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phell - 分享与交流用户体验

标题: 重披战袍——REVUENON 135mm F2.8 定焦镜头的修复与整备 [打印本页]

作者: 诸葛奉先    时间: 2022-2-9 11:34
标题: 重披战袍——REVUENON 135mm F2.8 定焦镜头的修复与整备
本帖最后由 诸葛奉先 于 2022-2-12 10:23 编辑

(, 下载次数: 119)
REVUENON Special 135mm F2.8 [del](M42)[/del] for Nikon

       前言
       德国人对摄影有着更加纯粹的热爱,走过德国的许多城市,经常可以在街边见到中古相机店,里面玲琅满目的摆满了各个时代的照相机,日化品超市里常年有专门的货架摆放135与120胶卷并提供冲印服务。开始学习摄影后我便经常逛中古相机店,并非是要买什么装备,而是把那里当成一个博物馆,享受着手握旧时光的感觉。年代久远的相机大多是坏的,一般是快门无法按下或者是无法上弦,德国人买回去也大多是当作摆件。
       大概是2013年的某一天,我偶然发现一个性能完好的机械单反,拨动拨杆、转动拨盘、选择一个慢快门按下去,可以听见其机械结构在运转并计时,而后是清脆的咔嚓一声
相机的LOGO是REVUEFLEX,型号为SC1,卡口为M42,兼具了历史感与通用性,于是当即买了下来
       过了几个月,一个朋友淘换设备的时候卖家搭了一个弃置的M42卡口的135mm定焦镜头,见我有M42机身就送给了我,到手后发现也是REVUE系列的,总算是组成了一套。


(, 下载次数: 116)
这张照片拍摄于2014年,
当时在中古相机店买到了一个成色非常不错的尼康卡口Tokina 80-200mm F4镜头,于是来个合影。

       追根溯源
       REVUE这个牌子大家应该都没听说过,在国内搜索引擎上也几乎搜不到相关信息,这是那个时代独特商业模式的产物。他属于一家曾经辉煌过的摄影器材零售商Foto-Quelle(Quelle是德语源泉、来源的意思),该公司成立于 1957 年,总部设在纽伦堡,是大型零售商与邮购公司Quelle的子公司,算是今天网络电商模式的前身。
       1966 年,Foto-Quelle成为欧洲最大的摄影器材零售商,1970年成为全球最大的摄影零售商,拥有REVUE与REVUEFLEX两个品牌。Foto-Quelle并不拥有工场,产品都是代工模式,其代工厂遍布全球,例如日本的Konika、Chinon、Cosina,前苏联的KMZ、Zenit,甚至曾经使用海鸥为其代工过型号为REVUE DF-300的单反以及型号为REVUE 6x6的120画幅双反,可见其营销模式非常灵活,也因为其广阔的代工网,其产品线涵盖超微型相机、双反、单反等各种画幅的几乎全部品类的摄影器材。
       1999年,Foto-Quelle与Karstadt Warenhaus AG合资为Karstadt Quelle AG,2007年更名为Arcandor,2009年陷入破产危机,其业务部门Foto Quelle被ORWO Net GmbH收购。时过境迁,今天的Foto Quelle是一家在线照片、相册印刷服务商。

(, 下载次数: 114)
REVUEFLEX SC1 & REVUENON Special 135mm F2.8
开工前留影

       REVUEFLEX SC1的原型是Chinon AM-3这点在外网上有定论,但REVUENON 135mm F2.8没搜到厂家的信息,通过镜头标识的REVUENON为REVUE与NON的组合来推断应是由Chinon代工的合资品牌。果然,在翻看Chinon AM-3的说明书的时候在推荐镜头里面找到了一款Chinon 135mm F2.8的定焦镜头,去外网查询后,无论是结构还是外观都极其相似。
早期版本为竖纹防滑纹,多为REVUENON标识,后期使用了方形格防滑纹,REVUENON与Chinon的版本都有。我手中这支镜头的编号为24开头,属于早期批次,推测生产年份在1970年左右。

