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uaiking 发表于 2013-11-18 19:27

【随笔】我和群暉NAS的数字生活。(2014/02/16 15,25楼更新)

本帖最后由 shuaiking 于 2014-2-16 11:15 编辑

   从去年第一台群暉NAS DS213,再到年初的DS1512+, 再到DS1513+,之后为了备份又有了DS214+。经过一年的时间,NAS已经成为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尽管很多网友吐槽NAS没有性价比,不实用。本着“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的原则。我的成品NAS之路依旧会坚定不移的走下去。

    之前自己也写过几个NAS应用相关的教程。但总觉得教程这个东西过于死板。写起来也没什么意思。本着应用为王,折腾没够的理念。想简单写写这一年里面对于NAS应用的心得体会,介绍一些自己的折腾经验。虽然可能依旧会被人吐槽,不过我想自己的一些经验应该会对那些和我一样对NAS有爱,但是不知道如何折腾的朋友会有些帮助吧。

    在动笔之前先简单介绍一下自己的网络环境吧。 ADSL2+ 20MB下行,1MB上行,AC66U是主路由, 下面接了GS108Tv2,之后是电脑N台,移动设备N台(安卓phone,iphone,ipad),NAS 2台(DS1513+,DS214+), UPS电源一个-虽然不是啥网络设备,不过是保障NAS安全的,也就算进去了。

    由于最近为了备份入的DS214+,因此随笔可能会从backup开始,之后慢慢写一些apps应用,web应用,打印,共享之类的......没什么固定的大纲,想到什么写些什么。也许其中很多部分对于普通家庭真的没啥用。但是玩转IT的精髓就是折腾,只要喜欢......由于最近比较忙,可能开篇会比较缓慢吧。有兴趣的朋友也可以一起在帖子里面分享应用心得。如果有什么问题也可以提出,大家一起找解决方案。

    下面......有点累了,睡觉去了。。。。。。(本来想写点backup的。。。。明天吧,对不住了,哈哈哈哈)

4楼 Backup相关:Backup传送门2013/11/25更新

14楼 Download Station相关:Download Station传送门 2013/11/27更新

15楼 Radius Server:Radius Server传送门 2014/02/16更新

25楼 迅雷固件Xware:迅雷固件Xware传送门 2014/02/13更新

PS:由于是随笔,可能会重想法,轻教程。 以后的介绍如有表述不明之处,还请指出。我会尽量补足相关教程。







buckman 发表于 2013-11-19 22:21

楼主,期待您的分享,[狂笑]

dennisc 发表于 2013-11-21 15:48

buckman 发表于 2013-11-19 22:2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楼主,期待您的分享,

期待分享 : )

shuaiking 发表于 2013-11-21 19:50

本帖最后由 shuaiking 于 2013-11-25 19:24 编辑

数据备份
2013/11/21


      从开始发帖到现在三天过去,一直没动笔,我承认自己真的很懒,对不起啦。最近确实有点忙啦。还要做晚班,真的有点辛苦。今天也是逼自己坐到电脑前面码字的。


      说到备份,也就是把自己认为重要的数据制作一份或多份拷贝保存到不同地点,不同介质以保证在发生意外时数据的完整性和可恢复性。对于商业用户来说,备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对于家庭用户而言,真的有那么多重要数据需要保存么? 备份真的有必要性么? 多年的照片丢失有损失么? 已经过期的大学论文有存在的价值么?各种版本的古老软件真的会拿出来重新使用么? N多古老游戏真的有时间重温么? 想来想去以上答案都是否定的。退一步说,上面这些东西是不是值得花钱买NAS备份呢? 一个U盘,一块移动硬盘不是一样可以备份。虽然上面的观点正确的不可否定, 但是我依然选择使用NAS,而且是两台。不是我土豪,不是我犯傻。我备份,是因为我喜欢。 我对“备份”的理解是“一种心态”。我受够了 N台电脑的角落中散布着同样文件名但是不同版本的备份,我受够了手中N个U盘,但是需要找一份文件的时候要挨个对比,找出最新版本。我受够了突然想玩一款老游戏,却发现由于备份硬盘有坏道而整个镜像损坏(可能有人会说,现在网络这么发达,重新下载就好了。不过对我来说,等下载好了,想玩的心情也过去了)。并且随着手里移动设备越来越多,数据备份也越来越让我心烦。NAS的出现,让我可以方便,高效的备份我“需要”备份的文件。让我可以用更轻松的心态享受我的IT生活。


      这层楼我会用来介绍一些群暉NAS提供的备份方案, 当然也会包括一些文件同步,分享的经验。毕竟对我来说文件同步也可以看做是一种特殊的备份,虽然存在很大的风险。但是结合传统的备份方案。在规避风险的同时,可以很方便的和家人,朋友共享文件。


