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phell - 分享与交流用户体验

标题: 2021年重拾徕卡M9:在“玄学”传感器里怀旧 [打印本页]

作者: 刀心之水    时间: 2021-11-15 02:34
标题: 2021年重拾徕卡M9:在“玄学”传感器里怀旧
本帖最后由 刀心之水 于 2021-11-16 09:52 编辑
用半个世纪前的日产松纳标头,搭配一块业已停产的全幅CCD——当我谈论怀旧时,我在谈论什么?

缘起

冬天到了,看着灰暗阴沉的天空,我开始怀旧。翻看过往的照片,想起了自己的第一枚M口标头:ZM 50mm f1.5

(, 下载次数: 427)
Leica M9 + ZM 50 1.5↑bear
(, 下载次数: 478)
Leica M9 + ZM 50 1.5↑coffee
(, 下载次数: 457)
Leica M9 + ZM 50 1.5↑cranberry
(, 下载次数: 466)
Leica M9 + ZM 50 1.5↑eggs
(, 下载次数: 405)
Leica M9 + ZM 50 1.5↑grapes

ZM50 1.5是Sonnar结构,想怀旧,我自然盯上了它的原型:Zeiss Opton Sonnar 50/1.5. 但考虑到转接Contax RF口的些许麻烦,为了贪图方便,便将目光投向了Canon 50 1.5 LTM——价格亲民,实惠公道,童叟无欺,而且LTM螺口拿来插在M口机身上自带对焦联动也方便许多。就这么想着,无意间发现了一枚LTM口的Nikkor 5cm 1.4在eBay竞拍,便无心插柳标了个价。

一周之后,门口多了一个快递。

(, 下载次数: 443)
Nikkor 5cm 1.4↑1.4的大光圈,身型却非常小巧
(, 下载次数: 366)
Nikkor 5cm 1.4↑无限远的状态
(, 下载次数: 424)
Nikkor 5cm 1.4↑最近对焦距离竟然有1.5feet,大概0.45米
(, 下载次数: 394)
Nikkor 5cm 1.4↑对焦拨杆和无限远锁扣机构
(, 下载次数: 415)
Nikkor 5cm 1.4↑做工精良的43mm原装镜头盖

这枚Nikkor-S.C 5cm 1.4非常小巧,但重量接近300克,拿起来异常压手。光圈叶片足足有12片,做工非常好,绝不弱于同时期的徕卡镜头。镜头结构同样模仿自蔡司Contax的那枚Sonnar 50 1.5,是7片3组的松纳结构,也是历史上第一枚达到1.4光圈的镜头(我感觉1.4的光圈主要是为了当年宣传的营销卖点,噱头成分更多一点:1.4和1.5的光圈能有多大差别呢?),专门为近距离成像做了优化(当时大部分镜头应该是按无限远距离来优化成像的),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原本尼康是为了自家旁轴S口推出的这枚镜头,但同时期也生产了不少LTM口的版本,直到后来徕卡M3横空出世,让尼康决定彻底转型专做单反。

值得一提的是,LTM版的机械结构自带近距离对焦功能(最近对焦距离0.45米),不过对焦联动只到1米(LTM口的标准距离)。这个贴心的设计在转接无反时非常有用。

(, 下载次数: 419)
Photo by Bedrich Grunzweig ↑Robert Frank, Photographer, New York City, Covering Opening Night, in 1953-54 Season, at the Old Metropolitan Opera, 39th Street and Broadway c. 1953

据说这枚镜头在当年非常有名,最早是朝鲜战争时期因为生活杂志战地记者David Douglas Duncan选择[使用它]而在记者圈打响了[Nikkor LTM的名气],也间接说明其可靠的做工和成像的素质。[上图]则是Robert Frank拿着这枚镜头在街上拍照的样子(脖上挂着的那只好像是Nikkor 8.5cm),他的代表作[The Americans]里很多照片就是拿这枚Nikkor镜头拍的。我在上一篇[标头小乱斗]里有稍稍提到Nikkor 5cm 1.4 LTM在胶片上的体验,非常不错。

也曾把这枚镜头转接在徕卡SL上测试成像,发现大光圈时出片很“松散”,对比度低,成像不实,像蒙了一层“雾”,便对这枚镜头在数码机上的表现失去了兴趣。然而转念一想,当初ZM50 1.5是接在[徕卡M9]那块CCD上的,为了原汁原味重现当年的感动,我又买来一台M9,不过这次专门挑了钢灰色机身来搭配这枚镜头。

玄学 vs. 科学

不得不说把这枚小巧的银色标头搭配在钢灰色的M9上,看起来异常的和谐。

(, 下载次数: 401)
M9 + Nikkor 5cm 1.4↑合体
(, 下载次数: 407)
M9 + Nikkor 5cm 1.4↑侧身
(, 下载次数: 343)
M9 + Nikkor 5cm 1.4↑十二片光圈,叶片有些油渍
(, 下载次数: 450)
M9 + Nikkor 5cm 1.4↑
(, 下载次数: 384)
M9 + Nikkor 5cm 1.4↑
(, 下载次数: 417)
M9 + Nikkor 5cm 1.4↑和禄来35T比下大小