(, 下载次数: 112)
前玉泛着茶色,非常有时代感,
镜头滤镜尺寸为55mm,全金属材质,重量约为420g。

       问题 & 问题的击破
       这支镜头到我手上后我立即买了一个M42-Nikon的转接环,但很快发现有较多非常影响使用体验的问题,拍了几张就收起来了,按照问题的严重程度排序如下:
       1. 无法无限远合焦:这是M42转接后的最大的问题,转接后合焦范围大概是3m-30m,之外的距离区间无法合焦;
       2. 光圈无法调整:另一个M42转接问题,M42的光圈最终到位需要推动一根在卡口内部的推针,所以转接至数码单反后光圈无法调节;
       3. 光圈叶片故障:镜头的光圈叶片阻尼非常大,大概是被油脂粘住了,旋转光圈环后按动推针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到位;
       4. 镜身松散:这支镜头除了多处磨损与磕碰外整体非常松散,总感觉前镜组随时会掉下来,还好镜片的状态不错。

(, 下载次数: 123)
M42卡口与光圈推针,光圈通过光圈环设定后需要通过这个推针最终到位。

(, 下载次数: 124)
反光板下方的金属片为光圈推板,按动快门时会由此推动镜头尾部的推针。

       时光飞逝,随着自己在摄影领域的不断探索,也越发的喜欢用定焦镜头,因此下定决心将其修复。原本只是想修好粘滞的光圈叶片,而后转接至数码单反使用,但在修复过程中发现几个关键尺寸与结构匹配的非常好,因此得以在几个小时内修复了此前影响使用体验的全部问题,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 清洗并重新润滑光圈叶片,修复光圈粘滞问题;
       2. 调整光圈控制逻辑,使光圈可以时调整;
       3. 将镜头卡口更换为尼康F卡口,解决无限远合焦问题;
       4. 移除对焦行程止档,缩短最近合焦距离;
       5. 全面清洁各光学组件并紧固镜身。
       此外还有一个附加要求——“任何改动不得对镜头造成永久性伤害,如有需要可以无损复原。”

       光圈叶片修复
       将镜头拆开后发现叶片之间被大概是润滑油的东西浸润了,粘性过大导致了非常大的阻尼,将光圈组件拆下来用清洁剂浸泡后用棉签反复擦拭后有所改善,但依然有较大的迟滞,机身上那根细小的弹簧依然无法将光圈顺利牵引到位,经常停在某个位置。原因是光圈叶片有些位置是永远重合在一起的,不彻底打开无法清洁到位,但这个光圈组件的子结构是粘接的因此我就不拆了,最后用铅笔芯在上面划一些石墨粉进行润滑后解决了这个问题。

(, 下载次数: 119)
虽然叶片看起来非常惨烈但总算可以正常使用了。

       光圈控制逻辑调整
       M42的光圈控制逻辑是通过光圈环设定光圈的行程止点,而后通过按动快门推动推针将光驱推到之前设置的位置,也就是通过两根控制杆完成一个控制循环。下图中画面上方的片状杆直接与光圈环相连,用于设定光圈的行程止点;画面下方的柱状杆直接与光圈叶片机构相连,用于将叶片推到设定位置。转接至尼康数码单反后,因内部没有相应结构,所以光圈就只能处于全开状态了。
       通常的解决方案是用比较强力的胶把推针按进去并粘住,但后面我会将原生卡口盘移除因此不能这样处理了,只能另想办法。

(, 下载次数: 118)
图中黄铜螺丝的位置为调整后的状态,原先的位置在右侧的对称处,
弹簧会如图中的状态向右牵引光圈滑杆使光圈在待机状态全开

       下图中是已经完成控制逻辑调整的状态,可以看见光圈叶片调节杆被画面左侧的弹簧勾住使光圈处于最小状态,大概是镜头生产商考虑到以后会有人调整控制逻辑所以在对称的位置上留了一个螺纹孔,否则会麻烦很多。将弹簧的预紧模式反向后,叶片调节杆就会随时给光圈一个预紧力使光圈可以跟随光圈环调整,而无需通过推针执行光圈调整动作。

(, 下载次数: 119)
完成调整后弹簧在待机状态会向左牵引光圈滑杆,使光圈随时跟随光圈位置的设定状态。
弹簧非常细小,因此之前光圈叶片稍有阻尼就会无法牵引到位。

(, 下载次数: 127)
机身光圈推板每次的行程是固定的,足够将光圈由f/2.8调整至f/22,
多余的行程会通过上图中的弹簧机构吸纳,调整控制逻辑后整个组件就被移除了。

