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phell - 分享与交流用户体验

标题: 大家对装机猿这块接口在背面的的主板怎么看? [打印本页]

作者: xmaan    时间: 2022-10-1 00:00
标题: 大家对装机猿这块接口在背面的的主板怎么看?
本帖最后由 xmaan 于 2022-10-1 01:03 编辑

刚从小破站看到,把主板上需要插线的接口都移到背面,没想到还真有人把这个想法产品化了,服气!

从藏线这方面看确实是个好方法,这下主板正面确实彻底清净了.
(不过这俩前面板扩展USB口都是直插,不知道机箱厂商怎么解决又粗又硬的USB线...
(, 下载次数: 79)

先说说我的想法吧,我感觉这个板子面向的用户应该是小众中的小众,能卖多少还真不好说.(不过希望这UP主至少能回本,我是真挺佩服他能把这玩意做出来的.
未来也很难想象这种布置方式能成为主流,因为相比传统的单面布置生产成本应该会增加不少,而且比较挑机箱.
这几年主板厂在中高端主板上也越来越喜欢采用侧插接口,应该是一种相对折中的方案了.

(, 下载次数: 78)
不过在面积更加寸土寸金的小尺寸主板上,这种设计的价值可能会更大一些.
各位18们对这种主板怎么看?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oB4y177cB/?vd_source=43e42fdde6ce75870d5a69b6b67e3e90
作者: 天空中的污渍    时间: 2022-10-1 00:27
需要搭配的机箱
作者: 小Q先生    时间: 2022-10-1 00:33
小众、主板缺少通用性、必须得配套机箱、主板正面干净了感觉也没什么
作者: zhjook    时间: 2022-10-1 00:36
好是号,但是麻烦是非标,配套不好配,除非一会主板改标准,机电外设什么的都跟着走,‘另外主板厂家的成本也会提高,双面焊接会增加一次焊接的成本’
作者: AIAO    时间: 2022-10-1 00:36
实在太优秀了,让华硕花100万美元开新的生产线,还得到7家机箱厂商支持,来做配套的机箱。

而且他定制的微星B650也将采用了这种设计,明年1月开售。

(, 下载次数: 74)
作者: deergula    时间: 2022-10-1 00:56
想法非常好。但现阶段有点悬,除非主板厂家大力推动(每种型号都有对应主板),才会有机箱厂家做机箱来适配。销量才是王道!
作者: sam_no90    时间: 2022-10-1 01:12
我甚至今年的机王都想用这个主板来做
作者: kinglfa    时间: 2022-10-1 01:13
本帖最后由 kinglfa 于 2022-10-1 01:14 编辑

不疼不痒,不是刚需,机箱内是一个盖上盖子就不会去看的地方

播放mp3时视觉特效再好看也不会提高音质。
作者: 醉剑渡凡尘    时间: 2022-10-1 01:14
只要机箱跟上,那就很完美
作者: hammerps    时间: 2022-10-1 01:43
首先说是个好的方向,但是对我来说,盖上机箱盖啥都看不见,装的时候搞好顺序也没什么难装的。
机箱嘛,东西装进去,放个地方让他干活就行了,想好看为啥不在桌面上搞点摆件什么的,又没有温度和噪音的忧虑。
作者: 落在谁的指尖    时间: 2022-10-1 01:4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hp6325    时间: 2022-10-1 01:5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issues    时间: 2022-10-1 02:26
说真我真怕到时候逼我换机箱
家里一堆旧箱子
我对现在市面上的机箱没有一个看得上的
作者: mode1    时间: 2022-10-1 02:29
好不好看另说,以后升级CPU要连机箱一起换了吗?
这不是品牌定制吗
作者: loveの缥缈    时间: 2022-10-1 02:31
https://youtu.be/e7yRd_Tk9XY
某屏蔽牌早就做过了,没有机箱厂家的愿意跟进的话,很难实现
如果后续需要换配件的话,局限性就很大了
作者: issues    时间: 2022-10-1 02:33
来个阴谋论
这噱头要是真成了硬标准
在座的手上的机箱都要扔
作者: 青丝成雪    时间: 2022-10-1 02:51
怎么看,对我来说没多大意思,早不装itx了,MATX机箱也没兴趣,现在机箱喜欢内部空间大的,喜欢折腾itx和MATX的很欢迎吧,还有那些所谓的MAXT中塔(虽然让我看是深井冰机箱),利好极限空间和不充裕空间的装机体验是肯定的。
再有就是机箱只能全扔了+1,接口全仍背面,接头也得做相应适配吧?要不我觉得背线空间得10厘米起步才合适,一家之言,个人感受。
作者: alangl    时间: 2022-10-1 03:52
散热隔离才是主流,搞这么个……
作者: 老喵    时间: 2022-10-1 04:00
我也来分享一下自己的观点,当然只是自己的观点,请轻喷!
装机员的出发点我觉得是好的,可能很多DIYer也感觉背面乱七八糟的线是挺不舒服的,但我并不赞成这样做,为什么:
虽然,各种供电、数据、跳线等接口全部集中在了背面,如果只考虑原装的电源线的话,这种普遍又硬可塑性又差的东西势必会对机箱背面理线空间提出更高的要求,这也就导致他的机箱就只能将背面的空间最好做厚一些,否则背面走线依然困难,如果做太窄的话甚至无法盖上侧板。
但是,如果想要维持机箱本来的宽度的话那就只能从机箱正面下手,那又会导致几个问题:
现在的显卡基本都是越肩的,这么做的话显卡的兼容性就会下降;
一般机箱会在顶部设置风扇位置,很多DIYer也会选择将冷排安装在这个部位,但如果正面的宽度减小的话,就只能加高机箱的高度(不然水冷完全无法安装,会与主板VRM散热片、内存打架),那样又势必会造成机箱尺寸的增长。

