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我们
搜索
      
查看: 8079|回复: 7

[电脑] 空间、散热是第一要义!全塔机箱——安钛克P1上手测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3-23 13: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前言:
不知道大家发现没有,近几年的玩家的装机形态呈现出两极分化的状态:一部分是越小越好,通过ITX机箱、SFX电源、短款显卡等配件的加持下,堆出一个个“小钢炮”形态的DIY主机;另一部分则是信奉“有容乃大”的原则,强调RGB灯效、散热等等。今天我上手装机的机箱就来自安钛克最新发布的机箱——P1,看看这款售价800元左右的全塔机箱究竟表现如何。


开箱:
安钛克P1全塔的外包装尺寸虽然很大,但设计比较简约,和此前的产品一样。正面就是产品渲染图和型号。


开箱全家福:除机箱外还有一个附件盒,
安钛克P1的三维尺寸为522 x 230 x 522,重量大概在10kg左右。


目前绝大多数机箱都是将螺丝等附件直接放在在机箱内部,而用附件盒则是一些高端机箱的操作。


附件盒包含说明书、扎带、风扇集线器、螺丝收纳盒等。


安钛克P1机箱的顶部有一块亚克力材质的面板,其实在右侧隐藏了一个小液晶显示屏,用来显示CPU和GPU的温度。


机箱的I/O也与之前的产品一样,放置在顶部的右侧。分别是电源、重启、3.5mm音频、2个USB 3.0、Type-C、以及一个显示屏控制按键。


要说安钛克P1机箱最有特点的设计当属前面板,其采用了类似汽车上的进气格栅设计,非常有视觉冲击力。




当然,前面板还采用了磁吸可拆卸设计。一方面是方便用户清理灰尘;另一方面则是方便用户安装风扇、冷排。




机箱的双面侧面板都采用钢化玻璃设计,侧面板的开启方式也不再是推拉式,而是采用了卡扣设计,拧开后方的的螺丝掰开即可。


并且玻璃面板下方还设有金属卡槽,防止面板直接掉落产生意外。


安钛克P1机箱内部全貌,空间非常大。
其中主板支持ITX、M-ATX、ATX、E-ATX;
CPU散热器高度最大支持175mm,显卡长度最大支持400mm
风扇方面最多可以装入10个(前面板3个、顶部3个、底部3个,后部1个)。


这次我拿到的是无RGB风扇版本,机箱出厂预装了4个方式。前面板处搭载了3个140mm风扇,支持PWM调速;后方则搭载了一个120mm风扇。前进后出,实现更好的散热效果。




机箱顶部除了支持3*120、3*140还可以支持360、420冷排,这次装机我就是使用了360水冷。


机箱底部则支持3个120mm风扇。个人建议是安装反叶风扇,通过底部进风,进一步加快底部空气流通,增强显卡的散热。


机箱的底部还设有一块推拉式的防尘网,方便用户清理。


安钛克P1机箱的另一侧则有不少亮点。


首先要说的就是搭载了2块金属面板,该面板的主要作用就是为了走线美观,可以挡住线材、硬盘以及电源,要知道该机箱的另一侧也是钢化玻璃侧透面板设计。并且这个面板的字符设计也非常有EVA风格,科技感满满。


其次是机箱的卡槽(魔术贴)、线槽都非常丰富,也进一步为走线的美观打好基础。




打开2块挡板,可以看到机箱预留的各种线材,包括开机、重启、风扇、USB、液晶显示屏等。




硬盘拓展方面,安钛克现在主要是偏向固态硬盘,主板的后方设有3块挡板,可以装入3个2.5英寸的固态硬盘。


底部的硬盘仓则是为机械硬盘准备,可以塞入2块3.5英寸的机械硬盘。


电源仓的空间也预留的非常充裕,达到了245mm,方便用户使用大电源和收纳多余的电源线。并且电源仓的设计是采用后抽式的设计,安装、走线也更容易调整。


机箱的背线部分也同样充足。实测大概有30mm左右,走线自然不会捉襟见肘。


装机配件:
CPU:intel i7 13700K(P核5.7GHz,E核4.2GHz)
主板:微星MPG Z790 EDGE WIFI
散热器:微星MEG CORELIQUID S360战神水冷
显卡:影驰GeForce RTX 4090 星曜 OC
硬盘:三星980 Pro+阿斯加特AN4.0 Lite
电源:微星MPG A1000G PCIE 5


CPU和主板的配搭是intel 13代非常经典的——i7-13700K+Z790。其中Z790主板我选用的是微星MPG Z790 EDGE WIFI,该主板非常适合配搭13代带K处理器使用,因为供电很强悍,其搭载了16+1+1路智能供电,BIOS的超频也是比较简单。我平时都是将i7 13700K的P核超频到5.7GHz上使用。


