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我们
搜索
      
查看: 30754|回复: 50

[摄影] 爱恨交织--适马 Sigma 50mm F1.4 DG HSM (ART) 简单使用心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8-18 17: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kid1002 于 2016-8-18 17:15 编辑

在数码相机兴盛的年代... 不能,我不能这么老法师地开头写...

开始玩相机大约2年左右。我为自己的第一台单反相机,Nikon Df上所购买的镜头就是一颗50mm的“标准”镜头,是Nikon的AF 50mm f/1.4D。当时记得它全开很柔,但是颜色清丽,反差不高。什么都不太懂的我还以为它性能非常好,用全开光圈拍了很多浅景深、浅景深、还是浅景深的照片。后来买了第二颗镜头才知道,日本这里所说的“交换式镜头的沼泽”是什么意思。我发现了,原来高价镜头确实有不一样。

上面提到的“第二颗镜头”,正是Sigma 50mm F1.4 DG HSM。是Sigma的ART系列镜头。

14549660275_4317a96dcc_o.jpg


我在买Df之前,从来没有接触过单反的世界。而Df与这颗Sigma镜头的搭配,可以说是带了我入门的伙伴。我到现在一直在灭门换系统,两年了,可是这颗镜头不管在我跳Sony、跳Fujifilm、跳Olympus、还是跳Canon,都会一直出现在我的器材库里面。我前前后后买了10次这颗镜头。有的是因为灭门来回太多次,但更多是因为品控实在是太恶心了。(不知道是不是我的运气不好)

众所周知,Sigma不管是在迈入Global Vision时代之前还是之后,买家都会为了“跑焦马”所操心。而刚好我遇上了非常、非常多次。我也是伤透了心的买家之一。但是我依然为了性能使用这颗镜头,让它断断续续在不同机身上陪伴了我2年。

在前面先说明了。我遇过前面跑、后面跑、不同距离不规则跑、摔了地上跑、气温变化了跑、马达出问题等等的各种情况。我是衷心地羡慕那些没有遇到跑焦的用户。

在Sony机身上

在Sony机身上



在D810上用了最久

在D810上用了最久



这颗镜头不管在哪一台机身上都是非常非常非常重的。从我最开始用到手快抽筋的Nikon Df上,到手感还行、用的最久的D810上,到完全不想多插的A7 Mark II上,到现在的5D Mark III、1D X上,它都是我的镜头群里面最重(或者最重之一)的一颗镜头。我个人是不太用远望镜头拍照,所以也一直没有镜头的重量能够明显比它重上很多。我也习惯性会装电池手柄拍照,所以镜头+机身握在手上,特别酸爽,又酸又不爽那种酸爽。

除了到哪儿重量都很重以外,不变的特色就是它高质量的光学素质了。从光圈全开开始就不负期望,非常的锐利,但是我觉得不算死气硬调。女孩子的头发都能一根一根的看清楚,感觉好像真的可以数毛。后面的虚化也毫不含糊,我觉得是我喜欢的虚化的感觉。

SLR Lounge的Joe曾经说过,它看到这颗镜头在它那时候的5D Mark III上所拍出来的照片,还以为是利用Brenizer拍法(多图叠加虚化)拍出来的照片,因为焦内非常锐利,但是焦外过度又很有立体感。线条描绘的很细腻,让主体和背景能够明确的分离开。加上本身全开就有高反差的光学特性,很容易就能看出来有立体感


17161145651_1fe1289fa6_o.jpg (A7 Mark II)



17217327019_d03507f79d_o.jpg (D810)




17216117860_77fec47f39_o.jpg (D810)



F1.4的大光圈镜头在以前的时代,可能都会让用户下意识地缩个1档半的光圈再开始拍摄。除了锐度不足之外,以前的镜头还有常见的球面像差这个问题。Sigma的这颗镜头并没有像Nikon的58mm f/1.4G那样倒回去剑走偏锋,而是把现代镜头的合理化地做到一定程度的高度。靠着堆料,这颗镜头有着相当好的像场平坦程度,各种距离的球面相差都得到了抑制。许多时候要缩光圈,变成只是为了要更多的景深而已,而不是像以前一样大多是为了更高的锐利程度。

当然,虽然光圈在F1.4就有相当锐利的画面,缩个一档左右必然会更加的锐利。比如在F4,简直锐瞎狗眼。不夸张地讲,在D800的机身上,我还看过因为太锐利而让显示屏感觉有种artifact,我还以为是哪里出问题了。小光圈下人的肤质会更加的明显、线条的质感会更加的清楚。立体感也不会输给光圈全开下的那种pop。

7.jpg (D810)

8.jpg (D810)

