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phell - 分享与交流用户体验

标题: 感觉查看SSD好坏的唯一指标就是缓外速度 [打印本页]

作者: chainofhonor    时间: 2024-4-19 12:47
标题: 感觉查看SSD好坏的唯一指标就是缓外速度
本帖最后由 chainofhonor 于 2024-4-19 13:54 编辑

RT
缓外速度越快 则SSD越好

根本就不需要看其他指标了



额,有个专业的回答

我补充一些吧
我说的缓外速度是指:
从空盘开始填数据,一直填到满盘,后面那一段出缓以后的速度

这个数值越高的盘越好



这是我用了这么多固态以后的认知,并不是非好即坏的二极管思维

缓外速度快,那么主控和颗粒 必定都是不差的

缓外速度慢,先不说主控,颗粒绝对是不行的



如果只用这个指标选固态,就简单很多了
无脑买缓外速度快的盘就行

作者: tide~    时间: 2024-4-19 12:51
smart 表示不服
作者: squll009    时间: 2024-4-19 12:56
本帖最后由 squll009 于 2024-4-23 20:09 编辑

我基本看storagereview的测试,虽然看不懂,具体技术不懂,能看懂哪个好哪个坏就行了,比如我不懂足球规则,什么前卫后卫都不明白,但我知道哪个进球多哪个赢,这就ok了。
作者: 相思风雨中    时间: 2024-4-19 12:57
你买DC级吧,都是直写,没有缓外。
作者: meizulyh    时间: 2024-4-19 12:59
是价格
作者: bluesky1234    时间: 2024-4-19 13:00
每天倒腾4K视频吗?普通人用到缓外的场景有多少呢?
作者: 星辰柯博文    时间: 2024-4-19 13:01
并不能这样一概而论。
西数/sandisk表示,我缓外写入快,冷数据掉速甚至丢失也快。
普京表示,只要我写的够潦草,就能足够快,至于过后自己看不看得懂,这不重要,你就说写的快不快吧。

作者: wjqok    时间: 2024-4-19 13:1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PPXG    时间: 2024-4-19 13:28
本帖最后由 PPXG 于 2024-4-19 15:32 编辑

缓外、SLC Cache、稳态的一切
https://mp.weixin.qq.com/s/igAuarn5ZfrIwlSsZlkRwQ

不小心被原作者看到回帖了,应原作者要求,他让我贴上面这个链接,而不是之前那两个

缓外到底有什么用,是不是衡量SSD性能的唯一指标,我觉得看完之后绝大多数人都能大体明白

我说的缓外速度是指:
评测软件从空盘开始填数据,一直填到满盘,后面那一段出缓以后的速度


这边建议直接上写密集企业级或者傲腾,不要看任何现代消费级PCIe 4.0 TLC SSD,这个真的可以解决一切烦恼,又有性能,“缓外”也好看
作者: 赫敏    时间: 2024-4-19 13:32
map1602+长江232层都不到1g缓外,大逆不道等着被喷吧
作者: 赫敏    时间: 2024-4-19 13:35
PPXG 发表于 2024-4-19 00:28
【随机、稳态、缓外、无知以及谎言,不存在的随机写入--你所想要知道的SSD的一切-哔哩哔哩】
https://www.b ...

恰恰是搞这些花里胡哨的对消费级没用。这些是aws Azure该关心的事

缓外写入决定了买的新盘往里灌大姐姐的时候需要等待多长的时间。尤其是半满的盘再写入比如500g需要多长时间,这是绝大多数人都会关心的问题
作者: PPXG    时间: 2024-4-19 13:40
本帖最后由 PPXG 于 2024-4-19 13:41 编辑
赫敏 发表于 2024-4-19 13:35
恰恰是搞这些花里胡哨的对消费级没用。这些是aws Azure该关心的事

缓外写入决定了买的新盘往里灌大姐姐 ...