所以我不看好装机员去主动推广这种设计,但这种设计,我觉得在高端市场上可能会更受欢迎一些,原因也很简单,相比于普通的DIYer,他们对于机箱的三围尺寸包容性很高,而且为了精致,他们也更舍得去掏这个钱,去把机箱内部收拾的漂漂亮亮,我理解装机员的心情,也真的不希望DIY市场会就此衰落。
作者: 落在谁的指尖    时间: 2022-10-1 08:5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ghj    时间: 2022-10-1 09:06
整洁程度不如我笔记本直接合盖支起来当主机
作者: 采花郎    时间: 2022-10-1 09:19
本帖最后由 采花郎 于 2022-10-1 09:22 编辑

估计将来,如果这种规格被广泛接受,固定主板的底下金属板会成为主板的一个附件,就像主板后方挡板一样,跟着主板走
还有,这种接口如果不涉及在主板背面,而把所有接口全都朝向主板外缘,是不是也能解决接线紊乱的问题呢?

但楼主贴的这块主板照片,又能看出设计不成熟的地方
比如那两个SATA接口,既然设计在主板下方,必然就可能会用到90度的SATA接口线,而明显这两个SATA接口的排列不适合90度接口线,如果把这两个并排平行于主板边缘就解决问题了
作者: bigeblis    时间: 2022-10-1 09:24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loie    时间: 2022-10-1 09:49
对非侧透党来说,纯属脱裤放屁
作者: hefei0302    时间: 2022-10-1 09:49
机箱也得大改才行,单开几个孔是不行的,大多数机箱背板空间很难容纳24P电源线凸起的高度,要么用特软的定制线,要么用90度的转接头。
反正个人看不懂这个改进的意义在哪里?就为了正面清爽一点?
作者: pc_based    时间: 2022-10-1 09:55
很有意思的设计,期待慢慢普及,不过电源定制线商人的生意要打折扣了
作者: iNatas    时间: 2022-10-1 09:56
想法是好的,但是标准化挺难的,要这些接口的位置都统一标准吧
作者: Noctis_Lunafrey    时间: 2022-10-1 09:57
还是要看包大人
作者: 守护灬纯洁之心    时间: 2022-10-1 10:22
在座各位仔细想想以前的RGB,装甲,黑色/白色主板,侧透机箱是如何铺开来的
如果说不在乎颜值,那么这些玩意都会被市场抛弃
可惜现在厂商都是很喜欢往这些靠,至少说明,消费市场有买单的
那么,背装接口也显然是一个方向的特性,并且除了颜值,实用性拆装也确实更方便一些,避免了拆装顺序没做对导致重新返工的暴躁模式
目前推动这个的困难点装机员也说了,就是成本和兼容性问题,但是这玩意说白了,是市场接受度问题,只要市场都挺喜欢这条路,那么普及就真只是时间问题了
作者: zrj766    时间: 2022-10-1 10:25
我记得前两个月微星还是某嘉就已经有一样的产品展出了
这东西全面标准化可能达不到,多个选择也不错,主要是机箱厂愿不愿意配合,能不能降低成本,毕竟配电脑的不是都是中高端的,一两百的机箱受众多,成本下不来就不好推。
作者: cloudybeyond    时间: 2022-10-1 10:26
很多厂商有出国 主板机箱,这样的套装,但是销量不好,价格也贵。
作者: jimixiaozi    时间: 2022-10-1 10:27
USB3的线可以用90度弯头接头
作者: 无双大膀胱    时间: 2022-10-1 10:28
有点变化是好事
作者: AIAO    时间: 2022-10-1 10:37
hefei0302 发表于 2022-10-1 09:49
机箱也得大改才行,单开几个孔是不行的,大多数机箱背板空间很难容纳24P电源线凸起的高度,要么用特软的定 ...

