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我们
搜索
      
查看: 2737|回复: 73

[存储] 50款消费级SSD全盘顺序写入曲线图汇总(包含TiPlus7100s)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11-12 10: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为SSD发烧友,自己近几年也测试过几十款产品了,手头也积累了不少数据。
近期整理DRAM-Less Gen4 SSD天梯图的时候突然想到,像CrystalDiskMark、3DMark、PCMark 10等测试软件的结果,由于要涉及对SSD的随机读写,所以得在保证硬件平台一致的情况下才有横向对比的价值。
但是全盘顺序写入这类测试项目,受到硬件平台的干扰就比较小了,基本可以随时拿来作为参考,误差不会太大。
所以昨晚上一时兴起,汇总了手头积累的50款消费级SSD的全盘顺序写入曲线图分享给大家,希望对有高负载写入需求的朋友提供参考。
image2.png
这里得道个歉,实际上我测试过的产品数量要比50款更多,只不过熬到凌晨实在是没精力继续汇总了,只能先凑个整,待有空的时候继续填坑补充吧。
本次涉及的产品如下图表格所示,写入参数均为RAW格式下128KB、Q32T1,大家可以按图索骥。
image3.png
另外部分型号可能有多种硬件方案,这一点还要注意哈。
一、PCIe 5.0 SSD
1.致态TiPro9000 4TB

1

1

2.致态TiPro9000 2TB

2

2

3.三星9100 Pro 2TB

3

3

4.英睿达T710 Pro 2TB

4

4

5.铠侠VD10 1TB

5

5

6.金士顿FURY Renegade G5 4T

6

6

7.海康存储C5000 2TB

7

7

8.宏碁掠夺者GM9000 2TB

8

8

9.宏碁掠夺者GM9 2TB

9

9

10.雷克沙NM1090 Pro 2TB

10

10

11.十铨T-FORCE GC Pro 2TB

11

11

二、PCle 4.0 SSD
1.致态TiPlus7100s 2TB

1

1

2.致态TiPlus7100s 1TB

2

2

3.致态TiPlus7100 4TB

3

3

4.致态TiPlus7100 1TB

4

4

5.三星990 Pro 2TB

5

5

6.三星990 Pro 1TB

6

6

7.三星990 EVO Plus 2TB
image21.png
8.三星990 EVO Plus 1TB
image22.png
9.西部数据SN850X 2TB

9

9

10.西部数据SN850X1TB

10

10

11.西部数据SN7100 2TB

11

11

12.西部数据SN5100 2TB

12

12

13.西部数据SN770 1TB

13

13

14.英睿达T500 Pro 2TB

14

14

15.英睿达P3 Plus 2TB

15

15

16.英睿达P3 PluS 1TB(TLC版本)