       更换卡口
       无法无限远合焦是M42镜头转接尼康单反时必须要面对的问题。经过测试,这支镜头转接后的合焦范围大约是3米到30米这个区间,市面上可以买到一种带透镜的M42转接环据说可以解决这一问题,但增加一个性能未知的镜片必定会破坏镜头原有的风味,因此不予考虑。

(, 下载次数: 115)
此前购买的M42-Nikon转接环,精度还不错。

       分析一下这支镜头的结构,作为一支年代久远的定焦镜头,其结构还是比较简单的,前镜组与后镜组的相对位置在对焦过程中是不变的,也就是说,所有的镜片在对焦过程中都会同步移动。合焦机制是镜组远离焦平面会使合焦点更近,接近焦平面会使合焦点更远。在加入转接环的情况下,无论是两种卡口本身差异还是额外的转接环都会使法兰距增加,而因结构限制,镜组在原先的无限远对焦点时已经接近行程极限,没有行程余量抵消增加的法兰距,也就出现了无法无限远合焦的情况。
       通常情况下,更换卡口需要先搞到一个目标卡口部件而后加工至合适的直径,而后根据法兰距的需要或削减或延长镜身,但非常幸运的是这支镜头与现有转接环的几个相关尺寸非常特别,所以转接环即可作为新卡口完成替换。

(, 下载次数: 117)
直接将转接环旋入M42卡口的状态,可以看出其直径略小于镜身直径,
因此后面会直接用转接环代替原生的M42卡口盘。

       替换卡口可以解决无限远合焦问题的数学计算如下:M42卡口法兰距为 45.5mm,尼康F卡口法兰距为 46.5mm,这支镜头的原生M42卡口部件的法兰距增量为 2.4mm,M42-Nikon转接环法兰距增量为 0.9mm。
       因此转接模式下实际法兰距为 46.5+0.9=47.4mm ,与M42卡口的原生法兰距偏差为 +1.9mm,这导致无限远合焦点超出了对焦行程因此无法合焦。
       更换卡口后实际法兰距为 46.5-2.4+0.9=45mm ,与M42卡口的原生法兰距偏差为 -0.5mm,这会使镜组比原设计更加接近焦平面,也就使其无限远合焦点落入对焦行程,虽然间接的影响了最近合焦点但后面会解决这个问题。
       根据这支镜头的结构特点,对焦过程中整个镜组都会同步移动,所以镜头中并没有与焦平面相对位置固定的镜组,-0.5mm 的法兰距偏差也就不会对成像有额外影响。此外,转接环与这支镜头的镜身直径非常匹配,除了开3个孔外无需其他的加工。

(, 下载次数: 123)
移除原来M42卡口,卡口盘由3个螺丝固定。

(, 下载次数: 122)
在转接环上打上定位孔,
这个台钳曾经在修船厂服役,也是久经沧桑。

(, 下载次数: 133)
因为没有合适的钻头所以使用锥形打磨头钻孔,最后用锥形砂轮钻出一个小小的沉孔。
其中一个孔不小心钻大了,但因为定位孔本身就不是特别准,所以这个更大的孔反而可以使新卡口微调至合适的位置。

(, 下载次数: 121)
安装完成

       移除对焦环限位
       到这里这支镜头已经可以正常的在尼康数码单反上使用了,不过之前的调整还是稍微增加了最近对焦距离。这支镜头对焦环上标注的英制最近对焦距离是8ft,也就是2.44m左右,公制标注的最近对焦距离是2.5m,更换卡口后因镜组比原设计更加靠近焦平面0.5mm,所以实测的最近对焦距离大约是2.8m左右。
       解决方案是移除了对焦行程限位螺丝,也就是上图中∞符号下方的螺丝。此前的对焦环旋转行程大约略小于180°,移除限位后对焦环旋转行程达到了270°左右,因为机械结构的原因拓展的行程都在最近对焦距离端,对无限远端无影响。
       移除限位螺丝后实测最近对焦距离达到了约1.6m。调整后前镜组在最近对焦距离下的伸出距离增加了不少,但因内部还有其他的限位机构因此并不会滑脱。

