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我们
搜索
      
查看: 11367|回复: 38

[机箱] 关于0基础定制机箱求教有过经验流程的坛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12-14 10: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盐湖 于 2022-12-19 08:58 编辑

我准备定制一个规格特殊的机箱,尺寸为26x22x90

目前是停留在建好粗模(指只完成了确认整体精确尺寸以及内部硬件精确布局、水路精确布局;主板IO开口、电源开口、显卡IO开口、前面板IO位置、电源键位置等还没有精确定位)的状态,接下来应该是要先打个样然后装起来,比对着实物再确定细节开口位置之类的吧?
打样的话有没有什么易成形且加工难度较低、说白了就是成本较低的途径?3D打印可以吗?这个尺寸也不知道3D打印支不支持。。

不过我有思考过,目前比起对板材进行打样,更重要的是选择框架的材质与框架的精确建模,因为框架的制作或许直接就一步到位了,我的设想是:以框架为基础,在箱面的板材没有安装的情况下,所有部件都仍然可以直接或间接(通过稳定的连接件)固定在框架上,而我对板材的预期则是像SSUPD那样可以轻松免工具装卸。

这样看来,我目前面临的问题就变成,求指点制作框架时有没有什么需要留意的第一遍容易踩坑的细节了。。
望自制箱子的大佬们不吝赐教!感激不尽!

更新了模型图,主板下面的长方体是sfx电源,从上到下的 小圆柱-大圆柱-正方形扁盒 均为水箱,这是没有说可能会导致不易辨别的地方,所以补充注明一下。
标题里说的0基础是实话,这是第一次做这种事,很多地方都还比较粗糙,望多多包涵!同时如果坛友发现有不合适的地方也请直接指出,感激不尽!
发表于 2022-12-14 11:0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个数据截图好让大家评估一下
发表于 2022-12-14 11:0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打算就从上到下一排啦
 楼主| 发表于 2022-12-14 11:25 | 显示全部楼层
nekotheo 发表于 2022-12-14 11:05
来个数据截图好让大家评估一下

啊?什么数据截图?带尺寸的草图吗?
 楼主| 发表于 2022-12-14 11:28 | 显示全部楼层
raiya 发表于 2022-12-14 11:08
这是打算就从上到下一排啦

不瞒您说,两个排,一个3x180一个2x180,面对面,风扇是分形的AL-18,风扇都安装在冷排内侧,风向均为外排,两排连带风扇中间绝对空隙为5cm,两排正下方设有一把18cm穿甲弹朝上供风。
发表于 2022-12-14 11:45 | 显示全部楼层
盐湖 发表于 2022-12-14 11:25
啊?什么数据截图?带尺寸的草图吗?

就是让大家看下你的模型,好评估用什么方法打样会适合一些
 楼主| 发表于 2022-12-14 11:50 | 显示全部楼层
nekotheo 发表于 2022-12-14 11:45
就是让大家看下你的模型,好评估用什么方法打样会适合一些

行,我截个图放到1楼
发表于 2022-12-14 12:0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自己走过一次 我自己用犀牛画的示意结构图 专业工程师再细化工程图 我觉得一般人没经验是搞不定的 而且做出来成本很高
发表于 2022-12-14 12:05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楼主| 发表于 2022-12-14 12:2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盐湖 于 2022-12-14 12:26 编辑
bigeblis 发表于 2022-12-14 12:05
这尺寸,柱子?
成品如果用铝材,加工费不便宜,几千块起码的!不是特别追求效果不如买个商品箱子改 ...