我这人既不喜欢往SSD里灌几百GB的大姐姐,也不喜欢天天往里灌,更不欢今天灌完了明天删掉继续灌一遍,我的SSD和99%的消费者一样拿来存系统放软件塞游戏,主打一个个人使用负载压根用不完SLC cache,所以所谓的缓外速度在我这里不是那么重要

《PC Storage Performance in the Real World》
https://www.solidigm.com/product ... ld-white-paper.html
作者: Narumi    时间: 2024-4-19 13:42
是隔壁NGA的硬件弱智吧打过来了还是咋的,怎么成天首页都是这种没营养的我觉得是啥就是啥的二极管暴言合集?

作者: Narumi    时间: 2024-4-19 13:47
赫敏 发表于 2024-4-19 13:35
恰恰是搞这些花里胡哨的对消费级没用。这些是aws Azure该关心的事

缓外写入决定了买的新盘往里灌大姐姐 ...


你是不是不知道写完了FOB出厂态最高速之后还有颗粒自身的SLC Cache以及垃圾再回收策略进入transition过渡态,保证速度是以两级递减才降低到steady稳态,而不是在你脑子里臆想一个读完缓外啪一个颗粒直写完事?
作者: skywaymanz    时间: 2024-4-19 13:47
同13楼,天天看我都降智了
作者: 楚门的世界    时间: 2024-4-19 13:50
缓外速度我理解为是一个整体综合实力的体现,是个很重要的指标
但倒也不是完全绝对的唯一指标嘛
其他方面也多少要看,耐久度、回收策略激进与否,虽然家用场景不用太关注吧
作者: xy.    时间: 2024-4-19 13:56
这就是典型看了两篇科普觉得自己懂了
作者: NullPointerExce    时间: 2024-4-19 13:59
是不是号被盗了, 怎么如此逆天
作者: PPXG    时间: 2024-4-19 14:03
楚门的世界 发表于 2024-4-19 13:50
缓外速度我理解为是一个整体综合实力的体现,是个很重要的指标
但倒也不是完全绝对的唯一指标嘛
其他方面也 ...

家用场景现在厂商倾向于更喜欢使用全盘或者动态SLC cache策略来保证盘体有一个比较好的爆发性能,而且实际测试也表明了这种策略在家用环境真的表现更好,而且动态SLC cache用完之后很多SSD未必进入的是TLC直写,而是会有一段SLC cache边写边释放的过程,这个过程表现出来的速度通常比较慢,甚至低于TLC直写(比如SN580用完SLC cache之后一开始的速度是550MB/s上下,之后进入TLC直写甚至能达到1.4GB/s的写入速度),固定SLC cache策略的盘越来越少见,而恰好这种固定SLC cache 的盘通常策略是用完缓存直接进入TLC直写,速度看起来就不弱。互联网上常见的“缓外速度测试”受到回收策略影响也是挺严重的,就比如某些SSD存在的所谓“失缓”问题其实就是回收不积极导致的。回收策略积极不积极与否并不存在绝对的对错,各有利弊。
作者: brucelee1126    时间: 2024-4-19 14:06
PPXG 发表于 2024-4-19 13:40
我这人既不喜欢往SSD里灌几百GB的大姐姐,也不喜欢天天往里灌,更不欢今天灌完了明天删掉继续灌一遍,我 ...

我这人既喜欢用ssd做影库,又喜欢用ssd备份影库,我也不以自己的喜好说教别人怎么用
作者: 赫敏    时间: 2024-4-19 14:08
Narumi 发表于 2024-4-19 00:47
你是不是不知道写完了FOB出厂态最高速之后还有颗粒自身的SLC Cache以及垃圾再回收策略进入transition过渡 ...

生怕别人不知道你懂几个名词是吧。来来来你告诉我,我平常用的Ontap经过了几层缓冲、几层transition,要加上异地同步哦
作者: PPXG    时间: 2024-4-19 14:13
本帖最后由 PPXG 于 2024-4-19 14:16 编辑
brucelee1126 发表于 2024-4-19 14:06
我这人既喜欢用ssd做影库,又喜欢用ssd备份影库,我也不以自己的喜好说教别人怎么用 ...


