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phell - 分享与交流用户体验

标题: QSV/DG2 vs NVENC/Turing 硬件编码器质量对比 2022 [打印本页]

作者: Misaka_9993    时间: 2022-10-24 19:31
标题: QSV/DG2 vs NVENC/Turing 硬件编码器质量对比 2022
本帖最后由 Misaka_9993 于 2022-10-24 19:43 编辑

NVEnc/QSVEnc/VCEEnc的作者 rigaya 7月份从京东海淘了一块Intel Arc A380,
并用它和 RTX 2070 等做了一些硬件编码器的质量对比。这里挑选具有代表性的最高质量 quality 预设进行对比。

测试视频为1080p 29.97fps。对比的码率区间为1000~16000kbps,同比特率下SSIM值高者质量更佳。

使用的测试命令如下:
  1. qsv H.264 (-u 1:quality, 4:normal)
  2. --icq <x> -u <1,4>

  3. qsv HEVC (-u 1:quality, 4:normal)
  4. --icq <x> -u <1,4> -c hevc

  5. qsv HEVC 10bit (-u 1:quality, 4:normal)
  6. --icq <x> -u <1,4> -c hevc --profile main10 --output-depth 10

  7. qsv H.264 FF (-u 1:quality, 4:normal)
  8. --icq <x> -u <1,4> --fixed-func

  9. qsv HEVC FF (-u 1:quality, 4:normal)
  10. --icq <x> -u <1,4> --fixed-func -c hevc

  11. qsv HEVC FF 10bit (-u 1:quality, 4:normal)
  12. --icq <x> -u <1,4> --fixed-func -c hevc --profile main10 --output-depth 10

  13. qsv AV1 FF (-u 1:quality, 4:normal)
  14. --icq <x> -u <1,4> --level 5.2 --fixed-func -c av1

  15. qsv AV1 FF 10bit (-u 1:quality, 4:normal)
  16. --icq <x> -u <1,4> --level 5.2 --fixed-func -c av1 --output-depth 10

  17. nvenc H.264
  18. --vbrhq 0 --vbr-quality <x> --preset quality --weightp --bref-mode each --lookahead 32 --level 5.1

  19. nvenc HEVC
  20. --vbrhq 0 --vbr-quality <x> --preset quality --weightp --bref-mode each --lookahead 32 -c hevc --level 6 -b 3

  21. nvenc HEVC 10bit
  22. --vbrhq 0 --vbr-quality <x> --preset quality --weightp --bref-mode each --lookahead 32 -c hevc --level 6 --output-depth 10 -b 3
复制代码


H.264 8bit:
(, 下载次数: 92)

HEVC、AV1 8bit:
(, 下载次数: 84)

HEVC、AV1 10bit:
(, 下载次数: 79)


结论是 DG2 的QSV H.264 H.265 硬件编码质量已经超过了 Turing NVENC,其中 QSV H.264 小幅优于 NVENC H.264,而 QSV H.265 则优势明显。
QSV AV1 编码器在低码率下质量优于 QSV H.265,高码率下 QSV H.265 仍然占优。


此外 DG2 的 QSV 在最高质量 quality 预设下,速度仍然优于 Turing NVENC,这一点核显做不到,只能在质量(EU)和速度(fixed-function)中选其一,详细数据请详见原blog:
https://rigaya34589.blog.fc2.com/blog-entry-1549.html

隔壁 RX6000 的 VCN3 AMF 由于过于拉跨,连 H.265 的 b 帧和 QVBR 预设都不支持,这里就不上镜了,有兴趣可自行浏览:
https://rigaya34589.blog.fc2.com/blog-entry-1574.html

RTX 4090 4080 新增了 AV1 编码,并拥有 2 个 NVENC 单元,速度上肯定有提升,但官方未提及编码质量提升,
希望 H.264 H.265 NVENC 编码质量不要原地踏步(因为RTX20 30已经连着用了两代Gen7 NVENC了。
作者: zhgbbs    时间: 2022-10-24 19:35
cpu的都隐藏了吗,有没有和cpu的质量对比
作者: kinglfa    时间: 2022-10-24 19:36
请教个事,之前看到12代牙膏的PPT说核显HD770的提升可以用作直播中编码,就是直播软件指定核显来做编码,和显卡互不耽误,不影响玩游戏的性能。
确实如此吗?HD770能推12000码率1080p@60Hz吗?
作者: Misaka_9993    时间: 2022-10-24 19:38
zhgbbs 发表于 2022-10-24 19:35
cpu的都隐藏了吗,有没有和cpu的质量对比