以下是一次简单的成像对比:同样是这枚Nikkor 5cm 1.4,分别接在M9上和徕卡SL做近距离成像对比:

(, 下载次数: 396)
M9 vs SL↑中心100%放大,Lightroom截图

要知道,徕卡SL那块CMOS是专门针对旁轴镜头有过优化的,但相较之下,M9这块柯达CCD的成像依然更通透,颜色也更“深”更“实”,没有了那层“雾”。我试了下手头另外几枚ASPH头,CCD和CMOS的差别就没这么明显了,只有白平衡和色彩倾向上的一些区别。

自从M9在2009年推出,网上就有大量关于CCD对比CMOS的帖子,大部分都是拿现代设计的镜头来做的对比,然后得出结论:“CMOS完全可以通过简单的后期调色来替代CCD,所谓CCD的“玄学加成”并不“值得”,毕竟CCD有太多短板(没有live view功能,高感差,没有电子快门,更窄的动态范围,等等)”。我最近在用过这枚nikkor 5cm 1.4镜头比较后,感觉事情没这么简单:单纯从成像来说,如果只拿现代设计的一众ASPH/APO镜头来拍摄,CCD可能确实没那么“玄学”,同CMOS的差别也没那么明显;但如果接上的是nikkor 5cm 1.4这样的老镜头,M9这块CCD的成像质感真的会好很多。说起来,这块CCD如此饱受争议,也跟其传感器滤镜玻璃会受潮/受热出现腐蚀有关。我的无端猜测:当初研发时可能是为了最大程度兼容老镜头才选的这种抗腐蚀性差的滤镜玻璃。后来新的ASPH设计的镜头产品线铺开了,也就不必再为兼容老镜头而受限于滤镜玻璃的选择了。

其实,进一步探究的话,CCD成像的所谓“玄学”,显然是过于简化了的特性描述。如果明白CCD的成像原理,我们可以发现,CCD的“玄学”只有可能来自它和CMOS成像的区别,即传感器电路中的模拟信号传输和模拟电路放大时自带的更多“非线性”属性:CCD是通过电路逐行传输光电信号,再经过同一个模拟放大器和模数转换器来实现数字化的;相比之下,CMOS则是基于每个像素点并行成像的,每个像素自带一个模数转换器,省去了模拟信号传输这一步,像素读取速度大大提高,成像原理更直接更简单也更“线性”了。更详细的原理和图解,可以参考[这篇文章]

CCD比CMOS多出来的特性,”模拟信号传输“和模数转换前更多的”非线性“,这两点,恰恰更靠近胶片成像质感的来源:基于银盐的“模拟信号”成像和银盐颗粒光敏度的“非线性”。更进一步,这种“非线性”其实也同人眼对明暗光线的敏感度契合(如果我没理解错,视频拍摄时采用“LOG”格式也是基于人眼的这个特性):这可能也是为什么我们觉得胶片成像看起来更“自然”,以及为何坊间会有徕卡M9的CCD更有“胶片感”这么一说。

在明白了“胶片感”和“非线性”的关系后,其实所谓的胶片感也就不难通过后期,靠Photoshop里的色度(hue),饱和度(saturation)和明暗度(luminance)曲线模拟出来了。但实际操作起来,为了得到令人满意的胶片模拟效果,在曲线调整上花费的功夫可能并不是套上一个万能胶片滤镜那么简单:实际上我们需要针对具体图片的画面内容进行针对性的曲线调整,而分析画面这一步变数太多,并没有统一的标准。就流程标准化来说,其实反而不如拍上一卷胶片或者使用M9拍摄后经过微后期的调整来的轻松。对于不喜欢后期的人来说,胶片和CCD所具有的更多“非线性”成像特征,使“直出”的图片很多时候就已经足够讨好眼球了。这个层面的“省心”,确也是其优势所在吧。

碎碎念

21世纪进入第二个十年,互联万物的网络越来越发达,VR/AR作为下一代人机交互接口,进一步模糊现实和虚拟的边界。就连脸书都直言[“不要脸”],全力投入名为“元世界”的虚拟世界扩张计划。我们的生活越来越数字化。《头号玩家》/《刀剑神域》里描述的虚拟生活,好像近在咫尺。

行将就木的胶片却悄然[复兴]了。

似乎,胶片独特的成像质感更容易给平凡的场景带入一层怀旧滤镜。可这份怀旧,为何感人?也许,作为碳基生物,人感知世界的方式在物理层面天生更接近胶片那非线性的显像特性,而胶片冲洗过程充满着“瑕疵”和“噪点”的处理方式,又暗暗契合了人类大脑存储记忆的模式。这种种相似,让我们看到胶片拍摄的作品时,莫名产生了更多的共鸣?与之相对,数字信号下的世界,精确,无暇,线性,近乎完美,却同人类自身的“不完美”格格不入,正如《黑客帝国》里,人们无法生活在建筑师创造的第一个矩阵世界——那是个基于数学公式的,美轮美奂、毫无差错、精密运行的,”完美的”世界。

如果,要在数码相机里找寻这份怀旧,对我来说,最合适的候选,非自带“玄学”加成的CCD不可。一方面,是CCD成像特性同胶片有相似之处,另一方面,也只是我想找回一点多年前第一次拿起徕卡M9拍照时的感动。

