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phell - 分享与交流用户体验

标题: 浅谈全景摄影 | 富士TX-1 / 哈苏XPAN [打印本页]

作者: saffil    时间: 2022-12-27 11:44
标题: 浅谈全景摄影 | 富士TX-1 / 哈苏XPAN
本帖最后由 saffil 于 2022-12-27 15:54 编辑

前言

距离1998年,已经过去了25年。对尚未完全融入互联信息时代的岁月而言,一些历史已逐渐湮灭、尘封,只留存于当时报纸、电视采访或口述之中,给求根溯源不免带来很大困难。

XPAN就诞生在那个还是胶片盛行的年代(尼康D1 1999年发布)。按照官方所言, 这是一个富士和哈苏合作的特殊项目的产物。没能在网上查到,20多年前,因何种契机,两家公司会开展这样一次合作、开启这样一个项目,但毋庸置疑的是,XPAN的诞生,书写了一段135领域的传奇。哈苏的官网至今还留有介绍XPAN的页面:

1998年,哈苏推出XPAN相机,颠覆了整个相机行业。


那么回溯到王菲和那英携手的相约1998,当时的业内是一派怎生光景,特别是全景摄影的领域。这里将展开一些全景摄影历史的小片段,故事会友,不亦说乎~

以下文中出现的不管是“全景”或“宽幅”都是指一个概念,因约定俗成故行文有所不同。


缘起

全景摄影,英文“Panoramic photography”,“Panorama”这个词出自希腊语,前缀“Pan”意思是全部的东西,与horama——意思是可看见的、视野,合成为“都能看到”。按照维基百科的定义:
全景摄影是一种摄影技术,使用专门的设备或软件,以水平拉长的视野拍摄图像。有时也被称为宽幅摄影。… 虽然“广角”和“全景”摄影之间没有正式的区分,但“广角”通常指的是一种镜头,但使用这种镜头类型并不一定会使图像成为全景。… 显示接近或大于人眼视野的图像可称为全景图像。这通常意味着它的纵横比为2:1或更大,图像的宽度至少是高的两倍。生成的图像采用宽条形的形式。一些全景图像的纵横比为4:1,有时为10:1,覆盖360度的视野。纵横比和视场覆盖率是定义真实全景图像的重要因素。
[1]

从历史上来说,全景摄影的历史几乎贯穿着整个摄影史的发展。在 1839 年摄影术发明后不久,展示城市和风景概览的愿望促使摄影师创作全景图。早期的全景照片是通过并排放置两个或多个银版照相版制作的。这样的拍摄工具——特殊的相机和银版照相板(也就是大家熟悉的达盖尔所发明的银版)最早能直接追溯到19世纪四十年代。

1899 年,柯达为业余摄影师推出了#4 Kodak Panoram 全景相机。这些照片长约 12 英寸,视野为 180°。1904 年,Cirkut 相机问世。该相机基于 1840 年代所确立的原理。它成为商业摄影师的流行格式,并用于制作大型集体肖像和城市场景。它使用的大胶片宽度从 5 英寸到 16 英寸不等,最长可达 20 英尺!相机和胶片都旋转时,视野可以达到 360°。[2] 至此以后,全景摄影应用领域的边界不断扩大:风景、集体肖像、乃至于人文纪实等。
KODAK  NO.4 PANORAM


精选一些当时的全景摄影作品[3]:


从旧金山湾上方 2000 英尺处俯瞰海滨的劳伦斯俘虏飞艇拍摄的旧金山遗址照片。
Geo. R. Lawrence Co.; 1906.



达特茅斯伯爵为达特茅斯学院新大楼奠基,1904 年 10 月 26 日
E. Chickering & Co.; 1904



匹兹堡洪水,1907年


背景

百年之前的故事先告一段落,在底片格式日益完善、器材功能渐趋纷繁的胶片时代,专业化的全景相机也得到了相应发展。那么在上世纪90年代末期,XPAN上市时业内有哪些具有代表性的全景相机呢?