9.jpg (D810)

10.jpg (D810)

11.jpg (D810)

不过老实说,镜头都这么大了,如果画质还不好,是不是有点说不过去了呢?Sigma的这颗镜头感觉像是把画质全部凝缩到了这颗黑块儿里面。对于一颗标准镜头来说,它虽然没有Canon EF50mm f1.2L USM那么肥,但是更长。不管是握在手上还是装在机身上都是累赘。一个副厂的镜头做的这么重、这么大、没有金圈也没有红圈加持、没有Zeiss贴纸也没有Leica红点,势必会吓跑许多潜在用户。

但是不管是要求暗光拍摄还是浅景深的创作,这种高画质的大光圈镜头在哪里都是十分稀少的。许多人肯定会拿它跟Zeiss的Otus相比,我觉得也是有道理的。重大的标准镜头、大口径的光圈、同规格不便宜的售价,Sigma和Zeiss的这两颗镜头在要素上确实有许多相似的地方。具体的高下,相信看过DxO的跑分和其他各大网站的评测的人都知道,Otus除了更锐利的画质,它还把紫边压制到了极致。这里不会详细将这颗Sigma多与Otus做相比,但是想和大家分享一个小故事。

在一次Matt Granger与Zeiss这颗Otus的测试参与者之一Hubert Nasse的访谈中,Nasse博士提到了Zeiss确实有能力设计出光学素质更变态的镜头。不管在哪里,相信大家常常会看到很多人相互吹嘘,说XX镜头“毫无保留”在开发、或者XX镜头“光学上没有妥协”。但是我们从这个访谈中其实也能看出来,Zeiss在做Otus中,许多人吹嘘的“光学极致”其实并非如此。Zeiss还是为了能让这些镜头能够卖出去、能够日常使用,并没有去强求做到所谓极致的极致。

如果Zeiss是如此,我相信Sigma也是如此。肯定也是做了某些程度上的妥协。

我觉得买这颗镜头的重点在于Sigma还塞了AF功能进去,对焦速度快速、过程安静。它比Canon和Nikon的高价格标准镜头的AF都来的更快,对于堆了这么多镜片的镜头来说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当然准不准那是另外一回事了)

对了,这颗镜头别人实测大约48.5mm。这是缺点还是优点。。。?我不知道了。

28988223356_df2c8477c4_o.jpg (EOS-1D X)


28734760870_3eefaac55b_o.jpg (EOS-1D X)


28760583390_3e7a60407e_o.jpg (EOS-1D X)


28760573230_a46eaeb36e_o.jpg (EOS-1D X)


29046838235_83e22e7578_o.jpg (EOS-1D X)

26518675650_98747fa553_o.jpg (D800)


19598577172_ac55441cef_o.jpg (F100)


19417259568_7dc5a86bb9_o.jpg (F100)


21723335579_41581b2891_o.jpg (D800)


21923855635_41d474c0af_o.jpg (D800)


除了各种光学实力,还有一点其实可以好好称赞这颗镜头,那就是它的近摄能力。0.45mm的最近对焦距离相信许多人都会和我一样去贪心利用过。全开的光圈下锐利的焦内和极浅的景深,配合它的近摄距离和放大倍率那是很迷人的。这颗镜头也不像Fujifilm的XF 35mm F1.4 R一样近摄的时候会有明显球面像差,所以不需要太担心近距离会看到光学素质崩塌的一塌糊涂。

要说这颗镜头光学上最明显的破绽,我想就是边角失光了,也就是所谓的暗角。现代的许多高性能镜头在这个传感器技术越来越变态的时代,常常会为了其他光学素质而去牺牲畸变、暗角等特性。(Nikon和Canon的设计者都有在不同访谈里说过有些素质前期可以牺牲因为后期处理越来越方便了)比如新的Nikon AF-S 24-70mm f/2.8E ED VR II、Sigma其他的ART系列镜头、甚至是Otus也不是完全没有暗角。

22067454574_5798ea36d8_o.jpg (D800)

22015994643_ba90c9f62a_o.jpg (D800)

24096971145_4e6095bd3c_o.jpg (5D Mark III)


23988856482_77510ab0ab_o.jpg (5D Mark III)

22152711716_5c44e3530c_o.jpg (D800)


22189070601_ca6cd4b22a_o.jpg (D800)


23340125351_418e3951ca_o.jpg (D800)


23340140211_9a5cf840fb_o.jpg (D800)


27968722053_93d4a985df_o.jpg (EOS-1N)


