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我们
搜索
      
楼主: daviddd

[散热] Gentle Typhoon-被驯服的台风(温柔台风)-GT3600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8-13 18:42 | 显示全部楼层
所以这个和T30哪个好点???
 楼主| 发表于 2021-8-13 19:07 | 显示全部楼层
hyunjin 发表于 2021-8-13 18:42
所以这个和T30哪个好点???

PDF参数肯定是T30好,全新也一定是T30好,看评测的图不知道T30可靠性如何。
反正看完评测我就把上午拍的T30退了,几个算下来150每个不到吧。
发表于 2021-8-14 14:22 | 显示全部楼层
daviddd 发表于 2021-8-13 19:07
PDF参数肯定是T30好,全新也一定是T30好,看评测的图不知道T30可靠性如何。
反正看完评测我就把上午拍的T ...

意思是强的有限???
 楼主| 发表于 2021-8-14 14:4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daviddd 于 2021-8-14 14:50 编辑
hyunjin 发表于 2021-8-14 14:22
意思是强的有限???


性能T30是一定强的,可靠性和用料做工我不太看好
从评测中拆解的轴承和转子轴实图,不太看好轴承寿命
转子磁体真没有屏蔽罩,磁稳效果在整个转速范围内不会稳定
SUNON的高速系列也大多是双滚珠轴承,更何况这个“VAPO”和SUNON的并不相同..........

个人看法,仅供参考,静待水落
发表于 2021-8-14 16:5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NJM2068 于 2021-8-14 17:02 编辑
daviddd 发表于 2021-8-14 14:45
性能T30是一定强的,可靠性和用料做工我不太看好
从评测中拆解的轴承和转子轴实图,不太看好轴承寿命
转 ...


这个轴承,一旦开始退磁立刻就会完蛋
 楼主| 发表于 2021-8-16 17:03 | 显示全部楼层
NJM2068 发表于 2021-8-14 16:58
这个轴承,一旦开始退磁立刻就会完蛋

不要紧 退磁还早着呐 ,我只是觉得这个结构密封和轴向定位是个问题,做到的话加工精度要挺高的



-------以下是iPPC3000的回复,就放这吧,我胡诌的,当笑话看看好了-------
无论是A14还是F12,iPPC3000比iPPC2000的转子径向气隙更小,主要磁稳力是靠定转子之间径向磁力来保证轴向的位置(磁通路系统保持最小磁阻的力),依靠转子定子更高的加工和装配精度(保证尺寸链的开口节的精度更加困难),iPPC使用的三相电机相对低速版A14,15,F12的单相十字电机来说允许更小的气隙(不用靠不均匀气隙来配向)。

同时在高转速(线圈磁力更大)时,轴向的稳定力就会更强。同时换相噪声也偏大,(开始认为只能使用单梯形波驱动,F12iPPC3000换向噪声较大,后来采用了类似平滑波的驱动NE-FD2,A14iPPC3000的换向噪声就稍减),但是对单波直流驱动的永磁电机来说换相噪声(振动)还是增大气隙效果明显成本低。

再配合SSO2的盲端轴向复合止推平衡结构(钕铁硼磁石+闭合磁路+机械端面限位),这套组合增加了轴面配合长度,给密封留出了空间,再有更耐久相容性最好的润滑填充材料加持(可能使用了真空沁润工艺),还让润滑最困难的端面限位留在了润滑条件最好的盲孔底部,确实是比较靠谱的轴承组合。



 楼主| 发表于 2021-8-16 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NJM2068 发表于 2021-8-16 17:26
确实,我也是觉得这个轴承,加工精度要求有点太高了,主要是轴向定位问题

为什么说到IPPC3000是因为涉及 ...

我觉得还是在定、转子气隙和控制IC上有差别。还有重力方向也要考虑吧 。noctua也就是简单粗暴提高加工装配精度和主附材料的渠道,其实设计上也就是个粗暴借鉴,没啥创造,只不过没走costdown的那条超车弯道而已
发表于 2021-8-16 18:2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daviddd 发表于 2021-8-16 18:00
我觉得还是在定、转子气隙和控制IC上有差别。还有重力方向也要考虑吧 。noctua也就是简单粗暴提高加工装 ...

受教了,猫头鹰创新这块太难为他了吧,能把品质做到现在这种程度已经不错了,这种成熟的工业品要在一定成本下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谈何容易
 楼主| 发表于 2021-8-17 19:2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daviddd 于 2021-8-17 19:31 编辑
NJM2068 发表于 2021-8-16 18:22
受教了,猫头鹰创新这块太难为他了吧,能把品质做到现在这种程度已经不错了,这种成熟的工业品要在一定成 ...


是啊,猫头鹰这样还注重品质的就算是业界翘楚了。比起那些没底线的靠谱多了。
局限性更大的VAPO(还不一定是)都被封神收割一波,翻新水洗拼装假货便宜些吹吹托托都有受众,只要没底线就能活得好,真是花叶菩提,众生莫测。
这样的市场上,能像猫头鹰一样的可算是值得骄傲了

比猫头鹰更加执着坚持的那些厂商不搭理这块市场还是有道理的。
 楼主| 发表于 2021-8-18 12:2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daviddd 于 2021-8-18 12:22 编辑
NJM2068 发表于 2021-8-16 18:22
受教了,猫头鹰创新这块太难为他了吧,能把品质做到现在这种程度已经不错了,这种成熟的工业品要在一定成 ...


