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归正传,之前的磨豆机是匿名2,名不见经传的一款磨豆机,有说好有说不好的,反正用了1年多,没有什么缺陷,2个字:能用
但是不折腾下,好像差点什么。前前后后看了一些,C40啊,玲珑啊,栗子C啊,最后选择的K6。因为之前只用过匿名2,其他的也没用过,就不作对比,只谈眼前。
包装中规中矩。
里面是珍珠棉的填充,有说明书和易丢失物品的备件(中轴的卡扣和一个垫圈)
全身照一张,铝合金枪色机身,有点好看。摇把采用曲臂设计,由于拆卸很方便,就不考虑折叠便携的问题了。
上半身一张,这个是上调的,就是通过转动上面部分来调整磨粉粗细度。然后通过标尺作为刻度提醒。
拆开之后,几个小扣件和中轴,下面是48mm的7角刀盘。
通过弹簧来调节粗细度。刀盘看起来还有点意思。
放大一点看,意思来了吧。(有熟悉的吴彦祖不妨来细说一下这个加工的方式,细鳞纹看起来还蛮好看的)
底部是汉匠的logo。
外刀盘不能拆,只有这样看看,我这个外行看起来觉得加工还行。
中轴上的Singapore字样,新加坡轴承?
摇把,加工还算精致。唯一不足,很容易掉下来。
摇把另一端的木质把手,木质材料在这种工业加工气息很浓重的产品身上,倒有一点中和的感觉。
--说说磨豆的情况--
外观吹上天,不看功效也是不行的。
随便磨了一点云南的口粮豆,水洗,银皮较多。
按照说明书推荐的刻度,1.5-2适合手冲,那么先按2的刻度磨了一点豆子。
放大。
刻度1.5
刻度1.5放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