如果考虑到主板支撑柱的高度,把这部分减掉,其实还好,机箱背部不需要增厚太多。

(, 下载次数: 40)
作者: wawa    时间: 2022-10-1 10:39
AIAO 发表于 2022-10-1 10:37
如果考虑到主板支撑柱的高度,把这部分减掉,其实还好,机箱背部不需要增厚太多。

...

这看着真爽,好啊好
作者: bear7510    时间: 2022-10-1 10:46
乍一看有点用,仔细一看没什么用,因为我从不用侧透的机箱
作者: 哗啦哗啦    时间: 2022-10-1 10:51
这得和机箱一起卖



作者: joyeehappy    时间: 2022-10-1 10:53
优点:
1 正面整洁
2 背部插线,大空间,方便

缺点:
1 背部插线理线需要更多的空间,目前的大部分机箱都不适合
2 定制主板,价格高,穿孔接插件要么手工焊接,要么波峰焊,但是正面大部分是比较重的元器件,不适合波峰焊,所以工艺不合理,更加加剧成本,要不就是先波峰焊再回流焊,接插件需要再次加固,工艺也麻烦。
说用了419天,我只能说这牛吹的有点不够B,如果主板已经设计好了,改换插头,仅仅是器件翻面,工作量不会太大,特别是穿孔器件,翻面过去,再旋转180度,走线就交错1根,所以很容易实现,反而是表贴的插座,比如高速的USB3等插座,反而要考虑时序,可能稍微复杂点,但是也用不了多少工作量,419天应该是包括了主要型号设计以及附加到这个特殊型号的总共时间,否则单独开发一款这种板子花了那么多时间,我只能说亏!当然装机猿名气不小,带货能力足够强,也是能赚钱的。
作者: Mirage    时间: 2022-10-1 10:55
定制的主板加上合作的机箱正常使用应该不是大问题,如果别的厂家也做这种主板的话兼容性难搞
作者: 霜恸    时间: 2022-10-1 10:59
好事,支持。贵不是问题,普及开了就便宜了。
作者: pdy1105    时间: 2022-10-1 11:04
有点想买。。一股清流啊。。

不过,感觉可以再等下一代产品,主板接口 处镂空,接口朝后并做下沉,主板正面装甲装饰,那就不存在机箱兼容问题了
作者: xiaotao5433    时间: 2022-10-1 11:13
感觉不好卖,局限性太大。 机箱适配的都少。
作者: slpf73    时间: 2022-10-1 11:37
这个解决的问题倒不是外观颜值,而是方便了主板插线,不用在夹缝中摸索了。能推出这种不一样的东西挺好的
作者: U艇    时间: 2022-10-1 11:43
对中大机箱是利好,对itx小机箱没啥用
作者: raul222    时间: 2022-10-1 11:58
反正我不会买单,感觉纯粹脱裤子放屁
作者: 老特拉福德    时间: 2022-10-1 12:04
AIAO 发表于 2022-10-1 10:37
如果考虑到主板支撑柱的高度,把这部分减掉,其实还好,机箱背部不需要增厚太多。

...

很多人没把铜柱得高度考虑进去,其实这样布局以后相对于之前得背面空间也不需要增加多少,对机箱影响非常小,现在要考虑的是各家板厂能统一一下标准,不要你在这开孔,我在那开孔。
**那个板子甚至还把电池也设计在后面,那对于机箱的兼容性难度就更大了。
作者: QSG    时间: 2022-10-1 12:16
推开后机箱根本没成本,就是基板多开几个孔的事,主板倒是要增加成本,不过其实也不多
作者: RedMomoe    时间: 2022-10-1 13:0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elongyun    时间: 2022-10-1 13:10
对于能做出来还能找那么多厂商配合支持我只能表达敬意,虽然我应该也不会买B660和B650……
作者: groups    时间: 2022-10-1 13:13
对天天装机的人来说有点意义,毕竟可以减少劳动量。对普通人来说,一年或几年装一次机,完全无所谓
作者: huhudna    时间: 2022-10-1 13:23
虽然机箱需要重新开模,但好处是并不和接口前置的主板冲突啊。这套模具可以用很久。
作者: 程杰sir    时间: 2022-10-1 14:00
没啥用,就是在一潭死水diy圈子,硬搞点噱头,续命而已。。。给部分人制造点“需求”。。没办法从根本上解决现在局面。。。最多火3天吧。坐等回来考古。
作者: real    时间: 2022-10-1 14:32
创意虽然不算最新,能推动资本做出改动还是厉害……
作者: lhship    时间: 2022-10-1 14:59
1.第一个主板,背接口好评
2.第二个横置主板就纯为了定制搭机箱·········
作者: 落寞之心    时间: 2022-10-1 15:37
想法很好,但是在PC DIY这种小圈子里推行起来难度很大。需要主板、机箱厂商的跟进。但是,在推行初期研发成本高,适配度低,那么愿意买单的玩家就少,产品单价就更高。卖的不好,后续愿意继续投入的厂家就越来越少。
作者: 月冷    时间: 2022-10-1 16:02
落在谁的指尖 发表于 2022-10-1 01:47
....本地的代理商吹过牛(一级代理)在去年就已经收到消息未来几年整个电脑diy行业都会发展成这样的模式... ...