按底片格式来分,用120胶卷的有大家比较熟悉的612、617(甚至624)相机。像Linholf 612PCII / 617SIII(1996年,第一代617 1976年发布),富士Panorama GX617(1993年),骑士Horseman 612 / 617等等。当然也有大画幅的技术相机用120胶卷宽幅后背来拍的,这样拍摄宽幅的玩法就不在这篇文章里赘述了。
(, 下载次数: 318)
Linhof TECHNORAMA 612 PC II —— By ZHE

这些全景相机的都能称之为“快拍机”(相对以前而言),没有皮腔、没有黄斑,对焦就是靠估焦和超焦距,平时都F18 20 22了,还怕景深不够么,构图好直接拍就完了~。机身实际是个宽幅后背,对焦、快门都集成在镜身上。上脚架是必须的,机身、镜头加一块怎么也要5斤以上。用120胶卷拍的话,612画幅能拍6张,617拍4张,同时也支持220卷,拍摄数量翻倍。这样的全景相机,画质顶级,但一个字“大”。

使用120卷的拍宽幅的,还有一种是最近这些年用哈苏后背改的,VPAN和P27,这里只稍微罗列下宽幅的参数,改机自有风险:
VPAN: 30×60,画幅比例1:2,可拍24张
P27: 22×56, 画幅比例1:2.5(相当于615),可拍27张

哈苏后背万金油,备一台宽幅后背出门,两个后背,两个卷,一个正常66,一个拍宽幅,腰平对焦屏上也可以加一块带宽幅框线的玻璃。哈苏可换后背的方式,确实给胶片拍摄带来不一样的体验,从这点来说还是挺方便的。但和612 / 617相机类似的是,体积、重量无法兼顾到便携性,也就无法很好的适应那种需要快速响应的场景,特别是在相机下沉到大众消费品之后。

再看一下135界的宽幅选手,1991年日本美能达发布了一台口袋宽幅PS机,这台相机在欧洲台湾香港东南亚叫做 Minolta Riva Panorama,日本叫 Minolta P's,美国称为 Minolta Freedom Visita 。采用了固定的遮幅设计,可以拍摄画幅为13×36mm的宽幅照片,内置的24mm F4.5(五片五组)定焦镜头,可以达到约74度的水平视角。这个宽幅的比例甚至比XPAN还宽一点,更接近617。
MINONTA RIVA PANORAMA

采用遮幅方式的相机在90年代初期一度成为市场上的潮流热点,在众多产品中,理光公司的R1双焦距相机可谓经典之作。该机器的镜头可以在30mm F3.5和24mmF8之间切换,能够拍摄三种不同视角的照片。在1995至1996年间,R1相机共获得了五项国际大奖。[4]
RICOH R1

但遮幅的设计方式无疑是对宽幅摄影的折衷选择,胶片机身只需经过小幅改动,镜头根本无需重新进行设计(还是135的像场),但牺牲的却是实实在在的底片感光面积。以美能达P's为例,遮幅之后,135胶片的感光面积只利用了54%;这有点类似数码在机内设置里调整照片直出的画幅比例,没用到整个CMOS,是一个道理。

另一种比较常见的是120相机搭载35mm全景套件,例如耳熟能详的Mamiya 7 所配套的135全景转换套件,一样也能拍摄24×65mm的宽幅照片,这也是马7的一大卖点之一。胶片时代,春秋战国、群雄争霸,所造就的多样性是胶片机好玩的原因之一。

还有一种类型就是传承自古典宽幅相机拍摄原理的摆动镜头全景相机(swing lens panoramic cameras),俗称“摇头机”或“转机”。Widelux、Horizo​​n 和 Noblex 是该领域最知名的品牌。日本Widelux的产品线涵盖了120和135,著名的有F系列,是转机届的颜值担当;前苏联地平线有Horizont、202、S3pro等;
WIDELUX F8

KMZ Horizo​​nt (Горизонт)