哎,这就要说起那个几天前被我锯断的217XE了。。
真是机缘巧合之间,先有了对180竖起来叠放以优化占地面积的想法,然后叠放吹透经过思考与讨论改成面对面外排,再后来偶然的看到217XE这个几年前关注过的箱子,当时看了只觉得这箱子空有高挑身材,在冷排规模与硬件兼容性上却完全没有优势,一笑而过了,现如今无意一瞥却如获至宝,到手后发现这箱子真是生不逢时,她是180冷排的绝配!只可惜高度上限制了,双2x180的情况下也只能勉勉强强塞itx板子+短冷头显卡,同时电源水泵水箱都需要外挂,为此我又购买了一堆295x25x3的304带孔钢条,准备把这个217XE从底部往上14.5cm的位置切断,然后四条边均用三条钢条进行保固增高,这样就能实现塞入2x180+3x180,也就是基本上是主楼模型截图的原型设想了。
然而真锯断之后才发现局限性不是一般的大,需要切割的地方不少,因此也是决定就此停手直接重新从0开始用建模来精确设计一个全新的布局方案了,然后以这个方案为核心,由内而外的定制一个机箱,整件事的由来和发展是这样的。。
 楼主| 发表于 2022-12-14 12:30 | 显示全部楼层
cloud 发表于 2022-12-14 12:04
我自己走过一次 我自己用犀牛画的示意结构图 专业工程师再细化工程图 我觉得一般人没经验是搞不定的 而且做 ...

老哥,专业工程师这个步骤是怎么走的?在约单软件(我不知道有没有,猜的)上约,然后再详谈改图?
成本高点就高点,我印象里有个看上去挺牛的全CNC机箱叫DENG M40,定价记得是4399,在我对CNC定制机箱的浅薄认识中那就是个天花板了。因此这个箱子的定制成本只要不高于那个价我就觉得还能接受。当然这是极端情况,实际操作肯定还是尽可能避免不必要的成本消耗。
发表于 2022-12-14 12:54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楼主| 发表于 2022-12-14 12:56 | 显示全部楼层
bigeblis 发表于 2022-12-14 12:54
显卡在哪里?为什么不把水泵放在两个冷排之间?这种规模和高度的系统,一个D5大概率推不好,流量会很低 ...

老哥,上面那个白色的就是显卡,然后D5是只管推两个排,并不和冷头有接触;两个冷头是由一个串联双DDC来推的,老哥你要是感兴趣咱PM聊,你想了解的地方我都给你讲
发表于 2022-12-14 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盐湖 发表于 2022-12-14 12:30
老哥,专业工程师这个步骤是怎么走的?在约单软件(我不知道有没有,猜的)上约,然后再详谈改图?
成本 ...

我当时是有个合作厂商 也做了一段时间 这点钱是肯定不够别人工资的
 楼主| 发表于 2022-12-14 13:04 | 显示全部楼层
cloud 发表于 2022-12-14 13:00
我当时是有个合作厂商 也做了一段时间 这点钱是肯定不够别人工资的

谢谢老哥指路,我能力不足走不成确实是有点遗憾。。那就只能不找专业工程师了,如果能找肯定能快很多,但是即使找不了,我也相信这个事我慢慢磨也能磨成它。
发表于 2022-12-14 13:12 | 显示全部楼层
盐湖 发表于 2022-12-14 11:50
行,我截个图放到1楼

看到了,这个尺寸3D打印估计不好办。

顺便问下你想做什么结构的,是类似于DENG这样全CNC然后拼接的,还是类似FormD T1这样有个框架然后往上装外观件的?
 楼主| 发表于 2022-12-14 13:17 | 显示全部楼层
nekotheo 发表于 2022-12-14 13:12
看到了,这个尺寸3D打印估计不好办。

顺便问下你想做什么结构的,是类似于DENG这样全CNC然后拼接的,还 ...

框架然后往上装外观件,因为至于外观也就是外侧面板,我的计划是面板可以有不同的风格,可以有1-2套,换面板就换了外观风格这样。
发表于 2022-12-14 13:20 | 显示全部楼层
盐湖 发表于 2022-12-14 13:17
框架然后往上装外观件,因为至于外观也就是外侧面板,我的计划是面板可以有不同的风格,可以有1-2套,换 ...

框架就好办些了,八成也要CNC但单件体积小估计价格不会太高。

这样哪里不对就改哪件,顺便还能检讨强度和受力
发表于 2022-12-14 13:20 | 显示全部楼层
只要不嫌丑,竖着4条角铝,角上8个铝块打孔,打样先用亚克力便宜也不用表面处理。冷排主板都好固定,水冷那些东西怎么固定的不懂就不乱说了。但是就算你尺寸都有了,又不认识加工厂,也免不了被坑。
另外暴论下,免工具都是垃圾
 楼主| 发表于 2022-12-14 13:25 | 显示全部楼层
nekotheo 发表于 2022-12-14 13:20
框架就好办些了,八成也要CNC但单件体积小估计价格不会太高。

这样哪里不对就改哪件,顺便还能检讨强度 ...