16

16

17.英睿达P310 1TB
image31.png
18.Solidigm P44 Pro 2TB

18

18

19.SK海力士 PVC10 1TB

19

19

20.Solidigm P41 Plus 2TB

20

20

21.金士顿KC3000 2TB

21

21

22.金士顿NV3 1TB

22

22

23.金士顿NV2 2TB

23

23

24.铠侠XG8 2TB

24

24

25.铠侠SD10 1TB

25

25

26.希捷酷鱼530 2TB

26

26

27.雷克沙ARES 4TB

27

27

28.雷克沙ARES 1TB

28

28

29.海康存储C4000 2TB

29

29

30.海康存储A4000 2TB

30

30

31.宏基掠夺者GM7000 2TB

31

31

32.宏碁掠夺者GM7 2TB

32

32

33.宏碁掠夺者GM7 1TB

33

33

34.佰维NV7400 1TB

34

34

35.佰维NV7400 HEATSINK 1TB

35

35

36.佰维M350 2TB

36

36

37.光威 弈 4TB

38.光威 弈 QLC 2TB

39.阿斯加特AN4+

37

37
image52.png
image53.png

评分

参与人数 11邪恶指数 +81 收起 理由
烨庆 + 5
loughlion + 10 支持一下
狐妹是我的 + 20
Barcelona + 5
uuyyhhjj + 6 666
lk_yeah + 5 就是NB
Miaow1874 + 5 支持一下
LambdaDelta + 10 支持一下
xavier_cx + 5 支持一下
momoka + 5 支持一下
mekk + 5 支持一下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5-11-12 10:05 | 显示全部楼层
2TB QLC那位惨不忍睹啊,机械硬盘速度
发表于 2025-11-12 10:06 | 显示全部楼层
太厉害了。

可惜海力士消费级等效于已死。
发表于 2025-11-12 10:1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眼看出来谁是qlc哈哈哈。lz牛逼
发表于 2025-11-12 10:1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好图标,但是纵坐标不一致,有点难读啊
发表于 2025-11-12 10:15 | 显示全部楼层
LZ牛皮 QLC原形毕露
致态TIPro9000 4T 真的猛
发表于 2025-11-12 10:17 | 显示全部楼层
功在千秋啊,这把能好好调盘了
 楼主| 发表于 2025-11-12 10:18 | 显示全部楼层
炼金术士 发表于 2025-11-12 10:14
非常好图标,但是纵坐标不一致,有点难读啊

搞得时候太晚了,没耐心一个个对照了
发表于 2025-11-12 10:19 | 显示全部楼层
7100s看起来可以啊,9000tipro热不热
 楼主| 发表于 2025-11-12 10:24 | 显示全部楼层
brucelee1126 发表于 2025-11-12 10:19
7100s看起来可以啊,9000tipro热不热

仅从传感器回传读数来看不算热,原装被动散热片跑CDM测试不会掉速。我自己主观觉得不比老款的Gen4 DB旗舰更热,毕竟制程更新了。
CDM测试温度.png
发表于 2025-11-12 10:25 | 显示全部楼层
xuning690 发表于 2025-11-12 10:24
仅从传感器回传读数来看不算热,原装被动散热片跑CDM测试不会掉速。我自己主观觉得不比老款的Gen4 DB旗舰 ...

如果pro9000跑在4.0上,速度是对半砍还是压着4.0的上线跑?
 楼主| 发表于 2025-11-12 10:26 | 显示全部楼层
brucelee1126 发表于 2025-11-12 10:25
如果pro9000跑在4.0上,速度是对半砍还是压着4.0的上线跑?

没试过,这个问题还真有意思,抽空我试一下。按常理来推测缓内写入肯定是要被Gen4通道限制到7000 MBps左右,缓外写入速度感觉不会砍半,估计会顶到Gen4 x4上限……吧?
发表于 2025-11-12 10:28 | 显示全部楼层
xuning690 发表于 2025-11-12 10:26
没试过,这个问题还真有意思,抽空我试一下。按常理来推测缓内写入肯定是要被Gen4通道限制到7000 MBps左 ...

谢谢,我再寻找一款缓外高点的盘,但是我只有pcie4.0
发表于 2025-11-12 10:29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有温度数据吗?或者说,那几款比较“凉快”些?
 楼主| 发表于 2025-11-12 10:29 | 显示全部楼层
brucelee1126 发表于 2025-11-12 10:28
谢谢,我再寻找一款缓外高点的盘,但是我只有pcie4.0

要是安装环境允许的话直接上企业级SSD吧。。。没啥缓外之分,一写到底不掉速
发表于 2025-11-12 10:30 | 显示全部楼层
xuning690 发表于 2025-11-12 10:29
要是安装环境允许的话直接上企业级SSD吧。。。没啥缓外之分,一写到底不掉速 ...