以Noblex为例,135u是Noblex 35mm系列中的高端型号,顺便提一下,它的兄弟Noblex 150系列可以拍摄120胶卷,这是对上面使用120胶卷全景相机的一个补充。135U从1997年上市,一直销售至2012年,生命力比XPAN更长久。摇头机的曝光过程就是镜头带着快门帘扫一圈,镜头转圈的速度和快门帘的宽度共同决定了快门速度。由于旋转镜头只能采用固定式的设计,很难添加调焦系统,所以摇头机的结构决定了其只能使用每一档光圈的超焦距来进行拍摄,这既是特征,也是一定的缺憾所在。135u具有 136 度的拍摄范围和非常锐利的 29mm Tessar 镜头,光圈从 f4.5 到 f16。[5]这也是其区别XPAN最大的点,也可以是说是摇头机最大的优势,由于镜头可以旋转,通常可获得无可比拟的视角范围。按XPAN的转换系数,最广那支30mm镜头的视角范围也就大概97度左右,而135u能做到136度,其他有代表性的摇头机也差不多可以做到如此水平甚至更高。还有一个需要注意的是,摇头机所谓的“焦平面”不是一个平面,还是一段弧面,如果在拍摄时没有保证水平,画面会发生扭曲变形,这对于需要创作这样效果的摄影师来讲也不一定算是个缺点。
NOBLEX 135U

绕了一大圈,这时候,总算该XPAN粉墨登场了。


XPAN / TX-1

XPAN发布于1998年7月的德国法兰克福,当年9月举行的科隆国际摄影器材博览会时正式对外发售。Xpan - 1998-2002年,产量16800台,Xpan II - 2003-2006,产量5500台。

宗族兄弟TX-1只在日本境内发售,区别仅在于外观上的不同。TX-1为香槟色,XPAN为黑色涂漆,从颜色上来讲XPAN更低调内敛,而TX-1更内秀一些;XPAN很容易掉漆,这是一个通病,而TX-1掉漆的情况稍好一些,现在一台好成色的二手XPAN很不好找,价格也高出不少。我手上这台是TX-1。
(, 下载次数: 332)

(, 下载次数: 308)

先来XPAN的几个主要特征:

首先XPAN是台旁轴联动测距相机,钛铝全金属机身,体积和重量并不比一台徕卡M7大多少(XPAN 720g / M7 610g )。同时发布的有三颗镜头45mm f/4、90mm f/4 和 30mm f/5.6,其中30mm的这支镜头配有单独的外部取景器。和徕卡M类似的是,取景器在对焦时有视差补偿功能,框线也会根据镜头和画幅的不同自动调节。这里就引出了一个XPAN比较重要的特性:可以在宽幅和正常135画幅中随意快速的切换,在拍摄的一卷中间也可以切换。
(, 下载次数: 281)
XPAN宽幅的格式是24×65mm,比例为1:2.71,接近于617画幅的1:2.83,拍摄宽幅时是直接曝光在胶片的每一寸底片上,而非类似遮幅对底片进行遮挡压缩,这样获得了几乎两倍于标准35mm底片的宽度,这也是XPAN命名的起源“EXPAND”。据哈苏介绍:XPAN是市面上第一款具有双画幅格式的 35mm 胶片相机。当拍摄宽幅时标准的35mm胶卷可以拍摄20-21张,以自己的经验来讲,普通卷一般只要片头长度不要拉太长的话都能拍21张,电影卷因为分装的原因,基本都只能拍20张。按自己的使用体验,从消耗掉一卷的拍摄节奏来说,20张远比36张方便许多。

XPAN完善的电子化,也是当时的优势所在。使用焦平面快门,速度从8秒到1/1000秒,有A档,带TTL测光(中央重点平均),测光基准感光度可自动检测胶片的DX编码,一代在前脸有个感光度设定转盘,可以设成DX自动,也可以手动设置胶卷的感光度。二代取消了这个转盘,设定功能改在液晶屏进行调整。这里有个小问题需要注意:当设置DX自动,而机身又无法读取DX码时,XPAN将无法初始化加载胶卷,比如有些电影卷分装的时候没贴DX码,这也是很正常的。只要手动设一下,重新开机,就能完成过卷加载。XPAN的测光用下来,应付绝大多数场合都十分精准,拍反转片完全没有问题,下面有自己拍的照片可供参考。所以大多数情况下,可以用光圈优先的模式来拍。也可以手动曝光,通过在取景器LED里-、⚪、+的显示,来调节快门速度,这和带TTL徕卡M的操作就很像了,也是比较方便的。同时也支持自动包围曝光,可以设±0.5EV或±1.0EV,在胶卷拍摄成本越来越高的今天,包围曝光我一次也没用过…,另外,连拍(2fps对应宽幅)、自拍功能一应俱全,可惜少了双重曝光。机背上的液晶屏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AEB设置,查看ISO、快门次数、电量等。
(, 下载次数: 306)