      上面说了一堆废话,我最先介绍的是我在群暉NAS中的首选, TimeBackup。下面。。。。。。我又困了,去睡觉了。之前的话当做预告好了。哈哈哈哈哈。

2013/11/25更新      终于睡醒了。这么长时间才更新非常抱歉。接着上次的话题,TimeBackup,对比DSM自带的backup,Timebackup无论在功能和兼容性上都处于下风。 但是我还是用timebackup,主要是因为开起来比较酷一些。哈哈。
      下面上些图片。在简单讨论些Time Backup的限制。

在进行网络备份前,要开启目标服务器(DS214+)的相关功能。 这里把所有功能都打开了,为了之后的测试做准备。

DSM自带的网络备份,可以备份配置,可以备份数据库,可以备份共享文件夹。功能齐全。


文件夹同步,可以再两台同步服务器间进行文件夹的同步,也算是一种备份吧。在一些场合使用很方便。


Time Backup, 我现在使用的备份方式,功能不如自带的强大,开起来酷些。


在DS1513+上下载Time Backup套件并开启


看上去直观,漂亮些。


我的任务。


可以开启一些额外的配置


备份之后的目录结构,因为是增量备份。新版本的备份会在旧版本的基础上建立link,同时backup新增文件。不会对储存空间造成太大压力。



下面介绍一下建立任务。

新增任务


任务命名


可以选择备份方式。 这里简单提及些Time Backup的限制。 网络备份任务只能建立一个。本地任务的目标卷必须是EXT3或EXT4(意味着外接硬盘无法用NTFS或FAT32)。源目录和目标目录需要在不同卷下(这个自然,在同卷下的备份完全没有意义)。 PS:一点经验:在多盘位的NAS上,想要本地备份的话,可以用一块硬盘建立一个basic卷,作为备份卷。这样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不需要外接硬盘或购买另一个NAS做网络备份。


可以自动检测目标服务器IP,用户名,密码要有admin权限。 其它选项不过多介绍,手册里面有详细说明,家用的话没太大区别。 联机测试成功。


选择一个网络共享目录, 这个需要提前在目标NAS上建好。(DS214+)


选择你需要备份的目录。这里因为只是简单测试,我选择了Books文件夹。


计划任务,和smart recycle。 可以自己选择备份时间和频率。 smart recycle算是一个比较优化的备份原则,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决定是否开启。 手册里面也有详细介绍,这里不多说了。


最后一步,可以选择是否直接开始备份。第一次备份因为要建立原始版本,因此时间会比较长,之后就很快了。



上面简单介绍了一下Time Backup。 配置起来还是很简单的。像我之前说的,备份这个东西关键是看心态,看想法。使用最小的空间,建立最优化的备份策略, 达到自己需求的最优化效果,如此而已。

今天先到这吧。接下来会介绍一下另外的备份方案。在进行些简单的对比。继续睡觉去了。

husailing 发表于 2013-11-21 21:28

呃,楼主醒醒,我们都在看呢。

wyyu571 发表于 2013-11-21 22:51

dennisc 发表于 2013-11-22 20:06

LZ大人....是群「暉」呀[迷茫]

shuaiking 发表于 2013-11-22 21:10

dennisc 发表于 2013-11-22 20:0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LZ大人....是群「暉」呀

已更正, “暉”这个太晦涩。。。。。。

jojo氧化钙 发表于 2013-11-22 23:49

mark,等更新作参考。

雨辰 发表于 2013-11-23 17:07

养肥了再看,也学习一下,发现我只是下载,太浪费713+了

casper13 发表于 2013-11-24 17:36

继续排队

kofhaaaa 发表于 2013-11-25 09:35

好贴一定要顶!

kofhaaaa 发表于 2013-11-25 09:49

LZ天亮了,起来工作了![傻笑]

shuaiking 发表于 2013-11-25 19:29

本帖最后由 shuaiking 于 2013-11-27 19:34 编辑

2013/11/27    Download Station

      之前写了一些Time Backup的文章,本来想继续写其它的备份方式。不过觉得连续写下去有点无聊。因此写点其它东西,调节一下情绪。

      Synology的Download Station安装配置都非常简单。这里我就不介绍基本配置方式了。简单分享一下自己多PT站的管理心得。我是使用多用户,多profile的方式进行管理的。

我手里有三个PT站的账号因此这里建了三个账号,用来管理三个站的资源。


建立一个PT组,方便集中设置和管理访问权限。


以HDWing的账号做个例子。 用户名,备注,密码,按照正常流程建立用户。


用户加入PT组和users组。其它组群权限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


用户访问权限,我这里是继承PT组的权限。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设置。



设置apps的相关权限。 Down Station和File Station必须要设置。如果不设置File Station的话在配置Download Station下载目录的时候会报错。



