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phell - 分享与交流用户体验

标题: 总感觉USB-IF的240w思路不大对(5A已经开始保守了) [打印本页]

作者: slymitec    时间: 2023-10-15 14:2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ljy1414    时间: 2023-10-15 14:32
这啥帖子? 你质疑USB-IF提出的规范,忘了自己不久前【没USB40G+240W不入眼】的帖子
还喜滋滋说你花了RMB39,什么精分人格,你质疑了你自己?

https://www.chiphell.com/thread-2541810-1-1.html
https://www.chiphell.com/thread-2542518-1-1.html
作者: ljy1414    时间: 2023-10-15 14:35
把CHH电脑版当成秀自己知识水平跟深度的地方
你其中一些发帖,我就静静看着没主动回,都能把自己搞到破防被禁言或是转水区
年底了,年兽都提前出来了是吗?
作者: slymitec    时间: 2023-10-15 14:44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slymitec    时间: 2023-10-15 14:4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vongarnet    时间: 2023-10-15 23:15
好像是超过5a对人体有影响 其实支持刀到180w就够了 但是充电器和充电线很烫
作者: slymitec    时间: 2023-10-15 23:3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Juzi丶    时间: 2023-10-15 23:34
小米华为是6a
vivo是10a
能持续吗,问题就是不能好不好
作者: rx_78gp02a    时间: 2023-10-15 23:51
这么小的触点要过10A的电流,极容易发热氧化;用不了多久会因为压降导致快充失败。线缆氧化还好,换线即可,机器插头氧化就难搞咯。
作者: slymitec    时间: 2023-10-16 00:2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InuYasha    时间: 2023-10-16 00:25
不够高,最好一步到位120V
作者: tide~    时间: 2023-10-16 00:26
远距离输配电都是高电压、低电流,减少线损;超导体的实用阶段还远;
不能拿(私有充电协议)手机比,其一10A只是初期,其二触点做了魔改;电脑是持续高功率,还要兼顾数据传输;除非Type-C口重新设计;
5A全功能/雷电/USB4线已经够粗够硬的,10A线更...
作者: slymitec    时间: 2023-10-16 00:2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aibo    时间: 2023-10-16 00:28
很简单,48v离直流电的安全电压还有不少余量,提升功率是免费的
但是5a以上电流对应的线缆要加粗,要钱
作者: slymitec    时间: 2023-10-16 00:2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slymitec    时间: 2023-10-16 00:3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InuYasha    时间: 2023-10-16 00:31
slymitec 发表于 2023-10-16 00:29
楼上还说提高到120v

120v*5a 600w倒是功率咋样都够了

谁教你的电压和工作温度有关系?
作者: slymitec    时间: 2023-10-16 00:3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627461284    时间: 2023-10-16 00:33
用两插typeC充电器的笔记本没有不漏电的,敢用48V,PD3.1规范就是垃圾。
作者: InuYasha    时间: 2023-10-16 00:43
slymitec 发表于 2023-10-16 00:33
降压电路的发热你难道不了解么?

别说48v了,就算20v也不能直接给锂电池用呀 ...

降压电路的发热只看功率和效率,电压高了减少电流反而降低总体发热量。
48V输入的设备随便跑个两百瓦的功耗,发热肯定比五福一安大,那是因为功率大了几十倍。你要拿5V跑200W,1平方的铜线都能给你烧红了。
作者: slymitec    时间: 2023-10-16 00:4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InuYasha    时间: 2023-10-16 00:53
slymitec 发表于 2023-10-16 00:47
意思48v 5a降低到5v 48a(假设)的发热,比20v 12a降低到5v 48a 还要小?

你确定? ...

48V5A的发热肯定比20V12A的发热小。
想想240W的CPU,核心电压1V上下,输入为啥用12V20A不用1V240A?
作者: rx_78gp02a    时间: 2023-10-16 00:55
slymitec 发表于 2023-10-16 00:27
48v 5a 电流是控制住了

但是48v降压电路长期发热也控制不住

比起电流的发热,现阶段的DC-DC效率可以做的更高,同步开关+软开关+超低压MOS都在进步,国内厂商提高电流更像是一种为了绕开专利不得已而为之的做法。接触电阻是物理决定的,随着插拔次数更容易劣化,是一个对材料要求极高同时更不可控的线路。
作者: InuYasha    时间: 2023-10-16 01:13
再给你举个例子,POE设备的电压就是48V,你见过几个摄像头AP之类的东西要风扇散热的?
作者: goat    时间: 2023-10-16 01:47
rx_78gp02a 发表于 2023-10-15 23:51
这么小的触点要过10A的电流,极容易发热氧化;用不了多久会因为压降导致快充失败。线缆氧化还好,换线即可 ...