嗯,目前优先解决的方向确实是在往框架上靠,我干脆研究下连接件,尝试一下基于纯铝框架的精确定位吧,这样对于框架来说,所需的仅仅是铝条上1维排列的螺丝孔位,而这些螺丝孔位配合连接件最终对所有部件实现固定。
 楼主| 发表于 2022-12-14 13:28 | 显示全部楼层
Anderson997 发表于 2022-12-14 13:20
只要不嫌丑,竖着4条角铝,角上8个铝块打孔,打样先用亚克力便宜也不用表面处理。冷排主板都好固定,水冷那 ...


哎,您说的在理,渠道试错是个很大的成本,而且很容易一坑坑惨。。
其实我有考虑过前几天轮大发帖安利过的3030铝型材,就是还没深入了解,但是我确实觉得至少在初期验证环节,这是个可以尝试的路子。
关于免工具都是垃圾。。我只接触过SSUPD的网版拆装,体验还不错的样子,不过我猜测您的意思应该是可靠性不佳?
发表于 2022-12-14 13:34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哈  愚见 愚见
猛的一看 还以为是个热水器
发表于 2022-12-14 13:41 | 显示全部楼层
盐湖 发表于 2022-12-14 13:28
哎,您说的在理,渠道试错是个很大的成本,而且很容易一坑坑惨。。
其实我有考虑过前几天轮大发帖安利过 ...

自己做出来的东西和成品不是一个概念啊,折弯做不了,销子打不上,妥协吧。能做出来一个看得过去的、能用的已经是大胜利了。
发表于 2022-12-14 14:2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种结构尺寸太大,cnc感觉难度很大而且性价比太低完全没有必要,钣金或者型材比较适合
考虑到你现在只有大体的硬件布局,箱子的结构也没有具体的概念,我感觉型材加面板的方式更适合你,因为型材后期有一定的调节空间,你在设计时尺寸上也可以留一定的余量,特别是你初次搞自制没有经验的前提下,这种方式就是给你有兜底的空间

然后根据我自己加工零件的经验,你没必要现阶段就做水路的设计,第一步只需要将硬件和冷排的布局落实,根据标准规格画出机箱框架和硬件固定的结构,然后再脑补水路去适应总体结构,选择合理的位置和安装方式

水路方面:
1、你这是搞冷头循环一路,冷排循环一路,然后两路在水箱汇合的思路?如果是两套系统共用水箱冷排的话还可以理解,你这一套系统搞这个还用了三个水箱纯粹是简单问题复杂化,直接单水箱双d5或者双ddc串起来就完事了,没必要搞得那么复杂

2、截图中方形水箱中这两个口应该是联通的,你双ddc冷头循环的那一路是不是有机会直接就抽走了没经d5冷排循环那一路冷却的水
屏幕截图 2022-12-14 140814.jpg


3、这风扇1进5出的设计可以理解为你不想冷排夹汉堡,排风端不想吃进风端热风的解决方案吗?先不论最低端的180风扇有遮挡,进来的冷风基本都被下面两个180吃光了,就光这5cm的间距,这个180风扇相互抽风对性能有多大影响其实你自己模拟一下都能感受到。我感觉你这1进5出负压吸尘机,还不如3进2出正压来得简单直接,吃的那点尾气真的没那么大的影响,去掉底部进风扇还能省点垂直高度....

发表于 2022-12-14 15:45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22-12-14 17:16 | 显示全部楼层
emmmm....总感觉花费的时间精力金钱不如直接简单设计一下搞个外置水冷的装置?主板啥的配件就单独搞个小机箱放着
 楼主| 发表于 2022-12-14 21:50 | 显示全部楼层
chicken_fong 发表于 2022-12-14 14:25
这种结构尺寸太大,cnc感觉难度很大而且性价比太低完全没有必要,钣金或者型材比较适合
考虑到你现在只有大 ...