这我觉得没问题,只要别因为自己喜欢往SSD里塞大姐姐然后得出绝大多数人都会关心缓外速度甚至把缓外速度认作体现SSD性能的至高无上唯一真理都好说
作者: Narumi    时间: 2024-4-19 14:19
赫敏 发表于 2024-4-19 14:08
生怕别人不知道你懂几个名词是吧。来来来你告诉我,我平常用的Ontap经过了几层缓冲、几层transition,要 ...

噢哟,那你不如把你1G就写出出厂态的MAP1602+x3-9070找出来看看?
去年三月我可不知道是哪位出来说的4T QLC要一次性写入1T才出缓然后跟我争4T QLC比企业盘U2更有性价比的。

作者: brucelee1126    时间: 2024-4-19 14:22
PPXG 发表于 2024-4-19 14:13
这我觉得没问题,只要别因为自己喜欢往SSD里塞大姐姐然后得出绝大多数人都会关心缓外速度甚至把缓外速度 ...

我既不得出什么性能结论,也不关心其他人怎么用,更不会逼逼一大段废话说教别人
作者: VictorTDD    时间: 2024-4-19 14:22


缓外垃圾不一定是颗粒差,比如 T500
作者: lsy174915864    时间: 2024-4-19 14:24
VictorTDD 发表于 2024-4-19 14:22
缓外垃圾不一定是颗粒差,比如 T500

这是实话,真有可能是主控太垃圾。
作者: PPXG    时间: 2024-4-19 14:29
brucelee1126 发表于 2024-4-19 14:22
我既不得出什么性能结论,也不关心其他人怎么用,更不会逼逼一大段废话说教别人 ...

说的也是
(, 下载次数: 187)
作者: saiyaman5    时间: 2024-4-19 14:33
最重要的指标是会不会掉盘, 掉盘的一票否决
作者: VictorTDD    时间: 2024-4-19 14:33
lsy174915864 发表于 2024-4-19 14:24
这是实话,真有可能是主控太垃圾。



T500主控也是顶级,拉的是固件
作者: gbawrc    时间: 2024-4-19 14:3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brucelee1126    时间: 2024-4-19 14:36
PPXG 发表于 2024-4-19 14:29
说的也是

这就对么,别人怎么用关你屁事,还逼逼那么一大段说教丢人现眼
作者: PPXG    时间: 2024-4-19 14:41
brucelee1126 发表于 2024-4-19 14:36
这就对么,别人怎么用关你屁事,还逼逼那么一大段说教丢人现眼


喜欢怎么用就怎么用无所谓啊,你用2D SLC+IS903然后脑子里一天24小时重复SLC天下第一也没人管你,非得学虎哥那样大庭广众之下大喊一声全体目光向我看齐恨不得让全世界都知道自己的暴论还不让人进来说两句了?纠正暴论变成丢人现眼了,怪不得楼上也有人怀疑NGA气氛组打到CHH来了
作者: momo77989724    时间: 2024-4-19 15:01
brucelee1126 发表于 2024-4-19 14:36
这就对么,别人怎么用关你屁事,还逼逼那么一大段说教丢人现眼

你和看个B站就以为自己懂哥的聊个什么劲啊。。。

作者: brucelee1126    时间: 2024-4-19 15:08
本帖最后由 witson 于 2024-4-19 15:37 编辑
PPXG 发表于 2024-4-19 14:41
喜欢怎么用就怎么用无所谓啊,你用2D SLC+IS903然后脑子里一天24小时重复SLC天下第一也没人管你,非得学 ...


我自己喜欢怎么用就怎么用,就跟你喜欢自己怎么用就怎么用一个道理,我自己用的啥你倒是知道?我既没什么暴论,也不会洋洋洒洒一大段说教别人
作者: PPXG    时间: 2024-4-19 15:10
momo77989724 发表于 2024-4-19 15:01
你和看个B站就以为自己懂哥的聊个什么劲啊。。。

澄清一下,我是让作者去做点视频发到B站玩玩的提议者之一,他的那些视频讲的东西我其实早就看过了。至于对不对,我相信对SSD认知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见解。

当然我肯定没真正的存储从业者懂,但是纠正一下只会看缓外的错误认知还是有能力的
作者: rive    时间: 2024-4-19 15:16
网络上最恐怖的就是,某些人对号入座之后,暴怒着让别人闭嘴
作者: PPXG    时间: 2024-4-19 15:23
本帖最后由 PPXG 于 2024-4-19 15:42 编辑
brucelee1126 发表于 2024-4-19 15:08
我自己喜欢怎么用就怎么用,就跟你喜欢自己怎么用就怎么用一个道理,我自己用的啥你倒是知道?我既没什么 ...