(, 下载次数: 316)

XPAN的过卷也值得一说,和大多数胶片相机不同,初始加载时所有胶卷都被从暗盒中卷出来,装到另一侧的卷轴上。每拍一张,就一张张把曝光过后的底片卷回去,直到拍完,胶卷又被完全卷进暗盒中,这样防止意外打开后盖时,前面拍摄的照片不至于曝光作废。所以XPAN的计数器也是向下计数,显示的是剩余张数。
(, 下载次数: 326)

最后提一下XPAN的镜头,由于淘不到(maibuqi)30mm那支(一镜=机身+45mm),就随便聊聊45mm这支最常见的。这么小的体积(49mm口径)和重量(240g),覆盖到了比645还大一点的像场,其实不能奢求更多了,这个焦段换算成全画幅大概是24mm,一个可盐可甜的小广角,F4的光圈对我的使用范围来说已经足够。由于XPAN的短法兰距和像场范围,和30mm一样,45mm这支镜头也存在边缘失光,好在并不十分严重,边缘分辨率的下降也在可接受的范围之内。样片可作参考。不过,不差钱的同学可以入一块镜头专属的中灰镜,有助于调节整个像场的均匀度。
(, 下载次数: 326)

(, 下载次数: 305)

总结的时候,突然想到的一个词—“中庸之道”,它画质上无法企及那些中大画幅,但做到了画质与体积的平衡,紧凑的体积可以轻松放进一个随身包,背上就走;应用场景也随之拓宽,人文扫街照样拿捏;和35mm界的一众全景机相比,又有着画质和操作方面的优势,这样“中庸”的表现无外乎被称为没有平替的存在。XPAN包括一代二代,一共在产8年,生于王朝更迭之际,没于数码洪流之中,它是茫茫胶片星空下的一颗流星,划下的那道闪电也曾点亮过这片微茫的夜空。胶片机这两年涨幅惊人,而XPAN又是其中的佼佼者,在没有明星代言出境的情况下,相信大家的眼睛都是雪亮的。

本人业余胶片爱好者,以上关于全景摄影的历史或者器材方面有误之处,望请指正批评。样张由于疫情关系,主要集中在上海,很一般,轻拍。
Linhof 612的照片是友人所摄。



样张

全程用45mm镜头拍摄,也不做标识了,胶卷用到:炮塔160、Proimage100、HP5、RDP3、5294
负片扫描大多数是诺日士,反转片是哈苏X5扫的。

(, 下载次数: 332)

(, 下载次数: 289)

(, 下载次数: 331)

(, 下载次数: 305)

(, 下载次数: 324)

(, 下载次数: 339)

(, 下载次数: 271)

(, 下载次数: 330)

(, 下载次数: 317)

(, 下载次数: 310)

(, 下载次数: 289)

(, 下载次数: 296)

(, 下载次数: 353)

(, 下载次数: 307)

(, 下载次数: 336)

(, 下载次数: 298)

(, 下载次数: 325)

(, 下载次数: 302)


引文:

[1] 维基百科
Panoramic photography - Wikipedia
https://en.wikipedia.org/wiki/Panoramic_photography

[2]History of Panoramic Photography
::: Panoramic Photographs Collection :::
https://content.lib.washington.edu/panoramweb/history.html

[3] LIBRARY OF CONGRESS
https://www.loc.gov/collections/panoramic-photographs/

[4] 全景摄影发展史

[5] the noblex 135u
The Noblex 135U — Everything Reminds Me Of You.
https://everythingremindsmeofyou.com/journal/the-noblex-135u