分别登陆三个账号,配置相关下载目录和监视目录
HDWing


HDRoad


TTG


下载种子的时候可以直接下载到相关的共享文件夹,Download Station会自动按照用户名下载到相关目录。


可以根据用户名和目录进行管理。


手机客户端的话可以通过登录不同用户名分别下载不同PT站的资源。

因为我不想下载第三方的PT软件,因此选择了使用不同用户配置的方式进行管理。虽然有点麻烦,但是效果还是不错的。如果大家用更好的管理方式,还请不吝分享。

shuaiking 发表于 2013-11-25 19:30

本帖最后由 shuaiking 于 2014-2-16 09:04 编辑

占楼,准备 radius, vpn等安全类应用
2014/02/16    RADIUS Server

      首先,隔了这么就才上来更新真是不好意思。这段时间太忙了。

      提到RADIUS Server不懂的人可能觉得好神奇的样子。 其实这个很简单, 可以看成是一个储存了用户名和密码的数据库。当设备有需要的时候登陆上来获取相关信息。

      RADIUS的应用非常广泛。这里我只涉及一下WIFI认证。因为这个可能是我们最有可能接触到的需求了。
      适用环境 - 多用户,用户流动性强,对特定用户提供免费或收费的WIFI连接。例如学校,网吧,寝室,出租屋等。 普通家庭用户请忽略。

安装Radius套件



打开之后会有若干配置,都很简单。看图就好,不过多解释了。












AP/router的配置,我用的AC66U。不同厂家配置界面不同。但是参数大同小异。






从配置来讲还是非常容易的。非常适合一些小商户管理用户或提供附加价值使用(例如会员WIFI等)。从自己的使用经历来看,还是非常满意的。不会对wifi接入速度有影响。 就是群辉的这个Radius套件有时会出现无法认证用户的情况,需要重启套件。

bhg 发表于 2013-11-25 19:34

不错,介绍的很详细。

buckman 发表于 2013-11-25 21:14

继续过来给楼主加加油

nightfall 发表于 2013-12-6 09:48

楼主的想法和经验很值得学习,请问楼主所说的另一种备份方式是什么?

shuaiking 发表于 2013-12-6 19:52

nightfall 发表于 2013-12-6 09:4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楼主的想法和经验很值得学习,请问楼主所说的另一种备份方式是什么?

谢谢鼓励, 最近弄了好多新玩意,玩的不亦乐乎,这里就拖延下来了。 最近会把sysnology自带的备份写一下。

ysunqq 发表于 2014-1-13 11:27

不错的教程啊,我也准备入NAS呢,可以参考

天一凡 发表于 2014-1-18 23:06

期待楼主补充!

天一凡 发表于 2014-1-18 23:06

希望补上迅雷离线下载页面!

shuaiking 发表于 2014-1-22 14:59

天一凡 发表于 2014-1-18 23:06
期待楼主补充!

最近太忙了, 实在没时间啊。

天一凡 发表于 2014-1-22 16:52

shuaiking 发表于 2014-1-22 14:5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最近太忙了, 实在没时间啊。

希望过年后补充!

shuaiking 发表于 2014-2-16 09:50

本帖最后由 shuaiking 于 2014-2-16 11:13 编辑

天一凡 发表于 2014-1-18 23:06
希望补上迅雷离线下载页面!
DSM的自带离线下载稍慢。 我会写一个迅雷固件Xware的使用历程。这个东西速度还好。
2016/02/16    迅雷固件Xware



首先,详细教程和软件下载可以去官方论坛 http://luyou.xunlei.com/forum-51-1.html,http://luyou.xunlei.com/thread-30-1-1.html。
因为我的DS1513+已经安装并运行了远程迅雷,因此这个教程都是在DS214+上实时进行的,可能会有很多疏漏和废话,还请见谅。另外由于时间关系不详细解释和linux相关的各种命令。迅雷固件通用性很强,在各种设备上都可以运行。这个教程只是针对DS214+,关于其它机型需要下载哪个安装包还请自行在官方论坛寻找。

下面上图。
建立工作目录。不必须和我的相同,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自由命名。但是后面follow这个帖子的时候请自行更改相关配置。






远程登录。登录软件请自行寻找,开启SSH和telnet的方式也请自己查找。



下面是我整个命令键入顺序,不过多解释了。详细资料可以参阅官方论坛。



















































以上就是全部过程,sorry,由于我太懒,没做详细解释请大家谅解



天一凡 发表于 2014-2-16 09:59

shuaiking 发表于 2014-2-16 09:50
DSM的自带离线下载稍慢。 我会写一个迅雷固件Xware的使用历程。这个东西速度还好。

目前更新中。。。。 ...

不错!

shuaiking 发表于 2014-2-16 11:18

天一凡 发表于 2014-2-16 09:59
不错!

更新完成,希望有帮助。

天一凡 发表于 2014-2-16 13:18

shuaiking 发表于 2014-2-16 11:18
更新完成,希望有帮助。

非常实用,不过没有上速度测试!

shuaiking 发表于 2014-2-16 13:22

天一凡 发表于 2014-2-16 13:18
非常实用,不过没有上速度测试!

还测啥速度。用个把月了。好资源满速。

天一凡 发表于 2014-2-16 13:32

shuaiking 发表于 2014-2-16 13:22
还测啥速度。用个把月了。好资源满速。

你网速多少?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随笔】我和群暉NAS的数字生活。(2014/02/16 15,25楼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