(, 下载次数: 113)
镜身组件,中间的凹槽用于控制对焦环旋转行程的起止点。
镜身组件的几个螺丝都松动了,顺便紧固一下。

       保养与整备   
       这支镜头之前的主人大概是非常热爱摄影,镜头使用痕迹非常明显,多处掉漆磕碰,但好在是扎实的全金属结构而且定焦镜头结构比较简单,因此除了有些松动外并无大碍,镜片也非常通透清澈,将各组件拆卸后稍作清洁与紧固即可。
       组装完毕后贴上mt foto镜头贴纸,一方面减少进一步的磨损也堵上了移除限位螺丝而增加的开口。最后安装一个2cm桶装遮光罩,保护前镜组的同时减少一些杂光干扰,这里所说的保护并不是防撞击,因为前镜组那块实心金属真的非常坚固,主要是减少误触。
       根据其结构特点,收纳时需要将光圈调整到最小,延长光圈跟随弹簧的寿命,对焦距离调节到无限远,尽量让镜组缩回。

(, 下载次数: 121)
前镜组是一块实心的铝合金加工而成,重量为187g,超过了整支镜头重量的40%。

(, 下载次数: 127)
用料非常扎实,虽然镜身是战斗成色,但是镜片的状态不错。

(, 下载次数: 123)
后镜组,套筒也是金属材质。

(, 下载次数: 123)
对焦套筒,通过图中的螺纹调整镜组的位置实现对焦。
这个螺纹与镜组的螺纹非常难对准,但一旦咬合就非常顺滑。

(, 下载次数: 120)
装上尼康镜头后盖,整备完成。

(, 下载次数: 118)
贴上镜头贴纸,装上遮光罩,开始新的征程

      
性能测试
       使用全画幅尼康数码单反在3m左右的位置进行测试。作为一直纯手动镜头,原机是通过裂像屏进行对焦,好在尼康取景框左下角有合焦提示灯,合焦后会亮起一个小圆点,如没有合焦也会通过箭头提示是焦点过近还过远,因此对焦方面无需担心。

       测试结论是总体合格,“画质”与“色彩”还是非常的主观,所以还是直接看图吧。个人感觉其光圈全开是可用的,需要放大才能看出比较肉的地方,光圈在f/5.6时锐度会有很大的提升,降低到f/8以后即使用ISO1000快门速度也降到了20/1s,结合135mm本身安全快门就高,因此可用性一般,后面也就不再测试f/8的光圈。
      
本节照片
均为RAW直出后直接转为JPG格式,除了局部放大图进行裁切外无任何调整。

(, 下载次数: 113)
ISO1000  135mm  1000/1s  f/2.8
RAW to JPG 直出

(, 下载次数: 107)
中心放大

(, 下载次数: 106)
ISO1000  135mm  320/1s  f/4.0
RAW to JPG 直出

(, 下载次数: 119)
中心放大

(, 下载次数: 111)
ISO1000  135mm  160/1s  f/5.6
RAW to JPG 直出

(, 下载次数: 112)
中心放大

(, 下载次数: 123)
ISO1000  135mm  20/1s  f/8.0
RAW to JPG 直出

(, 下载次数: 113)
中心放大

(, 下载次数: 112)
ISO320  135mm  80/1s  f/2.8
RAW to JPG 直出

(, 下载次数: 120)
中心放大

(, 下载次数: 121)
ISO320  135mm  25/1s  f/4.0
RAW to JPG 直出

(, 下载次数: 108)
中心放大

(, 下载次数: 116)
ISO320  135mm  15/1s  f/5.6
RAW to JPG 直出

(, 下载次数: 120)
中心放大

       街拍测试      
       依然使用全画幅尼康相机测试,本节的照片经过后期调色,主要拍一些能体现出镜头特点的画面。

       135mm镜头的取景范围为18°,扫街的时候比较局促,个人认为最佳的光圈是f/5.6,鉴于135mm的安全快门速度较高,所以为了拍出更清晰的照片许多情况下还是要光圈全开。