作者: saffil    时间: 2022-12-27 11:44
本帖最后由 saffil 于 2022-12-27 12:00 编辑

占楼,更新所需~
阳在家里那么些天,也不算一事无成,要不还不知道要拖到哪一天...
作者: 李一族    时间: 2022-12-27 13:15
林哈夫!!!
作者: LightFocus    时间: 2022-12-27 16:52
提起哈苏/富士这几台机器我的印象就是贵而且不好修
作者: qiming_ken    时间: 2022-12-27 16:58
支持一下 这些天在整理今年拍的照片 发现胶片只拍了XPAN
作者: Wolverine    时间: 2022-12-27 17:05
感谢科普!
作者: metroluffy    时间: 2022-12-27 19:01
xpan 有什么购买途径么
作者: saffil    时间: 2022-12-27 19:08
LightFocus 发表于 2022-12-27 16:52
提起哈苏/富士这几台机器我的印象就是贵而且不好修

XPAN不大容易坏的... 使劲用就行
作者: saffil    时间: 2022-12-27 19:09
qiming_ken 发表于 2022-12-27 16:58
支持一下 这些天在整理今年拍的照片 发现胶片只拍了XPAN

嗯,我也差不多,今年XPAN留下的底片最多,去哪儿都会随身带着
作者: saffil    时间: 2022-12-27 19:09
metroluffy 发表于 2022-12-27 19:01
xpan 有什么购买途径么

海鲜市场
作者: Ricepig    时间: 2022-12-28 02:06
这个机器出片自带暗边嘛?

要说颜色还是RDP妖异啊,尤其是过期的RDP,哈哈哈
作者: MR.ORANGE    时间: 2022-12-28 03:40
一直嫌贵没有买,结果价格一路从2w+涨到了4w+
作者: saffil    时间: 2022-12-28 06:35
Ricepig 发表于 2022-12-28 02:06
这个机器出片自带暗边嘛?

要说颜色还是RDP妖异啊,尤其是过期的RDP,哈哈哈 ...

那是我加了个边框~
作者: saffil    时间: 2022-12-28 06:36
MR.ORANGE 发表于 2022-12-28 03:40
一直嫌贵没有买,结果价格一路从2w+涨到了4w+

这段时间稳定了 感觉还小有下降
作者: seeler_sun    时间: 2022-12-28 09:04
宽幅的透视确实比全画幅超广角裁切舒服不少
作者: 弦弦全全    时间: 2022-12-28 09:16
懂的更多了
作者: 渔人码头    时间: 2022-12-28 09:29
没有平替足矣说明其地位
作者: tyan    时间: 2022-12-28 09:38
气氛确实不同,很有意思……玩胶卷的,现在看确实只有营造气氛,尤其是人文或者情绪,才是唯一可通向的道路,毕竟数码相机在性能上及易用上,已经一骑绝尘……
作者: 傻木    时间: 2022-12-28 09:51
口水鸡
作者: icefish7    时间: 2022-12-28 10:08
好东西啊,口水
作者: vicious    时间: 2022-12-28 10:09
MR.ORANGE 发表于 2022-12-28 03:40
一直嫌贵没有买,结果价格一路从2w+涨到了4w+

我第一次看到XPAN时,一机两镜1w4
作者: ewwap    时间: 2022-12-28 10:21
介绍非常详细的一篇文章!
作者: sunrisen    时间: 2022-12-28 10:22
拍的也好,讲的也好
作者: ali_zyl    时间: 2022-12-28 10:44
梦中情机~收入赶不上它涨价的速度,哈哈哈~感谢楼主分享,这台机器真的非常有魅力
作者: rxpt    时间: 2022-12-28 10:57
楼主有日诺士和哈苏X5才是关键,如果家里没个像样的底扫,胶卷的乐趣减一半
作者: synyan    时间: 2022-12-28 11:03
非常专业,非常好文,非常之毒,五星好评
作者: zyh861008    时间: 2022-12-28 12:11
同xpan爱好者,这相机真的棒!