可更换插槽

这东西估计有生之年都不可能了
作者: slymitec    时间: 2023-10-16 07:0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InuYasha    时间: 2023-10-16 08:09
slymitec 发表于 2023-10-16 07:03
因为功率小(电流小)。poe电流甚至都不超过0.5a

不到100w的usb-c设备根本就不需要pd3.1(电压超过20到4 ...

现在知道电流小了?
按你的理论,摄像头芯片肯定不用48V供电,从48V那么高降压到芯片用的电压岂不是发热巨大
所以说不如一步到位120V,240W不过2A电流而已,至于240W功耗本身怎么散热是厂家设计的事情
作者: cfan7777777    时间: 2023-10-16 08:22
InuYasha 发表于 2023-10-16 08:09
现在知道电流小了?
按你的理论,摄像头芯片肯定不用48V供电,从48V那么高降压到芯片用的电压岂不是发热 ...

不用跟他较真,看了他的回复建议还是去当杠精这份很有前途的职业吧。
作者: slymitec    时间: 2023-10-16 08:2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slymitec    时间: 2023-10-16 08:3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wei73    时间: 2023-10-16 08:49
你可能需要了解一下信息:

1,升电压提高传输功率,会大幅度降低损耗,尤其是长距离传输。
2,Typc接口针脚要全功能就不可能满足超过5A的电流传输能力,你举得例都不是全功能,甚至虚假标注,3秒男人)
3,48V是整个通信行业的标准电压,上到机房服务器,下到wifi poe,都在采用。

暂时只想到这么多,其他的待补充。
作者: InuYasha    时间: 2023-10-16 08:54
slymitec 发表于 2023-10-16 08:29
这东西本来就是给便携设备进一步加大功率用的
手机都开始甚至240w了


能跑满240W的东西自然散热良好。
高端游戏本是多大的散热规模,满载烤机都不一定能跑满240W,还差个降压板的发热?
手机一共十几Wh的电池,按240W算只要3分钟就满了,实际估计跑不了几秒因为电池根本受不了20C充电。
网线用48VPOE就是因为同样线径下低压跑不了大电流,USB线也不可能做两根6平方的线进去跑5V48A。
还不明白的话我也没啥好办法了。
作者: ttsammammb    时间: 2023-10-16 08:57
应该出个允许非全功能但高电流的妥协方案
作者: rx_78gp02a    时间: 2023-10-16 09:11
goat 发表于 2023-10-16 01:47
可更换插槽

这东西估计有生之年都不可能了

同事的华为机器就是因为触点烧灼导致无法快充,返厂换了尾插,很麻烦。而且我记得那个电流是6A的,厂商为了增加电流,把两个脚做成了连续触点,面积增加了一半。
作者: sekiroooo    时间: 2023-10-16 09:28
本帖最后由 sekiroooo 于 2023-10-16 09:29 编辑

150W,200W快充不够你用吗。你手机等产品想上电动车级别的380V 直流快充吗。充电达到毫秒以内充满了你才满意? 到底你每天不用上班吗。日均6-10帖, 到底是闲的蛋疼,还是纯粹在现实社会 存在感太差, X670E hero 主板不好玩吗,AMD 7000系锐龙 内存8000超会了吗
作者: slymitec    时间: 2023-10-16 09:4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aibo    时间: 2023-10-16 09:48
slymitec 发表于 2023-10-16 00:30
设备端的降压电路的发热呢

毕竟还是要降压改大电流才是给具体芯片/电池等使用 ...

正规要用到100w+甚至240w的设备,做个散热还行的降压电路不是毛毛雨
又不是手机

反过来说,国产手机那些支持100w+的,反正自己做线可以搞大电流,顺便做出和“公版”充电线的区别卖高价
大家各赚各的
作者: slymitec    时间: 2023-10-16 09:5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InuYasha    时间: 2023-10-16 09:52
slymitec 发表于 2023-10-16 09:48
“USB线也不可能做两根6平方的线进去跑5V48A”?
USB-C现在能买到240w的充电线呀(虽然充电头还没上市) ...

