝出头的水平。 180/200mm风扇的转速相较140/160mm均有明显降低,即便如此,它们的噪音控制依然没有建立出明显优势。其中,噪音数值位居第二高的酷冷至尊MasterFrame 600的莫比乌斯140黑色版最高转速设定最为激进,给到了2400 RPM,反观其余风扇都相对保守地控制在2000 RPM以内。
不过,空载噪音与我们实际使用的情况还是有些差别的,因此,我们接下来就给这些风扇都统一加上联力L207的前置网孔面板,看看噪音又会有怎样的变化。
骨伽双擎的160mm反叶风扇是唯一一款上了阻抗之后噪音降低的,大概率应该是因为反叶结构,而其他风扇,除了华硕的PA602和GT302基本不变之外,噪音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对于噪音敏感的用户来说,风扇的满载转速噪音较低,使用感受确实是会好不少,前提自然是散热性能也要OK才行。
空气性能测试
空载最大风量上,除了骨伽双擎的160mm反叶风扇和无标称数值的风扇之外,其余选手的实测成绩均与标称值偏差在-10%以内。拥有最大尺寸规格的华硕PA602前置风扇以高达171 CFM的成绩拔得头筹,第2~4名则凭借加厚设计和更高的高转速一举超越了酷冷至尊MasterFrame 500 Mesh的200mm风扇。华硕GT302、联力L207以及酷冷至尊MasterFrame 600这三款机箱的140mm风扇在付出了一些噪音代价之后同样做到了下克上,与其余的140mm风扇拉开较大的差距。
机箱有效风量及噪音
相较于空载风量的表现,有三款风扇的排位是发生了变化的,分别是追风者G400A 14025——上升1位;联力L216 16030、分形工艺Meshify 3 XL 14025——上升两位。联力超越的都是比自己尺寸小的对手,进一步证明了自身的物理优势;而分形工艺更多是靠自身的硬实力,采用不易变形的LCP扇叶及拥有更高的运行转速应该是主要因素;至于追风者,更多是因为骨伽双擎160mm反叶风扇的性能实在是不给力才把位置让了出来。
各阻抗下转化率
我们将风扇加入阻抗前后的风量比值,也就是风量转化率这个指标呈现出来之后,问题的根源就显而易见了。骨伽双擎160mm反叶风扇刚好就是排名垫底的那一个,甚至与倒数第二还有着4.2%的差距。而刚才提到的三位“进步之星”,其中两位就包揽了风量转化率排行的前两名。
最大静压
我们以往也有讲过,风扇产生静压是用来克服系统阻抗的,静压越大,它克服阻抗的能力越强。我们从静压数值上就不难看出,骨伽双擎160mm反叶风扇为什么会有如此之低的风量转化率了。另外值得注意的是,除了酷冷至尊MasterFrame 600上的140mm风扇拥有较为明显的高转速优势之外,联力针对自家这三款机箱所全新定制的风扇都有着远远抛离其余选手的强劲静压,但由于机箱网孔面板的阻抗并不大,空载风量相对较低的它们在有效风量的表现上就不算特别拔尖了。
同噪音下有效风量(搭配机箱面板)
我们在单风扇的最后一项同噪音机箱有效风量里面放入了目前比较有代表性的高性能140mm风扇——猫头鹰NF-A14x25 G2 PWM,它的表现确实能够领先所有参测的140mm机箱风扇,甚至赢了联力L216,但对比大部分大尺寸机箱风扇仍是有不小差距。华硕的PA602 20038和PA401 16032风扇表现较为出色,包揽前二,前者甚至以断层级优势领先自家兄弟。
模拟发热平台实测
需要注意一点的是,有效风量大只能说明通过阻抗之后的气流量大,并不代表这些气流都能百分百作用到CPU散热器和显卡身上。为了令这次的机箱风扇横评相对公平,我们将它们统一按装到酷冷至尊MasterFrame 600机箱当中。这款尺寸为531*261*544mm、体积75.4L的机箱,内部五金结构长度达到了510mm,能够很好地考验风扇的长距离送风能力,并且还提供了支持200/180/140/120mm风扇的安装支架,适配我们本次横评的大部分产品。