说到底,怀旧的,无非只是自己的从前。

讽刺的是,胶片不死,CCD却已作古,给这份怀旧加上了一个无形的期限。一台M9,一块CCD,我无法确定它什么时候会坏掉,也不知道这块2017年换上的Sensor id 15的传感器是否会再次出现腐蚀。就像我不知道,后会是否无期。

一期一会。

样片

(, 下载次数: 389)

(, 下载次数: 421)

(, 下载次数: 375)

(, 下载次数: 422)

(, 下载次数: 427)

(, 下载次数: 377)

(, 下载次数: 425)

(, 下载次数: 403)

(, 下载次数: 406)

(, 下载次数: 419)

(, 下载次数: 400)

(, 下载次数: 373)

(, 下载次数: 448)



原文发表于个人博客



作者: a4apple    时间: 2021-11-15 07:12
慕名而来,色彩悦目。支持一下。
作者: Insomniac    时间: 2021-11-15 08:11
0.45m最近对焦距离心动了,我现在zm50转接在gfx50r上面用,相当于最近对焦距离0.9m的35……虽然氛围很好但真的太远了
(, 下载次数: 435)
作者: 王小石_sho    时间: 2021-11-15 08:30
拍得太好了,我也有M9,还没发挥出来
作者: SUNZKpope    时间: 2021-11-15 08:37
样张的浓郁恰到好处,又不会溢出
“说到底,怀旧的,无非只是自己的从前”
说到心坎里了
作者: leeambition    时间: 2021-11-15 08:42
猫在中间那张颜色好棒
作者: sign413    时间: 2021-11-15 08:51
本帖最后由 sign413 于 2021-11-15 09:38 编辑

M9帮顶~~~虽然M9是手上几台机子里用的最少的,但是色彩也真是无法割舍,本来想入了GR3,把M9就放家里了,出门“两机两镜”,或者“两机三镜”,结果发现,成了“三机三镜” (, 下载次数: 428)    (, 下载次数: 414)    (, 下载次数: 385)    (, 下载次数: 465)    (, 下载次数: 409)    (, 下载次数: 475)




作者: xin851209    时间: 2021-11-15 09:23
最近一直在小黄鱼物色M9  价格相当坚挺啊  
作者: Shinn.    时间: 2021-11-15 09:50
徕卡的魅力就在于电子产品消费届买新不买旧的定律荡然无存
作者: Wolverine    时间: 2021-11-15 10:01
拍的真好!
作者: foolbirdcn    时间: 2021-11-15 10:26
被另外一个帖子cue过来 片子不错,d40时代入坑摄影(也是ccd哦)一路升级 也曾一度认为ccd是玄学 后来才发现是自己的审美还没跟上 好在为时不晚 目前除了康泰时那部600w像素的ccd没有搞定 有点名气的全部收齐(甚至是宾得,哈哈)

id15也会脱膜,id16的大限也不过是五年左右,至于维修佬们,目前已经可以换更廉价的低通玻璃,而且快门次数,基板信息都可以改……别问我是怎么知道的

玩旁轴系的ccd注定是欢乐与血泪共存,但人就是这样,往往喜欢经历了风雨后的彩虹
作者: duo933    时间: 2021-11-15 10:57
可惜我的m9p卖了,出了很多好照片。。。只是用了多年手动,累了
作者: atdi    时间: 2021-11-15 11:16
看了楼主的分享

我决定把手里m9的低通更换后,再保留1年好好拍拍
作者: luoyuwen1989    时间: 2021-11-15 12:48
徕卡M9P
作者: bqkt    时间: 2021-11-15 14:19
要不是M9的设计缺陷,我真想买一个作为自己的第一台数码雷擦~
作者: GXCccccc    时间: 2021-11-15 14:58
脱膜没去修 现在ccd还貌似挂了 照片分2半 全是糊的 没动1年自己挂了
作者: oqkv    时间: 2021-11-15 15:03
M9一定要留一台,因为你出了之后还会念着CCD的好,脱模的问题换低通就行了
作者: yockwang    时间: 2021-11-15 15:25
虽然我觉得手机拍照已经很漂亮了,但是相机确实不错!
作者: sunrisen    时间: 2021-11-15 15:40
味道还是足的
作者: wildbear    时间: 2021-11-15 15:44
sign413 发表于 2021-11-15 08:51
M9帮顶~~~虽然M9是手上几台机子里用的最少的,但是色彩也真是无法割舍,本来想入了GR3,把M9就放家里了,出 ...