48A
48A
48A
你找个能跑48A的线看看有多粗
再查查你说的那240W线能跑多大电流
作者: slymitec    时间: 2023-10-16 09:5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slymitec    时间: 2023-10-16 09:5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slymitec    时间: 2023-10-16 09:5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slymitec    时间: 2023-10-16 10:0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aibo    时间: 2023-10-16 10:15
slymitec 发表于 2023-10-16 09:53
手机平板笔记本完全可以

现在手机都开始试验200w-240w了,虽然还是真男人,但以后很难说

所以我说了
手机要卷充电,他们本身就不想用公有协议。
私有协议可以绑定充电套装,这个也算不小的利润源。

这个240w的usb PD,说白了基本就是为了笔记本

其他用圆头什么的,很多都没有自带电池。
如果还用typec ,那些多头充电器插一个就全部断开重连的,受不了。
作者: InuYasha    时间: 2023-10-16 10:16
slymitec 发表于 2023-10-16 09:56
也没说要48A呀……

本贴主张:

所以同样功耗,为啥明明0.3平方的细线2A(120V)电流能解决的事情要跑1.5平方10A(24V)电流?
48V还是不够高,直接120V解决一切问题
作者: slymitec    时间: 2023-10-16 10:1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slymitec    时间: 2023-10-16 10:2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macqiqi    时间: 2023-10-16 10:25
slymitec 发表于 2023-10-16 10:18
你信不 笔记本也不会采用48v这种思路

我目前知道的dell用的也是20v大电流(超过5a)

现在用20V是因为和砖头适配器电压同步主板不用搞两套供电
等开始卷适配器体积重量以后全面48V不可避
作者: slymitec    时间: 2023-10-16 10:3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ren者    时间: 2023-10-16 10:37
手机上不是有电荷泵技术么   48v 1分4 变成4个12v

2个小小type c   一共480瓦   8路12V   直接带动4090
作者: slymitec    时间: 2023-10-16 10:4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mongcong8976    时间: 2023-10-16 10:43
slymitec 发表于 2023-10-16 09:51
1. USB-C通常不超过2m,不构成长距离传输(相比网线、电线十几乃至几十米)
2. 的确200-240w的快充时间通 ...

你和他们扯这些有啥用 你就问他为什么手机200w充电用20v10a 不用40v5a
看他怎么回答就完事了
作者: aibo    时间: 2023-10-16 10:50
slymitec 发表于 2023-10-16 10:18
你信不 笔记本也不会采用48v这种思路

我目前知道的dell用的也是20v大电流(超过5a)

dell那个早在usd pd3.1之前就出来了

看下一代就知道了。既然有了公有协议,就会改过去的。
作者: slymitec    时间: 2023-10-16 10:5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aibo    时间: 2023-10-16 11:00
本帖最后由 aibo 于 2023-10-16 11:03 编辑
slymitec 发表于 2023-10-16 10:53
其实本帖主要也是阐述了个思路判断,至少搞出实际产品的大厂在这方面目前还是很一致的(早期分裂过现在合 ...


果子那个140w的,2年了啊

而且现在也有140w 的第三方充电头和充电宝了
作者: slymitec    时间: 2023-10-16 11:04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wei73    时间: 2023-10-16 11:21
slymitec 发表于 2023-10-16 09:51
1. USB-C通常不超过2m,不构成长距离传输(相比网线、电线十几乃至几十米)
2. 的确200-240w的快充时间通 ...

你是不看前因后果的吗?

因为全功能TYPC不能通超过5A的电流,需要更高功率,因此需要更高电压,又因为48V在整个行业几乎通用,所以采用了48V的标准。

来看看你说的,标准线材每平方毫米铜线允许保持8A的电流,最细也要用的20AWG两条,加上信号线,直径8mm朝上的USB线?
退一步就算线给足,C口的出点并不支持,搞个更大好的C口?
目前没有48V的typc设备,几年前有20V的typc设备?


一个联盟的人没有你聪明系列?








我猜你会说,你看oppo vivo 不都有10A的typc快充吗? 你有没有想过接口是不是魔改了?

那你猜猜用标准全功能线能不能支持他们的10A快充呢?
作者: slymitec    时间: 2023-10-16 11:24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aibo    时间: 2023-10-16 11:24
slymitec 发表于 2023-10-16 11:04
是的,所以你纵观本帖

我一直都是28v和36-48v分开表述的

以前 100w的时候也分100w和60w啊
60w随便用线,100w要带芯片
但不妨碍他们是一个标准下的

然后
单口140w的充电头
https://item.jd.com/100025088715.html

单口140w的充电宝
https://item.jd.com/100033687585.html
作者: slymitec    时间: 2023-10-16 11:2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wei73    时间: 2023-10-16 11:38
slymitec 发表于 2023-10-16 11:24
一个联盟有所有厂家聪明?