没有和CPU软件编码比较的,没显示的是核显,它速度和质量不可兼得。
作者: momo77989724    时间: 2022-10-24 19:41
果然是生产力工具啊
作者: Misaka_9993    时间: 2022-10-24 19:41
kinglfa 发表于 2022-10-24 19:36
请教个事,之前看到12代牙膏的PPT说核显HD770的提升可以用作直播中编码,就是直播软件指定核显来做编码,和 ...

UHD770做这种事是很轻松的,用OBS里的QuickSync就行了。
不过12代牙膏核显不支持编码AV1,最高只能HEVC。

需要注意的是核显吃内存带宽,内存敏感型游戏仍然会有影响。
作者: liusha1010    时间: 2022-10-24 19:43
上一代安培也是支持av1编码/解码,最近想洗版,不知道用哪个软件压出av1
作者: Misaka_9993    时间: 2022-10-24 19:44
本帖最后由 Misaka_9993 于 2022-10-24 19:46 编辑
liusha1010 发表于 2022-10-24 19:43
上一代安培也是支持av1编码/解码,最近想洗版,不知道用哪个软件压出av1


记错了吧。RTX30安培只能解AV1,没法编。要编AV1只能上RTX40 Ada。

QSV AV1硬编码刚合并进ffmpeg主线,NVENC AV1还没有动静,至少再等个半年软件跟进吧。否则就用svt-av1软件编码咯。
作者: liusha1010    时间: 2022-10-24 19:51
本帖最后由 liusha1010 于 2022-10-24 19:52 编辑
Misaka_9993 发表于 2022-10-24 19:44
记错了吧。RTX30安培只能解AV1,没法编。要编AV1只能上RTX40 Ada。

QSV AV1硬编码刚合并进ffmpeg主线,N ...


官方文档显示支持,右下角那个位置

(, 下载次数: 98)




作者: Misaka_9993    时间: 2022-10-24 19:52
本帖最后由 Misaka_9993 于 2022-10-24 19:55 编辑
liusha1010 发表于 2022-10-24 19:51
官方文档显示支持


“+ AV1 decode”只能解不能编。

https://developer.nvidia.com/vid ... -support-matrix-new

(, 下载次数: 78)
作者: liusha1010    时间: 2022-10-24 19:54
本帖最后由 liusha1010 于 2022-10-24 19:55 编辑
Misaka_9993 发表于 2022-10-24 19:52
“+ AV1 decode”只能解不能编。

https://developer.nvidia.com/vid ... ecode-gpu-support-m ...



果然不能
(, 下载次数: 84)

作者: aibo    时间: 2022-10-24 19:55
liusha1010 发表于 2022-10-24 19:51
官方文档显示支持,右下角那个位置

明显是只有decode才+了av1啊
作者: yangzi123aaa20    时间: 2022-10-24 19:56
但是最常用的obs用的qsv还是上古版本,画质稀烂还不支持hevc
作者: liusha1010    时间: 2022-10-24 19:56
aibo 发表于 2022-10-24 19:55
明显是只有decode才+了av1啊

大意了            
作者: pc_based    时间: 2022-10-24 19:56
从京东海淘可还行
作者: Misaka_9993    时间: 2022-10-24 19:56
liusha1010 发表于 2022-10-24 19:54
果然不能

https://www.nvidia.com/en-us/geforce/graphics-cards/compare/

https://developer.nvidia.com/vid ... -support-matrix-new

官网和开发者官网都写了RTX30不支持AV1 Encode,难不成你这个文档还能无中生有?
作者: Misaka_9993    时间: 2022-10-24 19:59
pc_based 发表于 2022-10-24 19:56
从京东海淘可还行

那时候日本人买不着A380,只能从中国海淘
作者: liusha1010    时间: 2022-10-24 20:02
本帖最后由 liusha1010 于 2022-10-24 20:04 编辑
Misaka_9993 发表于 2022-10-24 19:56
https://www.nvidia.com/en-us/geforce/graphics-cards/compare/

https://developer.nvidia.com/video-e ...