至于160mm风扇嘛,我们则使用3D打印机,以原版支架为模板做了套简易定制版。同时,华硕PA602的200mm大风扇是非标准的170mm孔距,我们也同样也给它做了一套。前面提到的猫头鹰NF-A14x25 G2 PWM依然会加入到这部分的实测对比里面作为参考。
风扇的安装数量按照原本机箱的配置来,安装位置保持一致靠上,优先度先给到气流方向一致的风冷散热器。如此以来,对于联力L207的双140mm风扇组合来说,显卡散热方面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劣势。机箱尾部加上一把猫头鹰NF-S12A ULN,最高转速只有800 RPM,静压风量分别仅为0.62mm H2O和43.7 CFM,仅起到简单辅助出风的作用,避免机箱尾部过度积热的同时尽可能地拉开前置风扇的性能。机箱侧面风道做了封堵处理,保持前进后出、顶部网孔自然透风的状态。当然,每个机箱的结构设计都有所不同,因此本次上机的测试结果仅针对酷冷至尊MasterFrame 600机箱有效。
测试平台方面,我们使用的是根据正常主板、散热器、显卡改造过来的发热模块,其相比正常搭建的实机平台有着更好一致性,避免多次长时间烤机出现的性能释放波动的问题。在这里,我们可以将发热模块+散热器视为一个大的发热体,将机箱视为一个散热器,这个大的发热体的功耗和温度会因机箱这个散热器的性能而不同。其中,显卡部分我们设定是400W,CPU则是350W,通过散热实验室的多路温度传感器记录功耗稳定后5分钟的硬件温升,即硬件温度减去当时的室温,室温控制在22℃左右。温升单位这里我们改用国际热力学单位开氏度K,因为开氏度等于摄氏度+273.15(与绝对零度的差值),所以做完减法厚的温升结果数值其实是和摄氏度一致的,不影响大家理解。
果然,上到真机箱前面板之后,各风扇的性能排位发生了较为明显的变化。满转速状态下,三款联力风扇对CPU的散热帮助非常明显。L216和L217是唯二将CPU温升压制39℃以内的选手,斩获第一第二名,而尺寸较小的L207 ,则以140mm双风扇的配置跻身至与分形工艺Torrent 18038及华硕PA602 20038风扇基本齐平的行列。令人惊喜的还有分形工艺Meshify 3 XL上的三把 140mm风扇,单风扇风量表现一般的它居然在这个回合表现不错,来到了中游水平。相对地,基础性能数值都还不错的华硕GT302 14028厚扇和酷冷至尊MASTERFRAME 500 Mesh的20025大扇则被挤了下去。
由于我们采取的CPU优先的安装方式,显卡散热表现方面基本上就是风扇整体长度越大就越有先决优势,双200mm和三140mm组别全面占据中上游位置,即便单风扇有效风量很低的追风者G400A也能够做到与联力L217 17030平起平坐。这时,在机箱的底部补上辅助显卡散热的进风扇就显得非常重要了。值得注意的是,L216的16030风扇非常意外地排名垫底,甚至与骨伽160mm反叶扇拉开了超过1度的差距。
和前面测单风扇一样,我们也为上机测试准备了同噪音下的性能对比,而这部分的测试结果可以说是有点颠覆风扇越大越好的认知了。CPU温升最低的居然是酷冷至尊MasterFrame 600的标配风扇,接着是华硕PA602的20038,紧跟在后面的是分形工艺 Meshify 3 XL 14025。排头的两款140mm机箱风扇在我们前面的单风扇同噪音有效风量的表现并不出彩,在建立起数量优势之后,反倒实现了逆袭,猫头鹰NF-A14x25 G2 PWM和安钛克 FLUX PRO 14025的排名稍有上升也说明了这一点。要是给联力L207的双14030风扇也补齐至三把,估计也会有不错的表现。但是,华硕GT302的三把基础性能不差的14028就没能跟上这批大部队,联力 L216 16030没能保持住满转速下CPU温升的突出表现。
显卡温升方面,基本上是延续了前面的整体长度越大越好的趋势,另外骨伽双擎160mm反叶风扇的整体性能表现在大部分情况下都占据垫底位置,确实是更适合作为其机箱的排风扇使用。
烟雾测试