(, 下载次数: 301)
作者: horusj    时间: 2022-12-28 12:44
科普很好,拍得精彩!谢谢楼主。
作者: wgat    时间: 2022-12-28 14:57
这样的透视看着确实够平滑和舒服
作者: wgat    时间: 2022-12-28 14:58
这样的透视看着确实够平滑和舒服。
作者: bichenglin    时间: 2022-12-28 16:07
高端玩家,就是nb
作者: 加预算    时间: 2022-12-28 16:14
很强,宽画幅视觉表现力相当出色
作者: 澹台安    时间: 2022-12-28 16:34
xpan值得收藏
作者: 回声    时间: 2022-12-28 16:55
讲得很透彻,中毒更深了,感谢楼主!
作者: saffil    时间: 2022-12-28 19:09
seeler_sun 发表于 2022-12-28 09:04
宽幅的透视确实比全画幅超广角裁切舒服不少

主要是取景器直接宽幅取景构图,和后期裁切 拍摄的感觉完全不同
作者: saffil    时间: 2022-12-28 19:09
rxpt 发表于 2022-12-28 10:57
楼主有日诺士和哈苏X5才是关键,如果家里没个像样的底扫,胶卷的乐趣减一半 ...

并没有X5。。。 委托店家扫的~
作者: saffil    时间: 2022-12-28 19:10
渔人码头 发表于 2022-12-28 09:29
没有平替足矣说明其地位

感谢大佬支持~~
作者: saffil    时间: 2022-12-28 19:12
tyan 发表于 2022-12-28 09:38
气氛确实不同,很有意思……玩胶卷的,现在看确实只有营造气氛,尤其是人文或者情绪,才是唯一可通向的道路 ...

嗯,拍胶片的节奏也不同,拍一张有时会考虑很多,非结果导向的话,我觉得会更沉浸;
同时那种延迟满足感是数码完全无法带来的...
作者: 炎夏    时间: 2022-12-28 20:41
电影大片既视感,非常喜欢
作者: saffil    时间: 2022-12-28 21:57
zyh861008 发表于 2022-12-28 12:11
同xpan爱好者,这相机真的棒!

兄弟两台是打算一台用到退役,另一台继续服役么
作者: juntan    时间: 2022-12-28 22:46
saffil 发表于 2022-12-28 21:57
兄弟两台是打算一台用到退役,另一台继续服役么

是万一坏了还有备用零件吧,毕竟停产许久的电子产品,坏了只能从别的机器上面拆零件了
作者: kiang    时间: 2022-12-28 23:46
这感觉真的电影大片的感觉,叹为观止,长见识了,谢谢楼主!
作者: ddz_zj    时间: 2022-12-29 00:10
3台路过,有了还想要。30是到头来都得买的,不如早下手
作者: 村口王狮虎    时间: 2022-12-29 08:25
着实大开眼界
作者: wbpanda    时间: 2022-12-29 11:14
讲的太好了,重新学习了一遍

我是tx1和45镜头,但是还多了一片哈苏的中灰镜,胶片机里m6出了,只留了这一台至宝。
作者: nierde111    时间: 2022-12-29 15:46
拍的真好,特别喜欢最后一张。太酷了。  我想其实用富士的中画幅GFX系统的话,然后后期裁切成617,不知道会不会有什么太大的区别,可能最大就是取景上的吧。
作者: yakie    时间: 2022-12-29 17:12
这才是摄影,我们玩的都叫街拍。
作者: 小丑鱼7    时间: 2022-12-29 21:04
技术贴啊,慢慢看,谢谢详细分享
作者: saffil    时间: 2022-12-29 21:19
ddz_zj 发表于 2022-12-29 00:10
3台路过,有了还想要。30是到头来都得买的,不如早下手

这个建议很中肯... 迟早都是要买的
作者: saffil    时间: 2022-12-29 21:20
wbpanda 发表于 2022-12-29 11:14
讲的太好了,重新学习了一遍

我是tx1和45镜头,但是还多了一片哈苏的中灰镜,胶片机里m6出了,只留了这一 ...

我也有这种感觉,就算弃坑胶片机,最后应该还是会留下xpan
作者: saffil    时间: 2022-12-29 21:24
nierde111 发表于 2022-12-29 15:46
拍的真好,特别喜欢最后一张。太酷了。  我想其实用富士的中画幅GFX系统的话,然后后期裁切成617,不知道会 ...