       机械镜头在拍距离稍远的景物的时候对焦会更难一些,需要经常参考合焦提示灯。

(, 下载次数: 110)
ISO400  135mm  640/1s  f/4.0

(, 下载次数: 120)
中心放大

(, 下载次数: 110)
ISO320  135mm  250/1s  f/4.0

(, 下载次数: 113)
中心放大

(, 下载次数: 126)
ISO800  135mm  320/1s  f/2.8

(, 下载次数: 122)
中心放大

(, 下载次数: 120)
ISO320  135mm  160/1s  f/2.8
画面中的红色为附近肉店的红光LED灯

(, 下载次数: 108)
中心放大

       心得体会
       1. 90年代之前的中古镜头,尤其是定焦镜头结构并不复杂,对动手能力要求并不高,使用普通的工具即可拆卸,镜头发霉或镜身松散这种问题会很容易解决;
       2. 中古镜头转接至数码单反机身往往会面对法兰距的问题,尤其是尼康F卡口的法兰距比大部分其他接口要多1mm,装上转接环后会进一步增加,会导致无法在无限远合焦,可以通过更换卡口的形式对法兰距进行缩减。因中古镜头用料扎实,所以原生的卡口盘厚度往往较大,直接使用厚度比较薄的当代转接环替换原卡口即可减少一定的法兰距;
       3. 无反相机因法兰距本身就非常小,合格的转接环会通过自身的厚度精准的完成法兰距调整,所以无需担心。如果有的镜头买不到转接环也可以测量法兰距差异后加工甚至截取一段金属管补足法兰距,连接方式可以根据情况使用粘接或原生螺丝;
       4. 许多中古镜头有最大光圈待机的设置,可以直接用强力的胶带将光圈推针固定至执行状态或根据结构特点对控制逻辑进行调整;
       5. 镜头的机械结构通常情况下无需润滑,如果实在需要润滑务必使用专用润滑油,光圈叶片切忌不要使用润滑油否则早晚会粘滞,遇到粘滞且无法清洗内部的情况可以使用少量石墨粉解救。

(, 下载次数: 112)
ISO1600  135mm  400/1s  f/2.8

       结语
       照相机是人类多个学科的技术结晶,生来就是用来记录精彩瞬间的专业设备,我与手中的相机彼此都是过客,因此非常珍惜其每一分性能与拥有彼此的时光。这次用很短的时间对一支镜头进行了修复与整备,不但使一个久经沧桑的老兵重新披挂上阵,自己也学到了许多知识,挖掘了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收获满满。



2022年2月9日
by 诸葛奉先
CHH独家   


(, 下载次数: 115)


延伸阅读:
https://libraryoflenses.com/lens ... revuenon-135mm-2-8/
国外摄影师对Revuenon 135mm F2.8的简要评测,其镜头编号为74开头。
国外摄影师对Revuenon 135mm F2.8的更加详细的评测文章,虽然是德语写的,但文中包含大量的对比照片,不影响基本信息的获取,其镜头编号为84开头。




作者: 诸葛奉先    时间: 2022-2-9 11:34
本帖最后由 诸葛奉先 于 2022-2-11 08:15 编辑

更新日志
2022年2月9日    首发
2022年2月11日  完成修订

补充资料
(, 下载次数: 122)
部分REVUE产品

http://camera-wiki.org/wiki/Foto-Quelle
Foto-Quelle简介与庞大的产品线,搜索Seagull可以找到两款由海鸥代工的产品



(, 下载次数: 100)
SC1的原型CHINON AM-3
这个相机的快门虽然是纯机械的,但是还是能安装纽扣电池的,里面有简易的测光功能,会通过取景框旁边的三个LED进行指示。
图中的相机竟然配有电池手柄,应该能解决那个特殊的纽扣电池不好买的问题。

翻看AM-3说明书的时候碰巧找到了REVUE 135 F2.8镜头原型的线索。
(, 下载次数: 121)

说明书封面



(, 下载次数: 109)
推荐镜头清单




作者: Wolverine    时间: 2022-2-9 15:02
感谢分享!
作者: 诸葛奉先    时间: 2022-2-9 19:57
Wolverine 发表于 2022-2-9 15:02
感谢分享!