我很喜欢用这颗Sigma 50mm F1.4 DG HSM拍照片。我喜欢50mm的视角,也觉得它的光学素质值得我花这个钱不管用的是什么机身一定会买一颗来用。焦内锐利程度和焦外的虚化都是我喜欢的部分。全开就有相当高的反差,相信很多人一开始和我一样也会不太习惯。有的时候,就算是RAW,我也会觉得,啊,好像不需要再多调整什么了。

我听其他人说,50mm可能对许多人来说太过于平淡了。以前在一个群的时候,Voidshatter曾经一而再再而三的说35mm才是拍女孩子最好的视角。虽然我并不完全认同,但我也能理解大家所喜欢的东西都不太一样。

28136250523_83212f7750_o.jpg (5D Mark III)

28136296003_bcc73f00ae_o.jpg (5D Mark III)

28473033010_b595247a9f_o.jpg (5D Mark III)


16603657119_f281a30ac9_o.jpg (D810/A7 Mark II)


16788658561_51f4b4aa1c_o.jpg (D810/A7 Mark II)

50mm在我平常和女朋友出去约会的时候,平常因为走在一起,我会嫌太窄了。在旅游的时候,离景很近的时候,我也会觉得太局限了。但是它在其他日常的情况下是对我来说最自然的视角,也正是为什么我平常也会喜欢用50mm而不是35mm。

为什么说爱这颗镜头,原因应该很明显,因为我喜欢它的光学素质。我换了各种门也买过了他们家自己的高素质标准镜头,它们都无法达到让我觉得能够不要再用这颗Sigma的期望值。(除了最近刚出来的Sony Zeiss 50mm F1.4 ZA,我还没有买过)

为什么说恨呢,因为真的太tm重了。尤其在1D X和加了手柄的D810上。天啊,这是人平常能用的东西吗?
总结。我觉得镜头本身素质很好。价格比起原厂其他顶级标准镜头来说很便宜,比起原厂的F1.8镜头贵很多,怎么来衡量看个人了,我觉得是划算的。

还有,重。

谢谢。



我的微博:@Chiaki_千秋
我的网站:http://insigniachiaki.hatenablog.com/

评分

参与人数 8邪恶指数 +270 收起 理由
走样COPY + 10
hudizhoutube + 45
无聊的银 + 150
ParadoxParadigm + 20 很给力!
飞天糯米 + 10 神马都是浮云
nicledong + 20
渔人码头 + 5
yx先谢郭嘉 + 10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6-8-18 18:02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直喜欢这只适马黑科技50,画质对比价钱太划算。
发表于 2016-8-18 18:03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16-8-18 20:2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只S50A安利了同学买之后自己也买了只
跑焦的真无解
自己那只自己机子不跑借给同学在他的机子上都不知道到哪里去了
另外问过山木社长本人这个问题
他说原因很复杂
说到底还是看人品
不过有dock可调还是比较人性化
发表于 2016-8-18 20:48 | 显示全部楼层
你50mm 用的很666
看了你样片 觉得尼康 D800 D810的色彩不比佳能的差,你调色的时候觉得费劲吗?
 楼主| 发表于 2016-8-18 21:13 | 显示全部楼层
sblnrrk 发表于 2016-8-18 18:03
求一些RAW学习。另外A7上这头不会头重脚轻么?

    会。
 楼主| 发表于 2016-8-18 21:15 | 显示全部楼层
yx先谢郭嘉 发表于 2016-8-18 20:48
你50mm 用的很666
看了你样片 觉得尼康 D800 D810的色彩不比佳能的差,你调色的时候觉得费劲吗? ...

我不知道费劲不费劲。

我D800和D810断断续续用了两年左右。

5D Mark III用了加起来不到三个月,1D X用了不到一个月,所以可能不是很习惯调Canon的RAW。
发表于 2016-8-18 21:15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哈哈哈哈哈,第一句就笑喷了哈哈哈
发表于 2016-8-18 21:21 | 显示全部楼层
kid1002 发表于 2016-8-18 21:15
我不知道费劲不费劲。

我D800和D810断断续续用了两年左右。

是不是 RAW 调起来都差不多啊?
 楼主| 发表于 2016-8-18 21:23 | 显示全部楼层
yx先谢郭嘉 发表于 2016-8-18 21:21
是不是 RAW 调起来都差不多啊?