是阿说得没错,裁切是后期的考量,和此情此景构图直接拍还是有点区别。
数码上的话,哈苏X1D2和907都有XPAN直出的模式(24×65),不管是EVF还是Liveview看,都直接是宽幅,还有那么点感觉~
作者: saffil    时间: 2022-12-29 21:25
kiang 发表于 2022-12-28 23:46
这感觉真的电影大片的感觉,叹为观止,长见识了,谢谢楼主!

谢谢支持~
作者: synyan    时间: 2022-12-30 09:13
saffil 发表于 2022-12-29 21:20
我也有这种感觉,就算弃坑胶片机,最后应该还是会留下xpan


只可惜一直不出数码版xpan(哈苏裁切的没感觉)
作者: oqkv    时间: 2022-12-30 10:01
X-pan特别适合拍那种大山大河的风景片
作者: wbpanda    时间: 2022-12-30 11:13
saffil 发表于 2022-12-29 21:20
我也有这种感觉,就算弃坑胶片机,最后应该还是会留下xpan

我数码原来3套系统,索尼a7r2  宾得k1和你看df等一系列镜头,现在卖了索尼和宾得,只留了df,这些年摄影少了,出出货,但是有想着弄套富士的GFX50S2
作者: wbpanda    时间: 2022-12-30 11:13
oqkv 发表于 2022-12-30 10:01
X-pan特别适合拍那种大山大河的风景片

城市人文也是非常好的
作者: tim36    时间: 2022-12-30 13:14
XPAN的确不错,无可替代。
作者: zyh861008    时间: 2022-12-30 13:21
saffil 发表于 2022-12-28 21:57
兄弟两台是打算一台用到退役,另一台继续服役么

喜欢的早,两台都是在1.2w以内的价格收的,第一台电机故障了一次,有了危机感,修完回来就立马入了第二台,别的机器出的七七八八了,留下的都是挚爱,也许不远的一天会放弃胶片,唯独不舍xpan
作者: zyh861008    时间: 2022-12-30 13:24
juntan 发表于 2022-12-28 22:46
是万一坏了还有备用零件吧,毕竟停产许久的电子产品,坏了只能从别的机器上面拆零件了 ...

的确,第一台电机故障后有了危机感,回头入了第二台,彼时价格好,两台都不到1.2w
作者: camel908    时间: 2022-12-30 22:40
xpan的滤镜蓝绿厂已经有复刻,差一丢丢就去买了那个手机,就为了一个xpan的滤镜,拍摄角度非常的毒!
作者: 小丑鱼7    时间: 2022-12-31 11:36
心水啊,存钱
作者: saffil    时间: 2022-12-31 19:30
zyh861008 发表于 2022-12-30 13:21
喜欢的早,两台都是在1.2w以内的价格收的,第一台电机故障了一次,有了危机感,修完回来就立马入了第二台 ...

1.2w的套机 那是真的早~  有机会再去收台成色好一些的xpan ii
可惜哈苏和富士完全没有像徕卡那样有复刻胶片机的想法,机器一不小心挂掉的焦虑总是存在

作者: zyh861008    时间: 2023-1-1 11:49
saffil 发表于 2022-12-31 19:30
1.2w的套机 那是真的早~  有机会再去收台成色好一些的xpan ii
可惜哈苏和富士完全没有像徕卡那样有复刻胶 ...

xpan几年前我问过叶清师傅,基本能修,倒是也不至于太焦虑,2代我进出过一次,好用但区别小,就觉得差价不合算(穷)了
作者: nierde111    时间: 2023-1-1 15:42
saffil 发表于 2022-12-29 21:24
是阿说得没错,裁切是后期的考量,和此情此景构图直接拍还是有点区别。
数码上的话,哈苏X1D2和907都有XP ...

可惜富士X系列的数码相机上没有 悲惨
作者: sadistQAQ    时间: 2023-1-1 19:37
19年17600入了一台,拍了好几卷了,是一台非常好的机器~看LZ的帖子温故知新一下~
作者: 38674610@qq.com    时间: 2023-1-4 12:29
wbpanda 发表于 2022-12-29 11:14
讲的太好了,重新学习了一遍

我是tx1和45镜头,但是还多了一片哈苏的中灰镜,胶片机里m6出了,只留了这一 ...