为了进一步搞清楚这些机箱风扇究竟在进风过程中做了些什么,于是我们找来了一根能够适配大尺寸风扇的粗烟管,把风扇安装到一侧,让其抽取烟雾机在另一端所产生的烟雾。和之前的风扇横评不同,这次我们主要是看风扇加入网孔面板阻抗后的表现。大家可以根据风扇排出的烟雾的浓度、分散程度分别判断出此时的空气流速与气流的覆盖范围。满转速下的对比我们按照风扇的尺寸大小分成了几个组别。
14cm尺寸风扇阵营1
14cm尺寸风扇阵营2
16/17cm尺寸风扇阵营1
16/17cm尺寸风扇阵营2
18/20cm尺寸风扇阵营
接着再来对比一下同风扇在切换至36分贝同噪音转速前后的表现。
追风者G400A 14025
安钛克FLUX PRO 14025
华硕GT302 14028
酷冷至尊MF 600 14025
分形工艺Meshify 3 XL 14025
猫头鹰A14x25 G2 PWM 14025
联力L207 14030
骨伽OmnyX双擎反叶 16026
骨伽OmnyX双擎正叶 16026
联力L216 16030
联力L217 17030
华硕PA401 16032
酷冷至尊MF 500 Mesh 2002
分形工艺Torrent 18038
华硕PA602 20038
通过观察烟雾情况并结合前面的测试结果我们可以大致推测,进气扇提供的气流需要有一定的集中度,尽可能地契合风冷散热器的尺寸,进行更为有效的风量传递。同时,气流流速过慢且风冷散热器的配扇性能不够强劲,对送风效率会大打折扣。要是多风扇并排进风,两股强劲且分散的气流之间相撞,流场也会变得混乱无序。当然,如果机箱内部存在例如导流板、走线挡板等结构进一步影响,情况可能也会有所不同。
振动测试
正如前面参数部分的情况那样,机箱风扇作为机箱的附属件,受重视的程度可能会因厂而异,或许会在动平衡校正上有所忽视,体现在用户使用过程出现的共振及异常噪音等问题。
振动测试里,我们会将风扇架在弹性支架上,并在扇框上安装一个高精度三轴姿态传感器,实时监测到风扇在X轴和Y轴的运动情况,给到大家一个更加直观的参考。需要说明的是,我们这个测试是对风扇振动状况的一个参考,并不能说明该风扇的动平衡是否超标或达标。
联力的L216和L207的标配前置风扇均有较大幅度的振动,我们将机箱上的两把都测了一次,结果都是差不多。
之前也有不少用户反映联力L217存在风扇振动明显的问题,而我们这次测的是他们的改良后的新版本,从表现上来看,确实是已经得到了解决。
分形工艺 Torrent的180mm大扇也是比较振的,但它是从我们2021年购买的机箱上拆下来的,之前不少被我们折腾,不排除有后期影响。PA401 16032的情况相对要好一些,角速度能控制在8°/s以内。其它风扇就基本上没什么太明显的振动,就不单独说明了。
总结
最终,我们就根据本次测试里面的重点项目做了一个总排名表,综合来看每一款风扇的表现。其中,每一项的前五名会被标出,方便大家更直观地看出孰优孰劣。
华硕PA602 20038以四项第一、六项前五的绝对优势拔得头筹,确实是一款非常全面的机箱进气扇。分形工艺Meshify 3 XL上标配的Momentum 14凭借优秀的整机散热以及静音表现力压多款比自身更大尺寸的对手,未进行测试之前我完全没想到它会能来到如此高度,不知道要是转速上限再提高一点会不会更好一些。酷冷至尊MASTERFRAME 600上的莫比乌斯140黑色版就基于标准版做了提速,尽管收效相对Momentum 14来说并不是特别大,也不妨碍它同样成为一匹黑马。接着是联力L217 17030和分形工艺Torrent 18038,两者都能提供较为出色的大风量及风冷散热表现,但不能很好地同时兼顾到显卡,需要其他风扇再辅助一下。400px风扇里面比较能打的唯有华硕PA401 16032了,理论测试部分表现非常突出,兼具大风量和静音特性,上到酷冷至尊MASTERFRAME 600机箱之后似乎就有点水土不服了。