看走眼了,反正不割卵子~
作者: 斯登    时间: 2022-10-24 20:06
顺便问一下,380和770对于hevc 10bit 422的硬解,是不是效果一样?
作者: Misaka_9993    时间: 2022-10-24 20:09
本帖最后由 Misaka_9993 于 2022-10-24 20:10 编辑
斯登 发表于 2022-10-24 20:06
顺便问一下,380和770对于hevc 10bit 422的硬解,是不是效果一样?


DG2从最低端的A310到最高端的A770,编解码引擎数量都是2个,没有阉割和限制,所以效果速度都一样。

单纯指HEVC 4:2:2解码。如果是渲染需要显存和EU数量,太少了速度肯定有影响。
作者: 斯登    时间: 2022-10-24 20:12
Misaka_9993 发表于 2022-10-24 20:09
DG2从最低端的A310到最高端的A770,编解码引擎数量都是2个,没有阉割和限制,所以效果速度都一样。

单纯 ...

感谢回复,受教了,多谢
作者: uuyyhhjj    时间: 2022-10-24 20:16
14代的核显估计能上AV1硬编码
作者: liusha1010    时间: 2022-10-24 20:17
Misaka_9993 发表于 2022-10-24 20:09
DG2从最低端的A310到最高端的A770,编解码引擎数量都是2个,没有阉割和限制,所以效果速度都一样。

单纯 ...

请教一下,h.265编码,纯cpu编码和gpu编码画质差别大不大?TLF那边的int好像都是纯cpu编码
作者: Misaka_9993    时间: 2022-10-24 20:40
liusha1010 发表于 2022-10-24 20:17
请教一下,h.265编码,纯cpu编码和gpu编码画质差别大不大?TLF那边的int好像都是纯cpu编码 ...

压制组没人用GPU编码的,个个都开了写轮眼,那是一帧一帧地修。就DG2这个质量的来看的话,自用和串流完全是绰绰有余了。
作者: liusha1010    时间: 2022-10-24 20:45
Misaka_9993 发表于 2022-10-24 20:40
压制组没人用GPU编码的,个个都开了写轮眼,那是一帧一帧地修。就DG2这个质量的来看的话,自用和串流完全 ...

QSV/DG2/NVENC是对应图中的这三个吧?

(, 下载次数: 84)

作者: Misaka_9993    时间: 2022-10-24 20:46
liusha1010 发表于 2022-10-24 20:45
QSV/DG2/NVENC是对应图中的这三个吧?

DG2是A380 A770这些intel独显的代号,它们支持QSV(QuickSync)。

AMD的VCE VCN和AMF是一个东西。

NV是NVENC。
作者: aibo    时间: 2022-10-24 20:53
uuyyhhjj 发表于 2022-10-24 20:16
14代的核显估计能上AV1硬编码

牙膏说了,要把媒体这块功能集成到cpu中。

也许以后就不需要gpu来做这事了。
作者: Misaka_9993    时间: 2022-10-24 21:04
aibo 发表于 2022-10-24 20:53
牙膏说了,要把媒体这块功能集成到cpu中。

也许以后就不需要gpu来做这事了。 ...

现在本来也不需要GPU来做编解码啊,MFX和SFC单元都是单独的一块,传统意义上的EU shader根本不需要动。问题就是intel想把这部分放在哪,放在CPU边上,就是所谓的“集成到CPU”中。
作者: sc80t    时间: 2022-10-24 21:10
Misaka_9993 发表于 2022-10-24 20:09
DG2从最低端的A310到最高端的A770,编解码引擎数量都是2个,没有阉割和限制,所以效果速度都一样。

单纯 ...


那a310是好东西啊,这个做亮机卡不错
作者: aibo    时间: 2022-10-24 21:18
Misaka_9993 发表于 2022-10-24 21:04
现在本来也不需要GPU来做编解码啊,MFX和SFC单元都是单独的一块,传统意义上的EU shader根本不需要动。问 ...


