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我们
搜索
      
楼主: qq2348227

[存储] 准备入一块2.5英寸SATA硬盘,在4T还是5T选择上被难倒了~求资深高人指点释惑~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3-5-27 22:1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发现,现在 硬盘厂家坏了,这种封帖 搞7个

以前的硬盘就 1个,n年之后 1个都有脱落的风险

现在搞 7个狗皮膏药脱落的概率比1个狗皮膏药 要大的太多了~

xxx.jpg
发表于 2023-5-28 10:59 | 显示全部楼层
HC320不香吗?每T不到100块。垂直空气盘,企业级,5年质保。
你整个每T快200的叠瓦玩意儿,还供起来用?图啥啊?
真冷备你搞云存储啊,深度归档100G资料1年12块,下载+请求费用不到40块,存N年+下载1次,100块够你用5年,还折腾啥。

发表于 2023-5-28 11:4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选3.84t的sata矿盘

发表于 2023-5-28 11:45 | 显示全部楼层
qq2348227 发表于 2023-5-27 23:36
3.5英寸的硬盘,寻道时间慢~2.5英寸磁头移动距离短,3.5英寸磁头移动距离大,外圈到最内圈,寻道时间相对 ...

LZ你还好吗。。既然数据这么重要 那就严格执行 3-2-1备份策略 为啥要把数据安全寄托在单块硬盘上
发表于 2023-5-28 11:4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3.84T的SSD不管是稳定性还是性能,都远超这些垃圾货,这些就让它永远埋葬在过去吧
发表于 2023-5-28 11:50 | 显示全部楼层
mx500 4t现在1400左右,但固态数据丢了不好恢复
发表于 2023-5-28 12:1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2.5寸都是固态的天下了,机械盘没销量厂家都觉得能坑一个算一个都上的辣鸡叠瓦盘。
发表于 2023-5-28 12:21 | 显示全部楼层
叠瓦掉速也很烦;WD MyPassPort 5T和P10 5T同时用过,测速都是120M/s左右(没叠);实际前者用到30%容量就开始出现40/80写速,后者40%左右出现,不是40+就是80+,连60这个档都没有;不知道是否与我用完就拔有关,即使trim也就多等几分钟就拔了;
与知识点“叠瓦增加1/3容量”和网传“叠瓦当成一半容量用”都不相符,慢得让人心烦;
第二备份用大船1.92T*2舒服得很,200-300M写速,备份很快就完成;都想把叠瓦全退役了
发表于 2023-5-28 12:3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qq2348227 发表于 2023-5-27 21:36
3.5英寸的硬盘,寻道时间慢~2.5英寸磁头移动距离短,3.5英寸磁头移动距离大,外圈到最内圈,寻道时间相对 ...

看前面LZ说买2.5寸叠瓦是用来冷备,现在又说因为追求寻道速度才选择2.5寸。
冷备硬盘可靠性不是第一位的么?还关注啥速度体积?
发表于 2023-5-28 13:04 | 显示全部楼层
qq2348227 发表于 2023-5-27 15:44
不买 3.5英寸,是为了避坑

然后是为了当冷数据磁带机使用

不如去买host-managed SMR,建议别折腾了
 楼主| 发表于 2023-5-28 14:13 | 显示全部楼层
uprit 发表于 2023-5-28 10:59
HC320不香吗?每T不到100块。垂直空气盘,企业级,5年质保。
你整个每T快200的叠瓦玩意儿,还供起来用?图 ...

https://item.jd.com/8703756.html

我看 8TB HC320 要 1199元啊

哪像你说的 每T不到100块?

发表于 2023-5-28 14:19 | 显示全部楼层
qq2348227 发表于 2023-5-28 14:13
https://item.jd.com/8703756.html

我看 8TB HC320 要 1199元啊

pdd 某心 上个月刚买一块 用券不到800,国行全新0通电。

 楼主| 发表于 2023-5-28 14:26 | 显示全部楼层
4730669 发表于 2023-5-28 12:17
现在2.5寸都是固态的天下了,机械盘没销量厂家都觉得能坑一个算一个都上的辣鸡叠瓦盘。 ...