三机三镜是真爱啊!
体力真好。
作者: 梦工厂    时间: 2021-11-15 15:5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Jodin    时间: 2021-11-15 16:10
颜色是真的骚
作者: majesta    时间: 2021-11-15 16:32
用过一段时间的canon 50 1.5 LTM 那个成像真的一言难尽,反差实在太低了!特别是在光线充足的情况下,一直以为是我的那颗镜头镀膜不完整的关系。。。但是在夜晚拍摄的话,它对高光的表现非常好!很油润 反差也回来了。
作者: sign413    时间: 2021-11-15 16:40
wildbear 发表于 2021-11-15 15:44
三机三镜是真爱啊!
体力真好。

自己选的,含着眼泪也得背出去,不过一个是GR3,基本重量体积都可以忽略了~
作者: adrian618    时间: 2021-11-15 17:44
太香了,看着就馋
大学时期预算有限,唯一玩过一台Leica是r8,当时只觉得太重太沉了不适合自己,吃灰良久出掉了。
作者: LeXeR    时间: 2021-11-15 19:06
杜德伟大师学习了
作者: sanke2005    时间: 2021-11-15 19:12
不是所有的都会脱膜,我的ID11快满7岁了依然完好,不过是最便宜的M220,在CCD即将谢幕之际无比正确的钓了一只咸鱼。当时考虑220是最后期,年代新,加上徕卡发现问题后应该会不断改进,越晚的越好。自从买了这个,还留了一台Df,其它相机都去海鲜市场了

作者: wildbear    时间: 2021-11-15 22:11
sign413 发表于 2021-11-15 16:40
自己选的,含着眼泪也得背出去,不过一个是GR3,基本重量体积都可以忽略了~ ...

又想起我同事一边无敌兔、一边d3,手上抱个娃逛帝都了。
作者: 小喆    时间: 2021-11-15 22:13
M8路过帮顶。。看完有一种抄起相机出去拍拍拍的冲动
作者: iokitchen    时间: 2021-11-15 22:49
色彩真好
作者: 想要这个    时间: 2021-11-15 23:52
这个厉害了!rubicon那张里罚单和雪糕筒的橙色穿过幽蓝,唤起了我的街趴ptsd。

按照petapixel的说法,感觉CCD应该跟胶片一样向右曝光保留暗部细节避免噪点,然后后期像log一样把高光和对比拉回来。不过看很多其他m9的样片都是嘎嘎一片黑,有点宽容度和味道不能兼顾的意思。
作者: 刀心之水    时间: 2021-11-16 00:40
a4apple 发表于 2021-11-15 07:12
慕名而来,色彩悦目。支持一下。

多谢支持! M9的CCD出片颜色确实有特色,后期不太需要调整就能得到很好的效果。
作者: 刀心之水    时间: 2021-11-16 00:47
Insomniac 发表于 2021-11-15 08:11
0.45m最近对焦距离心动了,我现在zm50转接在gfx50r上面用,相当于最近对焦距离0.9m的35……虽然氛围很好但 ...

这张氛围真好,zm50的相场居然这么大!

我手边没有4433的相机,不清楚Nikkor 5cm 1.4转接的话会不会有黑边。我大部分时候把它接在M9上用,所以最近对焦距离也用不上。0.7米和1米看着很近但实际用起来差别还挺大的
作者: 刀心之水    时间: 2021-11-16 00:50
王小石_sho 发表于 2021-11-15 08:30
拍得太好了,我也有M9,还没发挥出来

M9我觉得最毒的是直出的黑白。稍微高一点的ISO (比如800以上)直出时很有胶片的颗粒感,不过最近没机会晚上出门,还没什么样片。
作者: 刀心之水    时间: 2021-11-16 00:55
SUNZKpope 发表于 2021-11-15 08:37
样张的浓郁恰到好处,又不会溢出
“说到底,怀旧的,无非只是自己的从前”
说到心坎里了 ...

CCD这种浓郁又不溢出的成像风格我用CMOS机真是很难每张都模拟出来

其实特意想去找寻这种味道,也是在缅怀自己的青春吧
作者: 刀心之水    时间: 2021-11-16 00:58
leeambition 发表于 2021-11-15 08:42
猫在中间那张颜色好棒

哈哈不知道为什么猫那张在M9的渣屏幕上看直出有奇效。可能是Lofi效果自带的毒味
作者: 刀心之水    时间: 2021-11-16 01:03
sign413 发表于 2021-11-15 08:51
M9帮顶~~~虽然M9是手上几台机子里用的最少的,但是色彩也真是无法割舍,本来想入了GR3,把M9就放家里了,出 ...

真的是割舍不下。当初嫌弃M9不方便给出掉了。现在玩过一众胶片机后发现用起来其实挺顺手的。M9的毒就在有“惊喜感”和“期待感”,经常不经意间拍出惊艳的照片
作者: 刀心之水    时间: 2021-11-16 01:04
xin851209 发表于 2021-11-15 09:23
最近一直在小黄鱼物色M9  价格相当坚挺啊

不只是坚挺,今年还涨价了
作者: 刀心之水    时间: 2021-11-16 01:06
Shinn. 发表于 2021-11-15 09:50
徕卡的魅力就在于电子产品消费届买新不买旧的定律荡然无存

一台官宣停止维护问题传感器的二手数码机还能卖这么贵,还有这么多人愿意买。真的很难再找出第二家了。
作者: 刀心之水    时间: 2021-11-16 01:07
Wolverine 发表于 2021-11-15 10:01
拍的真好!

谢谢!
作者: 刀心之水    时间: 2021-11-16 01:16
foolbirdcn 发表于 2021-11-15 10:26
被另外一个帖子cue过来 片子不错,d40时代入坑摄影(也是ccd哦)一路升级 也曾一度认为ccd是玄学 后 ...