就是要集成在“cpu”里面,一直可用。

现在算是集成在集显里,关掉集显就用不了。
作者: 声色茶马    时间: 2022-10-24 21:22
本帖最后由 声色茶马 于 2022-10-24 21:34 编辑
sc80t 发表于 2022-10-24 21:10
那a310是好东西啊,这个做亮机卡不错


黑苹果需要A卡,打游戏需要N卡,编码解码需要I卡。果然是A卡音质好,N卡网速快,I卡擅插入,总之一个都不能少,就是PCIE槽不够用……
作者: T.JOHN    时间: 2022-10-24 21:42
其实这些应用场景主要都是直播推流或者jellyfin/netflix视频网站加解密用的。推流的话单机推属于凑合用但方便,不是电竞主播完全无所谓,尤其女主播性能过剩。双机推的话就不用整独显了,浪费钱,搞个uhd700系降低成本完事。

归根到底这东西应该属于cpu标配了,不应该还放在gpu中。别人手机拿来抖音/快手直接在4/5G网络直播,netflix也能点亮HDR,搞一个大几千的PC,用个带f的CPU直接cpu打满,能耗上百瓦效果还未必比几瓦的好,实在是脱离这个时代。

最后intel显卡那个性能和价格和完成度,我是下不去手的。
作者: Misaka_9993    时间: 2022-10-24 22:02
T.JOHN 发表于 2022-10-24 21:42
其实这些应用场景主要都是直播推流或者jellyfin/netflix视频网站加解密用的。推流的话单机推属于凑合用但方 ...

想多了,本文只考虑编码器质量,需要质量的内容创作者自然会选。

11 12代包括13代核显,依然是质量和速度二选一,low-power模式速度快,质量低,EU质量高,速度慢死。

独显是兼顾了两者,速度快+质量高。升级换代即插即用,用不着换cpu。

A380七八百的价格,也没什么问题,谁买A770。
作者: kinglfa    时间: 2022-10-25 18:59
Misaka_9993 发表于 2022-10-24 19:41
UHD770做这种事是很轻松的,用OBS里的QuickSync就行了。
不过12代牙膏核显不支持编码AV1,最高只能HEVC。 ...

画质方面跟采集卡或者N卡编码比怎么样?好还是差?
作者: Misaka_9993    时间: 2022-10-25 20:33
kinglfa 发表于 2022-10-25 18:59
画质方面跟采集卡或者N卡编码比怎么样?好还是差?

从Xe/UHD700核显开始,编码质量已经超过N卡了。

采集卡没有对比,不太清楚。
作者: 蘭子・クリス    时间: 2022-10-25 21:54
a380看来看去就msi有张半高双槽,等一张单槽的dg2来直通给虚拟机
作者: yehaku    时间: 2022-10-25 23:00
要是 A380 AV1 4K 和 8K 能做到 60FPS 5X倍速度以上的压片转换速度。还是可以单独买一张来压片用。

准备吧 4K H265 转成4K AV1 。
作者: liusha1010    时间: 2022-10-25 23:04
你这段测试代码在哪个环境下运行?
作者: linux40    时间: 2022-10-25 23:13
Tom's Hardware 和 CPU 比过,结论是质量比 CPU 好。
https://www.tomshardware.com/reviews/intel-arc-a380-review/5
作者: melancholy05    时间: 2022-10-25 23:20
linux40 发表于 2022-10-25 23:13
Tom's Hardware 和 CPU 比过,结论是质量比 CPU 好。
https://www.tomshardware.com/reviews/intel-arc-a38 ...

开2pass超高质量精压的话就不一定比CPU好了,只能说更适合需要快速出片的用户。
作者: melancholy05    时间: 2022-10-25 23:22
RTX 4090 4080 新增了 AV1 编码,并拥有 2 个 NVENC 单元,速度上肯定有提升,但官方未提及编码质量提升,

事实上官方已经在宣传图里提到AV1比H.264只高40%画质了,我估计是不支持B帧的,编码品质顶多跟A380打个来回
作者: kinglfa    时间: 2022-10-25 23:33
Misaka_9993 发表于 2022-10-25 20:33
从Xe/UHD700核显开始,编码质量已经超过N卡了。

采集卡没有对比,不太清楚。 ...