感谢支持~~~~
作者: 冬鱼    时间: 2022-2-9 20:08
动手能力杠杠的。
作者: mcrayyu    时间: 2022-2-9 20:10
这动手能力太强大了
作者: 诸葛奉先    时间: 2022-2-9 20:47
冬鱼 发表于 2022-2-9 20:08
动手能力杠杠的。

感谢支持,这支镜头年代比较久远,所以难度不大,精细程度和当下的镜头没法比。
作者: 关文又    时间: 2022-2-10 01:30
能让这样一支老镜头重获新生真是太厉害啦
作者: 诸葛奉先    时间: 2022-2-10 07:51
mcrayyu 发表于 2022-2-9 20:10
这动手能力太强大了

感谢支持~~
作者: wildbear    时间: 2022-2-10 08:58
以前只知道电脑可以diy,现在相机镜头都可以搞了,大湿牛x啊!
作者: jack0518    时间: 2022-2-10 09:02
老师动手能力太强了,谢谢分享
作者: 诸葛奉先    时间: 2022-2-10 09:04
关文又 发表于 2022-2-10 01:30
能让这样一支老镜头重获新生真是太厉害啦

感谢支持,本来我是不具备维修镜头的能力的,但这只镜头结构比较独特,所以竟然就这样修好了。
作者: gavinjiang    时间: 2022-2-10 09:34
老法师,谢谢分享
作者: 渔人码头    时间: 2022-2-10 10:17
真不错,赞
作者: hidex1107    时间: 2022-2-10 10:32
泥坑和M42简直就是天生死敌!

当年俺是为了八羽怪出坑入渣
作者: TinkerCafe    时间: 2022-2-10 11:06
动手能力好强,D800:我还能再战10年
作者: 诸葛奉先    时间: 2022-2-10 11:10
wildbear 发表于 2022-2-10 08:58
以前只知道电脑可以diy,现在相机镜头都可以搞了,大湿牛x啊!

只能算是调整,算不得diy,哈哈
其实越是长焦的镜头越适合diy,之前搞过一个天文望远镜,相当于一个焦距900mm的长焦镜头。
https://www.chiphell.com/thread-2284932-1-1.html
作者: 诸葛奉先    时间: 2022-2-10 11:11
jack0518 发表于 2022-2-10 09:02
老师动手能力太强了,谢谢分享

其实唯一考验动手能力的就是钻孔,我没有合适的工具,钻的相当粗糙,哈哈
作者: 诸葛奉先    时间: 2022-2-10 11:11
gavinjiang 发表于 2022-2-10 09:34
老法师,谢谢分享

感谢支持~~~~
作者: 诸葛奉先    时间: 2022-2-10 11:12
渔人码头 发表于 2022-2-10 10:17
真不错,赞

感谢大师的支持
作者: 诸葛奉先    时间: 2022-2-10 12:21
hidex1107 发表于 2022-2-10 10:32
泥坑和M42简直就是天生死敌!

当年俺是为了八羽怪出坑入渣

这支镜头还好,因为镜组之间没有相对运动因此仅需让法兰距涵盖原位置即可,如果有相对运动就需要精确调整法兰距了。
作者: 诸葛奉先    时间: 2022-2-10 12:23
TinkerCafe 发表于 2022-2-10 11:06
动手能力好强,D800:我还能再战10年

动手能力一般,只是这个镜头结构简单所以才敢动手。
是D810
作者: Shinn.    时间: 2022-2-10 13:08
硬核硬核
作者: oqkv    时间: 2022-2-10 14:29
revue的旁轴也可以一玩
作者: hikerpoper    时间: 2022-2-10 15:32
谢谢分享,同时也学习了。
作者: angelzero0    时间: 2022-2-10 16:23
通读后,我也摸了摸老古董徕卡,发现我已经完全丧失了手动对焦技能
作者: wildbear    时间: 2022-2-10 18:52
angelzero0 发表于 2022-2-10 16:23
通读后,我也摸了摸老古董徕卡,发现我已经完全丧失了手动对焦技能 ...

无反的放大对焦或者峰值对焦,让你重回青春!
作者: 诸葛奉先    时间: 2022-2-10 19:21
Shinn. 发表于 2022-2-10 13:08
硬核硬核

感谢支持~
作者: 诸葛奉先    时间: 2022-2-10 19:22
oqkv 发表于 2022-2-10 14:29
revue的旁轴也可以一玩

胶片打算等我退休后再搞,现在摄影对我来说还是实用大于情怀。
作者: 诸葛奉先    时间: 2022-2-10 19:22
hikerpoper 发表于 2022-2-10 15:32
谢谢分享,同时也学习了。

感谢支持~~
作者: 诸葛奉先    时间: 2022-2-10 19:25
angelzero0 发表于 2022-2-10 16:23
通读后,我也摸了摸老古董徕卡,发现我已经完全丧失了手动对焦技能 ...