我这台倒是专门联系过徕卡NJ的维修总部,确实是官方更新的传感器,所以id信息应该不假。但毕竟最早的那批id15的新传感器从出现到现在也都没几年,所以有多耐用还真的不清楚。

全画幅CCD全世界也就这么多台不会更多了,而受限于快门和传感器寿命,实际上能用CCD拍出来的照片总数也有个大致的上限。我不去拍,那些快门就被别人按掉了。所以我就想,不如趁这些CCD彻底消亡前,多用它们拍点属于自己的照片吧
作者: qjb2008    时间: 2021-11-16 01:16
昨天在咸鱼看到有人说M11会有电子防抖。
作者: 刀心之水    时间: 2021-11-16 01:21
duo933 发表于 2021-11-15 10:57
可惜我的m9p卖了,出了很多好照片。。。只是用了多年手动,累了


M9用着确实不省心。我也是趁现在还能折腾,也趁CCD传感器还没出现问题,能多拍点是一点吧。毕竟是数码相机,拍起来还是比胶片机方便些,省了我不少冲洗扫描胶片的时间。
作者: 刀心之水    时间: 2021-11-16 01:24
atdi 发表于 2021-11-15 11:16
看了楼主的分享

我决定把手里m9的低通更换后,再保留1年好好拍拍

支持!M9好好拍,适应了之后非常出片。我最喜欢的是M9直出黑白jpg的效果,非常有味道
作者: 刀心之水    时间: 2021-11-16 01:25
luoyuwen1989 发表于 2021-11-15 12:48
徕卡M9P

哈哈握手。M9这块CCD对红色和蓝色的渲染真的很有表现力。
作者: 刀心之水    时间: 2021-11-16 01:26
bqkt 发表于 2021-11-15 14:19
要不是M9的设计缺陷,我真想买一个作为自己的第一台数码雷擦~

现在买了再卖其实也不亏了。说不定还小赚一笔。(或者说不定就不舍得卖了。
作者: 刀心之水    时间: 2021-11-16 01:27
GXCccccc 发表于 2021-11-15 14:58
脱膜没去修 现在ccd还貌似挂了 照片分2半 全是糊的 没动1年自己挂了

脱膜了一定得赶紧去换,要是腐蚀从表面的玻璃深入到传感器就不太好修了。
作者: 刀心之水    时间: 2021-11-16 01:30
oqkv 发表于 2021-11-15 15:03
M9一定要留一台,因为你出了之后还会念着CCD的好,脱模的问题换低通就行了 ...

这台M9是不会再出了。用了一圈,能找到一个趁手的相机真的不容易。
作者: 刀心之水    时间: 2021-11-16 01:31
yockwang 发表于 2021-11-15 15:25
虽然我觉得手机拍照已经很漂亮了,但是相机确实不错!

网页上看不出来,如果在大屏幕上看原片或者打印出来看,全画幅的相机出的片质感还是比手机强太多了。
作者: 刀心之水    时间: 2021-11-16 01:32
sunrisen 发表于 2021-11-15 15:40
味道还是足的

M9的CCD独有的“油画”厚重感,奠定了所谓“德味”的标准
作者: 刀心之水    时间: 2021-11-16 01:34
梦工厂 发表于 2021-11-15 15:52
曾经生吃过新鲜蔓越莓,现在心里有阴影

哈哈那张蔓越莓主要是阳光下照着贼好看。我还真没吃过新鲜的蔓越莓,只吃过蔓越莓干
作者: 刀心之水    时间: 2021-11-16 01:37
Jodin 发表于 2021-11-15 16:10
颜色是真的骚

银机配银镜太亮骚。之前拿黑机黑镜街拍的时候非常低调,从没人发现,最近挂着银色的随便走走就被人看到过一次
作者: 刀心之水    时间: 2021-11-16 01:39
majesta 发表于 2021-11-15 16:32
用过一段时间的canon 50 1.5 LTM 那个成像真的一言难尽,反差实在太低了!特别是在光线充足的情况下,一直 ...

这枚nikkor 5cm 1.4反差也低的(尤其全开),不过正好和CCD的浓郁成像中和了,所以感觉出片反而很均衡。CMOS因为出片本来就很中性,配这些老头拍出来味道就差点
作者: 刀心之水    时间: 2021-11-16 01:42
adrian618 发表于 2021-11-15 17:44
太香了,看着就馋
大学时期预算有限,唯一玩过一台Leica是r8,当时只觉得太重太沉了不适合自己,吃灰 ...

我玩过几枚R头,转接在尼康机身上。做工是真的好,但也真的重,后来嫌沉嫌大就都出掉了。玩徕卡,旁轴的M系是精髓,有机会一定得玩玩。就算不喜欢再出掉一般也不会亏。
作者: 刀心之水    时间: 2021-11-16 01:43
LeXeR 发表于 2021-11-15 19:06
杜德伟大师学习了

哈哈说起“德味”,徕卡M9的这块CCD应该是祖师爷了,很大程度上定义了德味所谓的”油画“的质感
作者: 刀心之水    时间: 2021-11-16 01:45
sanke2005 发表于 2021-11-15 19:12
不是所有的都会脱膜,我的ID11快满7岁了依然完好,不过是最便宜的M220,在CCD即将谢幕之际无比正确的钓了一 ...

