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我们
搜索
      
查看: 11708|回复: 11

AM4时代末期的“炒股机”——趣造I'm & 5600G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1-18 00: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sauvage 于 2022-1-18 00:12 编辑

装机由来:

  阿姨的 “老旧炒股机” 用了6年,多多少少有些慢了。想要获得流畅的PC使用体验,老平台再拼拼凑凑意义也不大了,时下主板CPU内存的价格很合理。加之近期ZEN3又上市了5600G & 5700G两颗 “强悍的” 核显U,直接删除了显卡这一档配置需求。DDR4的末期,各家的好条子也是百花绽放,不如直接组一台来的爽快~
  预算控制在4K,使用需求是愉快冲浪、刷剧以及一些文件和图片的家庭级处理



配置列表:

CPU:AMD RYZEN5 5600G
主板:微星 MAG B550M MORTAR WIFI
内存:镁光 铂胜 3600 RGB 8G*2 套条 白色
散热:超频三 EX4000
电源:先马 500W 金牌 全模组
SSD:七彩虹 CN600 128GB NVMe
硬盘:西部数据 2TB 256MB 7200RPM
机箱:先马 趣造I'm 白色
风扇:ARCTIC P12 白色*2
   ARCTIC P8 黑色*1



开箱装机:
(图片皆为iPhone直出,加之论坛600K限制,画质较差,各位多包涵)

首先是全家福 & ID照
微信图片_20220115205506.jpg

相信各位对ZEN3(2)的包装都非常熟悉了,5600G的包装盒内配备了Wraith STEALTH散热器,官配散热器中最丐的那个。我记得3400G都给的Wraith SPIRE……呃,至少送了,对吧
微信图片_20220115210242.jpg
微信图片_20220115210245.jpg
微信图片_20220115210247.jpg

MAG B550M也是ZEN3的 “标配座驾” 之一了,WIFI版本增加了更多的便捷性。虽然本人还是网线派,不过每个人的使用情况各有不同~至于为什么没有选择TUF B550M,单纯因为TUF没有一体式背板这一个原因
微信图片_20220115210004.jpg
微信图片_20220115210007.jpg
微信图片_20220115210014.jpg

在这里想插一句,这块板子我之前玩过一次,隐约记得好像背板有贴膜的,这次的并没有……当然也有可能是我记错了
微信图片_20220115210017.jpg
微信图片_20220115210019.jpg

主板上唯一可撕的膜在这里
微信图片_20220115210021.jpg

镁光的铂胜E-DIE系列是DDR4后期出现的强力型号(颗粒),不错的超频能力和合理的定价为其带来了较高的性价比。我此前也玩过两对,相对于芝奇B-DIE系列,确实更 “实惠” 。本人的意向是白色/无光/3600/8G/连号套条,可是这玩意儿JD各种缺货,TB搜了一圈也只有RGB版本了,无奈……RGB就RGB吧
微信图片_20220115205854.jpg
微信图片_20220115205857.jpg
微信图片_20220115205901.jpg
微信图片_20220115205904.jpg

因为要压预算,散热选择了CHH梅开二度评测过的超频三 EX4000,从测试结果来看,应付一台没有显卡的6核机应该绰绰有余
微信图片_20220115205608.jpg
微信图片_20220115205611.jpg

参数一览,打开包装后获得一盒配件以及一只已经预装风扇的散热器,风扇尺寸是13CM,正反面的四角均预贴了减震胶
微信图片_20220115205614.jpg
微信图片_20220115205616.jpg
微信图片_20220115205628.jpg
微信图片_20220115205714.jpg

散热片做工还算OK(结合价位),热管的头部封口处有些粗糙,内部的4根热管均有或多或少的 “歪脖子”
微信图片_20220115205617.jpg
微信图片_20220115205624 - 副本.jpg

接着看下配件吧,应该是节约成本的关系,LGA与AM共用一块扣具。实际安装起来不算费劲,不过总觉得不是那么得体
微信图片_20220115205634.jpg

附赠的 “GT-3” 型号导热硅脂,标识系数12.8W
微信图片_20220115205656.jpg
微信图片_20220115205659.jpg

最后要 “点名表扬” 一下,散热器中还附赠了一副手套,看起来好像挺贴心,也挺有创意。实际上试戴了之后,这副尼龙材质的手套,做工非常一般,裁剪/尺寸/贴合也较为糟糕……建议以后要么大幅改进质量,要么别送了,或者送个螺丝刀也行呢
微信图片_20220115205709.jpg
微信图片_20220115205711.jpg

电源部分,这块电源完全是按照需求选择的——中等瓦数、金牌、全模组、便宜,于是从筛选结果里挑了它
微信图片_20220115210136.jpg
微信图片_20220115210138.jpg

打开包装后,电源本体和线材分别装置在了两个布袋里
微信图片_20220115210140.jpg

线材一览,不多,但符合我的需求:主板*1,CPU 4+4Pin*1,PCIE 8+6+2PIN*1,SATA & PATA*2
微信图片_20220115210142.jpg