传统机械硬盘,厂商也有难处的~

特别是2.5英寸,盘片半径就那点,磁道信息只能紧凑,一道贴着壹道

我就纳闷了~搞到现在 2.5英寸HDD盘,到现在只能做到 单碟 1T (单面500G),以前是 单碟800G(单面400G)

看来硬盘厂家,技术没有什么突破

现在想想都害怕,尼玛~10盘片20磁头,什么概念~
 楼主| 发表于 2023-5-28 14:4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qq2348227 于 2023-5-28 15:12 编辑

磁铁唱片记录仪,一圈一圈慢慢写,嗨~

梵想4TB SSD硬盘1099元 232层TLC

你 ssd 一颗颗粒堆 232层,同时搞个 8颗16颗的

我 hdd 搞个10碟20磁头也说得过去吧~

要不是人手有10根手指头、脚有10根脚指头,我绝对好意思出 15盘片,28盘片

----------------------
西部数据近日发布了首款26TB硬盘“Ultrastar DC HC670”。在总容量再创新高的同时,单盘容量也达到了创纪录的2.6TB,因此只需要10张盘就可以达到26TB的总容量。


3.5英寸hdd盘的 半径相对 2.5英寸hdd盘长一些,也就做到:单碟2.6T 单面1.3T

可想而知,2.5英寸hdd盘,要smr ,同时 3.5的单面 1.3T 锐减到 2.5的单面 cmr 400g(?)碟瓦壹下,干到 500g(1:1000计算,非1:1024)

-------------
其实我第一块 1T wd硬盘 2007年买的 2600多元,就是 4爹8磁头,订货 订了1个多月,才拿到手。

当时主流是 250g

000.png
111.jpg
sept2007.jpg
sept2007_1.jpg
发表于 2023-5-28 15:16 | 显示全部楼层
qq2348227 发表于 2023-5-27 15:44
不买 3.5英寸,是为了避坑

然后是为了当冷数据磁带机使用

2.5英寸大容量HHD才是标准的坑。
 楼主| 发表于 2023-5-28 15:2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qq2348227 于 2023-5-28 15:22 编辑

纪念我的青春:

http://stor-age.zhiding.cn/stor-age/2007/1030/591518.shtml

绿色存储先行者——西部数据1TB硬盘评测

WD的Caviar GP(GreenPower)系列以节能为卖点,而其中容量达到1TB的WD10EACS是西部数据第一款使用垂直记录技术的3.5英寸硬盘,不过这款硬盘似乎并不能反映单碟250GB的真实水平……

作者:存储时代——战羽【原创】 2007年10月29日

继日立(Hitachi GST)的Deskstar 7K1000和希捷(Seagate)酷鱼Barracuda 7200.11之后,又一个厂商将产品线延伸至TB级别。型号为WD10EACS的产品是西部数据(WD)的第一款1TB硬盘,也是业内第三款1TB硬盘

更多的TB级硬盘出现意味着消费者的目光又重新聚焦到容量方面。因为在之前几年,硬盘容量增长速度比较缓慢,单碟容量被超顺磁性效应(Superparamagnetic Effect)限制在160GB的时候,硬盘厂商的设计呈现倒退趋势——已经逐渐被放弃的四碟设计和五碟设计又重新出现,可见纵向记录技术难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好在垂直磁记录(PMR)技术的出现,突破了阻碍单碟容量增长的瓶颈。

垂直磁记录技术出现之前,纵向记录可以达到最高的水平是单碟167GB,这个容量已经是纵向记录技术的极限容量,很难进一步突破。垂直磁记录技术的出现根本解决了单碟容量增长速度缓慢的问题。迄今为止,使用垂直磁记录出现的单碟容量包括了以下几种:单碟188GB——希捷Barracuda 7200.10 750GB硬盘就使用了这种规格的单碟容量,产品采用4碟封装;单碟容量200GB——我们测试过的日立7K1000 1TB就是单碟200GB设计的产品,采用5碟封装;单碟250GB——希捷7200.11 1TB以及西部数据的1TB产品WD10EACS则都是采用了250GB ×4的设计。