然而,以上这些机箱配扇未必都有对应的单品售卖,即便流转市场有,价格也不能保证会长期稳定。此外,风扇安装孔位的泛用性问题同样不能忽视。正如华硕PA602 20038,它确实是很强,但它安装孔位适配度不高,很多给到500px风扇位的机箱其实装不上的,我们为了完成测试也是需要自己DIY一个兼容支架出来,如果不介意的话,硬上扎带固定其实也行得通。因此,大家还需结合实际情况再作购买的打算。关于本次横评产品的安装兼容性和价格我们又做了以上汇总,二手价格仅供参考。
比起分出高下,本次横评更多是为了向大家呈现出目前风道机箱的配扇性能水平,提供一个较为深入的了解与参考,同时不能忽视多风扇的整体表现,且合理地配置去机箱的风道。
太长了,用AI总结了一下。[偷笑][偷笑][偷笑]
这篇网页内容是一篇详细的机箱风扇横向评测文章,主要对多款热门风道机箱标配的进气风扇进行了性能测试和对比分析。以下是总结要点:评测概述
[*]评测对象:超过10款机箱标配的进气风扇,尺寸从140mm到200mm不等,包括120mm主流尺寸的对比参考(猫头鹰NF-A14x25 G2 PWM)。
[*]测试重点:风扇的噪音控制、风量、静压、实际散热效果(CPU/显卡温升)、烟雾气流模拟及振动表现。
[*]测试环境:使用酷冷至尊MasterFrame 600机箱作为统一测试平台,模拟真实使用场景(如加装网孔面板模拟机箱风阻)。
核心发现
[*]尺寸与性能关系:
[*]风扇尺寸越大,通常风量越大(如200mm风扇华硕PA602空载风量达171 CFM),但实际机箱内性能受风道设计、转速和气流集中度影响。
[*]大尺寸风扇(如180mm/200mm)在低转速下噪音控制较好,但高转速时优势不明显。
[*]并非尺寸越大性能越强:部分140mm风扇(如分形工艺Meshify 3 XL的Momentum 14)凭借高转速和LCP扇叶材质,实际散热表现超越更大尺寸风扇。
[*]关键性能排名:
[*]综合最佳:华硕PA602(200mm)以高风量、低噪音、强散热效果领先,但安装孔位非标准,兼容性差。
[*]黑马选手:分形工艺Meshify 3 XL的140mm风扇和酷冷至尊MasterFrame 600的140mm风扇(莫比乌斯提速版),在多风扇配置下散热表现优异。
[*]表现平平:骨伽双擎160mm反叶风扇风量转化率低,静压不足,适合作为排风扇而非进风扇。
[*]实际散热表现:
[*]CPU散热:联力L216/L217的160mm/170mm风扇温升控制最好,但同噪音下140mm多风扇组合(如酷冷至尊MasterFrame 600)更优。
[*]显卡散热:风扇整体长度越大(如200mm或三140mm组合),对显卡散热越有利,但需配合机箱底部辅助进风。
[*]其他发现:
[*]气流集中度:烟雾测试显示,气流需集中对准风冷散热器才能提升效率,分散气流易导致性能损失。
[*]振动问题:联力L216/L207风扇振动明显,L217已通过改良解决;分形工艺Torrent的180mm风扇也存在振动。
[*]兼容性:大尺寸风扇(如200mm)安装孔位非标准,需DIY支架或扎带固定,购买前需确认机箱支持。
结论建议
[*]选择机箱风扇时需权衡尺寸、转速、噪音和实际风道设计,单纯追求大尺寸未必最优。
[*]多风扇配置(如3×140mm)在同等噪音下可能比单一大尺寸风扇更高效。
[*]注重散热的用户可优先考虑华硕PA602、分形工艺Meshify 3 XL或酷冷至尊MasterFrame 600的标配风扇;注重静音则可选追风者G400A的降速版风扇。
如需更详细数据,可参考原文中的规格表格和测试曲线图。
简单来说,看看空调外机~~~ 所有测试风扇中没有我想要的。。。 刚好看了这个视频,省流:20038 602真的不错!尤其+了四个滚轮,在家电脑桌下非常巴适!!!而且改造下加个滤芯儿,空气净化器实锤[偷笑]空气净化器这价格还送机箱不贵~~~[恶魔] 这里面没有猫头鹰呀 angelohua 发表于 2025-10-23 00:43
所有测试风扇中没有我想要的。。。
这都是机箱标配的风扇 能有什么特别好的货... 我比较在意的是降温的同时噪音要尽可能的小 九州风神呢- -? 时光灬涟漪 发表于 2025-10-23 09:03
这都是机箱标配的风扇 能有什么特别好的货...