一些细节:电源开关、模组口封贴(个人觉得这个还不错,而且这段话对于小白来说也起到了指路作用)。话说,一共就给我5根线,但这电源的模组口数量是不是有那么一点多……
微信图片_20220115210145.jpg
微信图片_20220115210147.jpg
微信图片_20220115210151.jpg
微信图片_20220115210149.jpg

SSD以及机械硬盘也是为了预算妥协的结果,128GB的SSD负责系统以及软件,2TB硬盘专心储存。结合之前的使用习惯来看,应该算够用……如果到时候用下来不够咱可以再加哈
微信图片_20220115205809.jpg
微信图片_20220115205813.jpg
微信图片_20220115205425.jpg
微信图片_20220115205431.jpg

SSD除了塑料固定盒之外,还包了一个小防尘封袋
微信图片_20220115205816.jpg
微信图片_20220115205819.jpg

终于来到了机箱部分,选择机箱的要求如下:小巧、无透、高散热、尽量能兼容MATX主板以及ATX电源(后三者其实都是为了压预算),换作以前我应该会选择银欣的SG系列(尽管它不兼容MATX),现在多了一个选择,那就是先马趣造I'm。先从包装开始吧
微信图片_20220115210507.jpg
微信图片_20220115210510.jpg

外包装的塑封胶带,二手东帮我开箱了8/9,索性打开之后内部看着还行,也不想为这个找售后了
微信图片_20220115210512.jpg

机箱取出后,外面包裹了一个带束口的布袋,这个细节还不错
微信图片_20220115210515.jpg

装机螺丝等配件采用了一个塑料零件盒,这个细节也不错,大部分的机箱都是采用塑封袋+硬纸盒方案
微信图片_20220115210517.jpg

外观一览,正/侧/背/顶/底,除了正面,其余的5面皆为满满的MESH开口,好评……至于灰尘什么的,多加清理咯
微信图片_20220117042712.jpg
微信图片_20220117042715.jpg
微信图片_20220117042716.jpg
微信图片_20220115210619.jpg
微信图片_20220115210621.jpg

机箱的一些做工细节:I/O接口、拼接缝隙、喷漆质量、MESH网孔、脚垫,个人觉得相对于价格来说还不错
微信图片_20220115210625.jpg
微信图片_20220115210627.jpg
微信图片_20220115210629.jpg
微信图片_20220115210623.jpg
微信图片_20220115210729.jpg
微信图片_20220115210732.jpg

官网介绍我就不放了,咱可以直接看看说明书。话说这个箱子是某KOL和先马合作的,咱轮大是不是也可以搞一个,就叫 “赶潮”,喔不,还是算了吧……
微信图片_20220115210734.jpg
微信图片_20220115210736.jpg

机箱的5个面均采用了无工具快开方案,所以使用的都是球形扣口
微信图片_20220115210742.jpg

5个面板全部卸下后,luo体形态。可以看到各种孔位密密麻麻,毕竟设计理念是在MATX+ATX和ITX+SFX之间随意切换,还要做到一定程度的兼容性
微信图片_20220115210744.jpg
微信图片_20220115210746.jpg

风扇侧架以及SFX电源支架,也是满满的MESH。不过在本次装机计划中这两者皆要拆除不予使用~
微信图片_20220115210749.jpg

最后我们看下风扇,这次选择了ARCTIC的P系列,据说这个系列在静音性做得不错。话说本人第一次玩ITX的时候也使用了ARCTIC的风扇,那时候因为需要用到8CM的扇子。没想到这次也同样需要8CM的风扇,有一种绕了一圈又回来的感觉
微信图片_20220115210359.jpg
微信图片_20220115210401.jpg

P12和P8的包装都很简单,风扇同尺寸纸盒+螺丝+保修卡,没有额外包装和配件,说明书采用在线阅读方式,嗯……《环保》
微信图片_20220115210404.jpg
微信图片_20220115210407.jpg
微信图片_20220115210410.jpg
微信图片_20220115210412.jpg

话说8CM的风扇是真心迷你,巴掌大小~另外风扇包装盒的宣传页……全都是《BANS》
微信图片_20220115210414.jpg
微信图片_20220115210413.jpg


装机环节:

首先自然是让CPU入座
微信图片_20220115210252.jpg

接着请上SSD
微信图片_20220115210024.jpg

具体的流程在此略过,我就不水了,无非就是对号入座,拧紧螺丝……不过有些装机遇到的 “难点” 这里还是想分享一下。首先是顶部在ATX电源的情况下只支持一枚12CM的风扇,因为电源延长线的结构,第二枚12CM风扇的空间受到挤压无法安装(图1、2)。如果将第一枚风扇往后移动到底,是否可以腾出另一个12CM风扇位呢?答案也是不行,因为MATX主板的CPU供电接口以及电源线的关系,后部的这些 “空余空间” 实际上无法使用(图3)。
微信图片_20220115210851.jpg
微信图片_20220115210853.jpg
微信图片_20220115210855.jpg