谢谢您帮我认真分析!!
型材我目前确实是打算长短共买12根先组起来大致框架,然后借助型材有槽易调整的特性,再探索之前没有确定下来的部位的精确尺寸。不过关于主板如何固定(是一整块孔位对应主板的板子靠周边螺丝孔与型材固定?)以及显卡如何固定(CNC出一个支架通过与IO平行的螺丝孔位固定到框架上?),都仍然需要进行还未有过的第一次尝试。。
水路部分:
1、是的,是这样的并联方案,三个水箱的话,其实主要是需要水箱有5个口,两进两出一加水是必须的,很难有能满足需求同时尺寸合适的单水箱,watercool的其实就挺好,但是一个长方柱在外观上有些单调了。。最下面那个方形扁水箱是已经有的,新方案想利用起来,而大圆柱水箱上方只有一个孔无法同时满足冷头支路回水和加水的需要,所以后来在上面又用三通延伸出一个小圆柱水箱用来加水。
2、关于两支路的进出水位置,我思考良多
首先从高到低是这样的排布:DDC/冷头 回水、D5/冷排 进水、DDC/冷头 进水、D5/冷排 回水。
在纯冷头水路中,双DDC3.1的流量应该是不会大于纯冷排水路中的D5的,这样在大圆柱水箱中,DDC的回水速度是供不住D5进水的,换个角度也就是说,DDC的回水会被D5进水全部吸收,而且这在大圆柱水箱内仍然无法平衡;而下面的方形水箱中仍然是不平衡的状态——DDC进水的速度不会比D5回水的速度快,进而可以确保D5回水总是在充满方形水箱,DDC进水所进的水都是来自D5回水;从两水箱的角度看,大圆柱的水量是会不断减少,方形水箱的水量则会持续溢出,而两水箱联通则可以维持平衡,这个方形水箱总是会回水到大圆柱水箱的平衡确保了DDC进的水总是被冷却过的水。
3、风扇的确是我欠缺考虑了,因为之前体会过穿甲弹的烟囱效应,这次是下意识觉得烟囱效应的供风应该能供住上面5个低转18038的,但是您提醒了我不能想当然,但是这个结构我仍然想要维持,应对方案可能会从前面板和后面板均开对应空隙的宽5-7cm长条孔来解决。

再次感谢您的耐心分析和经验纠正!
 楼主| 发表于 2022-12-14 21:55 | 显示全部楼层
bigeblis 发表于 2022-12-14 15:45
为啥要搞成这样的水路结构?好处在哪里?
底部一个进气扇来满足五个出风扇的风量,基本不可能。这会导致 ...

水路这个事。。其实我也清楚,串联也不会差到哪去,只是我一想到并联这种冷头冷排互相独立的原理,同时还有我在每个支路进出口都安排了快插,会有种工业风的感觉(不过这么繁复冗赘的方案,肯定是和工业方案相悖的,我只能靠这四对快插满足一下YY了
至于风扇确实是考虑欠缺,这也会导致我后面准备面板时不得不开出对应5cm空隙或更宽的长条形开孔了。。
 楼主| 发表于 2022-12-14 21:58 | 显示全部楼层
foxhunter 发表于 2022-12-14 17:16
emmmm....总感觉花费的时间精力金钱不如直接简单设计一下搞个外置水冷的装置?主板啥的配件就单独搞个小机 ...

我现在用的就是外置。。外置对我来说终究还是无法成为永久性的解决方案,之前我玩SSUPD双冷排时仅仅是意识到自己喜欢紧凑布局,但是没能顾及最重要的冷排规模,然后转了外置,现在外置又来到了希望回归箱内的阶段,折腾。。也快到头了,这次的方案除了折腾自己以外,性能和使用体验上至少对我来说是没有短板了,也快没劲折腾硬件了,干完这票就停手退坑了。
发表于 2022-12-14 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要太极限,留点电源线位置,装机也会更轻松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我们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Chiphell ( 沪ICP备12027953号-5 )沪公网备310112100042806 上海市互联网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GMT+8, 2025-4-29 16:22 , Processed in 0.013627 second(s), 6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7-2024 Chiphel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