好眼力啊,那基本上是踩在最便宜的时候入了。最近M9系反而还涨价了
玩过一圈器材之后真的才懂得欣赏这类机器
作者: 刀心之水    时间: 2021-11-16 01:48
小喆 发表于 2021-11-15 22:13
M8路过帮顶。。看完有一种抄起相机出去拍拍拍的冲动

走起!M8的黑白很毒!
作者: 刀心之水    时间: 2021-11-16 01:49
iokitchen 发表于 2021-11-15 22:49
色彩真好

M9确实是不需要太多后期就能有很惊艳的颜色
作者: 刀心之水    时间: 2021-11-16 01:54
想要这个 发表于 2021-11-15 23:52
这个厉害了!rubicon那张里罚单和雪糕筒的橙色穿过幽蓝,唤起了我的街趴ptsd。

按照petapixel的说法,感觉 ...

CMOS和胶片的机子我一般都是按过曝过曝一档左右来拍的,后期降点曝光质感就出来了;但M9的直出太好看了,为了直出jpg我就把曝光补偿设在0了。
作者: 刀心之水    时间: 2021-11-16 01:57
qjb2008 发表于 2021-11-16 01:16
昨天在咸鱼看到有人说M11会有电子防抖。

新的M11据说电池会更新成SL那样的,不再需要开底盖了。续航和防水应该不错。拭目以待。

不过徕卡我从来买旧不买新
作者: qjb2008    时间: 2021-11-16 02:05
刀心之水 发表于 2021-11-16 01:57
新的M11据说电池会更新成SL那样的,不再需要开底盖了。续航和防水应该不错。拭目以待。

不过徕卡我从来 ...

那很好啊,可以改成那种,说明是松下。
作者: TK93    时间: 2021-11-16 04:21
好抓眼 不管是色彩还是构图
作者: sign413    时间: 2021-11-16 09:22
刀心之水 发表于 2021-11-16 01:03
真的是割舍不下。当初嫌弃M9不方便给出掉了。现在玩过一众胶片机后发现用起来其实挺顺手的。M9的毒就在有 ...

M9的确高感、性能、操作、功能上已经落后太多了,但是,只要有一个合适的环境,它就总能给你惊喜~~真就是“纯粹”地拍照。我的也是之前坛子里大神换过CCD的机器,现在还是有一点脱膜,不过在它彻底“花”了之前,我还是会一直用它来拍照~~不抛弃不放弃
作者: Shinn.    时间: 2021-11-16 09:29
刀心之水 发表于 2021-11-16 01:06
一台官宣停止维护问题传感器的二手数码机还能卖这么贵,还有这么多人愿意买。真的很难再找出第二家了。 ...

就像我自己,心心念念着搞一台240P,对M10什么的完全没兴趣
作者: 刀心之水    时间: 2021-11-16 10:31
sign413 发表于 2021-11-16 09:22
M9的确高感、性能、操作、功能上已经落后太多了,但是,只要有一个合适的环境,它就总能给你惊喜~~真就是 ...

一旦有了一点脱膜就会越来越严重,最好趁脱膜腐蚀到传感器之前换掉那层UV/IR滤镜玻璃。现在国内有不少提供这类换玻璃服务的,可以找家口碑好的换。
作者: 刀心之水    时间: 2021-11-16 10:33
Shinn. 发表于 2021-11-16 09:29
就像我自己,心心念念着搞一台240P,对M10什么的完全没兴趣

自己用着趁手的相机才是最好的相机
作者: 刀心之水    时间: 2021-11-16 10:37
TK93 发表于 2021-11-16 04:21
好抓眼 不管是色彩还是构图

其实M9的直出黑白也很有味道。最近一直没机会晚上出门,有机会补上样片。
作者: antlantic    时间: 2021-11-16 15:43
油渍花了莫名好看是怎么回事。。。
作者: ewwap    时间: 2021-11-16 16:05
玩胶卷的才是真正的大神,佩服佩服!!!
作者: 刀心之水    时间: 2021-11-17 00:53
antlantic 发表于 2021-11-16 15:43
油渍花了莫名好看是怎么回事。。。

哈哈哈老镜头独享花色
作者: 刀心之水    时间: 2021-11-17 00:54
ewwap 发表于 2021-11-16 16:05
玩胶卷的才是真正的大神,佩服佩服!!!