由于体积问题,机箱并没有设计走线空间,而MATX+ATX的组合几乎用满了机箱的X/Y轴空间(图1)。所以 “走线” 这个操作需要在主板和固定铜柱之间进行操作,具体操作并不复杂,但需要考虑清楚如何走线以及先后顺序(图2)。毕竟……来回拆装主板还是挺恶心的,不是吗?
微信图片_20220115210857.jpg
微信图片_20220115210859.jpg

除去散热器和内存外,其余部件安装完成后的情况。背面非常整洁,毕竟一体式背板 and NO显卡。前面的话,由于不存在理线空间,各位所能做的就是在电源的下面进行一个整(ying)理(sai),好在机箱有许多的孔位,可以方便使用束线带或者铁丝进行捆扎
微信图片_20220115210903.jpg
微信图片_20220115210901.jpg

最后安上散热器 & 内存,需要留意一下散热器的横向高度,这次选择的EX4000在安装完成后和顶部的25厚度风扇还有一指的空间
微信图片_20220115210929.jpg

插上电,一次点亮~
微信图片_20220115210931.jpg

整机我最喜欢的部分还是这个8CM的风扇,哈哈~
微信图片_20220115210934.jpg

sao亮的RGB灯效照得风扇都看着像RGB了……不过最后会盖上MESH侧盖,其实还好啦
微信图片_20220115210936.jpg

整机唯二的 “灯效” 了吧,I/O接口示意灯
微信图片_20220115210938.jpg

在合上侧面板后,可以看到157MM高度的EX4000还留有一丝的空隙。官方标称的散热限高其实是虚低了,据说在搭配MESH侧板的情况下,散热最高支持158MM(仅供参考)。反正经过这次装机,趣造机箱完全可以安装157MM高度的散热
微信图片_20220115210941.jpg


测试结尾:

烤机什么的,就大可不必了,这只是一台 “炒股冲浪机”。不过由于核显的原因,内存还是需要适当超频一下,毕竟这个提升还是非常明显的。要知道ZEN3不带核显的CPU上个4000都是举步艰难……那里爽不了的地方,在这里可以爽够。分别放上CPU-Z得分以及内存超频后跑分,小参什么的,差不多就行了,稳定才是王道
微信图片_20220115210944.jpg
微信图片_20220115210947.jpg

最后整机 “入座”,投入使用
微信图片_20220117042042.jpg
微信图片_20220117042050.jpg


评分

参与人数 4邪恶指数 +64 收起 理由
TernenceS + 20
hudizhoutube + 20
Wolverine + 5
王骞 + 19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2-1-18 02:13 | 显示全部楼层
虽然大部分配件非主流,,但写的蛮认真的,,
先马电源好的是+12V是单路输出的,,这点还可以,,散热器可以选COOLERMASTER 212 EVO造型差不多,起码是纯铜底,热管比你粗,散热片比你的密集,,比你这个好,,
 楼主| 发表于 2022-1-18 02:54 | 显示全部楼层
王骞 发表于 2022-1-18 02:13
虽然大部分配件非主流,,但写的蛮认真的,,
先马电源好的是+12V是单路输出的,,这点还可以,,散热器可 ...

其实板U内存都是口水货,加上机箱和一个2T蓝盘,大致多少米了小伙伴们都算得出来。剩下的这些配件,我都是直接价格由低到高挑的,这个价位的东西我确实也不是很懂,都是就着“能用就行”原则选的。。

散热只是单纯看过一眼评测室的结果,想着过得去就买了,没考虑太多感谢大佬指点哈
发表于 2022-1-18 10:0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款机箱最近得出镜率很高呀
发表于 2022-1-18 13:0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配置,直接ASUS的PN51不香?
发表于 2022-1-18 16:03 | 显示全部楼层
skyfish 发表于 2022-1-18 13:07
这配置,直接ASUS的PN51不香?

re,如果只是炒股的话自己装太麻烦了,买整机或者买华擎x300这样的准系统来的更方便
发表于 2022-1-18 18:26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22-1-18 20:27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分享
 楼主| 发表于 2022-1-18 23:34 | 显示全部楼层
sthuasheng 发表于 2022-1-18 16:03
re,如果只是炒股的话自己装太麻烦了,买整机或者买华擎x300这样的准系统来的更方便 ...

确实。。图方便是这样,但这样没得“机”装了啊

主要是想玩玩5系的G U和这个箱子,这俩都没摸过
发表于 2022-1-18 23:57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到电源背后的密密麻麻的十几个接口~~只配了5根线~~这个先马真是很节约的了
发表于 2022-1-22 02:30 | 显示全部楼层
趣造的玩法还是挺多的,就是可惜,多个顶部的提手就好了
发表于 2022-1-22 08:2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我们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Chiphell ( 沪ICP备12027953号-5 )沪公网备310112100042806 上海市互联网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GMT+8, 2025-4-26 21:41 , Processed in 0.018250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7-2024 Chiphel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