如果是22110,好像没有特别高的写入速度,安装环境是允许22110的
发表于 2025-11-12 10:32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停电连续写入tb级别数据吗?家用那还真用不到这数据
 楼主| 发表于 2025-11-12 10:33 | 显示全部楼层
Nakor 发表于 2025-11-12 10:29
楼主有温度数据吗?或者说,那几款比较“凉快”些?

温度数据之前测试过一次,但是这玩意儿不好量化。
首先环境温度除非是一次性测试所有盘,否则没法统一变量,这些盘很多都已经不在我手上了。
另外各家产品的温度器传感读数都不一定准,只有参考意义,不用当真。
想要准确测量的话就得上温度探头了,但是探头的固定和贴合,以及如何不影响chip本身的散热效果,都是问题。
所以考虑以后有机会的话用功率测试来变相代替温度,横向量化一下。
 楼主| 发表于 2025-11-12 10:34 | 显示全部楼层
brucelee1126 发表于 2025-11-12 10:30
如果是22110,好像没有特别高的写入速度,安装环境是允许22110的

22110我觉得算了吧,发热普遍都挺高,那就只能在2280里找了
发表于 2025-11-12 10:34 | 显示全部楼层
致态的缓外速度是真高
 楼主| 发表于 2025-11-12 10:35 | 显示全部楼层
人生几何 发表于 2025-11-12 10:32
不停电连续写入tb级别数据吗?家用那还真用不到这数据

嗯,用得上的话参考一下,用不上很正常。这玩意儿本身就是测试项目中的一环而已。
 楼主| 发表于 2025-11-12 10:35 | 显示全部楼层
cabrio 发表于 2025-11-12 10:34
致态的缓外速度是真高

新NAND非常给力
发表于 2025-11-12 10:40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觉这是神帖吧, 非常易于对比, 不同容量横坐标都拉齐了

先看缓内速度, 再看缓外速度, 最后看缓外稳定性
 楼主| 发表于 2025-11-12 10:42 | 显示全部楼层
steel911 发表于 2025-11-12 10:40
感觉这是神帖吧, 非常易于对比, 不同容量横坐标都拉齐了

先看缓内速度, 再看缓外速度, 最后看缓外稳定性 ...

前边有老哥提醒说部分盘的纵坐标没拉齐……这个失误了
发表于 2025-11-12 10:44 | 显示全部楼层
就是牛逼。。。。。
发表于 2025-11-12 10:4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momoka 于 2025-11-12 11:06 编辑

双11入了tipro9000 4TB,主要做程序和资料存储用。虽然家用并不容易遇到出缓之类的问题,但是以前,总有很多人把缓外快不快当成性能好不好,档次高不高的重要因素,比如tlc就是不行啊,会掉速啊,缓外差的什么的。

所以干脆买个家用盘里缓外快的完事,免纠结。有时候选择一个东西的理由就是这么奇怪的。


另外这盘很凉快,比同个机器上的p41和p44pro兄弟,或者自己家的7100温度整体低10度。完全没一开始担心的5.0会热的现象发生orz。。。。。
 楼主| 发表于 2025-11-12 10:47 | 显示全部楼层
momoka 发表于 2025-11-12 10:45
双11入了tipro9000 4TB,主要做程序和资料存储用。虽然家用并不容易遇到出缓之类的问题,但是以前,总有很 ...

确实,有一说一缓外写入性能的优先级对大部分家用用户不是那么重要。
不过做测试的话肯定要把这个项目加进去的,毕竟可能真有老哥确实要写这么多数据。
发表于 2025-11-12 10:5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很直观了~~其实也可以简单给出个结论或者说是可以分成几个档次~~
发表于 2025-11-12 10:5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有条件试试爱国者p7000z的2T或者4T看看
发表于 2025-11-12 11:03 | 显示全部楼层
太NB了楼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我们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Chiphell ( 沪ICP备12027953号-5 )沪公网备310112100042806 上海市互联网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GMT+8, 2025-11-13 02:07 , Processed in 0.015408 second(s), 6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7-2024 Chiphel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