我一没说缓外速度是个完全没用的参数
没说所有人都不需要看缓外速度
我的论点一直都是缓外速度不是衡量一款SSD性能的唯一参数

结果一个人跳出来他喜欢往SSD里塞几百GB大姐姐,还说绝大多数人都关心这类场景的速度

一个人又跳出来说喜欢拿自己的SSD做影库

你们怎么用跟我说的论点有冲突么?是你们能代表绝大多数人了还是?

前面Solidigm的SSD性能白皮书链接我还贴着呢,绝大多数人的SSD使用场景文章里写的明明白白,顶多看不懂英文开个浏览器翻译或者用AI帮你总结一下,很难么?
为了防止有人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恰好没看到我再贴一遍好吧?
https://www.solidigm.com/product ... ld-white-paper.html


我自己喜欢怎么用就怎么用,就跟你喜欢自己怎么用就怎么用一个道理,我自己用的啥你倒是知道?我既没什么暴论,也不会跟个xx一样洋洋洒洒一大段说教别人
(鉴于原贴被管理人员处理,此处也一并隐去引用原文中的不适词语)

首先我贴出来的东西都是一些客观事实而不是基于我喜欢怎么用,就算我喜欢对着SSD天天全盘写入也和我贴出来的客观事实没有任何关系更没有冲突。
其次觉得我说的论点不对可以像学术辩论一样提出有理有据的反驳,而不是一共没超过五次回帖就开始出现蹦脏字的迹象,有一种气急败坏的美,更不是对明明前面有楼主洋洋洒洒一大段用SSD缓外速度决定SSD性能的主贴视而不见对着纠正楼主错误认知的回帖开炮我觉得你适合和隔壁NGA的2K帝坐一桌
作者: momoka    时间: 2024-4-19 15:36
在同类里比不能说没道理。但是拿老的缓外较高的企业盘和现在的民用旗舰,比家用哪个好,就不一定试用了。
作者: yangzi123aaa20    时间: 2024-4-19 15:38
你说得对,如果这个盘不配主动散热就用不了阁下又该如何应对?
作者: 我吃方便面    时间: 2024-4-19 15:57
PPXG 发表于 2024-4-19 15:23
我一没说缓外速度是个完全没用的参数
二没说所有人都不需要看缓外速度
我的论点一直都是缓外速度不是衡 ...

我们姑且认为缓外速度就是视频文件全盘填充最后100g的速度,那么有没有一款ssd缓外速度较高(500MB/S~1000MB/S)但是家用场景使用体验差?
作者: swwbtk    时间: 2024-4-19 16:00
我更关注温度....SSD这东西现在已经温度太吓人了
主动散热的SSD在主板上非常麻烦
作者: zzh123    时间: 2024-4-19 16:00
企业级一直都是满速
作者: PPXG    时间: 2024-4-19 16:04
本帖最后由 PPXG 于 2024-4-19 16:22 编辑
我吃方便面 发表于 2024-4-19 15:57
我们姑且认为缓外速度就是视频文件全盘填充最后100g的速度,那么有没有一款ssd缓外速度较高(500MB/S~100 ...