是啊,创新这个事对任何一家来说都不容易,就像Nidec在工艺材料仿真上都下足了功夫,占了硬盘电机的80%份额,但是FDB轴承也还不是Nidec发明的,可在FDB完善可靠实用这些方面Nidec却做足了功夫,亚微米的加工精度和住友化学合作的7代全合成润滑油专门的磁场动态感应芯片都是不能简单照搬就能超车的。虽然超越很难,方向就是做对。
只靠宣传话术,各种文字游戏,钻空子傍概念能够获利,和自古以来供需双方唯价是图落袋为安的短视思维是分不开的。
 楼主| 发表于 2021-8-18 22:06 | 显示全部楼层
配合FDB来对抗轴向力的磁悬浮,最广泛的磁悬浮指的是靠磁场斥力来达成的悬浮,现在主流的扇子都是靠磁场引力工作,所以仅能叫磁稳吧。
 楼主| 发表于 2021-8-19 16:27 | 显示全部楼层
类似这种结构的磁悬浮现在市面上有么?
SFDB.PNG
 楼主| 发表于 2021-8-20 17:17 | 显示全部楼层
风扇轴向定位不如硬盘电机要求严格,只是要求非接触轴向限位,磁悬浮是非常合适的。
轴向的关键是运行环境比硬盘电机恶劣,转速不能固定,轴向负荷变化比较大,导致现有的磁悬浮结构不能满足所有工况的轴向定位需求。
 楼主| 发表于 2021-8-21 11:10 | 显示全部楼层
风扇轴承圆周方向的动流体层在低速时(<24in/S)由于波动巨大的驱动力矩下无法形成,在低速情况下就不算是FDB了,只能算是含油轴承。但由于较低的实际转速,很低的线速度和惯性力,使用合适黏度的润滑,也不会太影响预期寿命。
 楼主| 发表于 2021-8-22 14:06 | 显示全部楼层
径向保持全靠制造精度,圆柱度公差在0.4um,没有对应检测设备和加工仿真系统是无法保证的。
发表于 2021-8-22 14:2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daviddd 发表于 2021-8-21 11:10
风扇轴承圆周方向的动流体层在低速时(

24in/S对应一般的12025FDB风扇多少转速?
 楼主| 发表于 2021-8-22 15:07 | 显示全部楼层
NJM2068 发表于 2021-8-22 14:28
24in/S对应一般的12025FDB风扇多少转速?

[60*(24/πD)]RPM 轴直径D取值在15/128~5/32的样子,我就不写结果
发表于 2021-8-22 15:1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daviddd 发表于 2021-8-22 15:07
[60*(24/πD)]RPM 轴直径D取值在15/128~5/32的样子,我就不写结果

呃,但是这个不受重力影响吗
 楼主| 发表于 2021-8-22 15:33 | 显示全部楼层
NJM2068 发表于 2021-8-22 15:17
呃,但是这个不受重力影响吗

当然受,但其实马达电磁波动比重力影响大多了,比如低转速4000RPM的硬盘轴大多都是3.5~4mm的
 楼主| 发表于 2021-8-25 15:28 | 显示全部楼层
都是含油轴承,有没有可靠的密封就成了寿命的关键,密封的可靠性不仅和公差、表面粗糙度相关,还和润滑油脂的相容性关系密切,现在动不动就标个17年甚至45年的平均无故障时间,连个普通密封都没有,就是工业品奇迹了吧。就说这PVC的导线绝缘层的话,通用测试环境这几十年都碎成渣渣了吧
 楼主| 发表于 2021-8-28 12:18 | 显示全部楼层
说到导线和护套,这servo GT系列都是使用XLPE外皮的,相同厚度的XLPE和PVC相比,耐热和耐压值都超出一倍以上,电装工艺性也自然好了许多;护套是国内后期加工的,采用的是四氟乙烯的套管,不仅耐压耐热性能好(塑料之王),机械强度耐老化也是尼龙网所不能比的,更薄的厚度却有着更好的性能,工业应用的要求还考虑了美观。
 楼主| 发表于 2021-8-31 14:37 | 显示全部楼层
插头的冷压端子也是后加工的,着实做的不错,压模和端子、线都适配得很好,仔细看了一部分,没有断线破皮的情况,而且接头抗拉能力非常强,无论是手动还是机械剥压,实际效果还是很棒的。
 楼主| 发表于 2021-9-5 11:48 | 显示全部楼层
红色插头搭镀金端子实在好看,接触电阻低,抗氧化性能好。3A端子比8A的5557简单,接触结构在没有端子限位塞的情况下也不影响接触的可靠性。
 楼主| 发表于 2021-9-12 04:08 | 显示全部楼层
轴向力靠磁场斥力限位---转子轴向位移越大磁场限位力越大;
轴向力靠磁场引力限位---转子轴向位移越大磁场限位里越小。
双滚珠轴承的轴向限位是利用深沟球轴承直接承受轴向力,所以在各种角度安装时都可以靠预紧弹簧来保证转子扇叶的轴向位置,同时靠谱点的厂家也都会让定、转子的自持力和扇叶运转时受到空气的作用力方向相反,从而使轴承所承受的轴向力不会过载。
转子扇叶的重量随着安装角度的变化以不同的方向对轴承施加压力,因此轴承轴向限位受力就不仅仅考虑转子扇叶的排气阻力,没有可靠轴端受力面的液压轴承就更需要保证双向非接触的轴向限位,现有的轴承结构都满足不了这个要求。
 楼主| 发表于 2021-10-7 09:16 | 显示全部楼层
NJM2068 发表于 2021-9-29 09:26
利民FDB和镰刀之前的S-FLEX就是这个轴承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1/0812/17/7085973_139915836. ...