可能确实是这样,记得LTT几个月之前做过一期评测,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 ... id_from=333.999.0.0,某屏蔽牌做了个和这差不多的机箱和主板。
个人感觉对于DIY玩家来说确实装机会轻松不少,走线什么的真的无所谓
作者: 爱你二万    时间: 2022-10-1 16:0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jacksting    时间: 2022-10-1 16:09
对敢于在目前惨淡的DIY市场中花钱花精力为了更好的用户体验来做这件事的人,先来个赞!要不是最近装了机器就买这个了。
作者: wh920217    时间: 2022-10-1 16:53
落在谁的指尖 发表于 2022-10-1 01:47
....本地的代理商吹过牛(一级代理)在去年就已经收到消息未来几年整个电脑diy行业都会发展成这样的模式... ...

你怎么不来捡这个小便宜???
作者: wh920217    时间: 2022-10-1 16:56
这种高风险低回报事情,只能说热爱了。
作者: BADASSBOT    时间: 2022-10-1 17:26
本帖最后由 BADASSBOT 于 2022-10-1 17:51 编辑

这玩意他也是抄袭别人的,鸡嘉和宁美早就有类似的产品了,需要特别定制的机箱,属于一次买断的产品,二手都卖不出去

(, 下载次数: 55)

这是在8月时候看到的
作者: xmaan    时间: 2022-10-1 18:07
sam_no90 发表于 2022-10-1 02:12
我甚至今年的机王都想用这个主板来做

这个板子太适合做自制机箱了哈哈
作者: xmaan    时间: 2022-10-1 18:13
老喵 发表于 2022-10-1 05:00
我也来分享一下自己的观点,当然只是自己的观点,请轻喷!
装机员的出发点我觉得是好的,可能很多DIYer也感 ...

同意你的观点,我也觉得都在背面做成直插不太妥当,对于线材硬的接口我更喜欢侧插
作者: DanteXu    时间: 2022-10-1 18:13
我觉得挺好 也有牌子已经做过类似的设计了 就是现在再出B660感觉有点晚了
作者: prin    时间: 2022-10-1 22:17
这个除非intel跳出来做新的ATX标准 不然普及不起来的 二手没法出
作者: Stanleyey    时间: 2022-10-3 11:12
据说还搞了专利和实用新型,只能说未来身价百亿指日可待~
作者: hefei0302    时间: 2022-10-3 13:05
AIAO 发表于 2022-10-1 10:37
如果考虑到主板支撑柱的高度,把这部分减掉,其实还好,机箱背部不需要增厚太多。

...

这是定制硅胶软线吧,95%以上原配电源线是做不到这么软的,特别是很多非模组电源,24P线材还包了蛇皮网的,需要的高度更多,除非在分仓的机箱上能用。
作者: ETan    时间: 2022-10-3 13:32
AIAO 发表于 2022-10-1 00:36
实在太优秀了,让华硕花100万美元开新的生产线,还得到7家机箱厂商支持,来做配套的机箱。

而且他定制的微 ...

本来想到,机箱主板背面的铜柱加长,普通机箱就能用,突然一愣,除非用核显,不然显卡怎么插,再一想,显卡延长线,和主板平行着插

最后想,CPU散热器就有的挑了
作者: ooff22    时间: 2022-10-3 13:47
背接口非常不错的.看什么时候atx的大板和机箱支持了.可以选.背部理线,起码对风道来说会好很多.
作者: istick    时间: 2022-10-3 13:51
想法可以,在12VO,没有办法普及前是个好主意。
背板直插不好,转个90度
作者: iamyangyi    时间: 2022-10-3 15:48
不看好 反正 我不用侧透
作者: solar_cs    时间: 2022-10-3 18:49
高端用户,一般人机箱都看不到里边的。
作者: guohao    时间: 2023-8-17 18:27
天天直播装机 大伙留言 一拍脑门子 赶紧注册专利。。。然后就有了然后  




欢迎光临 Chiphell - 分享与交流用户体验 (https://www.chiphell.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