一些2D MLC圣遗物,比如SM951(950Pro OEM版本)。这盘我有,笔记本自带,用了很久之后直写速度也能跑到1GB/s,后来卖掉了,方案太旧发热也不算低,跟不上时代潮流。

再比如一些刚诞生时性能表现尚可,但是随着近几年SSD的进步逐渐力不从心的老熟人,旧版固件SN550。SLC cache用完之后直写速度也能有将近800MB/s,不过这盘因为是固定SLC cache策略,爆发性能低,在绝大多数无论是专业还是娱乐的基准测试里都落后新世代产品不少,不过胜在发热量不算高,我有一块1TB老固件现在塞在硬盘盒里当U盘


还有一个就是铠侠RC20,根据本坛前辈的数据库(https://www.chiphell.com/thread-2444506-1-1.html)查询来看RC20和RC10方案上区别不大,官方标称性能参数也没有很大提升,这个方案放在现在表现并不出众,甚至上一代RC10在一些测试中甚至不敌SN550 ,但是RC20甚至用100GB的大文件去写入测试能测到长时间稳定1.4GB/s以上的写入速度。顺带一提这盘现在涨的也挺高的,个人不太推荐入手


另外随着越来越多的SSD喜欢用全盘SLC cache或者动态SLC cache策略,说实话除非剩余空间在约莫250GB上下,否则一口气填100GB的大文件很难用完SLC cache
作者: 我吃方便面    时间: 2024-4-19 16:07
swwbtk 发表于 2024-4-19 16:00
我更关注温度....SSD这东西现在已经温度太吓人了
主动散热的SSD在主板上非常麻烦 ...

台式机上可以用U2或者AIC插卡式大船,温度远低于m2盘。
作者: lamda05    时间: 2024-4-20 20:15
请开始你的表演。(图片来源:https://www.tomshardware.com/pc- ... -evo-2tb-ssd-review

(, 下载次数: 220)
作者: ufofc    时间: 2024-4-20 21:10
俺们村里不说这个缓不缓的,说了也不懂,反正全村都知道:QLC不能买!!!
作者: inSeek    时间: 2024-4-20 21:30
bluesky1234 发表于 2024-4-19 13:00
每天倒腾4K视频吗?普通人用到缓外的场景有多少呢?

https://www.chiphell.com/thread-2514372-1-1.html

我就是受害者,我就只是安装STEAM游戏
作者: ykdo    时间: 2024-4-20 22:07
PPXG 发表于 2024-4-19 13:40
我这人既不喜欢往SSD里灌几百GB的大姐姐,也不喜欢天天往里灌,更不欢今天灌完了明天删掉继续灌一遍,我 ...

现在游戏都70G到上百G的容量,缓外速度高些还是好的。
作者: fycmouse    时间: 2024-4-20 22:0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kanshuderen    时间: 2024-4-20 22:36
缓不缓外的不关心。。。。
作者: 悱言    时间: 2024-4-20 22:39
这也太唯一了。。
作者: LV3的萝莉控    时间: 2024-4-20 23:36
不仅不是唯一,甚至是没什么用的指标
作者: 流浪的蛙蛙    时间: 2024-4-21 08:39
缓外跟主控有关系,做成Nvme缓外几百的tlc颗粒,配无缓sata主控后缓外只有几十。1202固件问题也会让缓外掉到很低。
作者: litguy    时间: 2024-4-21 10:31
流浪的蛙蛙 发表于 2024-4-21 08:39
缓外跟主控有关系,做成Nvme缓外几百的tlc颗粒,配无缓sata主控后缓外只有几十。1202固件问题也会让缓外掉 ...

是的,SATA 主控太垃圾了
作者: 毛茸茸    时间: 2024-4-21 11:25
最没吊用的参数就是缓外性能,谁没事天天拿两个NVME盘来回对拷
作者: mu09679    时间: 2024-4-21 11:31
不关心缓外那还关心个PCIE5.0?

没搞懂,就比如宣称百里破3秒的东西,给你配个买菜车刹车片是吧
作者: 翰墨留香    时间: 2024-4-21 12:09
那还是得用企业级的,价格久不是那么美好了。企业级的主控通道数多,顺序读写强,但是4K都不怎么好看
作者: westbobo    时间: 2024-4-22 08:54
纯扯淡。。。
家用环境缓外写入几乎毫无意义
作者: yxs-yan    时间: 2024-4-22 08:57
在这里说SSD好坏的问题没意义,各种需求都有,外带肯定要有人提出来傲腾,所以说钱是解决好坏的唯一条件。
作者: huhudna    时间: 2024-4-22 09:04
你不能光看性能啊。用两天炸了也不行
作者: PPXG    时间: 2024-4-22 17:21
本帖最后由 PPXG 于 2024-4-22 17:26 编辑
inSeek 发表于 2024-4-20 21:30
https://www.chiphell.com/thread-2514372-1-1.html

我就是受害者,我就只是安装STEAM游戏 ...