胶片老涨价快玩不起了,退而求其次买台CCD
作者: E1Ement    时间: 2021-11-18 02:47
如果用老头玩味道的话,M9在成像上的确可以成为胶片的“平替”了 ,不过在拍摄手感上我觉得还是差了一点点。

一个是M9跟其他胶片M机比还是厚了一点。(大手基本可以无视),另外一个就是M9的快门有时候会黏住,只能拔电池解决。。其实如果采用了R-D1那种拍一张还必须上一次卷的方式就更好了。

讽刺的是。。我当年因为数码M机太贵,入的二手胶片,结果几年下来,数码机反而成了平替。。
作者: 多蒙    时间: 2021-11-18 08:23
拍的真好啊,一时冲动我搞了个徕卡240p,现在对焦总是不会,请问有没有自动对焦的。
作者: alfredphu    时间: 2021-11-18 08:59
幾乎每年都會看“在20XX年,M9/P還能戰否”的標題,但每次看這種帖,更堅定地拿好手中的兩塊ccd,甚至想要不要買個ME備份
作者: 刀心之水    时间: 2021-11-18 09:30
E1Ement 发表于 2021-11-18 02:47
如果用老头玩味道的话,M9在成像上的确可以成为胶片的“平替”了 ,不过在拍摄手感上我觉得还是差了一点点 ...

是啊,我现在基本把M9当作胶片的平替在用。最近胶片M的价格真是眼看着往上涨,连iiic这种机型都波及到了。我真是惊呆了
作者: 刀心之水    时间: 2021-11-18 09:32
多蒙 发表于 2021-11-18 08:23
拍的真好啊,一时冲动我搞了个徕卡240p,现在对焦总是不会,请问有没有自动对焦的。 ...

徕卡旁轴系列都没有自动对焦,以后也不会有。想要自动对焦估计只能看看索尼或者佳能的最新无反了(或者看看富士x100v,样子比较像徕卡
作者: 刀心之水    时间: 2021-11-18 09:53
alfredphu 发表于 2021-11-18 08:59
幾乎每年都會看“在20XX年,M9/P還能戰否”的標題,但每次看這種帖,更堅定地拿好手中的兩塊ccd,甚至想要 ...

M9相关的帖子真是年年都有,且永远不缺讨论量。对一款12年前的数码相机来说真的是不可思议,但想想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全画幅CCD这一独有卖点好像又可以理解为何有这么多人愿意买单。看最近行情M9系的相机居然还小涨了一波价
作者: alfredphu    时间: 2021-11-18 10:11
刀心之水 发表于 2021-11-18 09:53
M9相关的帖子真是年年都有,且永远不缺讨论量。对一款12年前的数码相机来说真的是不可思议,但想想前无古 ...

主要是市场供应量在减小,我三年前入手时,闲鱼页面至少两屏在卖,M9/M9P都包括,今年查,基本上只有三、四人在卖,像我这种熊猫机爱好者,现在几乎很难买到中意的机器
作者: E1Ement    时间: 2021-11-18 12:15
alfredphu 发表于 2021-11-18 10:11
主要是市场供应量在减小,我三年前入手时,闲鱼页面至少两屏在卖,M9/M9P都包括,今年查,基本上只有三、 ...

一方面买家少了,毕竟是个“老旧的”电子产品,而且又有脱膜的风险。以至于价格上不来。。
价格不高的同时以至于卖家也会减少,而且再加上还有一帮忠实的铁粉在,如果想卖的估计早卖了,现在只能卖一万多,还不如自己留着玩。
作者: E1Ement    时间: 2021-11-18 12:18
刀心之水 发表于 2021-11-18 09:30
是啊,我现在基本把M9当作胶片的平替在用。最近胶片M的价格真是眼看着往上涨,连iiic这种机型都波及到了 ...

现在胶片机真的不敢碰,我这小破村儿里,二手的M6跟M240叫同一个价。然后M6竟然还卖出去了,M240依旧挂着
作者: sanke2005    时间: 2021-11-18 20:09
刀心之水 发表于 2021-11-16 10:31
一旦有了一点脱膜就会越来越严重,最好趁脱膜腐蚀到传感器之前换掉那层UV/IR滤镜玻璃。现在国内有不少提 ...

脱膜不是腐蚀吧?是前面那层薄膜,可能因工艺、制造原因贴不牢而脱开起泡,但不清楚具体是哪些因素引起的,有的很短时间、快门几百次就脱,有的好几年、上万次也不脱,看运气,不过后期的应该好于前期的。
作者: sanke2005    时间: 2021-11-18 20:26
E1Ement 发表于 2021-11-18 12:18
现在胶片机真的不敢碰,我这小破村儿里,二手的M6跟M240叫同一个价。然后M6竟然还卖出去了,M240依旧挂着 ...

最近两年M胶片机简直疯了,差不多翻了一番,有人的M7从1w+没卖出去,到现在快2w还是没卖出去
作者: 遥希    时间: 2021-11-18 22:34
Shinn. 发表于 2021-11-15 09:50
徕卡的魅力就在于电子产品消费届买新不买旧的定律荡然无存

哈哈哈,太有道理了
作者: 遥希    时间: 2021-11-18 22:38
在咸鱼上一直关注M9和M9P,想挑一台价格和品质都过得去的太难了。
作者: innersenses    时间: 2021-11-18 22:44
确实,当年那M9的色彩真的是挺有意思的,很有特色,拍出的感觉很出彩。 后面几代换CMOS之后就没有那种感觉了。  就是这块ccd太脆弱了,出现各种问题。一出问题就要邮寄回去。  但是用它拍出的满足感真的很难有其他相机替代了。
作者: 刀心之水    时间: 2021-11-18 23:11
遥希 发表于 2021-11-18 22:38
在咸鱼上一直关注M9和M9P,想挑一台价格和品质都过得去的太难了。

确实想出M9的早就出掉了,现在还持有M9的大部分都是喜欢M9的死忠了,导致市面上放出来的不是品质太差就是价格太高。想遇到合适的得看缘分了。
作者: 刀心之水    时间: 2021-11-18 23:14
innersenses 发表于 2021-11-18 22:44
确实,当年那M9的色彩真的是挺有意思的,很有特色,拍出的感觉很出彩。 后面几代换CMOS之后就没有那种感觉 ...