太棒了多谢
作者: inSeek    时间: 2022-10-25 23:50
liusha1010 发表于 2022-10-24 20:45
QSV/DG2/NVENC是对应图中的这三个吧?

你这个是啥版本的handbrake?
作者: Misaka_9993    时间: 2022-10-26 00:43
蘭子・クリス 发表于 2022-10-25 21:54
a380看来看去就msi有张半高双槽,等一张单槽的dg2来直通给虚拟机

有Arc Pro A40、A50,都是半高涡轮,前者单槽,后者双槽。

价钱还没出,不过专业卡定价一般不会太美丽。

(, 下载次数: 68)
作者: Misaka_9993    时间: 2022-10-26 00:44
liusha1010 发表于 2022-10-25 23:04
你这段测试代码在哪个环境下运行?

都是Windows。
作者: Misaka_9993    时间: 2022-10-26 01:07
melancholy05 发表于 2022-10-25 23:22
事实上官方已经在宣传图里提到AV1比H.264只高40%画质了,我估计是不支持B帧的,编码品质顶多跟A380打个来 ...

DG2的AV1好像是支持B帧的。
https://github.com/rigaya/QSVEnc ... G2_Arc_A380_Win.txt

  1. Codec: AV1 FF
  2.              CBR   VBR   AVBR  QVBR  CQP   LA    LAHRD ICQ   LAICQ VCM  
  3. RC mode       o     o     x     x     o     x     x     o     x     x   
  4. 10bit depth   o     o     x     x     o     x     x     o     x     x   
  5. Hyper Mode    o     o     x     x     o     x     x     o     x     x   
  6. Interlace     x     x     x     x     x     x     x     x     x     x   
  7. VUI info      o     o     x     x     o     x     x     o     x     x   
  8. Trellis       x     x     x     x     x     x     x     x     x     x   
  9. BFrame/GopRef o     o     x     x     o     x     x     o     x     x   
  10. Adaptive_I    o     o     x     x     o     x     x     o     x     x   
  11. Adaptive_B    o     o     x     x     o     x     x     o     x     x   
  12. WeightP       x     x     x     x     x     x     x     x     x     x   
  13. WeightB       x     x     x     x     x     x     x     x     x     x   
  14. FadeDetect    x     x     x     x     x     x     x     x     x     x   
  15. B_Pyramid     o     o     x     x     o     x     x     o     x     x   
  16. +ManyBframes o     o     x     x     o     x     x     o     x     x   
  17. PyramQPOffset x     x     x     x     x     x     x     x     x     x   
  18. MBBRC         o     o     x     x     x     x     x     o     x     x   
  19. ExtBRC        o     o     x     x     x     x     x     o     x     x   
  20. AdaptiveRef   x     x     x     x     x     x     x     x     x     x   
  21. AdaptiveLTR   x     x     x     x     x     x     x     x     x     x   
  22. AdaptiveCQM   x     x     x     x     x     x     x     x     x     x   
  23. LA Quality    x     x     x     x     x     x     x     x     x     x   
  24. QP Min/Max    x     x     x     x     x     x     x     x     x     x   
  25. IntraRefresh  x     x     x     x     x     x     x     x     x     x   
  26. No Deblock    x     x     x     x     x     x     x     x     x     x   
  27. No GPB        x     x     x     x     x     x     x     x     x     x   
  28. Windowed BRC  x     x     x     x     x     x     x     x     x     x   
  29. PerMBQP(CQP)  x     x     x     x     x     x     x     x     x     x   
  30. DirectBiasAdj x     x     x     x     x     x     x     x     x     x   
  31. MVCostScaling x     x     x     x     x     x     x     x     x     x   
  32. SAO           x     x     x     x     x     x     x     x     x     x   
  33. Max CTU Size  x     x     x     x     x     x     x     x     x     x   
  34. TSkip         x     x     x     x     x     x     x     x     x     x   
复制代码

作者: yehaku    时间: 2022-10-26 03:45
Misaka_9993 发表于 2022-10-26 01:07
DG2的AV1好像是支持B帧的。
https://github.com/rigaya/QSVEnc ... res/QSVEnc_DG2_Arc_ ...