你这种情况跟缓外反而没什么关系,单纯是SN350本身性能就落后外加疑似被固件限制性能。SN350 960G版本和SN550新版物料上是一个东西,但是根据各大平台的用户体验来看,SN350表现明显弱于SN550,并且SN550放在现在性能并不出众,甚至属于排名靠后的那一档
SN550我也有,TLC直写也能600-800MBps的玩意儿steam下载也能给我干满载,甚至更新个原神星铁都能持续很久的99%负载,另一块P41Plus这种缓外甚至上不去300MBps的QLC就屁事没有,因为整体性能更强而且不是固定小容量SLC cache策略
作者: 厌夜    时间: 2024-4-22 17:28
三星980pro 990pro 缓外速度快不?
作者: Narumi    时间: 2024-4-22 17:29
厌夜 发表于 2024-4-22 17:28
三星980pro 990pro 缓外速度快不?


颗粒都没办法保证安全性,0e满天飞的直接不列入考虑。
作者: 数羊    时间: 2024-4-22 17:48
唯一指标??
作者: 马丁内斯    时间: 2024-4-22 18:11
看价格
作者: inSeek    时间: 2024-4-22 21:39
PPXG 发表于 2024-4-22 17:21
你这种情况跟缓外反而没什么关系,单纯是SN350本身性能就落后外加疑似被固件限制性能。SN350 960G版本和S ...

那个满载,就是SN350/SN570的缓外表现,刚开始几十个GB都是高速写入的。这个表现大概率如你所说不是来自颗粒不行,而是固件限制或者缺陷,但SSD是一个整体,这就是这盘SLC Cache写完后的缓外表现。
作者: gartour    时间: 2024-4-22 22:15
赫敏 发表于 2024-4-19 13:35
恰恰是搞这些花里胡哨的对消费级没用。这些是aws Azure该关心的事

缓外写入决定了买的新盘往里灌大姐姐 ...

这种操作几年才有一次的真不太在乎。

绝大多数人连“缓外”这个概念都没听说过。
作者: NEVERLANDCG    时间: 2024-4-22 23:40
感觉区别好人/坏人的唯一标准,就看他:是不是国字脸!!


作者: bobonet2    时间: 2024-4-23 00:01
你这个不准,我这个才准,看SSD好坏唯一标准就是价格,越贵越好。
作者: oolmfoo    时间: 2024-4-23 00:11
SSD好坏的唯一指标就是他是不是optane
作者: chacha20    时间: 2024-4-23 00:33
对于家用来说,我的选购标准是高缓内随写、高缓外随读、低漏电率(冷数据)、健壮的主控方案和固件。缓外写入这个东西一年也用不到一次,一直用缓外的话建议企业盘,消费级盘不是针对这个设计的。
作者: ACSOUV    时间: 2024-4-23 02:34
我看
System SSD只有一个标准——Optane
Data SSD主要标准就是1、是不是企业级的(7*24)) 2、DWPD>1至少 3、是不是大厂的(固件更新/售后等)
作者: huihuige    时间: 2024-4-23 08:37
主要还是看用途
用来存冷数据
那啥固态都不如HDD
如果只是玩游戏
那啥SSD都没啥区别
作者: cetusli    时间: 2024-4-23 08:54
对于我的使用场景来说,缓外是最没用的指标,没有之一了
作者: JackyQ2021    时间: 2024-4-23 09:28
inSeek 发表于 2024-4-20 21:30
https://www.chiphell.com/thread-2514372-1-1.html

我就是受害者,我就只是安装STEAM游戏 ...