目前换过最新传感器的M9/P好像还没听到过有什么确切问题。当然谁也不保证以后不出问题,毕竟徕卡官方已经不提供传感器更换维护了
作者: 刀心之水    时间: 2021-11-18 23:28
本帖最后由 刀心之水 于 2021-11-18 23:34 编辑
sanke2005 发表于 2021-11-18 20:09
脱膜不是腐蚀吧?是前面那层薄膜,可能因工艺、制造原因贴不牢而脱开起泡,但不清楚具体是哪些因素引起的 ...


对,老传感器的问题主要是传感器前的那片薄滤镜玻璃出现起泡脱膜。“腐蚀”的说法主要沿用自官方发布的公告“corrosion-related problem on the cover glass of the sensors”

具体引起的原因没有官方定论,论坛里的说法是,CCD发热量大,老版传感器滤镜玻璃本身设计有问题,在炎热/潮湿环境下容易因为高发热的CCD产生点状的脱膜。

所以有可能也不是因为“运气好”导致老传感器一直没脱膜,而是相机一直放在干燥阴冷的环境下且拍摄时没有使用连拍堆积大量热量,因而没有触发脱膜的条件。如果使用环境或者拍摄方法不理想,一旦出现脱膜情况就会越来越严重。

后期的传感器(id 15、16)貌似是连同处理器电路和滤镜玻璃一起更换过,控制了传感器发热情况和滤镜玻璃的“抗腐蚀性”。不过为了以防万一,我感觉即使是用了新传感器我也不太敢带着去炎热潮湿的环境拍。毕竟这全幅CCD是坏一台少一台了。
作者: 刀心之水    时间: 2021-11-18 23:39
E1Ement 发表于 2021-11-18 12:18
现在胶片机真的不敢碰,我这小破村儿里,二手的M6跟M240叫同一个价。然后M6竟然还卖出去了,M240依旧挂着 ...

M6和M7的价格简直太离谱了。那么多钱搞台中画幅不香么。。
作者: 天黑要下雨了    时间: 2021-11-21 18:23
这个色彩真的好看
作者: 刀心之水    时间: 2021-11-22 11:28
天黑要下雨了 发表于 2021-11-21 18:23
这个色彩真的好看

M9的出片色彩会微妙的更深沉些,自带“德味”
作者: yuanyuan-409    时间: 2021-11-23 15:20
我也准备再收一台m9 现在二手的是不是得收id15的?之前的是不是不行?二手行情价现在多少?
作者: 刀心之水    时间: 2021-11-24 02:45
yuanyuan-409 发表于 2021-11-23 15:20
我也准备再收一台m9 现在二手的是不是得收id15的?之前的是不是不行?二手行情价现在多少? ...

id 15或者16是新传感器。最近二手价小涨了点可以多观察下。国内据说有人破解了固件可以直接改id了,所以买的时候最好有官方更换传感器的文件。
作者: yuanyuan-409    时间: 2021-11-24 11:30
刀心之水 发表于 2021-11-24 02:45
id 15或者16是新传感器。最近二手价小涨了点可以多观察下。国内据说有人破解了固件可以直接改id了,所以 ...

好滴,谢谢
作者: 曾经是黄仁勋    时间: 2021-11-26 15:40
感觉m9的ccd表层的玻璃很薄。。。稍微进了点灰小光圈下看的清清楚楚。现在无反的玻璃比较厚,灰不严重的话看不出来
作者: 彦彬Trent    时间: 2021-11-30 12:45
大眩光氛围好~
作者: 刀心之水    时间: 2021-12-1 01:54
曾经是黄仁勋 发表于 2021-11-26 15:40
感觉m9的ccd表层的玻璃很薄。。。稍微进了点灰小光圈下看的清清楚楚。现在无反的玻璃比较厚,灰不严重的话 ...

数码M口旁轴机的传感器表层玻璃应该都挺薄的,主要为了旁轴镜头做的优化,防止红移和崩边
作者: 刀心之水    时间: 2021-12-1 01:58
彦彬Trent 发表于 2021-11-30 12:45
大眩光氛围好~

用过一众“完美成像”的镜头之后,发现自己玩果然还是氛围系玄学头更有趣
在迈向“老法师”的道路上一去不返了hhh
作者: asukahan    时间: 2021-12-7 20:22
M9P路过帮顶!
作者: 刀心之水    时间: 2021-12-8 08:37
asukahan 发表于 2021-12-7 20:22
M9P路过帮顶!

握爪我本来是想蹲个银色M9P的一直没蹲到,遇到这台钢灰色M9就入了




欢迎光临 Chiphell - 分享与交流用户体验 (https://www.chiphell.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