就是不知道 A380 转码 4K HEVC 到 4K AV1 的 处理速度是每秒多少FPS
好像媒体很少评测这些比较关键实用的参数。
作者: 路西法大大    时间: 2022-10-26 07:41
melancholy05 发表于 2022-10-25 23:22
事实上官方已经在宣传图里提到AV1比H.264只高40%画质了,我估计是不支持B帧的,编码品质顶多跟A380打个来 ...

在obs支持nvenc av1编码的版本里面av1编码选项是可以同时勾选2 pass跟b帧的
作者: hklbr    时间: 2022-10-26 08:1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linux40    时间: 2022-10-26 08:22
melancholy05 发表于 2022-10-25 23:20
开2pass超高质量精压的话就不一定比CPU好了,只能说更适合需要快速出片的用户。 ...

然而不开也比 CPU 快
作者: liusha1010    时间: 2022-10-26 08:26
inSeek 发表于 2022-10-25 23:50
你这个是啥版本的handbrake?

官方下的,测试版
作者: liusha1010    时间: 2022-10-26 08:28
Misaka_9993 发表于 2022-10-26 00:44
都是Windows。

cmd命令窗口里运行?
作者: melancholy05    时间: 2022-10-26 20:20
路西法大大 发表于 2022-10-26 07:41
在obs支持nvenc av1编码的版本里面av1编码选项是可以同时勾选2 pass跟b帧的

能测一下实际可用性和画质吗?这个是我决定买还是不买40系的最大因素谜团
作者: Misaka_9993    时间: 2022-10-26 20:29
melancholy05 发表于 2022-10-26 20:20
能测一下实际可用性和画质吗?这个是我决定买还是不买40系的最大因素谜团 ...

reddit/av1上的老外已经测了,4090和A380,相似的VMAF下,A380有70fps,NVENC只有61.5fps。
作者: 路西法大大    时间: 2022-10-26 20:35
本帖最后由 路西法大大 于 2022-10-26 20:59 编辑
melancholy05 发表于 2022-10-26 20:20
能测一下实际可用性和画质吗?这个是我决定买还是不买40系的最大因素谜团 ...


现在都没有可供4090使用的AV1编码转码器啊,OBS倒是有不过光录视频缺乏对比画质很难衡量啊

只能说是有这回事:
(, 下载次数: 76)
用这个设置压4K60帧画质相对原版有点折损不过还能接受
作者: melancholy05    时间: 2022-10-26 20:40
Misaka_9993 发表于 2022-10-26 20:29
reddit/av1上的老外已经测了,4090和A380,相似的VMAF下,A380有70fps,NVENC只有61.5fps。 ...


hmmmm谢谢指路我再去观察下码率情况吧,能做到2pass高质量1080p120f/1440p60f的话我觉得才有实用性,有些录像我不想删除,又不想全部重新压
作者: manysu    时间: 2022-10-26 20:54
除非指定码率,否则GPU的质量模式压出来比CPU的几乎大一倍,这个才是问题所在。
CPU软压的好处是可以根据不同场景复杂程度,控制最后成片的容量。
另外CPU压4K AV1速度并不慢,好像还比H265快一点,可惜除了PC,其他播放器几乎不支持。
作者: Misaka_9993    时间: 2022-10-26 21:29
melancholy05 发表于 2022-10-26 20:40
hmmmm谢谢指路我再去观察下码率情况吧,能做到2pass高质量1080p120f/1440p60f的话我觉得才有实用性 ...