怎么和我的套路完全一样
作者: 38674610@qq.com    时间: 2023-1-4 12:32
synyan 发表于 2022-12-30 09:13
只可惜一直不出数码版xpan(哈苏裁切的没感觉)

我替你试过了。同样的4 45P镜头在4433上裁切,没有Xpan宽,没有那种震撼的感觉,看起来很普通。这是底的像场决定的。65mm比44mm大太多了,当然等效换算系数也就更大。
作者: synyan    时间: 2023-1-4 20:00
38674610@qq.com 发表于 2023-1-4 12:32
我替你试过了。同样的4 45P镜头在4433上裁切,没有Xpan宽,没有那种震撼的感觉,看起来很普通。这是底的 ...

感谢亲自动手
作者: kogen    时间: 2023-1-6 17:25
拿几张原先907和X1D2机内裁剪的照片顶一下。

我觉得XPAN好归好,不过目前胶片价格,后期扫描等都是需要考虑的问题。

尤其土澳这边的价格更贵一些。所以我的XPAN里面还有半卷没拍,这次圣诞节原本想把它拍完的,但最终只背了907出去。


(, 下载次数: 199)

(, 下载次数: 184)

(, 下载次数: 187)


下面这张记得是907转接XPAN 45mm镜头拍的

作者: saffil    时间: 2023-1-9 09:50
本帖最后由 saffil 于 2023-1-9 09:52 编辑
kogen 发表于 2023-1-6 17:25
拿几张原先907和X1D2机内裁剪的照片顶一下。

我觉得XPAN好归好,不过目前胶片价格,后期扫描等都是需要考 ...


拍得不错~
还有个节约成本的方案是拍黑白,自己冲底片,黑白没有彩负要求那么高,也不需要暗房
需要数码化底片就用微距来翻拍,我用Z7+Z105翻拍反转片 感觉效果甚至比X5都好..
作者: sjx7l    时间: 2023-1-10 14:41
想感受宽幅的感觉,有心无力,只能下个FIMO在手机上过过瘾了
作者: kogen    时间: 2023-1-10 19:37
saffil 发表于 2023-1-9 09:50
拍得不错~
还有个节约成本的方案是拍黑白,自己冲底片,黑白没有彩负要求那么高,也不需要暗房
需要数码 ...

倒是有个EPSON V800扫描。
不过以后有机会确实可以研究下数码翻拍。
作者: 我是一片云    时间: 2023-1-11 11:54
请问等效系数是多少?45mm的这枚头装在xpan上相当于多少mm的视角(135规格)
作者: kogen    时间: 2023-1-11 18:28
我是一片云 发表于 2023-1-11 11:54
请问等效系数是多少?45mm的这枚头装在xpan上相当于多少mm的视角(135规格)

135胶片规格24x36,XPAN是24x65,按长边换算比率大概是0.55,这样45mm镜头的焦距换算完差不多是25mm。
作者: 我是一片云    时间: 2023-1-30 12:28
kogen 发表于 2023-1-11 18:28
135胶片规格24x36,XPAN是24x65,按长边换算比率大概是0.55,这样45mm镜头的焦距换算完差不多是25mm。 ...

谢谢,所以你最喜欢哪枚镜头
作者: Lee_Boss    时间: 2023-7-8 10:29
可能自己不习惯宽幅,觉得很难构图,拍不好
作者: saffil    时间: 2023-7-9 10:07
Lee_Boss 发表于 2023-7-8 10:29
可能自己不习惯宽幅,觉得很难构图,拍不好

没事的,多拍就能培养出感觉了
即便是宽幅,一些共性的原则还是一样的,化繁就简
作者: Lee_Boss    时间: 2023-7-9 10:20
saffil 发表于 2023-7-9 10:07
没事的,多拍就能培养出感觉了
即便是宽幅,一些共性的原则还是一样的,化繁就简 ...

玩了2个月出掉了
作者: tony000789    时间: 2023-7-9 10:41
这是一个需要专业和情怀的事情~!
作者: 肥鸽    时间: 2023-11-24 15:44
大佬写的好用心。片子真好看




欢迎光临 Chiphell - 分享与交流用户体验 (https://www.chiphell.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