倒是有一个好货,本坛评测室测试过
Fractal Design Momentum 12 RGB 14 RGB 评测
https://www.chiphell.com/article-33932-1.html 602的200mm好强的,可惜没有靠谱的全新渠道,不然我就用它diy我的主力机了 评测的数据肯定是无可置疑的。
但从消费指引的角度来讲,谁会专门找别家的拆机风扇适配自己的机箱系统呢?
还不如直接评测“装机后的机箱散热、静音”得了(不考虑美观、材质、接口、装机难易度等) MolaMola 发表于 2025-10-23 09:24
602的200mm好强的,可惜没有靠谱的全新渠道,不然我就用它diy我的主力机了
我感觉这玩意就是猫头鹰A20的换皮版,毕竟华硕也没少跟猫头鹰合作 看了看价格,还是追风的划算,五扇换一扇。 本帖最后由 鹿目まどか 于 2025-10-23 11:26 编辑
完颜哒哒迩 发表于 2025-10-23 02:43
刚好看了这个视频,省流:20038
20038的风压/送风距离差点意思,风道短的机箱可能还行,但偏偏配的是PA602,个人猜测是前一篇散热效果评测里面排倒数的主要原因。 nekotheo 发表于 2025-10-23 09:14
倒是有一个好货,本坛评测室测试过
Fractal Design Momentum 12 RGB 14 RGB 评测
- -你也不看看FD的箱子什么价格
我倒是想到一个挺好的标配扇 我那个银欣G1M标配的底部18CM的穿甲弹。。。是真不错啊 测试的很辛苦
支持一个
但其实实际是这样
以我的乌鸦2的三个18厘米穿甲弹风扇来说
全速太吵
我控速到我觉得不吵的转速
然后CPU和显卡会高几度【但都不超高】
就这样用就好了…… 小梦魇 发表于 2025-10-23 09:08
九州风神呢- -?
算了算了 这货标配的风扇十几块钱一把的零售价。。。不看也罢而且我最近买的两个九州的箱子 一个160 一个270 居然连标配风扇都没有了。。全部自备 然后就买了几把,,呃 几个利民的B12 还挺不错的 吹冷排吹的透 邪恶的光B 发表于 2025-10-22 20:49
太长了,用AI总结了一下。
简单高效的总结,虽然我是看完了才看到总结[偷笑] 测试的很详细 很专业啊谢谢 分享 总体看没有完美的,但每个人基本都能找到自己能用的。 woodsany 发表于 2025-10-23 09:25
评测的数据肯定是无可置疑的。
但从消费指引的角度来讲,谁会专门找别家的拆机风扇适配自己的机箱系统呢?
...
我就在你楼上,毕竟这是硬件diy论坛,这种小众评测还是有它的意义的 墨水心 发表于 2025-10-23 09:56
我感觉这玩意就是猫头鹰A20的换皮版,毕竟华硕也没少跟猫头鹰合作
A20是20030,602的是20038啊,要是猫头鹰的,那这新开模得多花多少钱啊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