有几个厂家用超过28v的pd的充电器用电器

所以, 得线全部按照标准设计的产品,生产并销售,然后在再制定设计的标准

那么请问 厂商如何再标准制定前就能设计生产标准的产品呢?
作者: slymitec    时间: 2023-10-16 12:0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wei73    时间: 2023-10-16 13:33
slymitec 发表于 2023-10-16 12:00
所以本帖阐述的其实是思路

为啥现在pd3.1和主要厂家思路有差异呢:

一个需要考虑未来十年发展

一个需要考虑天天割韭菜


能有一样的想法?  要不是国家强制规定,厂家还能在砍几刀,最好用几天就报废的设计。
作者: 就爱TJ    时间: 2023-10-16 13:48
不是吧,手机的最达充电功率你也拿来说话..........是的,私有协议最高能到120/160/180/200/240W,你要不要看看这些充电头对PD协议支持到多少?清一色的65w,连100w都上不去,你要不要想一想是为什么
作者: yan1990_y    时间: 2023-10-16 13:52
ljy1414 发表于 2023-10-15 14:35
把CHH电脑版当成秀自己知识水平跟深度的地方
你其中一些发帖,我就静静看着没主动回,都能把自己搞到破防被 ...

坛子里周期性的会出现一些气氛组,这个是最新的
作者: cast    时间: 2023-10-16 14:01
本帖最后由 cast 于 2023-10-16 14:03 编辑
slymitec 发表于 2023-10-16 09:48
“USB线也不可能做两根6平方的线进去跑5V48A”?
USB-C现在能买到240w的充电线呀(虽然充电头还没上市) ...


“USB线也不可能做两根6平方的线进去跑5V48A”?
USB-C现在能买到240w的充电线呀(虽然充电头还没上市),5A本来就支持,从来没有什么难度。
而且用的是4对线,USB-C本来提供了4对线
本帖讨论的是10a,5a是已经达到的基本盘。”

引用这一段,没看明白楼主说的是什么,也许楼主也没明白???

没指(5V48A),知道只是打错而已
作者: dyzhuyz    时间: 2023-10-16 14:0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InuYasha    时间: 2023-10-16 14:12
cast 发表于 2023-10-16 14:01
“USB线也不可能做两根6平方的线进去跑5V48A”?
USB-C现在能买到240w的充电线呀(虽然充电头还没上市) ...

5V48A可没打错,乘起来刚好240W
1平方铜线一般最大跑8A电流,48A就是6平方。
这是按他那低压逻辑所举的例子而已。
作者: slymitec    时间: 2023-10-16 14:3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slymitec    时间: 2023-10-16 14:3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InuYasha    时间: 2023-10-16 14:44
slymitec 发表于 2023-10-16 14:38
你就是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我主张电压和电流都提升,而不是单纯只提升其中一个,要根据情况,提高依 ...

电流有硬件限制提不了,你平时用的线就只能那么粗。
每次磨磨蹭蹭提功耗就是升电压5V-9V-12V-20V-48V不如一步到位直接顶到安全电压上限120V完事,以后再也不用愁功耗不足了。
作者: ljy1414    时间: 2023-10-16 14:55
slymitec 发表于 2023-10-15 14:47
我这分析 也比你在这无事生非强得多

看你整天不干正事 出了瞎扛和点评chh会员制度之外还会点啥。 ...

版上的烧机软件帖跟hydra是我本人亲自每月检查外加花钱无偿提供给大家,你做了什么?

当了CHH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大知识家?
作者: slymitec    时间: 2023-10-16 14:5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ljy1414    时间: 2023-10-16 14:57
yan1990_y 发表于 2023-10-16 13:52
坛子里周期性的会出现一些气氛组,这个是最新的

抱歉,身为CHH48经理的我拒绝让他入团,省着他当CHH版范玮琪
作者: slymitec    时间: 2023-10-16 15:0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InuYasha    时间: 2023-10-16 15:04
slymitec 发表于 2023-10-16 14:56
大哥,本贴说了多少遍了,
目前的问题是降压电路发热太大。
同样200w,输入40v 5A降压给锂电池充电,降压 ...