哈哈哈,还好我最早的Steam盘是P3600 2T,后来Steam超过2T就又换成PM983 3.84T M.2。
所以一直没有成为受害者,不过初版的SN550对应的初版Sandisk 2T版本也还可以用一下

作者: Neo_Granzon    时间: 2024-4-23 10:09
PPXG 发表于 2024-4-19 13:40
我这人既不喜欢往SSD里灌几百GB的大姐姐,也不喜欢天天往里灌,更不欢今天灌完了明天删掉继续灌一遍,我 ...

明白人,家用绝大多数场景根本用不到缓外性能,为用不到的性能花大价钱不值得提倡.

再说了,SSD这种充分竞争的市场,基本就是越贵的越好.
作者: inSeek    时间: 2024-4-23 10:53
本帖最后由 inSeek 于 2024-4-23 10:55 编辑
JackyQ2021 发表于 2024-4-23 09:28
哈哈哈,还好我最早的Steam盘是P3600 2T,后来Steam超过2T就又换成PM983 3.84T M.2。
所以一直没有成为受 ...


我就是如此好运的SN350(TLC版本)、SN550、SN570中,避开了SN550
...

安装一个大游戏,整个盘都要卡一段时间。系统也装在这个盘上,直接没法用。
好在JD售后给力,给退了,我换了长江存储- -
作者: nagashinn    时间: 2024-4-24 11:16
楼主观点没错。打游戏,数据库等应用只看4k读。4k读只看缓外速度,无法靠缓存命中(不抬杠)。
写可以硬盘缓存或者内存软件加速。写加速意义不大
作者: 乐乐的洋芋    时间: 2024-4-29 12:09
你玩原神吗
作者: litguy    时间: 2024-4-29 12:39
ACSOUV 发表于 2024-4-23 02:34
我看
System SSD只有一个标准——Optane
Data SSD主要标准就是1、是不是企业级的(7*24)) 2、DWPD>1至少  ...

我自己购买只看价格
越便宜越好
又不是关键业务,又不是不能用
企业级存储研发路过
作者: zfsquare    时间: 2024-4-29 13:23
我只关心寿命  其它 无视
作者: cloud    时间: 2024-4-29 16:59
唯一指标 夸张了点 但我决定是最重要的不为过 这究竟是nand水平最真实的体现

(, 下载次数: 144)

我之前测试的原厂1TB

测试全文 https://zhuanlan.zhihu.com/p/627944466
作者: 天道太酬勤    时间: 2024-4-30 09:29
唯一有点过激了,就跟MXC神教,optxxx神教差不多
作者: OPTANE    时间: 2024-7-24 22:21
本帖最后由 OPTANE 于 2024-7-24 22:26 编辑
cloud 发表于 2024-4-29 16:59
唯一指标 夸张了点 但我决定是最重要的不为过 这究竟是nand水平最真实的体现


你的意思是主控跟FW不在"缓外性能"的因素里?


你测的新一代990pro缓外性能比旧一代980pro低的理由分析?
作者: 斩龙    时间: 2024-7-24 22:53
本帖最后由 斩龙 于 2024-7-24 22:55 编辑

我认同一部分,因为全盘速度几乎一致的(最多只有两段线的,不是三段线的),除了类似970pro、SM961/960PRO这样的逆天的消费级M.2,其他的大都是企业级或数据中心级别的SSD,品质和做工几乎都吊打消费级的。
企业级或数据中心级别的SSD,速度可能不会最快、大都平稳、中庸,但防掉电之类的安全性是必要的,日常使用稳定性更是没得说。
另外,组建万兆内网,每个机子选择SSD来共享,如果想保持全盘速度都在1G/s以上,最好的还是选企业级U.2/m.2,比如PM983/PM1733、P4510 2T、P5510等,一些消费级别的M.2缓外速度太拉,担不起全程万兆的大任。
最后,一些全M.2的 NAS,只有2280的接口,我是感觉有点傻,2280的消费级的掉盘、0E之类的太多了,拿22110的企业级M.2阵列来组建M.2 NAS才是最稳定的(或者纯U.2)。
作者: Dolfin    时间: 2024-7-24 23:00
翰墨留香 发表于 2024-4-21 12:09
那还是得用企业级的,价格久不是那么美好了。企业级的主控通道数多,顺序读写强,但是4K都不怎么好看 ...