这个速度肯定是有的。他测的4k最高质量。
作者: lxtx68    时间: 2022-10-27 12:06

qsv HEVC (-u 1:quality, 4:normal) --icq <x> -u <1,4> -c hevc  
qsv HEVC 10bit (-u 1:quality, 4:normal) --icq <x> -u <1,4> -c hevc --profile main10 --output-depth 10

各位老板以上参数可改为ffmpeg参数不,不会用QSVEnc
作者: BFG9K    时间: 2022-10-27 12:13
回头试一下A380直播推流,买了好几个月了还没拆
作者: Misaka_9993    时间: 2022-10-27 22:10
melancholy05 发表于 2022-10-25 23:22
事实上官方已经在宣传图里提到AV1比H.264只高40%画质了,我估计是不支持B帧的,编码品质顶多跟A380打个来 ...


https://chimolog.co/bto-gpu-rtx-4090/#AV1

悲报,4090除了速度比3090快和加了AV1编码外,HEVC H.264编码质量均和3090一样,VMAF直接重叠了。

(, 下载次数: 58)
作者: melancholy05    时间: 2022-10-27 22:44
Misaka_9993 发表于 2022-10-27 22:10
https://chimolog.co/bto-gpu-rtx-4090/#AV1

悲报,4090除了速度比3090快和加了AV1编码外,HEVC H.264编 ...

sigh,这AV1画质看起来对我这种平时录像喜欢开10M以上的几乎和HEVC没区别看来老黄标注的40%甚至还有注水
作者: yangzi123aaa20    时间: 2022-10-27 22:58
路西法大大 发表于 2022-10-26 20:35
现在都没有可供4090使用的AV1编码转码器啊,OBS倒是有不过光录视频缺乏对比画质很难衡量啊

只能说是有这 ...

感觉很奇怪,为什么OBS只对老黄的卡支持这么快,而且还做的很傻瓜QSV版本旧画质差没有HEVC,AMF干脆工作不正常,无语死
作者: 路西法大大    时间: 2022-10-27 23:08
yangzi123aaa20 发表于 2022-10-27 22:58
感觉很奇怪,为什么OBS只对老黄的卡支持这么快,而且还做的很傻瓜QSV版本旧画质差没有HEVC,AMF干 ...


老黄很重视主播直播相关的一切配套的塞钱很阔绰,想想看一水的直播UP主99%以上全都用N卡这推广效应不比花大钱搞广告搞公关强多了
作者: Homurachyan    时间: 2022-10-28 11:06
1楼的nvenc hevc结果比nvenc h264还差,是不是有问题
作者: 我永远喜欢框框    时间: 2022-10-28 11:44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Misaka_9993    时间: 2022-10-28 14:44
Homurachyan 发表于 2022-10-28 11:06
1楼的nvenc hevc结果比nvenc h264还差,是不是有问题

3000k码率下,nvenc h264刚过0.95,而nvenc hevc都快接近0.96了。差哪了?
作者: Misaka_9993    时间: 2022-10-28 14:48
我永远喜欢框框 发表于 2022-10-28 11:44
大佬什么时候搞下arm的jellyfin硬件转码呗

ARM的硬编码是乱成一锅粥,各种芯片都不往上游贡献代码,非得搞自己的fork,同样的参数换到另一家芯片的板子上就得重新适配,哪怕是用户数最多的树莓派到现在也没往上游合并ffmpeg代码导致HEVC解码用不了。你说我个人哪有这个精力啊,心有余力不足。
作者: ricercar    时间: 2022-10-28 14:48
可以啊,NAS和HTPC神器了
作者: Misaka_9993    时间: 2022-10-28 14:50
ricercar 发表于 2022-10-28 14:48
可以啊,NAS和HTPC神器了

自组NAS才能用,定制内核的内核太旧还是用不了。
作者: ricercar    时间: 2022-10-28 14:52
Misaka_9993 发表于 2022-10-28 14:50
自组NAS才能用,定制内核的内核太旧还是用不了。

我想直通给Windows虚拟机
作者: Misaka_9993    时间: 2022-10-28 15:00
ricercar 发表于 2022-10-28 14:52
我想直通给Windows虚拟机

Windows应该没有问题,兼容性上目前比Linux强太多。
作者: 我永远喜欢框框    时间: 2022-10-28 15:3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loughlion    时间: 2022-10-28 17:12
Intel核显YYDS,比不带核显的只不过多花1、200而已
作者: Homurachyan    时间: 2022-10-28 17:43
Misaka_9993 发表于 2022-10-28 14:44
3000k码率下,nvenc h264刚过0.95,而nvenc hevc都快接近0.96了。差哪了?