这个S-FDB还申请了专利,和建准的这个PCB铁皮还真是异曲同工,看来都是磁,铁对吸,还没见过磁、磁对斥的,也许NIDEC的有吧。
追风者T30只看到过咱坛评测的实拍图片,这样的体位都看不出永磁体外侧有,那铁皮是得有多薄
 楼主| 发表于 2021-10-7 12:57 | 显示全部楼层
NJM2068 发表于 2021-10-7 10:24
不清楚,我是听我朋友说的,他们拆解了T30,但是我不能去要图,因为不是业余爱好的

听他说是磁框上头有 ...

追风者T30是有点迷,彻底拆解才能弄明白,那个PCB铁皮看不到霍尔口,理论上单霍尔也行,三相有感一般都是三个霍尔,要么就上了无感控制器?再加上SVPWM?不过就算是这么高端的控制器配这个轴承也太拉胯了吧。貌似和九州必酷的SW3对标的,30万和40万小时,都是软框转子,动平衡300次也抗不过变形。
发表于 2021-10-7 15:51 | 显示全部楼层
daviddd 发表于 2021-10-7 12:57
追风者T30是有点迷,彻底拆解才能弄明白,那个PCB铁皮看不到霍尔口,理论上单霍尔也行,三相有感一般都是 ...

问了,是一个霍尔没错

我觉得不可能是无感控制器,这也太夸张了,无感控制器启动有哪些特征?我手边有T30可以帮你看看,我印象中无感控制器启动要检测反电动势吧
 楼主| 发表于 2021-10-7 23:52 | 显示全部楼层
NJM2068 发表于 2021-10-7 15:51
问了,是一个霍尔没错

我觉得不可能是无感控制器,这也太夸张了,无感控制器启动有哪些特征?我手边有T3 ...

单霍尔就是在PCB铁皮缺一块的位置吧,但隔着PCB的不精确,也就是主控没转速脉冲输出pin,单独用这个霍尔输出转速?
判断有感还是无感可以尝试多次手动制动(需要注意的是手动制动有一定的风险,会有击穿MOS的可能,因为主控芯片设计和制造中对保护都有局限和偏差),观察启动时的配向动作方向是否一致,方波的话一致有感,不一致无感,要是类似SVPWM驱动多数不太明显。
还是全拆解来的快一些,也有可能是霍尔布置在定子铁芯的托架里,即使主控的型号查不出来也还可以查线圈引脚波形来分析是不是svpwm,无感有感现在大多数主控都要采样反生电动势,只不过无感启动的配向输出和判断要复杂,不过这都是主控固化好的算法。风扇这种低扭矩并且旋转精度要求不高的电机有感无感差异不明显,倒是SPWM或SVPWM在降低电磁噪声有很大帮助。
 楼主| 发表于 2021-10-9 05:09 | 显示全部楼层
有道理,不过对于冷液比较满的AIO来说(评测总是用新货),在底和前部两个位置都还好-----Gamers Nexus的评测局限性比较大,实际使用过程中水路是动态的,气泡会被水封在冷排高压侧的空间里,安装前先给泵头通着电荡下秋千,听泵的气泡声消除就会更快的进入正常循环,就算省略这一步,现在的泵转速高也能比较快的排泡了。停机时只要叶轮不在水路的最高点(调整高压侧管路方向)就不会有泵头冷头积气的情况。当然,保险起见,下置的冷排安装还是要略有倾斜才好。
发表于 2021-10-10 09:56 | 显示全部楼层
daviddd 发表于 2021-10-7 23:52
单霍尔就是在PCB铁皮缺一块的位置吧,但隔着PCB的不精确,也就是主控没转速脉冲输出pin,单独用这个霍尔输出 ...


说起来T30是和其他我用过的六极马达不一样,低速贴在耳朵上听也听不见电磁声

观察了一下启动时扇叶会先转大概半圈,方向每次都是随机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我们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Chiphell ( 沪ICP备12027953号-5 )沪公网备310112100042806 上海市互联网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GMT+8, 2025-4-26 16:14 , Processed in 0.013977 second(s), 6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7-2024 Chiphel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