除了CPU超频,主板在DDR5内存上的超频也非常简单。比如我这次使用的内存为阿斯加特博拉琪BRAGI RGB DDR5 16GB*2,开启XMP频率为6800MHz,我是超频到7600MHz使用。


固态除了三星980 Pro,我还选用了一块国货之光——阿斯加特AN4.0 Lite。该固态为PCIe4.0协议,主控为INNOGRIT英韧科技IG5220BAA,颗粒为长江存储YMTC 128L 3D NAND。实测顺序读取达到了5100MB/s,写入有4700MB/s左右。


显卡选用的是目前的卡皇——影驰GeForce RTX 4090 星曜 OC。之前也写过专篇,该显卡在4K分辨率下游戏设置随便开,尤其是对于有DLSS 3.0的游戏,游戏帧数完全可以用飙升来形容。


电源方面为了满足影驰GeForce RTX 4090星曜 OC,直接选择了自带12VHPWR接口的微星MPG A1000G PCIE5电源。


该电源最大的卖点就是自带原生12VHPWR线材,最大可以提供600W的功率,不仅能满足影驰GeForce RTX 4090 星曜 OC的供电需求,走线也更美观。


水冷方面我是用了微星MEG CORELIQUID S360战神水冷,该水冷也是主打静音和性能,尤其是水冷头内还隐藏了一个6mm的下压风扇和一块2.4英寸的IPS屏幕,强化VRM散热的同时还可以带来更个性的显示效果。


安钛克P1机箱完成硬件安装效果:


机箱背面未安装金属挡板时的状态:


机箱背面安装金属挡板后的状态:
除了水冷的线材因为长度无法走侧边,其他线材都被完美隐藏起来了。


装好钢化玻璃侧面板的状态:




桌搭效果图展示:
显示器为微星MPG321UR-QD,是一款32英寸的IPS显示器,其采用了QD量子点技术,色彩表现非常不错。并且该显示器分辨率为4K,支持144Hz屏幕刷新率,游戏方面的表现也是可圈可点。
键盘为IKBC高达RX-78无线定制版;鼠标为华硕TUF Air M4;音响为创新Creative Stage Air V2。






微星MEG CORELIQUID S360战神水冷默认就可以显示CPU温度、风扇、水泵转速等信息。


当然,还可以这样皮一下。毕竟S360战神水冷的屏幕可以支持图片以及视频格式,通过MSI Center就可以调整。




机箱顶部的CPU和GPU温度显示,可通过后方控制按键进行切换或者关闭。




性能测试:
这几天江西又开始冷了,前几天室温都在20℃以上,现在室温又跌回20℃以下。室温环境大概16℃。单烤FPU,i7-13700K P核为5.7GHz,E核为4.2GHz,核心电压为1.3V,CPU功耗为255W左右,实测温度控制在90℃左右,表现还不错。


显卡方面,通过FURMARK拷机,实测影驰GeForce RTX 4090星曜 OC的GPU核心温度仅为71.5℃,显存也仅为66℃,温控表现非常不错。




游戏方面,测试最近比较火的3A大作《原子之心》,30分钟游戏时间,CPU温度保持在60℃左右,显卡温度保持在65℃左右。




总结:
作为一款旗舰机的全塔机箱,安钛克P1在设计、布局、用料做工方面都下了功夫,尤其是细节方面,如侧面用于遮线的金属挡板,魔术贴、卡槽等等,都处理的可圈可点,相信很多全塔机箱爱好者会对其爱不释手。


至于缺点或者不足之处:
第一点——个人觉得是没有标配显卡支架非常遗憾。比如我这次塞入的RTX4090,整个显卡非常重, 如果不使用支架装出来的效果肯定是倾斜的。如果配上显卡支架就完美了。


第二点——安钛克这次自带的软件有点不太智能。目前只能检测核显,关键是我用的是独显,通过设置按键也无法进行调整。


评分

参与人数 7邪恶指数 +1120 收起 理由
nApoleon + 1000
xavier_cx + 5
TernenceS + 25
hudizhoutube + 25
Wolverine + 5
冬鱼 + 20
poporange630 + 40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3-3-23 14:29 | 显示全部楼层
全塔是真的大啊
发表于 2023-3-23 16:46 | 显示全部楼层
PICO兑换的灯?
发表于 2023-3-23 20:56 | 显示全部楼层
看起来好高呀
 楼主| 发表于 2023-3-23 20:59 | 显示全部楼层

洛斐送的
 楼主| 发表于 2023-3-23 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那必须~毕竟全塔啊
发表于 2023-3-23 21:3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机箱真大
发表于 2023-3-23 23:48 | 显示全部楼层
机箱设计挺好看,还是挺喜欢安钛克这牌子的,LZ走线走的真规整,感谢分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我们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Chiphell ( 沪ICP备12027953号-5 )沪公网备310112100042806 上海市互联网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GMT+8, 2025-4-26 07:48 , Processed in 0.014680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7-2024 Chiphel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