不要只看一个点,看4000kbps以上,谢谢
作者: zhuifeng88    时间: 2022-10-28 17:54
Homurachyan 发表于 2022-10-28 17:43
不要只看一个点,看4000kbps以上,谢谢


那也没有不如啊, 6000-10000平了一小段而已, 再往上又是HEVC更高
合到一起看的话
(, 下载次数: 62)
作者: gnattu    时间: 2022-10-28 17:58
我永远喜欢框框 发表于 2022-10-28 15:30
看来arm的nas都是残废了·····

得看厂商自己的本事了,厂商自己有实力的会做个自己版本的媒体服务器
作者: Misaka_9993    时间: 2022-10-28 18:43
Homurachyan 发表于 2022-10-28 17:43
不要只看一个点,看4000kbps以上,谢谢

4000k以上也没H264啥事了

(, 下载次数: 62)
作者: Misaka_9993    时间: 2022-10-28 18:45
gnattu 发表于 2022-10-28 17:58
得看厂商自己的本事了,厂商自己有实力的会做个自己版本的媒体服务器 ...

ARM只能专平台专门适配,硬编解码转码通用性很差。
作者: yaoiverson    时间: 2022-10-28 18:53
可是现在找不到几百的A380啊·····
作者: Misaka_9993    时间: 2022-10-28 20:15
yaoiverson 发表于 2022-10-28 18:53
可是现在找不到几百的A380啊·····

某鱼有7、8百的。
作者: ZBKX    时间: 2022-10-28 22:34
不知道RDNA3的VCN4会怎么样
作者: 楼主的马甲    时间: 2023-7-18 20:16
奇怪大佬为什么不上VMAF而是SSIM?
作者: Lentrody    时间: 2023-7-18 20:40
之前测试A380和A770的AV1编码速度,A380居然还快几帧
作者: datura    时间: 2023-7-18 20:55
linux下的ffmpeg只支持av1解码。
虽然Intel有源码自己可以编译,懒得弄。
作者: easydo    时间: 2023-9-25 07:53
BFG9K 发表于 2022-10-27 12:13
回头试一下A380直播推流,买了好几个月了还没拆

效果怎么样?兄弟?
作者: easydo    时间: 2023-9-25 07:53
想请问一下,40系单编码器和双编码器是不是只在编码速度上有区别?在编码质量或者效果上有差距么?
作者: tide~    时间: 2023-9-25 08:34
Misaka_9993 发表于 2022-10-24 19:41
UHD770做这种事是很轻松的,用OBS里的QuickSync就行了。
不过12代牙膏核显不支持编码AV1,最高只能HEVC。 ...


好像不仅如此:试过11代笔记本U同时烤核显GPU(3D)+烤FPU、或者 同时解码AV1+烤FPU,睿频都跑不满了(风扇仅60%、CPU温度70度左右,Pakage功耗也没到PL2);
看似要解锁CPU 电压墙、电流墙等才有可能同时核显+CPU跑满;
没条件试同时核显编码+烤FPU,应该遭遇会是一样的;

(, 下载次数: 65)
作者: 田园大猫    时间: 2024-11-10 08:21
本帖最后由 田园大猫 于 2024-11-10 08:31 编辑

想问一下
HEVC 10bit下,a380和DG1的质量模式相比(比如jellfyin内DG1不勾选低电压模式,而A380勾选),编码质量有进步不 ?

在考虑是不是双11整个a380装nas。
作者: Misaka_9993    时间: 2024-11-10 11:45
田园大猫 发表于 2024-11-10 08:21
想问一下
HEVC 10bit下,a380和DG1的质量模式相比(比如jellfyin内DG1不勾选低电压模式,而A380勾选),编 ...

官方对比表格自取 https://github.com/intel/media-d ... gpu-flex-series.rst
作者: 田园大猫    时间: 2024-11-10 12:20
Misaka_9993 发表于 2024-11-10 11:45
官方对比表格自取 https://github.com/intel/media-delivery/blob/master/doc/benchmarks/intel-data-cen ...

好的 谢谢
这样看来还是有差异的。




欢迎光临 Chiphell - 分享与交流用户体验 (https://www.chiphell.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