4k深队列还是很好看的
作者: Dolfin    时间: 2024-7-24 23:02
斩龙 发表于 2024-7-24 22:53
我认同一部分,因为全盘速度几乎一致的(最多只有两段线的,不是三段线的),除了类似970pro、SM961/960PRO ...

2280的企业m2有啥推荐的不?PCIe Gen4
作者: αx1973    时间: 2024-7-25 01:11
我能理解楼主的观点,但这其实应该是个选购策略的问题。就我自己的经验来看,缓外速度低于满速SATA盘的M.2固态,似乎不是闪存颗粒品级不行,就是固件或主控不行,这是我不能接受的。之后我再会看其他指标,综合考量。
作者: OPTANE    时间: 2024-7-25 02:02
Dolfin 发表于 2024-7-24 23:02
2280的企业m2有啥推荐的不?PCIe Gen4


看你什么用途

瞎推荐产品没意思
作者: lamda05    时间: 2024-7-25 08:28
Dolfin 发表于 2024-7-24 23:02
2280的企业m2有啥推荐的不?PCIe Gen4

2280的企业级才是真的定位很尴尬,上不去下不来,可选择的也不多。不如说说需求是什么。
作者: 云飞扬    时间: 2024-7-25 08:43
用了3年多PM981a,感觉42G缓存一次都用完的机会除了第一次数据迁移以外就再也没有过了...
作者: 斩龙    时间: 2024-7-25 09:38
Dolfin 发表于 2024-7-24 23:02
2280的企业m2有啥推荐的不?PCIe Gen4

现在2280企业级的4.0 M.2很少,印象中有一个镁光的7400max 2280 m.2,800G的读4400,写1000,看标签的3.3V 4.2A,满载近14瓦,热就算了还死贵,不推荐。
这种还是看其他人的推荐吧。
如果你的是台式机有足够的空间,买企业级U.2就行了。
作者: ancientplant    时间: 2024-7-25 10:35
“SSD好坏的唯一指标” ??

作者: ZLOT2V2    时间: 2024-7-25 10:51
的确缓外是一个指标,但是现在很多模拟SLC的大容量 比如4T的 我当作3T用 在100G的大量读写和传输内的性能应该是杠杠的吧,就是感觉这种方式太伤硬件了,写一个数据可能造成放大很厉害。
反正有钱就上DC的企业盘
作者: Zyn0114    时间: 2024-7-25 11:05
PPXG 发表于 2024-4-19 16:04
一些2D MLC圣遗物,比如SM951(950Pro OEM版本)。这盘我有,笔记本自带,用了很久之后直写速度也能跑到1 ...

捉个虫,950PRO的OEM版本是SM951A
作者: wjqok    时间: 2024-7-25 11:3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LogLL    时间: 2024-7-25 11:43
日常使用的话,3.0以后的都不用考虑参数了吧。
随便一个都能满足了。
作者: Dolfin    时间: 2024-7-25 17:17
斩龙 发表于 2024-7-25 09:38
现在2280企业级的4.0 M.2很少,印象中有一个镁光的7400max 2280 m.2,800G的读4400,写1000,看标签的3.3 ...

非常感谢推荐。主要还是空间受限。U2很好,只不过转接起来又要理不少线
作者: 斩龙    时间: 2024-7-25 17:44
ancientplant 发表于 2024-7-25 10:35
“SSD好坏的唯一指标” ??


我觉得不算唯一,不过能做到全程写入都一条直线的,要么吊炸天贵得要死的MLC,要么高大上的企业级。
可参考B站的然后成为天下第一的测评数据。
比如这个SN840,真的是一条直线: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 ... f0f4870b59680ad2cd0
作者: fhhghost    时间: 2024-7-25 17:57
对我来说衡量的指标就是温度 缓外?我缓都不要




欢迎光临 Chiphell - 分享与交流用户体验 (https://www.chiphell.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