单碟容量增加带来除了能解决制造大容量硬盘不容易的问题之外,还可以带来一个很好的“副作用”——提高硬盘性能。我们早就讨论过,想要提高硬盘性能,无非采用以下三种办法:提高磁盘密度达到增加单碟容量的效果、增加缓存容量和提高硬盘转速。对3.5英寸ATA硬盘来说,10000RPM并非不可达到的高度,此前西部数据推出的三款猛禽(Raptor)都是10000RPM的3.5英寸ATA硬盘,不过硬盘的转速虽有所提高,怎奈高速产品对磁盘的尺寸更为敏感,提高速度带来的副作用就是降低了产品的容量,让消费者在性能与容量之间取舍并非合理的改进。提高缓存确实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硬盘性能,但前提条件是硬盘的容量可以持续增长,一般来说硬盘缓存容量增长的基础是磁盘容量可以增长,虽然两者之间没有必然的关系,但是在多数环境下确实都是如此,一味的提高缓存容量不利于产品量产,况且缓存扩容受到的限制因素太多,至少要发展两三代产品才能倍增一次。相比之下,使用垂直磁记录技术增加单碟容量提高性能是一举两得的事情,当然也更愿意为厂商接受。

在西部数据GreenPower 1TB推出之前,西部数据旗下容量最大的产品是750GB的产品,型号为WD7500AAKS,单碟容量为167GB,与本次评测对象WD10EACS采用相同的封装方式。这两款产品真正的区别在于后者采用了单碟250GB的设计,是一款基于垂直磁记录技术的产品,WD7500AAKS只是一款纵向记录的产品,两者之间虽然容量只有250GB的差距,但是技术含量方面完全不在一个层次之上。

外观与设计从外观和设计上来看,WD10EACS很好的延续了西部数据惯用的四碟设计。除了顶盖的颜色,我们很难从外观上看到产品在其他方面有明显的变化。

顶盖:WD10EACS的外观设计重走老路线。顶盖设计的造型和风格与WD4000KD系列如出一辙。如果不考虑二者的顶盖颜色不同,不通过标签我们很难分别出两款产品的差距。

标签:西部数据每个系列旗下产品标签设计各有特色,全新的GreenPower系列产品标签最明显的改变就是增加了醒目的绿色,这种设计让产品格外抢眼,在众多同类3.5英寸硬盘中一眼就可以看出GreenPower系列产品的所在。在标签内容方面,WD10EACS恢复了1.5Gb/3Gb接口跳线的提示,这种标识在WD4000KD之后的产品上已经取消,但在全新的GP系列身上又可以重新看到。值得一提的是,在WD10EACS的标签上,还可以看到原本是SAS硬盘特有的WWN(World Wide Name)标识,在多硬盘环境中可以识别每一块硬盘的身份。

 楼主| 发表于 2023-5-28 15:2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qq2348227 于 2023-5-28 15:32 编辑
uprit 发表于 2023-5-28 10:59
HC320不香吗?每T不到100块。垂直空气盘,企业级,5年质保。
你整个每T快200的叠瓦玩意儿,还供起来用?图 ...


这种盘,听说有 炒豆子 声音~

20230528153131.png
发表于 2023-5-28 15:32 | 显示全部楼层
NPZZ  4T 我19年买过2个  20年全部去DOA了。。。让代理折价换14T大盘去了。。。。
 楼主| 发表于 2023-5-28 15:33 | 显示全部楼层
momo77989724 发表于 2023-5-28 15:32
NPZZ  4T 我19年买过2个  20年全部去DOA了。。。让代理折价换14T大盘去了。。。。
...

