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erict28sc 于 2020-5-3 09:24 编辑
随着富士X-T4发售,2020年相机大战基本拉开序幕。这几年各大相机厂商已经不再把拍照作为当家拳头产品的主打项目,转而把研发的注意力更多的转向了视频能力。随着高分辨率显示设备的价格一再下探,到网络带宽可以轻松搞定4K,加之全民Vlog时代的来临,相机的视频能力反而更加受到使用者的关注。同时“便携式电影机”一词也让更多的用户所熟知,从大法家的a7系列,松下的S1H和GH5,佳能的EOS R,尼康的Z6,适马的fp到富士的X-T3,传统的相机制造厂商无一不是想要打造更加优秀的视频机器。上述提到的这些机器,基本都是在万元级别,这个市场也同样是广大消费者的一个痛点所在。 富士X-T4,在X-T3取得了比较大市场成功后,听取了更多的来自消费者的声音,集中升级了若干让人最不满意的一些地方,使得X系列相机,更加的接近消费者心中理想的那个样子,虽然槽点还是有的,但它距离我们满意的标准越来越近了。 首发后,第一时间在京东预购了手柄加持版,发售当日就送抵,还是赞下狗东的物流。包装盒很大,基本和佳能EOS5D系列的套装盒子差不多,外面是京东自己封的塑料膜。 套装盒子的封条已经被拆开过了,不知道是不是被取走了什么东西。 里面是X-T4相机和原厂竖拍手柄的盒子,左边黑色的是缓冲海绵和一张延保卡片。 包装本体,封条保存很好,看来只是把外面的大盒子打开了。 第一层是保修卡、说明书之类的东西 第二层就是相机的本体了。 最底下一层是配件盒子。相机本体,雾银色。
背面,翻转屏合上的状态,很有胶片机的感觉。手柄处是蒙皮,翻转屏是硬塑。 配件全家福。 后面是征战多年的X-T2,开始对比一下。手里没有X-T3,只能和二代机型比较一下。 相隔一代的两台机器,正面对比。非常相似,军舰部分和LED对焦辅助灯的设计有比较大的区别。在卡口位置上,4代要比2代大了一圈。
背面对比,除了4代使用了最新的360度翻转屏外,一些按键上做出了一些改变。 从顶部可以明显看出来,4代要比2代更厚一些,因为使用了容量更大的电池和加入了机身防抖是主要原因
从这个部分,可以看出来4代的焦平面位置和2代是有很大区别的。
两代机器的底部对比,能看到4代机器更大的电池仓。 深受视频创作者喜爱的360度翻转屏,终于出现在4代机器上了。但之前3代机器的翻转屏,其实不得不说在照片拍摄上,还是有着自己的优势。后面会提到这个新的翻转屏的不便之处。 在自拍的时候,终于可以看见自己了。 两台机器在军舰部分的区别,感觉其实X-T4要矮了一块。
X-T4将视频和拍照使用单独的物理转盘分离了出来,可见富士对于X-T4定位为一台视频机器。 依旧采用专业相机的双卡槽设计,只不过变为一排了。可以看见,X-T4和X-T3一样是中国制造了。
机器依旧支持HDMI-mini的接口,实在不喜欢。Typy-C支持快充协议。 机身取消了耳机监听接口,不过对于我来说问题不大,一是竖拍手柄上面有的,二来我拍摄视频都会外接外录机的。 2代机器上面的Fn按键被取消掉。 二代机器的Q按键,被4代的AEL按键取代。
Coms依旧和3代机器是一样的,完全够用。后面就是新加入的机身防抖。 竖拍手柄的包装盒。 和翻转屏幕一样的材质,和前三代机型不能匹配。 背面,操作按键布局变化不大。 效能切换开关。 抽出电池仓,可以放入两块电池。加上机身的一块电池,三块电池,基本可以满足一天的拍摄了。 电池仓内部,没什么人想看吧。 抽出电池仓后,露出来一个接口。 原来是耳机监听接口。 手柄上身后的两台机器正面对比。 因为日常拍照,我都是使用佳能的eos系列机器,因此手头还是有着大量的EF卡口镜头,本着不浪(hua)费(钱)的原则,在富士的机器上,我一直使用这个转接环,自带光圈环。 可以支持固件升级,还没有发生过镜头有不兼容的问题,非常好用。 X-T2外接小痰盂,等效75mm。 上镜头对比一下。 依旧支持手机app,虽然很少用到吧。 和三代一样的触摸对焦。感觉没有在佳能EOS 6D2上面那么流畅呢? 下面提到一个关于视频拍摄非常重要的点,就是裁切。当使用4K UHD或DCI拍摄24fps,开启机身防抖的情况下,是没有裁切的,也就是1X拍摄。 当使用4K UHD 50或59.94fps拍摄时,开启机身防抖,会有1.18X裁切。 当使用4K UHD或DCI拍摄24fps,开启机身防抖和DIS(数码防抖)的情况下,会有1.1X裁切。 当使用4K UHD 50或59.94fps拍摄时,开启机身防抖和DIS(数码防抖)的情况下,会有1.29X裁切。基本接近M43画幅传感器。这一点,请大家要注意。 依旧可以外接外录机进行拍摄。 但这时就出现了一个问题,外翻屏会和HDMI线出现冲突,导致翻转的时候,比较别手。 而前三代机器,是不存在这个问题的,尤其是X-T3,还可以把接口的外挡板拆除,非常适合外接兔笼。 这个就是日常拍摄时的状态。已经订购了X-T4的smallrig的全套兔笼设备,还在路上。 虽然重量有所增加,但对于大疆的如影SC来说,还是小菜一碟。 总结:富士对于X-T4这台相机或者说是视频机寄予了非常高的期望,装进去了几乎所有富士的黑科技。这可能也是相对于竞争品牌对手来说,富士从未研发过专业的视频机的原因。X-T4的身上仍然还存在着非常多的问题,虽然有些问题是可以通过后期通过固件升级来轻松解决的,而且我相信富士也是一直在把用户使用感受放在第一位的厂商。 短短一个开箱,不能说明什么,只是希望能给那些考虑购买这台机器的朋友,哪怕是一点点的帮助。也非常希望大家能在下面的留言中,广泛的进行交流,一起讨论使用的心得,毕竟挑毛病不是目的,更好的发挥手中器材的作用才是我们最终的诉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