高压小电流的线+电路总发热量绝对是小于低压大电流的,你这个高压发热大的前提就是错的
作者: slymitec    时间: 2023-10-16 15:0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slymitec    时间: 2023-10-16 15:0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ITNewTyper    时间: 2023-10-16 15:11
发热跟电流有关的,估计USB大功率充电前提是会先检测 USB接口是否插好,充电内阻是否符合大电流要求,然后才会开始充电。如果插上去不检测估计很容易就烧线烧接口,大功率充电同时还会检测充电口温度。
作者: InuYasha    时间: 2023-10-16 15:19
slymitec 发表于 2023-10-16 15:08
DC2DC的降压电路也不复杂,自行查阅一下吧。

其实这个问题早在十年前,microusb时代,当时就有升压党和 ...

所以电流带来的发热你又无视了?
作者: slymitec    时间: 2023-10-16 15:2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ITNewTyper    时间: 2023-10-16 15:33
slymitec 发表于 2023-10-16 15:22
两者相比取其轻

所以我个人意见是电流10A后(20v*10A=200w)后,下一步还是继续提高电压。

你可以参考一下现在电力传输的超高压传输。
作者: hu2851    时间: 2023-10-16 15:35
我在想是不是因为电流高了之后线芯需要更粗,但是提升电压看的是绝缘性能?

作者: slymitec    时间: 2023-10-16 15:3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ITNewTyper    时间: 2023-10-16 15:42
slymitec 发表于 2023-10-16 15:37
建议通篇看一下本帖,问题不在导线上

在DC2DC的降压电路上(也就是“变压器”上)

貌似现在有200W的充电手机了,拆开看看他们的工作原理。
现在很多DCDC转换效率能达到98%了。如果按照98%转换效率,不考虑锂电池发热损耗。理论上48VDCDC转锂电池电压消耗功率= 200W * (1- 0.98) =  4W  完全没有问题。
作者: slymitec    时间: 2023-10-16 15:4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wikieden    时间: 2023-10-16 16:43
感觉直接 220v 得了,一步到位
作者: rx_78gp02a    时间: 2023-10-16 16:53
slymitec 发表于 2023-10-16 15:47
200-240W的充电手机 目前都是高电流设计
20v*10a-12a
比如vivo和realme

不一样,台式机这种由220V降压的电源为了安全考虑必须有隔离变压器,变压器的气隙,材料,耦合,还有高压MOS的内阻本身比低压的高,这些因素导致效率做不到非隔离的那么高。非隔离4管软开关同步升降压可以做到99%的效率,凌特有很多方案,最高支持80V输入。随着氮化镓超低压MOS的进步,现在效率还能进一步提升。
作者: slymitec    时间: 2023-10-16 16:5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rx_78gp02a    时间: 2023-10-16 16:56
slymitec 发表于 2023-10-16 16:55
台式机电源本来就是随便举例的,不作数……哈哈

凌特那个降压PWM+管功率能到多少,毕竟这东西就是奔着20 ...

150瓦~400瓦不等
作者: slymitec    时间: 2023-10-16 16:5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KazamiKazuki    时间: 2023-10-16 17:05
typeC口跑个7A电流温度都快爆炸了
作者: badaa    时间: 2023-10-16 17:09
slymitec 发表于 2023-10-16 08:30
正常技术讨论在你眼里就是杠,那你别进这样的帖子了。

楼主其实有个技术性的误解,就是目前实用的非隔离大功率的dc-dc降压电路以48V转12V 50A为例,能做到5kw/in^3的功率密度,效率>98%,个别用了混合拓扑,复合拓扑加氮化镓器件的,效率还要再高上0.5%-0.8%;所以你说的从48V电压输入降下来到应用母线电压的dc-dc损耗,并不会比10A线材和接口的线损和触点传导损耗大。
个人以为适当的高压小电流更适合中等功率的传输和提高接插件可靠性。当然,你也可以继续押宝到低压大电流传输上,只要棒子那个室温超导体真的研究出来了,你整个3.3V 60A传输200瓦相信也不会有人怼你。
作者: slymitec    时间: 2023-10-16 17:1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vongarnet    时间: 2023-10-16 19:19
手机240W是吹牛不上税 手机充电时间短没有那么大的发热量 笔记本不是的 而且靠细细的PD线很难
解决办法要加粗PD线 要笔记本设计转换的空间
2025能看到就不错了
作者: KazamiKazuki    时间: 2023-10-16 19:55
vongarnet 发表于 2023-10-16 19:19
手机240W是吹牛不上税 手机充电时间短没有那么大的发热量 笔记本不是的 而且靠细细的PD线很难
解决办法要加 ...

粗线一样没用。typec那口就跑不了长时间大电流




欢迎光临 Chiphell - 分享与交流用户体验 (https://www.chiphell.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