朋友刚入了徕卡,虽然有很多对焦的办法,但还是非常考验眼神
作者: 彦彬Trent    时间: 2022-2-10 21:53
转接无反相机应该会很好玩,不过老镜头一般要全开才会有它的味道
作者: 阳光下    时间: 2022-2-10 23:5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elegantFish    时间: 2022-2-11 00:01
真牛!恭喜收获新玩具
作者: kurtmoll    时间: 2022-2-11 05:18
老镜头有其独特的魅力所在
作者: 刀心之水    时间: 2022-2-11 07:04
好手艺!有钻孔器材改口就是方便啊

上个世纪的手动定焦镜头结构都相对简单,大部分只要有井字扳手和螺丝刀就可以自行清理。一旦会拆镜头清理镜片,去淘玻璃发霉起雾的老镜头往往可以捡不少漏,相当划算
作者: 诸葛奉先    时间: 2022-2-11 11:20
彦彬Trent 发表于 2022-2-10 21:53
转接无反相机应该会很好玩,不过老镜头一般要全开才会有它的味道

感谢大佬点评!与索尼135大师头肯定是没得比,但蛮有乐趣。
转接无反就无需调整法兰距了,转接环会直接搞定法兰距的问题。
这只镜头我大部分时间都是光圈全开的,一方面是5.6的改善得放大才能看得出来,另一方面是135mm的安全快门比较高,5.6的时候往往需要1600以上的ISO才能罩得住。
作者: 诸葛奉先    时间: 2022-2-11 11:26
阳光下 发表于 2022-2-10 23:55
这两天看了好多电影机放映头可惜没有改口的能力,羡慕老哥。

刀锐奶化,很好的片,感谢分享! ...

感谢支持,我也没有改卡口的能力,之所以这支镜头可以改完全是因为是机缘巧合,一是因为镜身的直径与转接环的直径正好相同,二是转接后正好法兰距落到了合适的区间内,否则问题是不会解决的。
电影放映机或任何光学镜头转接至设备可以按照如下步骤来。
1. 确定原设备与现设备的法兰距,明确是需要延长镜筒还是削减镜筒长度。
2. 如果是需要延长就比较好办,可以加工一根金属甚至塑料桶来补足,根据情况选择粘接或打孔拧螺丝。
3. 如果需要削减镜筒长度就比较难了,但现代的无反法兰距大大小于此前的设备,所以一般没有这种情况。

作者: 诸葛奉先    时间: 2022-2-11 11:27
elegantFish 发表于 2022-2-11 00:01
真牛!恭喜收获新玩具

感谢支持~
作者: 诸葛奉先    时间: 2022-2-11 11:28
kurtmoll 发表于 2022-2-11 05:18
老镜头有其独特的魅力所在

感谢大师点评,确实蛮好玩的,我也确定了135mm这个焦段确实不是很常用。
作者: 诸葛奉先    时间: 2022-2-11 11:30
刀心之水 发表于 2022-2-11 07:04
好手艺!有钻孔器材改口就是方便啊

上个世纪的手动定焦镜头结构都相对简单,大部分只要有井字扳手和螺丝刀 ...

感谢支持,手艺真的是相当一般,没有那么细的钻头就用锥形打磨针代替,因此有个孔直接打的比螺丝平面还大,还好同时也偏心了因此还是发挥了作用,不然只能再买个转接环了。
作者: 阳光下    时间: 2022-2-11 12:0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Halo.C    时间: 2022-2-12 01:04
大佬牛B!
作者: 诸葛奉先    时间: 2022-2-12 17:13
Halo.C 发表于 2022-2-12 01:04
大佬牛B!

感谢支持,大佬不敢当啊
作者: liujun427    时间: 2022-2-15 11:07
真法师,厉害
作者: 诸葛奉先    时间: 2022-2-15 16:27
liujun427 发表于 2022-2-15 11:07
真法师,厉害

唉,不知不觉的现在也被人称为法师了




欢迎光临 Chiphell - 分享与交流用户体验 (https://www.chiphell.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