大概吧。
发表于 2016-8-18 21:57 | 显示全部楼层
同样更喜欢50焦段,现在正在慢慢适应35,各有各的好,反正我是不信35一定比50拍女孩子更好
发表于 2016-8-18 22:0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地狱恋歌 于 2016-8-18 22:19 编辑

反望远结构的镜头确实能做到超高的光学素质,死穴就是重量爆炸啊。。。LZ的50视角应该已经用的随心所欲了~片子都很棒,另外jp的空气质量真是羡慕,分分钟出大片!!个人倒是比较偏好35一点,经常用来挂机,sony原厂的FE35/1.4除了大、重以外挑不出啥毛病,50焦段还在犹豫是50art转接还是新出的FE50/1.4,反正都是重到没朋友的镜头。。。
发表于 2016-8-18 22:38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这样片非常棒,而且才接触摄影两年,必须赞一个!
心得部分说得很到位,相当有参考价值。器材的评测其实翻来覆去的说参数真的没意思,我比较喜欢说明清楚自己的拍摄习惯,然后看中该器材的优势在哪儿,以及使用当中出现的问题,对普通玩家来说更有实际意义。
发表于 2016-8-19 09:1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颗50最强的地方还是在于光斑的控制,非常棒,哪怕边缘都是圆形的
发表于 2016-8-19 09:11 | 显示全部楼层
地狱恋歌 发表于 2016-8-18 22:09
反望远结构的镜头确实能做到超高的光学素质,死穴就是重量爆炸啊。。。LZ的50视角应该已经用的随心所欲了~ ...

FE35 1.4也还好……转接适马35重很多
发表于 2016-8-19 09:23 | 显示全部楼层
神侠 发表于 2016-8-18 04:28
这只S50A安利了同学买之后自己也买了只
跑焦的真无解
自己那只自己机子不跑借给同学在他的机子上都不知道到 ...

听说插在无反上(如A7)不跑?
发表于 2016-8-19 11:50 | 显示全部楼层
拥有一支 除了重 无可挑剔 出门一般24+50
发表于 2016-8-19 12:34 | 显示全部楼层
codewarrior 发表于 2016-8-19 09:23
听说插在无反上(如A7)不跑?

无反就没有跑这个概念   所以没有这个问题
发表于 2016-8-19 13:33 | 显示全部楼层
codewarrior 发表于 2016-8-19 09:23
听说插在无反上(如A7)不跑?

这没有试过
配合MC11+对比式对焦应该不跑?
发表于 2016-8-19 13:44 | 显示全部楼层
未标题-1-08.jpg
Sigma 50mm F1.4ART是我使用到现在最满意的镜头之一,无论是对焦的速度、成像的素质、还是俊朗的外观、还是冰冷的手感以及细致的做工还是亲和的售价,一个小厂能造出这等器物,需要魄力、勇气以及凝聚力。
发表于 2016-8-19 16:0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有一个,经常跑焦跑到心跨吃垮吃碎一地……
发表于 2016-8-19 16:25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说无反不跑,我的A7M2+55却向前跑1cm(跑焦卡近距离测试),无论afs还是afc都有这个问题,有时候拍人还是有点尴尬的。
发表于 2016-8-19 16:28 | 显示全部楼层
50A的素质的确很棒,但是重量真的让人很没有使用欲望......已下单58G(对这个头中毒有部分原因就是看了LZ的帖子,感谢)
发表于 2016-8-19 18:18 | 显示全部楼层
适马黑科技,如不跑焦,是好头。
发表于 2016-8-19 18:24 | 显示全部楼层
35A用户来围观
发表于 2016-8-19 18:33 | 显示全部楼层
日本人的打扮。。真的很奇妙很扎眼
发表于 2016-8-19 19:11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用d810,犹豫要不要上这个镜头…现在只有一个85 1.4G,室内玩不开…
发表于 2016-8-19 22:29 | 显示全部楼层
岛国妹子的确是coser界的祖宗,不服不行啊。
发表于 2016-8-20 00:1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厂的索蔡50/1.4 前几天把玩了下  实在太重了 和35/1.4相近的体积和超越它的重量。。。
在A7ii上感觉对焦速度还是不够理想 35/1.4和50/1.4都是如此 在A7rii上感觉好很多
 楼主| 发表于 2016-8-20 05:20 | 显示全部楼层
ParadoxParadigm 发表于 2016-8-20 00:10
原厂的索蔡50/1.4 前几天把玩了下  实在太重了 和35/1.4相近的体积和超越它的重量。。。
在A7ii上感觉对焦 ...

以前我在A7 Mark II上用FE 35mm F1.4 ZA的时候也觉得只是能接受而已。其实FE 50mm F1.4 ZA我也去量贩店把玩过几次,对焦速度半斤八两,老实说作为一个50mm我有点小失望。

确实在A7R Mark II上好一点,但是,哎。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我们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Chiphell ( 沪ICP备12027953号-5 )沪公网备310112100042806 上海市互联网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GMT+8, 2024-5-5 08:06 , Processed in 0.019258 second(s), 7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7-2024 Chiphel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