DOA 是什么意思?
发表于 2023-5-28 15:3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momo77989724 于 2023-5-28 15:37 编辑


坏了换新。。。

QQ图片20230528153305.png



存满了 读取很慢的  叠瓦得读盘 没用过的是想不到他会慢到何种程度   比QLC缓外都慢多了。。。
 楼主| 发表于 2023-5-28 15:46 | 显示全部楼层

你这截图 又是 3T 又是 4T 的~
发表于 2023-5-28 15:52 | 显示全部楼层
qq2348227 发表于 2023-5-28 15:46
你这截图 又是 3T 又是 4T 的~


反正NPZZ结尾的 都一个吊样
 楼主| 发表于 2023-5-28 16:04 | 显示全部楼层
momo77989724 发表于 2023-5-28 15:52
反正NPZZ结尾的 都一个吊样

嗨~都是一样,2年质保~
发表于 2023-5-28 16:42 | 显示全部楼层
经过我使用过的2.5寸盘来讲,除了SAS 10K盘和15K盘。
希捷的银河2.5寸1T一样垃圾的要命。
不想要氦气盘就HC320 8T,出了名的质量好。我买了几十个还没坏过。
 楼主| 发表于 2023-5-28 16:45 | 显示全部楼层
CRazy-牛牛 发表于 2023-5-28 16:42
经过我使用过的2.5寸盘来讲,除了SAS 10K盘和15K盘。
希捷的银河2.5寸1T一样垃圾的要命。
不想要氦气盘就HC ...

请问,拼 多 多的 ,还能搞?就 700大几

而 jd.com 要 1199元

两者 有没有区别呢?

你的几十个,是哪买的呢?
发表于 2023-5-28 16:59 | 显示全部楼层
qq2348227 发表于 2023-5-27 17:49
我也觉得 5T 也是 5盘10磁头

那要这么说,4T的速度会快一些吧?

眼不见心不烦,收藏夹我就清空过。N年都不点进去看一看。
发表于 2023-5-29 08:19 | 显示全部楼层
qq2348227 发表于 2023-5-28 16:45
请问,拼 多 多的 ,还能搞?就 700大几

而 jd.com 要 1199元

北硬和南京梵梦多
发表于 2023-5-29 08: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冰华 于 2023-5-29 08:33 编辑

4T 2.5寸的磁盘,目前仅发现一款PMR的,型号是ST4000LM016,比15的还要厚一点,基本找三星2.5寸4T移动硬盘,型号三星M10P,里面的盘就是ST4000LM016,PMR的。还有一款4t的型号ST4000LM024,这个是叠瓦盘。5T的全部是叠瓦。
 楼主| 发表于 2023-5-29 09:14 | 显示全部楼层
冰华 发表于 2023-5-29 08:30
4T 2.5寸的磁盘,目前仅发现一款PMR的,型号是ST4000LM016,比15的还要厚一点,基本找三星2.5寸4T移动硬盘 ...

赞一个~

现在头脑血昏~

难道再入一个 4T 870 EVO

我讨厌拿 ssd 冷备~
发表于 2023-5-29 13:29 | 显示全部楼层
顶楼主,明明说了是冷备份用而且还是分享了使用smr的技巧好好的(我自己也是对smr这种多个分区只格不删的想法)只从这选就行了,偏偏就是一票人非要从自己角度出发说要3.5/ssd啥的。。。。
个人认为选哪个机械盘还是看该系列初始容量最大为啥才是最佳吧,比如这个系列最大5t就买5t的,4t肯定是出厂检测达不到要求比如磁密度、磁头寻道质量等影响才降容降量,不考虑价格因素就买满容量的,3.5盘同理X16系列买16t,x18买18t最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我们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Chiphell ( 沪ICP备12027953号-5 )沪公网备310112100042806 上海市互联网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GMT+8, 2025-5-1 14:09 , Processed in 0.013122 second(s), 7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7-2024 Chiphel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